第两百四十九章 张茂则之死(1)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第两百四十九章 张茂则之死(1)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元丰八年九月乙卯(24),福宁殿中。\n\n“这个蔡确……”赵煦放下手里的奏疏,就笑了起来:“几个月不声不响,一下子就给朕写这么肉麻的上书……”\n\n“不过……”赵煦看着上面的文字,嘴角露出笑意:“这确是个忠臣!”\n\n蔡确有很多很多毛病。\n\n但这些毛病在一个‘忠’字面前,变得微不足道。\n\n这位可是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豁出性命,联络燕达和宰执要逼宫太皇太后的大忠臣!\n\n‘丞相率百官,达率将校,以死争之,唯死而已!’\n\n燕达的话,可是有无数证人作证。\n\n错非是为了保护像蔡确、燕达这样的忠臣,赵煦根本没必要这么频繁的去保慈宫卖萌。\n\n蔡确的奏疏刚刚看完,通见司便又送来了一封上书。\n\n赵煦打开一看,眼皮子就跳了一下:“司马光?”\n\n然后他就笑了起来:“司马光怎想起来给朕上书了?”\n\n他可听说了,司马光在陈州做的事情。\n\n上任后,抓着一个低级官吏的错缪,就将之打入死牢处死。\n\n判词写的非常漂亮,甚至引发了许多士人的称赞。\n\n可在有心人眼中,这却是将其不擅长实务的缺点暴露无疑的证据。\n\n好多人的滤镜,因此破碎。\n\n文臣是什么?\n\n治世之臣啊!\n\n治世之臣,怎么能靠杀人立威?\n\n便是当年的张乖崖,也是在收服了上下人心后,才挑了一个胥吏立威。\n\n司马光倒好,州城上下都还没归心呢,直接杀人立威。\n\n这纯粹是在激化矛盾!\n\n也就只能安稳三五个月三五个月后,被试探出虚实的司马光,就得迎接整个陈州上下官僚的报复。\n\n那些在陈州当地盘根错节的胥吏们,有的是法子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给知州添堵。\n\n叫他政令不出府衙。\n\n甚至给他搞出一个大新闻来,叫他在天下人面前丢脸。\n\n不过,司马光能在陈州待过五个月吗?\n\n不会!\n\n所以,有些人据此给司马光洗地,说什么:此乃司马相公故意为之,自有玄妙在其中,凡夫俗子岂能知晓?\n\n探事司的人,将这些事情上报到赵煦这里。\n\n赵煦对此,只评价了两个字:呵呵!\n\n司马光要是真的能有什么深远的目光,也不至于在洛阳写书一写就是十五年了。\n\n他呀,纯粹就是真的不擅长民政而已。\n\n赵煦想着这些事情,就拿起司马光的上书看起来。\n\n司马光的文字,还是一如既往的漂亮。\n\n同时,也看得出来,他用了感情。\n\n只是……\n\n赵煦看着司马光在上书之中,引用的那些故事、典故。\n\n“朕这么像隋炀帝?唐玄宗?”\n\n赵煦看着,摇了摇头,心中多少有些不开心。\n\n提谁不好?怎么提那两位?\n\n诅咒朕?\n\n不过赵煦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大宋文臣士大夫们就这脾气,就这性子,赵煦也习惯了。\n\n此外,司马光在上书之中,老生常谈的那些东西,也让赵煦看着叹息。\n\n“天下财富自有定数?”\n\n“圣主不与民争利?”\n\n赵煦微微叹息着:“司马相公啊,时代很快就要变了!”\n\n若天下维持不变,世界保持现在这个样子也就罢了。\n\n偏偏,世界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n\n大宋命运也将迎来立国以来最强考验女真和蒙古,将要次第崛起。\n\n蒙古且不谈,单单就是一个女真。\n\n就不是现在的大宋能硬抗的。\n\n想活命想保住现在的江山社稷,赵煦别无他法。\n\n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n\n赵煦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自己在做的事情。\n\n将司马光的上书看完,赵煦微微吁出一口气,然后对冯景吩咐:“冯景,磨墨吧!”\n\n“我要给司马公写回信……”\n\n司马光,还是很重要的。\n\n他是旧党赤帜,重要的是,他没几个月活头了。\n\n这就实在是赵煦最喜欢的大臣了。\n\n就像程颢一样,程颢一死,随着程颐献上程颢遗表和那一本薄薄的《识仁》。\n\n程颢的学术思想的解释权,也就到了赵煦手中。\n\n司马光亦然。\n\n只等他死,司马光的一切,就都成为了赵煦所有的私有物品。\n\n难道,还有人敢质疑,司马光临终之前寄予厚望,并对其尊重、亲近有加的天子?\n\n到时候,赵煦就完全可以拿着司马光当幌子,去打压甚至贬黜那些旧党极端派。\n\n“是!”冯景立刻上前,替赵煦摊开纸张,用镇纸压住,然后开始磨墨。\n\n……\n\n保慈宫。\n\n太皇太后拿着手里的密报,又看了一遍。\n\n这已经是她今天看的第三遍了。\n\n自张茂则、梁从政去了河南府,出任山陵按行使后,梁从政就以五天、三天为间隔,不断向她报告着张茂则的言行。\n\n起初,一切还好。\n\n所以,梁从政是五天一报。\n\n可,随着梁从政渐渐地将汇报节奏,变成三天一报。\n\n张茂则的言行,就有些过火了。\n\n譬如梁从政曾报告,张茂则在巡视先帝山陵时,曾‘口出不敬,多有污秽难言之语’。\n\n又曾‘臣闻山陵吏言:张内使屡言先帝过失隐有为先帝崩逝窃喜之色……’\n\n这些东西,看的太皇太后上火。\n\n也让她心慌!\n\n若官家知道了,会不会以为张茂则的想法就是老身的想法?\n\n而到了最近,梁从政的报告,已经到了一天一报的地步!\n\n而张茂则的所作所为,也越发的让这位太皇太后血压飙升。\n\n像今天这封送到她手中的报告,虽然只报告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九月癸丑,山陵按行使张茂则,私下砸毁器物,似有怨怼之情,隐有狂悖之行。\n\n但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n\n思虑良久良久,太皇太后慢慢闭上眼睛。\n\n她想起了官家在她面前,给高公纪请功时的神情,也想起了张茂则在先帝驾崩后做的那一系列事情。\n\n特别是他还曾和扬王颢有过的小动作。\n\n太皇太后终于下定决心。\n\n“张茂则,不要怪老身……”\n\n慈圣光献皇后,将张茂则托付给她。\n\n她一直也很照顾。\n\n可这个内臣实在太不识趣了。\n\n在宫里面就敢给官家上眼药,去怀疑官家。\n\n这也就罢了!\n\n到了先帝山陵,居然还敢狂言、悖行。\n\n将来,他要回了宫在官家面前,若依旧如此胡言乱语,叫官家起了疑心,开始调查那些事情。\n\n那些立储前后的事情。\n\n扬王在先帝弥留之际的所作所为。\n\n这得死多少人?\n\n“粱惟简!”太皇太后轻声唤着。\n\n粱惟简从帷幕外,走了进来:“娘娘……”\n\n“去将张士良叫来!”太皇太后吩咐道。\n\n“是……”\n\n两刻钟后,管勾皇城司公事张士良到了太皇太后面前。\n\n“娘娘有事传召臣?”张士良跪下来问道。\n\n太皇太后将左右全部屏蔽,只留了粱惟简和张士良在自己面前。\n\n然后就对张士良道:“老身欲命汝去一趟永裕陵……”\n\n“将这些奏疏带过去,仔细查一查……”\n\n梁从政这些时日不断发回来的报告,被太皇太后送到了张士良手中。\n\n张士良恭恭敬敬的接过来,磕头问道:“敢问娘娘,要臣如何做?”\n\n太皇太后看向他,道:“若查实了……带张茂则去永昭陵……”\n\n“在慈圣光献皇后神灵之前,代老身赐他一杯美酒……让他去和慈圣光献谢罪!”\n\n“对外就说,张都知上表,以年迈请归永昭陵,为慈圣光献皇后守陵……”\n\n张士良咽了咽口水,问道:“若是不实呢?”\n\n“那就将梁从政带回来……”太皇太后道:“老身倒想知道是谁给他的胆子?!”\n\n“臣明白了!”张士良叩首再拜。\n\n太皇太后却叫住了他:“多带些人去……把老宗元一起带上!”\n\n老宗元是太皇太后殿邸候。\n\n也是太皇太后现在最信得过的内臣之一。\n\n“臣明白!”张士良自然知道,这种事情,从来都是一主一副,互相监督,以免有人学王继恩欺君、矫诏。\n\n今天状态差劲的死,老是打瞌睡。\n\n嗯,明天开始还债!\n\n先还两位萌主的吧。\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现代留过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现代留过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