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一章 君前独对(2)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第两百六十一章 君前独对(2)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章听着那位官家的话,整个人顿时就一机灵。\n\n然后如释重负的吁出了一口气。\n\n只要不罢废就好!\n\n旋即,章也立刻反应过来,官家前面说那么多,其实只是在敲打他。\n\n或者是整个新党。\n\n他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关键怨归于朕,恩归于下。\n\n所以,新法大臣应该识相点,不要再纠缠下去。\n\n想到这里,章的态度就变得越发恭敬起来。\n\n他大概猜到,这位官家必然有他的想法,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臣愚钝,请圣意明示……”\n\n倒不是他想不出办法。\n\n而是这种事情,必须要皇帝给一个方向。\n\n不然的话,就是越做越错。\n\n作为执政,章这点政治敏感性肯定是有的。\n\n只见那位少年官家沉吟片刻,就道:“不是天下所有百姓,都能如汴京城百姓一般识字!”\n\n汴京自五代以来,就是政治中心。\n\n繁荣的商业,昌盛的文化范围,加上雕版印刷的普及,让汴京市民的识字数量达到了当前生产力的瓶颈。\n\n虽然没有人统计过但光是从汴京人总喜欢打官司就能看出些端倪了。\n\n大字都不识一个的黔首,会知道打官司吗?\n\n知道去打官司的人,肯定多少懂些法令。\n\n但其他地方呢?\n\n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一个村能有几个人识字?\n\n不识字的措大,就只能被人骗的团团转。\n\n“所以,朕的意思是给青苗贷换个名目……”\n\n“不如就叫便民低息贷,并标注年息两分。”\n\n“叫百姓即使不识字也能知晓,此贷息钱很低!”\n\n章听着,自然立刻恭维起来:“圣明无过陛下!”\n\n皇帝嘛,不管是聪明的、愚笨的、进取的、懦弱的,都是要哄的。\n\n不哄着他们,大臣是没办法做事的。\n\n比如说真庙,要不是寇莱公超水平发挥,将他哄到了澶州,现在大宋京城还是不是汴京,甚至现在还有没有大宋都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n\n可御座上的少年官家,却似乎根本不吃他这一套:“是吗?”\n\n章低着头道:“臣岂敢欺君?”\n\n“呵呵?”少年天子笑着,却像是在嘲讽一样。\n\n“天下事若如此简单就好了……”他悠悠叹息着。\n\n章不知为何也跟着叹息了一声。\n\n天下事,从来不简单。\n\n更不是一个政策,一个法令就可以更改的。\n\n因为,官府是人组成的。\n\n是人就有着七情六欲,所以上面规定的再严格,下面的人也能找出他们的应对之策。\n\n而大宋的体制,臃肿而复杂。\n\n朝廷法令最多能落到军州层级,到了县、乡就真的是看官员们的良心了。\n\n可这年头良心又不值钱。\n\n再加上胥吏在中间插一手,截留一点,苛捐杂税就是这样泛滥的。\n\n“所以啊……”御座上的官家道:“朕想着,这便民低息贷可不可以官督民营?”\n\n章听着,整个人立刻炸刺:“陛下,万万不可……”\n\n官督民营这个概念,他虽然是第一次接触。\n\n可章还是第一时间就理解了。\n\n字面意思嘛。\n\n无非是将包装成‘便民低息贷’的青苗贷,交给民间形势户经营,然后由官府监督、抽税。\n\n这在大宋并不稀奇。\n\n矿业基本都是这个模式。\n\n榷酒法也是类似模式。\n\n可问题是,这两个事情,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官府可以直接控制!\n\n譬如矿业矿山就在那里。\n\n民营的矿主,想要经营就必须按照官府的办法来。\n\n榷酒也如此,官府垄断、控制了酒曲。\n\n私人想要酿酒就必须和官府购买酒曲。\n\n于是形势户们就开始利用自己的财力,和官府达成了扑买的协议。\n\n这就有了汴京城的三十二家正店每一家皆是掏了大钱,从官府处买了本年的酒曲额度,他们也借此完全垄断了汴京城的酒业,其他人想要买酒,就得从这三十二家正店进货。\n\n而章知道,无论矿业还是酒业,商贾都是以逐利为本。\n\n他们花钱是为了赚更多钱。\n\n同样的道理,便民低息贷若是民营。\n\n形势户们要么干脆废了它,在自己的地盘不发这个贷款,纯当给官府交了保护费,换来自己在地方上随便鱼肉的特权。\n\n要么就是必然要分肥。\n\n两成年息?\n\n就算全给他们也不够!\n\n四成起步,利滚利才是正常操作。\n\n……\n\n赵煦端坐在御座上,看着章炸刺的模样。\n\n脸上的笑容,终于再也压抑不住。\n\n他笑的无比灿烂。\n\n这才是他熟悉的章!\n\n一个平时喜欢开玩笑,看着似乎不大靠谱,但到了关键时刻,却绝对会比任何人的想象中的他还要强硬、也还要坚持原则的大臣!\n\n所以,在上上辈子的元初年,旧党在司马光率领下一手遮天,所有人都噤声的时候。\n\n他站了出来,几乎一己之力,就要将司马光赶出朝堂。\n\n可惜,他遇到的是,根本不会和他玩规则的旧党士大夫。\n\n于是……\n\n章虽然让司马光在天下人面前暴露出了他的短板。\n\n但却反被扣上了无数帽子,指斥为奸臣小人,赶出了朝堂。\n\n于是,他在御前愤怒的咆哮了起来:“他日安能奉陪吃剑?”\n\n好在赵煦对章已经足够熟悉了。\n\n所以,他笑着道:“相公莫急……”\n\n“此事,也并非要马上做……都堂上且慢慢计较!”\n\n“其他事情,先行考量再说!”\n\n“朕有的是时间,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总归能想到妥善解决的办法……”\n\n这其实就是画饼。\n\n也是在故意放风,减少民间形势户的对抗和敌对心理。\n\n当然也不仅仅是画饼。\n\n等宋辽交子发行个几年,信誉完全稳固,百姓也都有了接受和认可后。\n\n再顺势推出近现代的银行体系,哪怕是钱庄这种明清的机构。\n\n如此,无论是缓解钱荒还是给大宋经济润滑,都有着不错的成效。\n\n章何等聪明的人物?\n\n他一听,就听出赵煦的话外之音。\n\n当然了,他只在第一层,想了想,章就拜道:“圣明无过陛下!”\n\n看吧!\n\n刚刚还在炸刺,现在就又圣明无过陛下了。\n\n这皇帝啊,想要好好当,确实是个累活。\n\n这也就难怪了,很多皇帝年轻的时候,明明励精图治,政绩斐然,可中年之后就开始放羊摆烂。\n\n道理是很简单的朕为天下操劳了这么多年,享受享受怎么了?\n\n今天胃胀的很,结石也跟着在疼,状态实在不好,请假一天。\n\n明天早起更新还债,应该可以将今天欠的还掉。\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现代留过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现代留过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