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第两百七十章 两宫:又有人要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赵煦停顿了一下,就又继续说道:“此外,孙臣以为,身为开封府之首的知府,也不能免责……”\n\n“更当严加训斥!”\n\n“孙臣明日,便将那蔡京叫进宫中,好好和他说一说,德教的事情!”\n\n两宫听完,都笑起来。\n\n太皇太后更是道:“官家且不忙将蔡京叫进宫中……且先将案子弄清楚再说……”\n\n于是,便将一叠厚厚的奏疏,送到赵煦面前。\n\n首先的,自然是开封府和祠部、大理寺之间的口水仗。\n\n赵煦粗粗的捋了一遍,都是很正常的官署之间的互相攻讦。\n\n蔡京和祠部、大理寺的行为,在逻辑上都很正常。\n\n这是官僚系统的特征。\n\n对错先放一边,在外人面前,首先维护本部门的权益才最关键。\n\n不然,下面的人就要离心离德了。\n\n这个事情像极了阿云案。\n\n一个小事情本来只是大理寺和地方官之间的认知不同。\n\n但最后,却被裹上了新旧党争的意识形态,成为了一个站队的问题。\n\n不过,在这些奏疏往来中,赵煦并没有发现,祠部或者大理寺宣称自己已经得到了惠信僧的口供,掌握了开封府僧录司胥吏贪污的铁证的事情。\n\n赵煦眨了眨眼睛,想起了石得一报告的事情。\n\n他就笑了起来。\n\n这是在给蔡京挖坑呢!\n\n于是,赵煦拿起最后一本,也就是刘挚弹劾蔡京的那本奏疏。\n\n不得不说,刘挚的文字,犀利无比,而且极具煽动性!\n\n他开头就开明宗义说:看详重禄吏人因事受俅,于法讦告。法之所当告,则告之所当受也!惠信之讼,祠部之行皆是也,不违于理也!\n\n一句话,不仅仅将开封府彻底拉下水,剑指整个开封府。\n\n同时也将惠信僧的状告和祠部的行为划了个等号。\n\n惠信僧状告,天经地义,祠部的行为,自然也是天经地义。\n\n要是缺少处理相关事情经验的人,搞不好就会被他这一句话带进了沟里!\n\n但赵煦却拿起笔,将这句话圈起来。\n\n“太母、母后,这位侍御史,在偷换概念!”赵煦指着这句话,轻声说着:“惠信僧状告,固然天经地义!”\n\n“但祠部的行为,应当商榷!”\n\n“此涉父皇所定六察举劾法也!”\n\n赵煦的父皇在熙宁变法后,为了加强皇权,同时也为了监督文武百官,特别在御史台设置了六察司,专门督查文武百官的行为。\n\n同时也理顺了监督、审查的程序。\n\n有司各部都不得违背。\n\n祠部拉着大理寺,不通过都堂,也不请旨,直接向开封府要公文的事情,不仅仅严重背离了历代以来形成的条贯,也违反了六察举劾法的规定。\n\n跨部门审查,必须通过都堂,或者请旨。\n\n上纲上线一点,祠部和大理寺这是独走!\n\n两宫也听政大半年了,当然知道什么是六察举劾法。\n\n不过她们没怎么放在心上,没有人提醒的话,一般想不起来。\n\n赵煦点出这一点后,两宫就都点了点头,向太后更是欣慰的摸了摸赵煦的头:“六哥对政事还是一如既往的聪俊!”\n\n太皇太后也笑了一声:“还好太后叫官家来看看,不然老身也差点要被人所欺了!”\n\n笑声中,这位太皇太后多少带了些不满了。\n\n更是忍不住在心中道:“好你个刘挚,竟敢欺瞒起老身来了?”\n\n“是不是觉得老身和太后,妇孺之辈好欺负?”\n\n这样想着,太皇太后就忍不住想起了那个已经被贬去了新州的李定。\n\n李定不就是这个样子吗?\n\n以为她们这些妇孺还有官家这个孩子好欺负。\n\n手都敢伸进先帝留给官家的基业里去了。\n\n要不是官家谨记先帝教诲,就要被那个贼子得逞了!\n\n想到这里,这位太皇太后就暗暗的有些怒意了。\n\n在心中忍不住已经将刘挚和李定联系在了一起。\n\n赵煦则继续拿着笔,在刘挚的奏疏上圈注。\n\n事实证明,上位者想要找一个人的麻烦和问题,总是能找到的。\n\n尤其是赵煦有心为之甚至故意解读。\n\n很快,刘挚的上书,就被赵煦圈了七八个地方。\n\n最后,赵煦将笔一丢,问道:“太母、母后,这个大臣怎么回事?”\n\n“先是不顾六察举劾法,偷换概念……”\n\n“后面却又模棱两可,既言吏员受俅,又曰惠信僧或有诬告之处……”\n\n“既说开封府有错,又言祠部或有不当……”\n\n“我虽然年幼,但也知道,这是蛇首两端……”\n\n两宫本来看刘挚的奏疏,还觉得言之有理,说的也是冠冕堂皇正义凛然,几乎都信了。\n\n但现在被赵煦这么一解读,也不由得迟疑起来。\n\n于是,重新拿起刘挚的弹章。\n\n看着那些被赵煦圈出来的地方。\n\n果然!\n\n这个刘挚,真的一会说,祠部和大理寺或许是对的,一会又说,这个惠信僧所言,或许有些地方不对,是在诬告,可他也有说了对的地方。\n\n一会又说,惠信僧若是无辜被刑,实在是不幸,胥吏受贿贪污,却因此逃脱罪责,实在是太幸运了,这种阴阳怪气的话!\n\n但下一句又话锋一转,说什么假若惠信僧确实诬告,而官吏清白,却不能得到彰显这就败坏了法度。\n\n只能说,看文字这种东西啊,只要有倾向性,那么就算写的人出于一片公心,那也可以被指摘为大逆不道。\n\n近有苏轼写诗:根至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被王拿来做文章,说他有不臣之心。\n\n未来还有清朝的文人乱写的那些什么‘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被送一个全家套餐。\n\n这文字上的事情,真的全看人的立场和想法以及需要。\n\n甚至,皇帝真的想要搞人,都不需要有文字证据。\n\n譬如秦桧用‘莫须有’三个字杀岳飞于风波亭装都懒得装!就是想杀你,你能怎么的?\n\n现在,赵煦断章取义,两宫明显也被跟着带偏了。\n\n当然,这也要怪这个刘挚,他这次是试探。\n\n所以,没有敢摆明车马,亮明态度。\n\n加上他本人可能也轻视两宫,没有认真检查自己的文字别奇怪,在大宋轻视妇孺的人很多。\n\n而两宫也都没有表现出像章献明肃那样果决、聪明、狠辣的样子。\n\n难免有大臣轻视、懈怠。\n\n于是就被赵煦先抓到了他偷换概念的行为。\n\n然后一波带走。\n\n总之,这个刘挚输得不怨。\n\n“六哥之意呢?”太皇太后忍着怒火问道。\n\n“换一个大臣,重新去查吧……”赵煦说道:“若刘挚所言属实,那或许只是他用词不慎,考虑不周……”\n\n“那若他所言虚妄呢?”太皇太后问道。\n\n“欺君!”赵煦毫不犹豫的道:“而且,还是心怀叵测,窥探两宫!”\n\n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对视了一眼,她们自然明白赵煦在说什么?\n\n这哪里是欺君?\n\n这是欺负她们两个妇人,不懂朝廷制度、法度,用文字煽动她们。\n\n这是有恃无恐!\n\n跟那个李定,一模一样!\n\n都是在看着赵家现在孤儿寡母,就以为好欺负了,好骗了。\n\n这个事情,一旦查实这个刘挚,果然是在欺君,那就绝不能轻饶!\n\n两宫在这个刹那,达成了一致。\n\n原因很简单柴家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们还不知道?\n\n无非不过是周世宗死的太早,留下了孤儿寡母。\n\n小皇帝,没有能力治理国家,太后也没有,更没有足够强力的外戚、宗室帮忙镇住上下的异动,约束朝野的窥伺。\n\n朝野上下,都看的仔细。\n\n于是,陈桥的事情顺理成章的发生了。\n\n虽然,如今已非五代,军头们看上去也都服服帖帖,恭恭敬敬。\n\n但这种事情是绝不能给任何人看到任何可趁之机的。\n\n不然,野心家就会接踵而来。而篡国大盗,可能就会在这些人里诞生。\n\n于是,向太后不动声色的问道:“派谁去查呢?”\n\n赵煦笑了一声,道:“就叫都堂,差人去查吧!”\n\n两宫听了,点点头,她们也是这个意思。\n\n毕竟,这个事情是不好派内臣去查的。\n\n派内臣查这样的事情,外朝会炸锅的。\n\n只能是选派文臣士大夫,可两宫听政才几个月?哪里有这么多信得过的人可以用?\n\n况且这个事情,涉及了多个部门。\n\n程序不正确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麻烦。\n\n只有走程序,让都堂宰执集议之后,选派一个大臣带队,重新调查这个事情。\n\n如此舆论才能服气。\n\n也只有这样,才能办成铁案!\n\n……\n\n赵煦在保慈宫用了午膳,才回的福宁殿。\n\n回去后,他就开始午睡,一觉醒来,疲惫尽消。\n\n石得一也出现在了他的内寝帷幕之中。\n\n“查的怎么样了?”赵煦问道。\n\n“奏知大家,臣已大概打探出了一些事情……”石得一恭身说着。\n\n便将探事司探查到的消息、传言和赵煦说了一遍。\n\n赵煦听完,毫不意外。\n\n因为他早就猜到,或许如此。\n\n在这整个事情里,没有一个好人!\n\n原告惠信僧,被告开封府僧录司,都是混蛋!\n\n一个真敢告,一个真敢贪!\n\n而,这恰恰就是现在大宋的社会风气,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钱!\n\n至于祠部和大理寺,也正是因此,看到了机会,想要从开封府夺权。\n\n总之,这就是一场没有好人,都是混蛋的闹剧。\n\n赵煦忍不住说了句他在现代学到的国骂。\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现代留过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现代留过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