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元祐元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第三百一十一章 元祐元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二天,神卫军开始在军营之中,准备着各种器械。 一时间,整个营地内外,都是叮叮咚咚。 这些丘八甚至在军器监里,请来了好几位据说是以冶铸闻名的铁匠,来打造神卫军所需要的东西。 当然,这是花了大价钱的! 神卫军在军营里捣鼓的事情,除了那些经常去军营做买卖的商贾外,其他人知之甚少。 也就是开封府的府库,被这些丘八,拿着军令,运走了几百根巨大的用来狭河的竹楠的事情,让开封府跳脚了一阵。 但很快开封府也没有精力去管神卫军的丘八了。 因为,在十二月庚辰(20)。 苏颂正式履新开封府,以天章阁待制、集英殿侍读,提点开封府府界诸县镇公事。 苏颂的到任,将开封府上下的注意力,都给吸引了过去。 根本就没有人再有空关注神卫军的那点小动作了。 所有人都紧盯着开封府府衙。 关注着苏颂和蔡京的相遇。 好多人都期待着开封府知府蔡京和府界公事苏颂产生点什么冲突! 但,让这些人失望的是,苏颂只是在府衙上和蔡京见了面,拱手问了问,然后就去和范峋交接。 作为经年老吏,苏颂为人素来谨慎,所以他知道,府库、账目,是最为关键的事情,须得仔细清点。 不然,他就可能给别人背锅了。 再说了,苏颂都六十几岁了,根本就不可能也不会去和年富力强的蔡京争夺什么! 所以,一连几天,苏颂都在忙着清点范峋的账目。 作为一个精通数学的士大夫,府衙的那些胥吏,那点把戏和见不到人的伎俩,根本骗不了他。 三下五除二,就找到了几十处账目错误,查出了数千贯的亏空、贪污。 甚至直接查到了挪用这些钱的具体个人。 苏颂毫不留情,将这些人全部开革,并勒令他们限期将府库的亏空填补,不然就送大理寺问罪! 这些人面对苏颂这样的待制重臣,自然是不敢抗命,只能乖乖的交钱免罪。 以免在这风尖浪口惹上麻烦,牵连家族。 苏颂自然是点到为止,信守承诺,没有把这些人送去大理寺问罪。 但他还是写了劄子,送到宫中报备此事,并说明了原因——僧录司招考未有成效前,开封府不宜大动! …… 十二月甲申(二十四)。 苗授一大早就被神卫军的左厢都虞候杨文静请到了神卫军的军营中。 然后,他就看到了,十几件重达数百斤的铁器,被放在了他面前。 “太尉,这是吾等这几日打造好的‘圜刃’,您看看是否堪用?”杨文静谄笑着禀报着。 苗授走上前去,看着那些底部为‘一’字形的圆形铁器,伸手抓起一件,两只手全力使出,才勉强抬起! “好东西!”苗授慢慢放下来,抚掌大赞。 然后他抚摸了一下圜刃的表面,光滑冰冷的质感让他确定,此物是用精铁甚至精钢打造的! 自然,苗授心里面明白,这十几把圜刃的原料哪里来的? 十之八九,不是偷的军器监的百炼钢,就是干脆把神卫军的兵器融了打制成的。 这种事情,禁军的丘八们,是做的最熟练的。 根本就没有人能管,也不会有人管! 在京禁军,只要忠诚、听令就够了。 其他都是小节! 杨文静笑眯眯的领着苗授,继续视察其他东西。 绳索、木架…… 还有那一根根已经被掏空,并用着麻绳加固的巨大楠竹。 区区几天功夫,这些人就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这让苗授惊讶不已——须知这等效率,这等速度,便是西军的精锐也未必有! 只能说,真的是术业有专攻! “太尉!某等也已经请好专门寻找水脉的先生……”杨文静带着苗授视察了一圈后,就说道:“先生们在军营之中,就已经找到了几个可以取水的地方……” “是不是可以开始验证了?” 苗授点点头。 于是,就在他的注视下,整个神卫军军营,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迅速、高效有条不紊的运转了起来。 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 上上下下也都配合的很默契。 只半个时辰的功夫他们就已经在军营里一处选好的水脉之地,完成了一切凿井前的准备。 …… 当神卫军开始在自己家的军营里开始凿井。 一些经常来军营做买卖的商贾,就立刻发现了,这些丘八们在整的新活。 于是,本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看看热闹的心态,这些商贩们都挤进了正在围观着凿井的兵士们之中。 他们便看到了,在禁军营地的一处地方,神卫军的官兵们,搭起了一个大木架子。 大木架子上,架着一块类似跷跷板一样的坚固木板,另外一侧则系着一根绳子,绳子下面吊着一个东西。 十来个禁军,站在大木架子的木板一侧。 他们分组轮流的不断上前交替,踩踏着那块木板。 随着木板一下一下的被踩下去,又反弹回来。 绳子吊着的东西,也在不断的上上下下的做着顿挫运动。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有人问着。 “不知道啊!”这些商贾都好奇的观察起来。 但神卫军的禁军们,根本不在乎这些商贾的指指点点。 一个个都是面红耳赤。 杨文静等人,更是舔了舔舌头,将手中的图纸紧紧的纂住了。 他们知道,自己又掌握了一门手艺——凿井! 这可是一门可以发家致富,甚至加官进爵的手艺。 自从早上按照图纸,架起那大木架子,开始顿钻至今,铁钻已经打穿了整整两块大石头,足足向下钻探了一丈多! 按照这个速度,打出一口哪怕在干旱季节也可以出水的水井,恐怕也只需要几天。 “当年徐禧守永乐城的时候,若有此法,永乐城就不会失陷!”苗授看着,也是忍不住叹息扼腕。 苗授当然知道,永乐城当年之所以失陷,就是因为城池所在的山上,没有水源。 西贼探知了这个情况,就派人截断了永乐城取水的关键通道,使得守军断绝水源。 一两万人都没有水喝,在干渴至极的情况下,还需要面对西贼大军的不断围攻,最终全军力竭,再不能坚守。 若彼时永乐城里有几口水井。 西贼根本不可能那么快打破永乐城,永乐城也定然可以坚持到援军赶到。 这也是后来朝堂检讨永乐城之败,徐禧最大的失误之处——竟将永乐城筑在一个没有水源的山上! 这不就是和当年的马谡守街亭一样的战略错误吗? 亏徐禧自诩知兵,却连这个都不懂! 神卫军的军官士兵们,才懒得管什么徐禧、永乐城。 现在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数不清的铜钱。 汴京城不仅仅寸土寸金,水井更是弥足珍贵的东西。 这是因为,汴京城受到汴河之中的泥沙影响,这座城市下面还埋着城市——唐汴京,现在就埋在脚下。 所以,想要凿井取水,就得先挖穿泥沙层,接触到基岩层才行。 所以,过去每一口水井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杰作。 可现在,有了这项技术就不一样了。 钢钻钻头,可以毫不费力的打穿松软的泥沙,遇到岩石这种过去被人视为畏途,基本只能放弃的东西,也可以用铁钻钻碎。 加上不断放下去,用来加固井壁的木壁,以及用来汲取淤泥和岩石碎屑的泥筒。 于是,水井就可以尽可能的打深!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打到四五丈以后速度会放慢。 同时,井口也会越来越小,最终只有钻头大——大约两个拳头左右。 但,这有什么关系? 只要打的足够深,水自然会涌出来。 这可是价值昂贵的自流井! “以后,大家伙吃水就有保证了……哈哈哈……”军官们放肆大笑。 拥有一口水井,在汴京城中,可是谈婚论嫁时的重要筹码。 他们已经看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等到这天下午的时候,铁钻已经凿到了两丈深,水井之中开始出水了。 这让神卫军上下,大受振奋。 第三天,钻头下探到地下四丈深,水井之中的水不断的涌出来。 神卫军上下大喜。 旋即开始大造相关器械,在其军营和居住的厢坊之中,全面铺开。 几十口水井,同时开工。 此事轰动了整个汴京! 汴京新报和汴京义报都报道了这个事情。 于是,神卫军的人,也终于知道,他们的凿井技术来自于哪里了? 蜀地富顺监的盐工们,就是用这个办法,凿穿数十丈的基岩层,从地下取卤水用来制盐。 来自蜀地的好几位士大夫,在亲自去看了神卫军的凿井技术后,亲口认证了消息的准确性。 而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元丰八年十二月的已丑日。 元丰八年,已经走到了尽头,已丑年已尽,丙寅年将至。 隔日,春正月庚寅(初一)。 两宫正式下诏改元,取元丰之元,用嘉佑之佑,改元元祐。 不过,在这之前,照例走了一套流程——遣宰执赴北郊祭天,得‘上苍改元之命’。 假装,元祐的年后,乃是老天爷所赐,而非大臣、两宫之意。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现代留过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现代留过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