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第三百二十八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元祐元年正月甲寅(25)。 紫宸殿听政。 诏赦前入内东头供奉官、配汝州牢城韩永式,免其刑期,特放归家。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 传奇在他活着从沙门岛走了出来! 而他能赦免,要感谢他的母亲,历年以来不断上书,援引种种赦书,为其免罪。 从沙门岛到汝州配军,又从配军到自由身。 韩永式走了五年! 其母耗费家财以万贯为算! 这一次更是走了向家太夫人的关系,太夫人在派人入宫时,和向太后求情,并讲述了韩母年年乞赦的事情。 向太后闻而落泪,起了同情,于是有此赦。 朝奉郎、权发遣淮南转运副使路昌衡、工部郎中吕大忠,并权发遣陕西转运副使,两人可以手牵手去陕西给范纯粹搭班子了。 这是韩绛、吕公著两人的举荐。 权知开封府蔡京上奏:奉旨意,开封府复置县尉、弓手等,乞府界诸县应系捕盗文武官吏并应干捕人员,并隶本府及府界公事同其管辖,乞赏罚并委本府一面施行。 因为是赵煦的直领之地,赵煦当殿做出裁决:从之,命开封府并府界公事,在招募县尉、弓手时,须当考核,县尉当知刑统,并七日一教弓手。 因狄咏等将南下,特诏:诸军今后有移防者,每日特给口粮,将校日三升,士卒给两升。 此乃应左相韩绛所请——故事,旧唯沿边守军移防给口粮,其他诸军移防,皆以家粮为路用,韩绛以为不均,伤士卒之锐,乞别立法。 监察御史孙升,上书弹劾朝散大夫、光禄勋吕嘉问。 一共举出吕嘉问两条罪证,第一是:市易法吕嘉问首倡,祸国殃民,不可久留朝廷。 第二:有罪人小吏赵宣,因为涉及吴安持、文及甫舞弊案,曾被特旨永不录用。 但吕嘉问却让这个小吏改了名字,然后用为光禄寺的官吏。 这是不遵先帝旨意,更是亵渎朝廷法度。 诏命吕嘉问自辩。 赵煦在这个过程,不动如山。 倒不是不想拉一把吕嘉问,实在是拉不了这个吕家的‘家贼’。 市易法,确实是吕嘉问的主意,现在被罢废了,他自然要受到影响。 何况,他还被人抓了现行。 那个赵宣明明都已经有了旨意——永不录用。 吕嘉问却自作聪明,给人改了名字,收用到光禄寺。 若没有人发现,那也罢了。 现在被人抓到把柄了。 那就没办法了! 不过…… 赵煦眼珠子一转,就已经决定把吕嘉问重重贬黜——让他去广南西路担任右江安抚使,负责协调管理包括现在的归化州、顺州以及未来可能的广源州、思琅州这样的羁縻州! 对吕嘉问,赵煦还是很看好的。 这个家伙,连市易法都想的出来! 肯定是一肚子坏水! 正所谓,恶人还须恶人磨,将吕嘉问贬去广西,去经营日后的甘蔗榨糖事业,想必定会为大宋再立新功! 当然了,那要等章惇打赢了再说。 …… 退朝后,赵煦换上便服,与两宫在崇政殿再坐。 并在此接见了前来陛辞的章惇、狄咏、燕辰等人。 所谓陛辞,早已是礼仪性的程序。 故此,只是走一下流程。 章惇等人再拜,表一下决心,然后赵煦和两宫慰勉一番,几人就可以退下去,准备出发了。 前后用时加起来不过一刻钟。 送走章惇等人,赵煦陪着两宫,来到了大内的庆寿宫。 这个宫殿,如今已经完全修葺一新。 墙壁、回廊以及屏风上的朱砂、铅粉、水银都已经去除干净,很多地方甚至是连着柱子一起重修了一遍。 同时,也已经通风透气了一个月。 走在其中,可谓是心旷神怡,让赵煦非常喜欢。 两宫看着也很开心。 对大内而言,这样做,自然是有代价的。 以后,这庆寿宫的维持费用,将会大增! 每到夏秋,防虫防蚁的费用,更会猛增。 但,这都是小钱。 而且,皇室大内用度,既不是走国库的左藏、右藏。 也不是用先帝留下的封桩钱。 而是汴京店宅务收的房租以及在京诸场、作坊的利润、商品供给。 所以,外廷是管不到的。 …… 章惇等人陛辞出宫。 正欲各自回家,做好出发的准备——此去广西,山高路远,道路崎岖。 再次回京,至少都是明年甚至得到后年了。 考虑到这个时代糟糕的交通和更加糟糕的医疗水平。 哪怕是高官贵族,出门这么远,若身体不行,或者运气不好也可能是永别。 所以,需要和家人妻子儿女告别。 同时还得举行宴会,和亲朋作别。 特别是章惇,他还得去和都堂宰执作别——以后,就得指望这些宰执人物,能在都堂上给他多说好话、多给政策了。 在这个时候,天子身边的内臣冯景,却带着一本本小册子,出现在他们面前。 “诸公……” “此陛下所赐诸公方略……” 章惇等人,连忙面朝福宁殿方向,再拜接领天子所赐的文书。 他们也不意外。 赵官家们,哪次不赐些阵图什么的给大臣? 只是,接过那小册子,章惇悄悄看了一眼。 并没有阵图——全是文字。 章惇诧异了一声,就将之收到了袖子里。 …… 司马光,失望的从自己儿子司马康手中接过那宫中送来的不许陛见手诏。 依然是老生常谈的宽慰——司马公,国家股肱,朕之师保,宜当将息自身,区区小事,何劳公关爱? 随手诏而来的,还有天子赐下的一张所谓的预算书。 司马光看完,叹息一声。 “三十万零九千贯……” “这也是民脂民膏啊!” 但,态度却已经有所软化。 虽然他根本不相信,真的只要花费三十万贯,更不相信只要五千禁军就可以包打交趾。 司马光知道的。 现在是五千,战事一起,五万都打不住。 五万人,那就是三百万贯起了! 搞不好一千万贯都打不住! 去哪里搞这么多钱? 最后这些钱,还不是得加在百姓身上? 百姓已经很苦了! 然而,司马光也明白,此事其实已经木已成舟。 章惇和狄咏的任命都已经下达了。 朝中的决策,也已经定下来。 他是无法改变现状的。 司马光之所以,如此锲而不舍的坚持上书。 甚至拖着病体,不断请求入对。 其实,就是在以进为退——这是嘉佑老臣的习惯了。 说事情,一般都是先进三步,然后退一步,或者两步,这样最后至少能进一步。 万一运气好,三步都能一次实现,就更是美哉! 仁庙、英庙,就经常上大臣们的这个当。 所以,司马光在得知了南方交趾的事情后,他自始至终的诉求其实都只有一个——应该给交趾人一个自辩的机会! 只要交趾人服软就好了。 到时候,浪费的也就是这三十万贯。 三十万贯,换一个体面,很划算——毕竟,交趾人确实挑衅、入寇在先,若连这个都不做反应,那么天子和两宫确实颜面无存! 何况,这三十万贯还能让都堂上少一个新法干将! 这就更划算了。 于是,司马光再次提笔,开始写上书。 这一次,他写的很认真,篇幅很长,投入了很大的感情。 只是,他的身体不太好,所以只写了一会,就有些力不从心,无奈何只能让其子司马康代为执笔,他口述而写。 写完后,司马光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犯忌讳、错字后,就让司马康誊抄了一遍,然后亲笔画押。 做完这个事情后,司马光就对司马康道:“待明日章惇等出京后,将此上书交到通见司手中!” 司马康诧异的抬起头。 司马光笑了笑,道:“为人臣者,须知权变!” 他是倔强不假,但也不是不知变通,一意孤行的人。 何况他从始至终的目的,都不是阻止大军南下——五千人,花费加起来也就三十万贯。 而是阻止战争,至少是大规模的战争! 而司马光相信,当即天子圣明,必可知晓他的良苦用心。 也必可知道——百姓已苦极! 天子仁圣,必可知百姓疾苦,也必定不忍百姓因一点不毛之地,而受苦受难。 嗯,从今天开始,先把八月份的月票加更40章还完。 然后再还昨天以及前几天的欠更。 我记得清楚的,昨天是3章,前几天每天一章,一共4章,加起来七章,尽量争取在两个月内,也就是十一月内还清。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现代留过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现代留过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