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8【李清照】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泼皮0138【李清照】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这些时日,李黑虎不断安插人手在孙根这些人的军中。\n\n早已将这些人的底细,以及军中结构,摸得一清二楚。\n\n此刻动手之后,几大当家立刻带人前去镇压,诛杀大小头目。\n\n大小头目一死,剩下的人虽多,但都是些乌合之众,群龙无首之下,只能任由黑山寨的人安排。\n\n很快,李黑虎便开始整军。\n\n八万人只挑青壮,剩下的老弱病残以及妇孺,全部丢到附近村落,让他们开荒耕田。\n\n最后,一番挑挑拣拣,八万人被浓缩成了一万八千人,外加黑山寨的一千多人,勉强凑足了两万人。\n\n人数少了,可战力却反倒提升。\n\n李黑虎将军队定名黑山军,安置在先前兴德军所在的军营,加紧操练。\n\n她心里很清楚,眼下的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真正的考验还没来。\n\n只有打退梁方平率领的西军,才算真正在济南府站稳脚跟。\n\n到了那个时候,才有底气进行下一步计划。\n\n“希望高托山能拖久些。”\n\n凝视着天边渐渐垂落的夕阳,李黑虎轻声呢喃。\n\n……\n\n八月十五。\n\n张万仙率三万敢炽军攻打临朐县。\n\n至三日,攻不下。\n\n因担心武卫军驰援,张万仙只得退兵回到寿光。\n\n八月二十二日,张万仙再次举兵七万,攻打昌乐县。\n\n昌乐知县李维畏战而逃,县尉率县中乡勇弓手苦战五日,终不敌,昌乐县破。\n\n一时间,潍州震动,人心惶惶。\n\n同日,张迪率众十万围攻黎阳郡,雄州镇守刘光世领兵驰援,双方战于城外。\n\n张迪战死,手下领五万残部,流窜至京东西路梁山一带。\n\n与此同时,北方各路大大小小起事的反贼,均遭到州府禁军镇压。\n\n这场北方大暴动,如盛夏的暴雨。\n\n来时迅猛突然,停时戛然而止。\n\n任谁都能看出来,只待梁方平击溃高托山,便能腾出手来。\n\n届时,西军一至,李黑虎、张万仙之流弹指间便会灰飞烟灭。\n\n……\n\n益都郡还是那般繁闹。\n\n赵霆固守郡城的策略,到底还是有些作用。\n\n起码郡城百姓没有感受到兵灾带来的恐慌,好似与以往别无二致。\n\n烈日下,一名妇人身穿襦裙,撑着油纸伞,漫步在街头。\n\n妇人容姿尔尔,且年岁不小,眼角处已爬上了鱼尾纹。\n\n但其气质却颇有出挑,眉宇间的婉约,恰似一江东流的春水。\n\n这妇人,正是写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李清照。\n\n宣和五年,这一年的李清照已是四十岁。\n\n岁月到底在这位惊才绝艳的才女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n\n大观元年,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为避蔡京报复,回到青州隐居。\n\n这一住,便是十六年。\n\n随着蔡京失势,赵明诚得以重归仕途。\n\n就在前年,赵明诚升任莱州知州,在莱州站稳脚跟后,本想把李清照接过去,以解相思之苦,可惜天不遂人愿,北方四路暴动,李清照只得继续留在益都郡。\n\n忽地,李清照顿住脚步,神色疑惑地看着前方的酒楼。\n\n卓楼!\n\n她隐约记得,前段日子这里还是一间食肆,怎地忽然变成了酒楼。\n\n整栋楼高三层,装修华丽。\n\n飞檐斗拱处,彩灯高挂。雕梁画栋间,丝带飘扬。\n\n淡淡的香甜气息,混合着阵阵丝竹声,从窗中飘出,让人为之迷醉。\n\n透过酒楼大门,只见大厅之中座无虚席,酒博士手捧托盘,穿行在一张张酒桌之间。\n\n哒哒哒!\n\n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n\n一名男子架马而来。\n\n这男子她认得,乃是镇海军马步都指挥使,骆沙。\n\n骆沙也认出了她,翻身下马后,面带笑意,遥遥抱拳示意。\n\n见状,李清照一手放于胸前,双膝微屈,螓首轻点,行了个标准的万福礼。\n\n李清照与丈夫虽在益都郡住了十六年,但因性子清冷,平日里几乎足不出户,所以与官场上的来往并不多。\n\n打过招呼后,骆沙快步走进酒楼。\n\n又驻足看了一会儿,李清照收回目光,撑着油纸伞消失在街道尽头。\n\n却说骆沙进了酒楼后,立刻有伙计迎上前,笑道:“骆指挥,还是老地方?”\n\n“嗯!”\n\n骆沙点了点头。\n\n说罢,他轻车熟路地来到三楼,随后迈步走进一个包房。\n\n不多时,伙计便端着一盘盘鲜果、肉脯与酒水走了进来。\n\n“骆指挥慢用,掌柜的稍后就来。”\n\n“赏你的。”\n\n骆沙伸进怀中,掏出一大把铜钱,随手扔出。\n\n哗啦!\n\n那伙计眼疾手快,双手捧着托盘一阵摆动,将铜钱尽数接住。\n\n“谢骆指挥赏赐!”\n\n道了声谢,伙计喜笑颜开地退出了包间,又贴心的关上房门。\n\n骆沙最近这段时间,发了一笔财,因此出手极为阔绰。\n\n方才仅是给伙计的赏钱,便有两百多文。\n\n自从与韩桢谈妥之后,回到益都郡,骆沙便开始暗中联系各州府马监以及厢军、禁军的熟人。\n\n那三样军械,他暂时没胆子碰。\n\n而且,获取难度比较高。\n\n就比如神臂弩,这东西在军中被严格管控。\n\n什么时间使用,使用者都是哪些人,姓甚名谁,何时归还,有无损坏等等,都有详细记录。\n\n不过战马就不一样了,这几十年马监管理极为混乱,只怕连宋徽宗自己都不晓得各地马监究竟有多少战马。\n\n上下打点一番后,骆沙玩了一出狸猫换太子。\n\n用价格低廉的驽马与劣马,换取马监与各州军中的战马。\n\n这半个多月,前前后后一共往临淄县运送了八百多匹。\n\n而韩桢也确实说话算话,一百二十贯乃是底价,按照品相加钱。\n\n验过货后,立马付钱,从不拖欠。\n\n八百多匹战马,哪怕除去打点钱和成本,每匹战马到手的利润,也有三十贯。\n\n至于那些品相特别好的战马,利润更是高达百贯。\n\n这段时日,骆沙足足赚了近三万贯。\n\n三万贯啊!\n\n他要喝十年兵血,才能积攒下来。\n\n可现在,不到半个月就赚来了。\n\n包房四个角落的冰鉴,散发出阵阵寒意,让整个房间维持在一个舒适的温度。\n\n骆沙心不在焉的吃着鲜果,脑中开始盘算起来。\n\n这次又搞到三百匹战马,明日应当就能送到临淄县,到时又是上万贯的收入。\n\n不过,他已经不太满足眼下的小打小闹。\n\n战马的利润太低,他正在筹划干票大的。\n\n咯吱!\n\n就在这时,房门被缓缓推开,身着蜀锦员外袍的小虫,迈步走了进来。\n\n骆沙见是他来了,提起酒壶帮忙倒了杯酒。\n\n关上门,小虫面带笑意地坐下,轻声道:“骆指挥,有何提点?”\n\n骆沙夹起一块冰鱼放进酒杯中,压低声音道:“这两日会有三百匹战马送过去。”\n\n“俺晓得了。”\n\n小虫点了点头。\n\n饮了口加冰的果酒,骆沙继续说道:“对了,这段时日运送战马过于频繁,本官担心会被有心人看出端倪,打算停几日。”\n\n算上这三百匹,这半个月加起来已有一千一百多匹战马。\n\n这么多战马,哪怕他已经上下打点过,但还是存在一定风险,所以保险起见,他打算停一停。\n\n小虫附和道:“应该的,小心驶得万年船。”\n\n“不过……”\n\n骆沙话音一转,继续说道:“战马虽停,其他军械却不用。”\n\n“哦?”\n\n小虫顿时双眼一亮,忙问道:“不知骆指挥有何好货?”\n\n骆沙警惕瞥了眼房门方向,并未说话,学着韩桢用手指沾了沾杯中酒水,在桌上写下一个步字。\n\n“数目几何?”\n\n“一百副。”\n\n一百副就是八万贯,抛去成本和打点的钱,到手他至少能得四万贯。\n\n相较于神臂弩,朝廷对步人甲的管制则没那么严格。\n\n毕竟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都有自己的重甲。\n\n可能工艺不如步人甲先进,但差距不会如神臂弩和普通强弩那般夸张。\n\n屯驻于州府的地方禁军都有,只不过数量稀少罢了。\n\n小虫问道:“何时能到?”\n\n“三日后。”\n\n骆沙答道。\n\n小虫举杯道:“俺敬骆指挥一杯,提前祝骆指挥发财。”\n\n“一起发财,一起发财。”\n\n骆沙哈哈一笑,举杯轻轻碰了碰。\n\n两人又聊了几句后,小虫起身离去,顺便帮骆沙唤来了几个姐儿。\n\n一直在酒楼吃酒耍乐到日落西山,骆沙这才醉醺醺地离去。\n\n……\n\n……\n\n“曾公亮此人当真是个蠢货!”\n\n军营白虎堂,韩桢翻看着手中的《武经总要》,神色怪异。\n\n整本书,除了神臂弩之外,将北宋所有军械,从头到尾,全部记录了一遍。\n\n有些军械,甚至还注明了制造方法。\n\n比如投石车,射程几何,投掷重量,以及使用方法和原理,介绍的清清楚楚。\n\n除了军械之外,还包括各种战阵之法。\n\n同时记载了宋军编制、边防各路州的方位四至、地理沿革、山川河流、道路关隘、军事要地等情况。\n\n最关键的是,《武经总要》这本书满大街都是,谁都可以买。\n\n对后世来说,这本书很有必要,为后人考据宋时,提供了大量的依据证明。\n\n但对一个宋朝人来说,曾公亮这样的行为,无异于叛国资敌。\n\n西夏和辽国连密探都不需要,直接托人带一本《武经总要》回来,看完之后,宋军在他们眼中如同脱光了衣服般。\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泼皮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泼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泼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泼皮》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