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6【县长,俺又回来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泼皮0146【县长,俺又回来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刘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诧:“竟……竟还有这般多门道?”\n\n早先,他以为韩桢给胥吏提升俸禄、升官,是为了方便整顿胥吏,没想到背后还隐藏着这一层算计。\n\n难怪一个小小的临淄县县衙之中,有如此多的胥吏。\n\n当时他还奇怪,为何会招恁多胥吏,岂不是白吃公粮?\n\n现在刘明白了,感情这些胥吏都是往后各地的官员啊!\n\n不愧是县长,当真是深思熟虑,高瞻远瞩!\n\n念及此处,刘心中敬佩之意愈发强烈了。\n\n此刻的谢鼎,却只觉浑身发凉,手脚发颤。\n\n他是文人,是宋太祖口中的士大夫,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的感受最为深切。\n\n若韩桢真得了天下,文人地位将会一落千丈。\n\n到了那时,他富阳谢家耗费几代人积攒的士林声望,将会是一场空。\n\n先前他还看不起韩桢,觉得对方是看上了富阳谢家在士林中的名头,想将谢家绑上战车。\n\n现在想通这一层后,转过头再看,人家压根就没把他当回事。\n\n抱着得之可喜,失之无忧的态度。\n\n不难怪他会轻易放柱儿回来。\n\n何其可笑!\n\n强压心头翻涌的思绪,谢鼎思忖片刻,正色道:“柱儿,你过几日便回临淄县罢!”\n\n“啊?”\n\n刘一脸不可置信。\n\n等反应过来后,他面色为难,支支吾吾地说道:“舅舅,俺是被赶回来的。”\n\n他自然想回去,可关键是他没脸回去啊。\n\n谢鼎问道:“韩桢为何赶你走?”\n\n刘垂头丧气地答道:“俺……俺不想连累家人。”\n\n“你能顾及家人,没有凭一腔热血行事,说明长大了。”\n\n谢鼎神色欣慰,而后压低声音,正色道:“家中不用顾及,你父那边,吾自会修书一封,阐明利害。”\n\n刘惊喜道:“舅舅也打算投奔县长?”\n\n“算不上投奔,只是为谢、刘两家留条后路。”谢鼎摇了摇头。\n\n尽管刘说的言之凿凿,但不论如何,韩桢如今仅占有一县之地。\n\n这点势力就想让谢鼎举族投奔,根本不可能。\n\n不过,却也值得他谢家下上一注。\n\n“俺晓得了。”\n\n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n\n“夜深了,早些睡罢。”\n\n谢鼎说罢,起身离去。\n\n……\n\n翌日。\n\n一大早,刘与谢鼎打过招呼后,便提着盘龙棍,骑上战马,兴冲冲地出城了。\n\n谢鼎让他过几日再回去,可这千乘县他是一日都不想多待,忒无趣了。\n\n哪里有军中好顽儿。\n\n在其他士兵眼中枯燥乏味的操练,刘都觉得颇为有趣。\n\n用韩桢的话来说,他就是天生的将种。\n\n城门值差的衙役诧异道:“小衙内昨儿个才回来,怎地今日又要出门?”\n\n“出一趟远门。”\n\n刘神秘一笑,随后打马狂奔。\n\n……\n\n“这就是步人甲?”\n\n军营中,韩桢与聂东正在验货。\n\n只见牛车之上,摆放着一个个木箱,其中一个木箱敞开,露出内里甲胄。\n\n为了防锈,甲胄的甲叶浸泡了油脂,此刻在烈日照耀下,反射出阵阵寒光。\n\n“没错!”\n\n聂东点了点头,伸手从木箱里拿起一片肩甲,展示道:“县长请看,这些甲叶采用宝塔堆叠式设计,每一层之间都可上下伸缩,留出增挂甲叶的空隙,穿戴也更为方便,若是战事紧急,单人也可以穿戴。”\n\n“我来试试。”\n\n韩桢接过肩甲,开始穿戴。\n\n整套步人甲由兜鍪顿项、身甲、披膊肩甲、胸甲五个部分组成。\n\n与寻常重铠不同之处在于,步人甲分为内外两层身甲,在加上一层胸甲,等于身前有三层防护。\n\n若是再外挂些甲片,连神臂弩与破甲锥都射不穿,只能依靠铜锤与重斧这类钝器,才能击伤铠甲中的士兵。\n\n确实如同聂东所言,步人甲穿戴极为方便。\n\n在他的指导下,韩桢独自一人很快便穿戴完毕。\n\n将兜鍪上的顿项放下,全身上下彻底被厚实的铁甲所包裹,只露出一双眼睛。\n\n他本就身材高大壮硕,此刻再穿上步人甲,如果一尊杀神般,令人望之生畏。\n\n活动了一下手脚,他又试着进行了跳跃、跑动、挥刀等一系列动作,发现这套甲胄设计的极为巧妙,基本不影响作战。\n\n咕隆!\n\n眼见韩桢穿着步人甲,在军营中来去如风的狂奔,聂东等人不由咽了口唾沫。\n\n前来送货的王贺,更是被惊得目瞪口呆。\n\n好半天,王贺才憋出这么一句话:“韩县长……当真是神勇无双。”\n\n跑了一阵,韩桢面不红气不喘地回来了,评价道:“设计的倒是不错,不过还是有些轻了。最多可增重几何?”\n\n五十多斤的负重,对韩桢的体魄来说,真不算什么。\n\n轻?\n\n聂东嘴角抽了抽,如实答道:“最多可增重至九十斤,再多甲叶便没处安装了。”\n\n“嗯。”\n\n韩桢点了点头,将步人甲脱下。\n\n挨个打开木箱,将一百副步人甲挨个检查了一遍后,他朝着王贺笑道:“王都虞辛苦了,县中已备好了酒菜,不如歇息一晚再走?”\n\n王贺有些意动,不过还是婉拒道:“歇不得,俺得尽快赶回去交差。”\n\n此次贩卖步人甲,共得八万贯,这么大一笔数目骆沙怎能放心,下令让他拿了钱后即刻赶回益都郡。\n\n闻言,韩桢说道:“既如此,那我就不留了,钱已备好了,王都虞点一点罢。”\n\n两人一路来到库房,韩桢指了指放在墙角的两口麻袋。\n\n王贺立刻走上前,打开锦袋,从中沾了一些白色粉末放入口中。\n\n感受到舌尖上传来的甘甜,王贺面露笑意的点了点头。\n\n白糖!\n\n由于此次交易的数目过大,铜钱太显眼。\n\n所以,韩桢便与骆沙商议用白糖结算。\n\n本以为骆沙会不太情愿,谁曾想骆沙一口便答应了下来。\n\n每两白糖按四十贯算,八万贯便是一百二十五斤。\n\n两锦袋就装下了,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n\n说起来,骆沙答应的如何干脆,得益于韩桢对白糖产出的严格控制,每月就十来斤投放在市场上。\n\n十来斤如何够分?\n\n经过这十来斤白糖的刺激,价格非但没降,反而又涨了一些。\n\n骆沙也不傻,四十贯一两得来的白糖,转手卖到东京城,至少又能获利两三万贯。\n\n不多时,王贺便带着两袋白糖走了。\n\n目视着他离去的背影,韩桢嘴角勾起一样笑意。\n\n一百多斤白糖,算上损耗,成本才不过百贯而已,就换来了百副步人甲,着实是暴利。\n\n可惜,白糖这种暴利奢侈品,无法长久。\n\n待到市场饱和后,价格便会暴跌。\n\n不过在暴跌之前,韩桢会利用白糖赚取足够的物资。\n\n比如,益都郡粮仓中的十二万石粮食……\n\n此刻,聂东正差人将步人甲搬入武库中。\n\n韩桢迈步走过去,寻看管武库的库吏问道:“如今各类铠甲几何?”\n\n如今不光是水力锻造工坊,县城中的几间铁匠铺,外加小王村的铁匠铺,也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军械。\n\n虽效率不如水力工坊,但积少成多。\n\n那库吏如数家珍道:“禀县长,如今算上刚入库的一百副步人甲,马步重铠共三百四十二副,全身轻甲八百副,半身铁甲一千六百副,皮甲一千二百幅。”\n\n所谓的轻甲,只是一个名称,足有四十五斤左右。\n\n之所以称为轻甲,只是相较于重铠的份量,稍轻了十来斤。\n\n毕竟就连半身铁甲,都有近二十斤重了。\n\n韩桢心中盘算了一番,水力锻造作坊开足马力,日夜不停工的情况下,两个月后足以再生产三百副骑兵重甲,能够让骑兵全部列装重甲。\n\n这期间骆沙怎么也能再搞到四五百副步人甲,有这么一支重甲步卒已经足够了。\n\n剩下的步卒,走轻装路线,保证机动性。\n\n毕竟,花装主打的就是一手灵活,配合火器使用,如虎添翼。\n\n眼见日头西落,韩桢与聂东打了声招呼,骑上战马准备回县城。\n\n刚出军营,就见官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n\n韩桢探头看去,不由挑了挑眉。\n\n来人正是刘!\n\n他知道刘会回来,只是没想到回来的竟这般快,前后隔了还不到一天。\n\n“县长,俺回来了!”\n\n见到韩桢,刘顿时咧着个嘴,笑的极为开心。\n\n待他打马来到近前,韩桢笑问道:“家中都交代好了?”\n\n刘能回来,说明谢鼎已妥协了。\n\n“嗯!”\n\n刘点点头。\n\n韩桢又问:“你舅舅可让你带了口信之类的?”\n\n刘如实道:“这倒没有。”\n\n“我晓得了,你且回军营罢。”\n\n“县长,那俺去了。”\n\n刘神色兴奋的架马冲进军营。\n\n目视着他的背影,韩桢不由摇头失笑。\n\n谢鼎这个老狐狸,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n\n他让刘回来,却又什么话都没有说,说明他既想在自己这里下注,又不想牵扯过深。\n\n倘若韩桢起事失败,到时候也有回旋的余地,不至于将刘、谢两家彻底牵连进去。\n\n对此,韩桢倒是能理解。\n\n谢鼎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还有谢家上百口人,以及几代积攒的声望,由不得他不谨慎。\n\n起码开了个好头。\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泼皮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泼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泼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泼皮》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