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4【赌狗不值得同情】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泼皮0574【赌狗不值得同情】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随着完颜阇母撤军,耶律大石终于可以缓一口气了。

北地虽没有大的战事,可小摩擦依旧不断。

金军不时派遣骑兵,袭扰临潢府周边,耶律大石也没闲着,一边整顿军务,一边派兵试图攻打永州、长乐等县,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而这,正是韩桢想要看到的。

一个混乱的北方,才最符合齐国的利益。

与北地战乱相比,齐国境内安居乐业,在推行了一系列仁政后,百姓爆发出极其高涨的生产热情。

以前嘛,灾年苦,丰年同样愁眉苦脸。

因为哪怕田里庄稼丰收了,还了债,交完乱七八糟的税,也不剩多少粮食。

可如今不同了,随着摊丁入亩彻底落实,百姓赋税压力骤减,交完十抽一的税,与几百文的田赋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这人呐,一旦有了奔头,精神面容会截然不同。

而且,随着朝廷大力鼓励工商业,乡间百姓在农闲之时,也能去做做工,赚些外快。

全国蹴鞠大赛的海选,在各路进行,每场比赛,都引得无数百姓围观,顺带丰富了百姓们的精神生活。

如今,要说齐国谁对韩桢最忠心?

是全国各地蹴鞠社的成员们!

这帮人恨不得在家中给敬爱的陛下立个长生牌坊,日日供奉。

为何?

发达了啊!

千万不要小瞧商贾们的嗅觉,一场蹴鞠大赛招幌的扑卖会,为齐国的商贾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独家冠名权咱们没那个资本争夺,但却能另辟蹊径,从别处入手。

咱们可以冠名蹴鞠社团啊!

一旦投资冠名的蹴鞠社团在大赛中夺冠,其宣传效果丝毫不亚于独家冠名权。

一时间,全国各地有名气的社团,纷纷成了香饽饽,无数商贾挥舞着青钱找上门,只求赞助冠名。

而许多蹴鞠技术好的人,也一跃成了明星,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

这其中风头最盛的当属齐云社,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蹴鞠社团,夺冠呼声最高,因此上门寻求赞助的商贾也最多。

最后,一名两浙路的富商,以二十八万贯的价格,拔得头筹,成了齐云社的赞助商。

托蹴鞠大赛的福,赵构这段日子,过得非常不错,甚至可以说很潇洒。

作为技击社的核心主力,带领一帮官宦商贾之子,在一众社团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正赛。

这可把社团成员高兴坏了,轮流做东请客,不是樊楼便是遇仙楼,让赵构找到了一丝当初身为皇子时,风花雪月、纸醉金迷的日子。

除此之外,社团中一名商贾之子,凭着内部关系抢到了赞助名额,三万八千贯。

所有人平分三万贯,剩余的八千贯作为社团资金。

说实话,技击社的绝大多数社员都看不上这点钱,但不管怎样,能靠自己赚钱,还是让他们非常开心的。

“康王,这是你的一份。”

常慎将一叠青钱递过去。

三万贯,十几个人均分,每人能分到两千来贯。

赵构心下大喜,面上却装作淡然的模样,拱手道:“多谢常兄。”

常慎摆摆手:“客气个甚,若非康王神勇,咱们技击社也没法脱颖而出,打入正赛。这笔钱均分,反倒委屈了康王。”

闻言,赵构义正言辞道:“这叫甚么话,若非哥哥们提携,我岂有机会入社。再说了,咱们技击社上下一心,谁也离不了谁,岂有不均分的道理?”

“好!”

“康王说的对。”

“康王局气!”

这番话引得一众社员拍手叫好。

待分完了钱,常慎大手一挥儿:“今个儿我做东,遇仙楼走起!”

康王告罪道:“哥哥们对不住,今儿个我去不成了。”

“怎地了?”

有人问道。

赵构解释道:“今日是拙荆诞辰,说好了要陪她。”

“原来如此。”

“康王夫妻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着实令人羡慕啊。”

“既如此,康王且去罢,莫让嫂夫人等久了。”

常慎等人纷纷表示理解。

“诸位哥哥,告辞。”

赵构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如今,要举办全国蹴鞠大赛,新建的蹴鞠场要布置场地,所以没法使用。

他们近日操练之所,乃是大相国寺内的一处蹴鞠场。

刚出大相国寺,就见左边的石狮子后方窜出一道身影。

赵构先是一惊,待看清来人后,不由挑了挑眉:“三哥?”

来人正是赵楷,只是比起曾经的风流倜傥,风度翩翩,如今的赵楷却无比落魄。

身上穿着粗麻衣裳,胡子拉碴,发髻凌乱,不修边幅的模样,差点让赵构没认出来。

赵楷说道:“九弟,我在外等了好一阵,总算把你等出来了。”

此话一出,赵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之色,问道:“三哥寻我有何事?”

这段时日虽未来往,可都在京师,且父亲与三哥身份特殊,所以赵构总能从旁人口中知晓一二。

据说,三哥原本被一家富商聘请为教书先生,负责教导子女。

这本是一份轻快的活计,且富商出手也大方,每月二十贯的例钱,虽不能大富大贵,可也能过上殷实的日子。

头几日还好,结果没过几日,赵楷便旧态萌发,不但教书时敷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是染上了赌瘾,时常出入赌场。

富商忍无可忍之下,将其辞退。

赵楷搓着手道:“九弟蹴鞠社得了商贾赞助,应是分了不少钱罢。”

赵构不动声色道:“没多少,都还给秉懿娘家了。”

听到这话,赵楷冷笑一声:“九弟伱如今端的是谎话连篇,真当我不知晓么?”

“我不懂三哥在说甚。”

赵构装起了糊涂,一脸茫然之色。

见状,赵楷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父皇得了病,咳得厉害,花光了钱也不见好转,眼看实在没法子了,三哥才来寻你,不曾想你竟这般绝情,罔顾人伦之道。”

都说赌狗不值得同情,染上赌瘾的人,为了搞钱甚么话都能编的出来。

父皇病了?

他病个屁!

昨儿个晌午,赵构才在牛行街碰着父皇,坐在街边摊上,一连吃了两碗汤饼,还有空闲调戏摊主儿的女儿,这叫病重?

赵构默默叹了口气,从怀中抽出一张一百贯的青钱递过去,若有所指道:“我家中也过得艰难,这一百贯你且拿去,替父皇治病,莫要再胡乱折腾了。”

这钱他本是不想给,可是没法子啊,三哥都把父子人伦大道都搬出来了。

若是不借,那他名声可就彻底臭了。

父亲重病,作为儿子却一毛不拔,放在哪都说不过去。

赵楷心头一喜,赶忙接过青钱,旋即直勾勾盯着赵构的衣襟,说道:“九弟,一百贯怕是不够啊。”

“这是我全部身家,多一文都没有了。”

赵构摇摇头,咬死不松口。

他这三哥甚么德行,他太清楚了,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往后就麻烦了。

赵楷自然不信,不过见自家九弟这副模样,只得作罢。

一百贯就一百贯,今个儿他定要连本带利的全赢回来!

目送赵楷离去的背影,赵构不由松了口气,迈步朝家中走去。

一路回到家里,邢秉懿立刻迎了上来:“当家的回来了,累了罢,快且歇一歇。”

伺候着赵构在大堂坐下,邢秉懿接过丫鬟手里的帕子,贴心的帮赵构擦拭着脸上的汗水,旋即又端来一碗茶。

做完这些后,她面露期盼道:“不是说社团有了赞助么,可分钱了?”

抿了口热茶,赵构从怀中取出一沓青钱递过去:“分了,你数一数。”

邢秉懿双眼一亮,赶忙接过青钱,慢慢数了起来。

数完之后,她柳眉微蹙:“三万八千贯的赞助,怎地才分了两千三百贯?”

“咳咳。”

赵构心虚的咳嗽一声,解释道:“哪能全分,总得留下一部分用作往后的开支,两千三百贯也不少了,若此次蹴鞠大赛夺到不错的名次,还会有一笔赏钱。”

“这些钱你存一半,另一半寄给岳父,秉辰数岁也不小了,成亲也要用到钱。”

“急甚么。”

邢秉懿却不干了,挑眉道:“秉辰才十五,毛头小子一个,成亲还得等上几年,奴娘家的钱先欠着,我们先买一处小院,总是租住不划算,每月租子都得上百贯哩。”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还真是一点不假。

“行。”

赵构点点头。

他也觉得总是租住不是办法,就像无根浮萍,说不得甚么时候就会被房东撵走。

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才算真正安心。

邢秉懿好奇地问道:“当家的,此次蹴鞠大赛赏金足有百万贯,你能分到多少?”

赵构摇头失笑道:“这谁说的准,赏金是按名次发放。我所在的技击社大多社员技艺都稀疏平常,只我一人,也无力回天,怕是拿不到太好的名次。若是能进前八,应当可以分个两三千贯。”

“那也不少了,加上存的钱,足够在外城买一处独门的小院了。”

邢秉懿盘算道,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如今的日子,虽比不得当初在王府时,可却很有奔头。

而且自从夫君被贬后,也不在外拈花惹草,花天酒地了,每日准时回家,守着她与孩子。

唯一让她觉得烦心的,就是夫君那帮子兄弟姐妹,时常来打秋风。

欠条写了一大堆,却至今没一个人还过钱。

一盏茶喝完,赵构起身道:“我去换身衣裳,领你去樊楼吃一顿。”

邢秉懿皱眉道:“去甚樊楼,一顿饭要好几十贯哩,不如就在家中吃。”

赵构温声道:“今日是你诞辰,总要吃顿好的,况且你也许久没去过樊楼了。”

“嗯,那奴也去换身衣裳。”

邢秉懿点点头,心头欢喜。

……

“臣见过陛下。”

垂拱殿内,吴敏躬身行礼。

韩桢说着,递过去一份名册:“这是朕几个儿女的名字,劳烦吴卿登记玉册,送往太庙。”

翻了好几日的四书五经,他总算给儿女们取好了名字。

首先是笙奴和小荷月,两个小丫头都没大名,只有个乳名,韩桢为其取名韩渝、韩潇。

狄玉奴所生的一对龙凤胎,则取名韩清、韩澈。

狄伊人与安娘所生的两个小子,取名韩淳、韩濯。

“臣领命。”

吴敏接过名册,转身便要离去。

韩桢出声叫住他:“吴卿且慢。”

吴敏顿住脚步,问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韩桢问道:“前朝宗室如何安置?”

未雨绸缪,如今他已经不知不觉有了六个孩子,往后只会更多。

毕竟他才二十岁,正值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之时。

等到下一辈,儿女们开枝散叶后,宗室数量则会暴增。

与其等到往后,不如现在就定下基调。

宗室一直是历代皇室的包袱,放任不管罢,会失了皇家脸面,可若是一直养着,前三代到没甚么,可再往后几代,就成了负担,每年光是养着这批宗室,就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

闻言,吴敏立刻猜到韩桢的心思,如实答道:“回禀陛下,前朝英宗之前,都是将宗室安置在开封府,赐予府邸与俸禄,并且严令宗室子弟与外臣结交,并不得科举、经商、务农、从工。”

“到了英宗之时,宗室人口暴增,每年供养宗室的钱财,已成了国库的负担,于是英宗下令出五服者,大宗正寺不再发放俸禄,需自谋生路。但由于宗室反对强烈,最后只能作罢,但也削减了宗室俸禄,且不再限制出入开封府。”

其实赵宋宗室,比起前朝算不得多。

因为除开赵佶这个异类之外,其他皇帝要么绝嗣,要么就一两个儿子。

相比起明朝那群被当成猪养的宗室,数量算很少了。

念及此处,韩桢问道:“伪宋给宗室的俸禄几何?”

吴敏如实答道:“按爵位官职品阶不同,从万贯至三千贯每月不等。”

“多少?”

韩桢惊了。

难怪到了英宗时期就养不起了,这他娘的也太多了。

算下来每年仅是供养宗室,就得花费数百万贯。

不过赵宋在俸禄上一向优厚,乃是历朝历代之最。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泼皮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泼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泼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泼皮》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