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魏武皇帝,韩国的孤勇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第41章 魏武皇帝,韩国的孤勇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魏国历代以来的登基大典都是在城外进行,这乃是祖宗之法。

赵弘明如果是个普通太子的话,对于这条祖制是没有更改的可能,只能遵从。

但是赵弘明显然不是一个普通太子。

在赵弘明眼里,历代魏王为了所谓的皇家颜面,在其他诸国面前彰显国力,放弃了固若金汤的皇宫,选择在城外举办大典实不明智。

他赵弘明不需如此。

于是夙来谨慎的他为了安全,最终将登基大典确定在有护国大阵保护的太和殿中。

如此一来处于皇宫之中,若是谁想要对其不利,他也能有强有力的手段去处理。

他的安全也得到了很大的保证。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城外搭建的祭台,也并非是他料事如神故意麻痹其他人,而是某种程度上的妥协,以及先斩后奏。

季国夫传回的情报只是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定而已。

太和殿外。

在常无病的率领之下,数千名禁卫军士兵身穿崭新,鲜亮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整齐划一地从皇宫各处列队而出,分列在大殿广场上。

这些禁卫军,无一不是修炼有成的武夫,绝大部分都是通窍境的修为。

站在关键位置的上百人,甚至已经达到了先天境。

他们的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全身气血汪洋,使得太和殿都暖意如春。

远远看去,一排排士卒,阵列在前,场景壮观,充满了大国的威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应邀的武学势力、文武官员、各国使团、王公贵族等社会名流陆续进入太和殿中。

当他们进入太和殿的广场时,他们顿时都被眼前庄严气象所摄,脸上都露出丝丝动容之色。

魏国经过六代魏王的励精图治,时至今日,看其气象,竟然已经不弱于大楚国。

太和殿前的广场占地巨大,朝臣们会按照官阶高低依次站立在广场靠前的位置,各国使者分列在侧。

在使者后面则挤满了来自于不同武学势力,受邀前来观礼的武夫。

这些武夫根据各自势力的强弱与否,各自成群。

此时他们人头攒动,交头接耳,对即将登基的赵弘明议论纷纷。

“如今的魏国新皇邀请我等前来,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本人粗鄙,只晓得杀人,这样富丽堂皇的地方,还是第一次来。”有武夫舔了舔嘴唇,兴奋地说道:“真想杀了这魏国皇帝,将这皇宫洗劫而空,带回门中啊。”

旁边的武夫嗤笑道:“你是不是在外面杀人杀惯了?信不信以你的修为,在这皇宫中还没动手,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就算真可以洗劫这皇宫,也轮不到你的头上,那些顶流的武学势力可不是吃白饭的。”

“再顶流又如何?以后正一门怕都是斗不过现在的魏王了。”

众多武夫沉默了。

关于正一门的风波他们都有所耳闻。

有个如此高深修为的皇帝,并且还是有着雄心壮志,对他们这些武学势力而言可不是好消息啊。

说不定再过几年,这位魏王陛下就改变了旧制,对他们这些武学势力动手了。

一想到这里,这些武学势力无不暗暗做了决定。

要是赵弘明决定打他们的主意,他们就同仇敌忾,一定不能让其得手。

在议论声中,太和殿的正殿门口,一位监礼大臣、一位唱礼官、一位司仪从殿内走了出来。

萧伯龄在百官威望中最盛,被担任为捧表官,而李俚作为赵弘明新提拔的重臣,则担任受表官。

两人与引礼官、礼仪官等其他重要人物跟在了司仪等人的身后,神色肃穆。

当这些人出现在太和殿前的时候,广场上的喧哗渐渐减弱,安静了下来。

司仪抬了抬了手。

常无病会意,按照先前编排的那样,他身穿金甲,手握长剑,威风凛凛地出现在禁卫军的面前。

他高声喊道:“大魏皇帝,登基大典,开始!”

紧接着,广场上的禁卫军齐声高喊:“大魏皇帝,登基大典,开始!”

两千余人的呐喊,令在场的人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威严和震撼。

太和殿前的乐舞生奏响魏国雅乐,让的太和殿广场的气氛变得格外庄严。

在奏乐声中,赵弘明从太和殿内一步一顿,缓缓走出,出现在了在场众人的视野中。

赵弘明环顾四周,看到满朝文武和禁卫大军,不由的一股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当他再看到各国使臣的时候,心中却是闪过一丝异样的情绪。

这股情绪很隐秘,要不是有心人的话,根本发现不了。

在引礼官等诸多官员的指引和协助之下,赵弘明走到了在太和殿前临时搭建的圜丘,准备祭天。

祭天是魏国皇帝登基中十分重要的一步,需要在固定场所的圜丘上进行。

圜丘是一个全部白石砌成的三层圆形石台,洁白如雪、坐北朝南,代表着天、地、人三界。

最上层直径九丈,中层十五丈,底层二十一丈。

每层有石栏杆绕着,三层栏板共合成三百六十块,象征“周天三百六十度”。

一般这个仪式是为了向天神表示敬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做这个仪式后,便意味着皇帝开始承担家国的责任。

在广场上所有人的注视下,赵弘明身穿龙袍,手持玉圭,一步步登上圜丘坛,在圜丘坛上献上供品,进行祈福。

他又按照礼仪向天行三拜九叩礼。

在整个祭天的过程中,乐舞相伴,带着几分神圣之意,无人喧哗。

参与的人都非常严肃和虔诚,好像担心自己有任何做不到位的地方而触怒上天,降下更大的责罚。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赵弘明却对此却也是有些不屑。

他已经知道,殷国人祭、天道崩塌都与这个“天”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天”有意志的话,也必定是自私的。

真遇到紧要关头,要依靠的还是只有自己。

假以时日,等力量足够强的时候,这“天”他也要试着镇压一下,然后按照他的意志来重新制定新的天规。

祭天结束后,在司仪和众多官员的簇拥下,赵弘明走到了太和殿前的指定位置。

身为捧表官的萧伯龄跪捧着即位诏书,示意赵弘明拿取。

赵弘明面色平静的接过即位诏书,摊开诵读道:“承天承运,诏告天下,朕继先祖遗志,立志承天之宠,共享天下之福。现承大统,颁布诏书,以明先王之意。即日起,朕当为魏国皇帝,改元建武。

今后朕将勤勉治国,不辜负天命所托,以期开创魏国新局面。望全体臣民恭奉圣旨,共谋大业。钦此!”

满朝文武与禁卫们连续山呼道:“万岁。万岁。万岁。”

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场面壮观无比。

赵弘明将即位诏书放在受表官李俚的手上。

然后在山呼声中,他一步步走到了代表着魏国皇家权威的龙座面前,转身缓缓坐了下去。

他目光睥睨前方,带着一往无前的气魄。

“臣等拜见魏武皇帝,天辅有德,海宇咸宁。”

萧伯川率领百官走到来赵弘明的面前,行跪拜大礼。

“臣等拜见魏武皇帝。”

“……”

坐在龙椅上的赵弘明开始接受魏国的臣子跪拜。

良久之后,赵弘明才嘴唇开阖威严道:“平身。”

至此,大魏国的新皇帝登基大典,基本上主要程序都已经完成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封赏百官,宽恕天下的琐碎之事。

等这些琐碎之事完成后,司仪唱喏道:“各国使者觐见大魏国建武皇帝!”

“各国使者觐见大魏国建武皇帝。”

“……”

一句句话从太和殿的门口处传了出去。

混在使团中的诸国武学势力精锐听到召见,无不精神一震。

来了!

他们一些熟悉的人私底下相互交换眼神。

眼下这种情况跟他们一开始预料的有些不太一样。

赵弘明突然变更了登基地点,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他们也不知道该不该动手。

片刻的时间,他们还没有的考虑清楚,迎接的魏国官吏就已经走了过来接引。

诸国使团这一趟也不是空手来,每一国或多或少也是带了些奇珍异宝和美人,进献给新登基的魏国皇帝,以示友好。

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藏身在韩国使团中的天上人掌门林泊,此时眼神微动,将其他诸国派过来的精锐表现都尽收眼底,心中发出叹息。

刺杀一道,最讲究的便是心中果决,要将生死置之度外。

否则一个疏忽或者迟疑就会失去很好的机会,也会让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

他见这些人犹犹豫豫,就知道在刺杀一事上他们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

五国的使者在魏国官吏的接引之下,走到了赵弘明的面前。

赵国率先拜见:“臣见过魏国武王陛下,我们国君命臣带来九位美姬,赠予陛下,特庆贺陛下登基。”

听到赵国赠送美人,一些魏国臣子再看向赵国使臣的眼神都不太好看。

他们怀疑赵国此举是包藏祸心。

可是在登基大典这样重要的场合,他们都不好发作。

此方世界女子地位不高,许多贵族好养美婢,当做礼物赠送好友或者攀附更高贵的人。

其中赵国的美人最为出名。

赵弘明一边表达感谢之意,一边笑着接纳,“都说赵国出美人,希望使者替朕向成襄帝问好。”同时表达友好之意道:“我们两国互结为好邻,以后万勿再生战事。”

“臣自当传达。”

紧接着赵国之后,是燕、齐、楚三国进献礼品。

其中燕国献的是一匹神驹,具有荒古异种,可日行三千里而不力竭。

齐国献的是一套编钟乐器。

楚国献的则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和璧,令太和殿广场的众人都惊讶不已。

实际上,在向赵弘明进献礼物的时候,也是诸国在魏国面前展露国力的良好时机。

毫无疑问,这里面楚国实力最强,进献的宝物也是价值最高。

林泊见诸国进献礼物的时候,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动静,心中也就知道了答案。

他脸色平静如水,在韩国使臣尚未开口的时候,就一个箭步走了上去,抢先说道:“臣见过魏国武王陛下,我们国君听闻陛下今登大宝,喜不自禁,命臣进献法宝一件!”

此言一出,瞬间在太和殿广场上引起了阵阵波澜。

“什么?韩国要进献法宝?”

“他们疯了吗?”

“韩国铸造弓弩,兵器,品质乃是六国之最,但也不能铸造出法宝来吧?就算是铸造出来了,这般说送就送的?”

所有人听到这一条消息都是有些难以置信。

不仅是他们,就是赵弘明自己也有些意外。

在他的注视下,天上人掌教林泊将背在后背的剑匣拿了出来,捧在了双手上,低头接着说道:“此件法宝有些特殊,需要特殊功法驱动,还望陛下允许臣亲自上前禀告。”

赵弘明笑了笑。

见林泊穿着并非是使臣主官的官服,这般僭越韩国的使官也没有任何的表示,身份怕是有些不一般。

加上刻意接近,肯定心中有鬼,要对自己不利。

他收起心思脸色平静道:“你就站在原地进献法宝就好。再说法不传六耳,你还是写在纸上给朕吧。”

天上人掌教林泊听闻赵弘明的话后,竟一时无言,挑不出问题。

只得答应。

打算再等一等,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时机。

在赵弘明的吩咐下,身边有太监端着纸墨笔砚,走到了林泊的面前。

林泊面不改色的随手在纸上写下了他们宗门中一个相对少见,可以提升身法速度的武学。

很快他就将这门武学誊抄出来,交了上去。

“陛下,臣已经好了。”

“拿上来给朕看看。”

有太监主动上前,将写着武学功法的纸张等物一并收走,送到了赵弘明的面前。

赵弘明拿起林泊誊抄出来的武学功法,放在身前,认真看了起来。

在台阶下的林泊当即发现了一个绝佳的良机。

他不再有任何的犹豫,立刻打开了剑匣,神魂一动。

躺在剑匣中的法宝顿时如同活过来一样,化作一道银光,对着赵弘明狠狠刺了下去。(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