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叶大人家的禁地,箱子里的最高机密,不要脸又不争气的朱元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第一贪官第281章:叶大人家的禁地,箱子里的最高机密,不要脸又不争气的朱元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传旨太监话音刚落,簇拥在县衙对面的百姓,便全都看向了身披绿袍官服的叶青。\n\n与此同时,这雁门县县衙大门外,所有的县衙官吏也都看向了他们的叶大人。\n\n叶青昂首跨步而出,只是随意拱手道:“臣,叶青接旨!”\n\n必须是很随意的行礼!\n\n鉴于上次的前车之鉴,他连起码的尊重都不会提前给朱元璋,必须是圣旨内容如他所愿,他才会给朱元璋最大的尊重。\n\n只要这回的圣旨如他所愿,别说深鞠行礼了,连续三鞠躬拜谢都不是问题。\n\n但在他叶青看来,这回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毕竟他提出的两个条件,都不能用过分来形容,简直就是过分它祖宗!\n\n如果这还能出意外,他一时半会儿还就真没招了!\n\n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里都满怀期待,只是叶青的期待和除他以外的所有人,有着截然相反的巨大差异。\n\n“奉天承运,皇帝敕曰:”\n\n仅是听到这么个抬头,叶青和吴用脸上的表情,就变成了两个极端。\n\n叶青眉心微皱,浑身一紧,犹如突遭雷击!\n\n吴用眉头舒展,一脸笑意,犹如好事已定!\n\n至于其他的县衙官吏和百姓,除了一些有学问,懂一点朝廷规制的人,和吴用表情差不多之外,其他人则依旧是满眼期待之色。\n\n原因无他,\n\n只因为朱元璋在发明‘奉天承运’的圣旨抬头之时,对后面四个字有不一样的用途规定。\n\n皇帝昭曰:用于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之时使用。\n\n皇帝制曰:用于表达皇恩,且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n\n皇帝敕曰:用于加官进爵,在给官员加官进爵的时候,告诫官员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恃宠而骄。\n\n朱元璋之所以上次下达升官圣旨之时,用的是‘制曰’,除了升二人的官之外,也确实有表达皇恩的意思。\n\n而现在用‘敕曰’,那就不仅仅是恩典这么简单了!\n\n“雁门县知县叶青,为官三年,端正庄重而亲民,律己守法而有治绩,文臣将心拥军而不涉军,朕心甚慰。”\n\n“特,官升六品,晋为正四品‘宁波府知府’!”\n\n“雁门县县丞吴用,为官三年,辅佐有功,特,官升四品,晋为正六品‘宁波府通判’!”\n\n“雁门县其余官吏留任,一应奖赏,待新任知县到任后下发!”\n\n“另,朕鉴于雁门县之繁华,得来不易,特命叶青任职宁波府知府之时,遥领雁门县,新任知县隶属太原知府,直属宁波知府,凡遇大事,需上报宁波知府叶青定夺。”\n\n“朕鉴于宁波知府叶青独有治世之道,现成立‘宁波特别行政府’,任期之内,便宜行事!”\n\n“望卿不负朕望,再创佳绩!”\n\n“钦此!”\n\n传旨太监话音一落,现场便是一片死寂,只因为所有人都惊呆了。\n\n片刻之后,一只大乌鸦飞过叶青的头顶,一声粗劣嘶哑还像极了‘嘲讽’的鸦啸传来。\n\n与此同时,还有一坨惨白的乌鸦屎,径直落在叶青的乌纱帽上。\n\n下一瞬,除叶青之外,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n\n街道对面的百姓,有人高兴得高呼陛下圣明,有人激动的拳头紧握,有人热泪盈眶。\n\n叶青四周的县衙官吏,也都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此刻难以言表的高兴之情。\n\n“皇帝陛下圣明!”\n\n“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n\n“都说开国皇帝皆明君,我明朝的开国皇帝,更是千古一帝呀!”\n\n“我们有如此圣明的皇帝,真是老天爷开了眼啊!”\n\n“.”\n\n一时之间,这样的声音久久不绝,还响彻整条大街!\n\n与此同时,传旨太监还笑着来到叶青的面前提醒道:“叶大人,陛下要的不是您受宠若惊的表现。”\n\n“陛下要我告诉您,他要的是您说到做到,在更大的权力范围内‘再创辉煌,做大做强’!”\n\n“叶大人,接旨吧!”\n\n下一瞬,所有人都开始劝叶青接旨了。\n\n叶青看着眼前的阵势,可以说是他再不接旨,就是他不对了。\n\n是啊!\n\n皇帝陛下如此诚意,足可说是感天动地,他叶青要是再不接旨,就是他不讲道理了。\n\n叶青是真的不想接旨,可也真的没有了不接旨的理由。\n\n答应这两个怎么想怎么不可能答应的条件,他叶青就安心接旨赴任去,这是他自己说的原话。\n\n没有办法,他只有硬着头皮接旨不说,还不能表现出半点不乐意。\n\n因为在这些官吏看来,他之前的抗旨行为,就是在抬高自己的身价,而且还自己进行了‘明码标价’。\n\n现在人家朱老板接受了他提出的价格,他还有什么理由不笑着接旨呢?\n\n想到这里,叶青也只有在众目睽睽之下,笑着微鞠行礼,还用双手承接圣旨。\n\n“臣叶青接旨,谢陛下隆恩!”\n\n“吴大人,请钦差们进去用茶,今晚大摆宴席,为钦差们接风洗尘,再一人准备一份土特产。”\n\n叶青话音一落,这雁门县县衙的门匾之下,从县衙官吏到目之所及的百姓,再到传旨太监和护从亲军,脸上就都尽是欢愉之色。\n\n唯一脸上没有欢愉之色的,也就只有那两头不会笑的石狮子了!\n\n吴用招呼着传旨太监和二十名亲军护从进入县衙,唯有叶青只是站在县衙门口,保持微笑的同时,还望向应天府的方向。\n\n叶青此刻的内心,不说把朱元璋从头骂到脚,但也差不了太多。\n\n“洪武大帝?”\n\n“我去你大爷的洪武大帝,就凭你这又弱又仁的行为,你对得起‘洪武’二字?”\n\n“大哥,皇帝不是这么当的,也就是我没造反的心思,要是换个人,一定夺了你的江山,宰了你的儿子,还要了你的妻女!”\n\n“.”\n\n叶青暗骂朱元璋几句之后,目光又变得深邃了起来。\n\n“不,”\n\n“他如果真的又弱又仁,又怎么能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n\n想到这里,叶青又打开这封朱元璋的手书圣旨,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n\n之前他心有情绪,所以还没怎么听得出来。\n\n现在他抱着总结失误的心态,一下子就看出来问题出在哪里了。\n\n“我想用这两个条件挑战皇权,以达到激怒你的效果,你却看到了这两个条件有利的一面?”\n\n“字里行间,就不是我提的条件,而是你想出来的国策?”\n\n“好你个不要脸的朱元璋,你抄袭了我的创意,还让传旨太监把‘再创辉煌,做大做强’八个字还给我?”\n\n“.”\n\n想到这里,叶青突然就有了一种损失惨重的感觉。\n\n因为要不了今晚,整个雁门县的人就都会知道,遥领雁门县和成立宁波特别行政府,是他朱元璋给他叶青的特别附加恩典。\n\n事已至此,他还真就是不去赴任都不行了。\n\n没有办法,只有收拾准备收拾包袱走人,去新的地方继续为回家而努力。\n\n也就在叶青重拾斗志之时,传旨太监又跑了出来。\n\n传旨太监见叶青还在那里遥望应天府,只以为他是在心中暗自感激皇帝陛下。\n\n他看着叶青淡笑道:“我说怎么找不着人呢?”\n\n“叶大人,您在宁波任上好好干,就是对陛下最大的感恩。”\n\n“我差点就忘了,陛下还让我带话给您,新任知县到来之后,您就赶紧赶赴宁波上任去。”\n\n“您的任期为,洪武八年春到洪武十一年春!”\n\n叶青听后,也只是随意道:“本官知道了。”\n\n话音一落,叶青就昂首进府去,根本就懒得再看这太监一眼。\n\n与此同时,他也心中暗道:“朱老板,你还真是个压榨劳动者的好手啊!”\n\n“老子洪武七年中下旬到任,却要干到洪武十一年春,你还想白嫖老子大半年?”\n\n“好啊!”\n\n“那就看看这近四年的时间里,我能不能让你赐死我咯?”\n\n“你要真有本事,就让老子活到任期结束”\n\n即便这些狠话都是心中所想,叶青也当即在心里闭上了嘴。\n\n根据这好几百年的人生经验来看,好的不灵坏的灵这句话,还真就是事实。\n\n尽管他不相信朱元璋有这本事,更不相信自己这么没本事,但还是稍微避讳一点好。\n\n第二天一早,\n\n传旨太监和二十名护从亲军,吃饱喝足了不说,还一人一斤‘土特产’。\n\n他们满面春风的离开之时,还各个都对叶青说着,希望他继续高升的祝福语。\n\n而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祝福语就是扎在叶青心脏上的毒箭。\n\n目送他们离开之后,叶青就当即转身,径直往偌大的后院禁地而去。\n\n“大人,干什么去?”吴用笑着追上去道。\n\n叶青只是一脸严肃道:“马上就要收拾包袱走人了,你还不忙你的去?”\n\n“我想一个人静静,想独自思考一下,到了新地方之后,该怎么再创辉煌,怎么做大做强?”\n\n吴用看着叶青独自离开的背影,也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n\n是啊!\n\n雁门县这么大的辉煌,已经摆在这里了!\n\n皇帝陛下给这么大的官职,这么大的特权,不就是想让他们叶大人在新的地方,创造更大的辉煌吗?\n\n从无到有并不是最难的,超越自我才是难上加难的!\n\n想到这里,吴用也只是看着远去的背影,朗声大喊道:“叶大人,你一定可以的,喜鹊都在你的乌纱帽上拉屎了,这就是继续高升的好兆头!”\n\n也就在叶青转角的同时,吴用又听到了叶青有那么点不耐烦的声音:“那他么是乌鸦!”\n\n县衙后衙叶青豪宅之后的后院外,\n\n沈婉儿用唯一的钥匙,打开了大门,叶青则独自走了进去。\n\n这所谓的后院,其实就是叶青的私人库房,叶青挨个打开这些房间,里面全是各种奇珍异宝,古董字画,以及这个时代的各种金银钱币等。\n\n当然,也还有用箱子装的大明宝钞!\n\n叶青看着这些加起来要拉好几船的财富,只觉得与粪土无异。\n\n因为他除了能带走每一世的一套纪念品之外,根本就带不走这些身外之物。\n\n他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造就自己大贪官的人设,只是为了成为朱元璋最想杀的人。\n\n至于他对雁门县所做的那么点事情,在他看来,真就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罢了!\n\n可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还高升了?\n\n叶青径直走到一间房里,这间房并没有放任何财物,只有几个铁皮大箱子,还是上了好几道锁的那种。\n\n比起那些价值连城,还伸手就可以拿走的古董字画,这防护等级堪比后世保险箱的大铁箱里,装的全是对别人来说一文不值的废纸。\n\n可这些对小老百姓来说一文不值的废纸,却是他叶青给朱元璋留下的‘巨大遗产’。\n\n里面有优秀的治国理念,有各行各业的领先技术等。\n\n也不说多么了不起的大话,只要他朱元璋读完这所有的东西,他朱元璋就算是半个现代人了。\n\n只要严格按照这里面写的去执行,国祚仅有三百年的大明王朝,最起码也能延长至六百年国祚。\n\n为了保证朱元璋愿意看,也愿意相信这些东西,叶青还真的费了一番苦心。\n\n只要打开其中任何一个大铁箱子,无需翻看里面的线装本子,就都能保证他朱元璋相信叶青是一个来自于后世的穿越者!\n\n对于这一点,叶青有十足的把握!\n\n只可惜,\n\n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不争气啊!\n\n叶青看着这几口大铁箱子,真就是想一把火烧掉算了。\n\n但出于他那仅有的一点良心,还是不怎么忍心,唯有把这些‘遗产’和那么多的财宝,全部打包挪窝。\n\n他说过,只要朱元璋不成全他,他朱元璋就别想从他叶青手里拿到一点好东西。\n\n对于这件事情,他必须说到做到!\n\n大半个月之后的下午,\n\n传旨太监先把二十一个装着‘土特产’的小包袱,放在朱元璋的面前,然后才开始汇报详情。\n\n或许是收了土特产,还受到礼遇的关系,传旨太监在汇报之时,还象征性的夸张了一点点。\n\n“陛下,叶大人不仅欣然接旨,还看着应天府的方向感激涕零。”\n\n“不仅如此,他还保证不负皇恩,保证会在任上再创辉煌,保证把宁波府建设得比雁门县还要好。”\n\n“您是没亲眼看见,县衙大门外,一整条街都响彻着‘陛下圣明’与‘陛下万岁’八个字!”\n\n“.”\n\n朱元璋听着这样的答案,心里早已乐开了花。\n\n但他表面上也只是还算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就打发传旨太监带着这些土特产走人,就算是他这个皇帝,赏赐给他们的!\n\n片刻之后,他又差人叫来了马皇后。\n\n朱元璋大笑道:“妹子,你这个女诸葛说得太对了,咱答应他之后,他感激涕零啊!”\n\n“今晚多做点饭,咱一定能吃三大碗米饭。”\n\n马皇后见朱元璋高兴,她自然也跟着高兴。\n\n紧接着,马皇后又笑着问道:“重八,既然已经确定他是什么样的人,下次见面就该告诉他你是谁了吧!”\n\n朱元璋听到这里,脸上的笑颜不在,转而又变得严肃了起来。\n\n他只是沉吟片刻道:“到时候再说。”\n\n马皇后见朱元璋如此答复,也知道他还在担忧着什么。\n\n毕竟他得到的消息,也只是太监传回来的消息,并不是他的亲眼见证。\n\n他们都是吃过苦的人,知道传话的人收了好处之后,会把话传成什么样子。\n\n欣然接旨的事实肯定不会假,但是否感激涕零,就有待考证了!\n\n再者说了,叶青这人在他们的看来,总有那么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n\n年仅二十多岁,凭什么就懂那么多的东西,还是样样精通的水平?\n\n他到底师承何人?\n\n一想到这里,马皇后就又想到了叶青用拜师大礼,拜祭李牧、李广、李世民、李靖的场景,以及他一本正经的说,他就是师承于他们的场景!\n\n只是往这方面一想,马皇后就觉得既不可能又不合理,甚至还有那么点渗人的感觉!\n\n也就在马皇后开始往细了思索之时,朱元璋又突然开口道:“对了妹子,晚上你去弄一只烧鹅,咱想请徐达吃顿饭。”\n\n“我们一起商议一下,到底该派谁去雁门县当知县。”\n\n“这个人选得好好琢磨,既要保证他不会被雁门县的繁华腐蚀,从而变成胡惟庸他们的人,又要保证他不会彻底成为叶青的人。”\n\n马皇后点了点头之后,就去往了她的小厨房。\n\n当晚饭点,武英殿大厅里,一身常服的的徐达就走了进来。\n\n徐达只是鼻子那么一闻,俩眼睛就直放光,然后直直的就往饭厅去了。\n\n“臣徐达,拜见陛下,拜见娘娘,拜见太子殿下。”\n\n朱元璋一脸不乐意道:“咱特意打招呼让你穿常服,就是为了免去朝廷里的那一套,咱和你嫂子还有你大侄子都穿着常服,你还跪个啥?”\n\n“标儿,还不去把你徐叔扶起来?”\n\n徐达看三人全是常服,也就欣然落座了。\n\n朱元璋见徐达眼里只有那俩鹅腿,也只是笑着道:“你不是就好这口吗,动手吧!”\n\n徐达应了一声,笑着就要上手。\n\n可他的手在快要触碰到鹅腿之时,又当即收了回来,还一脸的严肃。\n\n徐达严肃道:“承蒙陛下设宴款待不知道多少回了,但吃皇后娘娘亲自做的烧鹅,这辈子加起来也就四回!”\n\n朱元璋一家三口见此情景,也只是全部暗自偷偷一笑。\n\n徐达用细数当年的语气,追忆道:“至正十七年,陈友谅进犯应天,陛下要臣与开平王在九华山设伏,送行之际,陛下谕臣,此役九死一生!”\n\n“这是臣,第一次吃到皇后娘娘亲手做的烧鹅!”\n\n“至正二十五年,臣带兵伐张士诚,陛下谕臣,此战若胜,江南从此定矣!”\n\n“这是第二回!”\n\n“吴元年,陛下要臣与开平王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伐大都,这是第三回!”\n\n“洪武五年,陛下让燕王和臣的大女儿妙云定亲,这是第四回!”\n\n说到这里,原本就严肃的徐达,还皱起了眉头。\n\n与此同时,他还心中暗道:“这老哥哥不会又要打我家秒锦的主意吧?”\n\n“这可不行,我家妙锦是给叶老弟准备的,别说一只烧鹅,十只烧鹅也不卖!”\n\n想到这里,徐达便站起身来,看着眼前笑脸盈盈的一家三口道:“陛下,这一回,又有什么难事让臣去办的?”\n\n徐达的面前,三人只是再次一笑,笑得真的毫无心计,真就像是一家人一样。\n\n朱元璋笑道:“天德,你这什么德行?”\n\n“整得就像老哥哥请你老弟吃饭,还每次都要你出生入死一样,咱就不是那样的人。”\n\n“赶紧坐下说,老大,扶你天德叔坐下,再给你天德叔满上。”\n\n徐达当即拒绝道:“不不不,既然都穿着常服是家宴,那我就请你先说了,我再坐。”\n\n马皇后见此情景,忙一脸严肃的看向徐达:“天德,还想吃你嫂子做的烧鹅,就赶紧坐下。”\n\n“好嘞嫂子!”\n\n下一瞬,徐达干脆无比的就坐了下来。\n\n紧接着,朱标亲自为徐达倒上一杯酒,朱元璋又亲自把一条鹅腿,夹到了徐大的碗里。\n\n徐达见此情景,也知道今天自己又被坑了。\n\n皇后做饭,皇帝夹菜,太子倒酒,这样的皇恩他没办法拒绝!\n\n可如此巨大的皇恩,必定要他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n\n可即便如此,徐达还是下定了决心,如果要打他家秒锦的主意,那就一切免谈!\n\n也就在徐达如此担忧之时,朱元璋就开口说道:“你也知道,咱看叶青那小子是个奇才,就不拘一格的打破陈规,成立了宁波特别行政府,让他放手去干。”\n\n“是,陛下圣明!”\n\n朱元璋又继续笑着道:“还有,咱怕下一个知县送去雁门县之后,不仅守不住那来之不易的繁华,还会被繁华所腐,以至于沦为胡惟庸他们的人,所以就让叶青遥领雁门县,大事依旧他做主。”\n\n“是,陛下圣明!”\n\n朱元璋心里笑嘻嘻的同时,也面色严肃道:“咱不想听这四个字,咱只想你给咱出个主意。”\n\n“虽说让叶青遥领,可这毕竟是一南一北,千里之遥啊!”\n\n“必须挑一个合适的人选,才能确保万无一失!”\n\n徐达听到这里,当即明白了请他吃这顿饭的真正目的。\n\n要他推荐官员去接替叶青,成为新任雁门县知县不假,但让他来背大黑锅也不假。\n\n按照朝廷规制,举荐县官是吏部和中书省的事情,也就是说胡惟庸一党的淮西勋贵有很大的操作空间。\n\n现在让他这个兵权在握的宰相推荐,胡惟庸一党就完全没有了任何的操作空间。\n\n也因此,他们想要记恨,也只会记恨瞒着他们推荐人选的徐达。\n\n可一个兵权在握的宰相,谁又有胆量去记恨呢?\n\n想到这里,徐达就笑着啃起了烧鹅腿:“香,真香啊!”\n\n朱元璋见徐达用实际行动答应了这件事,也是再次满意的点了点头,还得是他徐老弟靠谱。\n\n徐达啃完鹅腿之后,就严谨说道:“臣还真有这么一个人选,洪武三年科考举人第一名,杨伯成!”\n\n“此人乃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人士,按理说,此人入京做官是跑不掉的,可同年父亲因病卧床,此人就请求留在建安县就职,以便于家中尽孝。”\n\n“但又怕他在家乡做主官鱼肉乡里,便只让他做了一个九品主簿。”\n\n“此人为官三年,清正廉明,在当地也名声极好.”\n\n朱元璋一听,只觉得这又有孝心又清正廉明的人,正是他要找的那种,胡惟庸拉不动,叶青也拉不过去的人。\n\n“好,就是他了!”\n\n“还真是世事无常,都是同年科考,正数第一名却要去接倒数第一名的任?”\n\n说到这里,朱元璋都不免无奈一笑。\n\n第二天下午,调任建安县主簿杨伯成为雁门县知县的圣旨备案,又出现在了中书省。\n\n胡惟庸看着‘由中书右相兼五军都督府大都督,魏国公徐达举荐’等字样,脸上的表情,完全可以用一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表达。\n\n近两个月之后,也就是洪武七年七月,农历早秋时节。\n\n同为年轻人的杨伯成,携妻子来到了雁门县。\n\n其实在这个时段来雁门县的人,还有朱元璋派来的一明一暗两拨人。\n\n明面上的一拨人,就是朝廷的工部官员,他们来此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奉旨来要雁门兵工厂的技术。\n\n而身在暗处的一拨人,则是蒋和四名从未来过雁门县的锦衣卫。\n\n县衙大门外,穿着便衣的蒋等人,正在一个茶铺喝茶。\n\n他们到此的目的就一个,就是为了看他叶青到底是两袖清风的走,还是带着财物走。\n\n如果是带着财物走,又要清楚的知道,他到底带了多少财物走。\n\n在朱元璋看来,这个情报对他很重要,他能根据这个情报,进一步的去了解叶青。\n\n片刻之后,\n\n也就在杨伯成准备携妻子进入县衙之时,朝廷的工部官员就被集体轰了出来!\n\n求看官大大们追订支持,求推荐票、月票支持,谢谢!\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第一贪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第一贪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第一贪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第一贪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