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倭国必须要灭了!不灭不行!!!郑和开航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第一四二章 倭国必须要灭了!不灭不行!!!郑和开航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这件事情,需要从上次我与陛下,太子说的鞑子老妖婆那里开始讲……”\n\n偏殿之中,韩成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后,望着三人开始说了这段儿令人难受的历史。\n\n“倭国在当时,也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他们将之称之为黑船事件。\n\n后面,倭国内部就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动。\n\n被西方猛揍的他们,开始跪在地上喊爸爸,并努力的否定自身,开始进行全盘西化……\n\n经过一些时间的发展之后,他们开始将目光瞄向了大陆。\n\n并制定野心勃勃的计划,想要以一片岛国,征服我中华大地,以及亚洲更多的地方。\n\n他们先是模仿当初的黑船事件,将矛头指向了我中华藩属国高丽。\n\n对其进行抢占,并开始杀害我方兵马……\n\n……\n\n甲午海战,民族英雄邓世昌,舍生取义,拼命与敌作战。\n\n在其战舰致远号受重创侧倾的情况下,全速撞向倭国舰队旗舰,决心与其同归于尽!\n\n不幸鱼雷发射管被敌击中,导致舰体爆裂下沉,全舰爆裂沉没,两百多余官兵,全部壮烈殉国……”\n\n……\n\n“后来贼寇各种操作,妄想签订令我中华灭亡,丧权辱国的二十一个条约……”\n\n偏殿之中,韩成的声音在不断的响起,向朱元璋等人简单讲述倭国犯下的罪行。\n\n听到这里,朱元璋的情绪早就不复之前的那种淡然。\n\n他面色黑如锅底,呼吸急促,胸膛起伏程度不断加大。\n\n“这东西,到底有没有签?!”\n\n朱元璋压抑着无尽怒火的声音响起,向韩成询问这件事,双拳都不由自主的紧握起来。\n\n韩成道:“本来是准备签订的,后来这个消息被透露出去之后,引发了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反响。\n\n先是大批学府青年,走上街头积极演讲,游行示威,要求废除……他们大声疾呼,国亡了!同胞们快站起来啊!!\n\n随后,这场救亡图存的运动,从京师一地迅速席卷全国很多地方。\n\n引发无数仁人志士的支持,学生罢课,工人罢工……”\n\n说起此事,韩成情绪变得激动,双目有些湿润。\n\n“好!!!”\n\n朱元璋猛的一拍朱棣大腿,出声喝彩!\n\n“咱就知道!咱就知道啊!!\n\n咱华夏儿郎好样的!!\n\n虽有渣滓,有搅屎棍!有孬种!但到了危难时刻,总有大批大批有志之士站起来,与之拼命,挽天顷!!!\n\n好!好的很!!!”\n\n此时没有酒,若是有酒朱元璋必然要痛饮一大碗!\n\n朱棣被朱元璋这一巴掌给拍的龇牙咧嘴。\n\n若是在以往,挨了这一巴掌之后,朱棣肯定会立刻远离自己的爹。\n\n免得被自己情绪突然激动起来的老爹,给再次照顾到。\n\n可这一次,朱棣却没有离开,反而将自己另外一条腿也往自己老爹边上靠了靠。\n\n好方便自己老爹情绪激动的时候,再次拍自己!\n\n因为这种事情而被自己老爹拍,朱棣觉得值!\n\n若不是自己父皇已经拍腿大声称赞了,朱棣这个时候也已经是忍不住猛的拍腿大声喝彩了!\n\n“这些贼寇,在之后直接动兵侵略我东北三省,在那里建立伪国……\n\n后面更是以一个士兵失踪为理由,发动事变,开始侵略我华夏北方大量领土!\n\n在占据的地方,做出种种丧尽天良的兽行,烧杀抢掠,大批量屠杀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n\n各种大屠杀……\n\n后来在应天这里,更是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杀戮!\n\n三十万!\n\n三十万的同胞……”\n\n“砰!!!”\n\n韩成声音落下之后,深深吸了几口气的朱元璋,猛的站起身来,冲到了韩成摆放桌子的地方,抡起一张椅子,就狠狠的砸在了地上!\n\n一个还不解气,一连将几张椅子,还有一张桌子,都给砸了一个稀巴烂之后,朱元璋还在大口大口喘着气。\n\n胸膛在急剧的起伏!\n\n眼中血色不曾消退半分!\n\n“该死!这些倭寇都该死!!”\n\n朱元璋声音冰寒,杀意直冲霄汉!\n\n“就算是有大洋阻隔也不成!这倭国,咱灭定了!!!”\n\n“父皇说的对!倭寇必须要剿!倭国必然要要灭!不剿不行!!”\n\n朱标这个看起来一向温文尔雅的太子,此时面上笼罩一层寒霜。\n\n说出来的话,宛若冰刀子一样!\n\n“父皇!孩儿请令!愿带大军前去倭国,将其剿灭!\n\n令其世世代代跪服!!!”\n\n朱棣血灌瞳仁,直接单膝跪地请令。\n\n“就算是没有船,咱游也得游过去,将这些贼寇收拾了!!!”\n\n这一刻,大明具有十足影响力的几个男子,全都升起了相同的心思。\n\n韩成看看几人的反应,再看看墙角处那已经惨不忍睹的桌椅,这一次他没有任何的心疼。\n\n反而觉得这些桌椅被砸,还是挺值的。\n\n它们也属于抗倭勇士了,在里面立下了大功。\n\n“陛下,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想要将你们的目光,往那里引了吧?”\n\n韩成望着朱元璋出声询问。\n\n朱元璋点了点头。\n\n“你有这个心思是对的!这等事情,我一个前人在听了之后尚且受不了。\n\n你一个距离那个时代很近,可以接触到一些从那个年代走过,还存在之人的人,若是能受得了,那咱才真的看不起!\n\n你幸好是起了这样的心思,准备将咱往那里的引导。\n\n若是让咱知道了,在后来倭国造了那样多的孽,你却无动于衷,不知道将咱的目光往那里吸引,咱才真的会生气,会动手抽你!\n\n先抽个半死再说别的!”\n\n说罢之后,朱元璋伸手扶起朱棣,望着朱棣道:“老四,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n\n咱很高兴!很欣慰!\n\n咱的儿子不是孬种!有男子气概!!\n\n既然这样,征讨倭寇的事,咱就交给你了!\n\n出征倭寇时,就以你为主将!”\n\n朱棣闻言不由大喜,立刻对着朱元璋恭敬领命道:“孩儿领命!不破倭寇,誓不回还!!”\n\n朱元璋伸手在朱棣的肩膀上,用力的拍拍,对于老四是越发的满意起来。\n\n“不过打倭寇可以立刻着手准备,却不能立刻就出发。\n\n距离太远,和我们以往打的仗都不一样,此番乃是出海作战,距离我大明太远太远了!”\n\n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一些冲动,望着朱棣说道。\n\n虽然朱元璋在知道倭国在之后都做出了什么事情之后,恨不得立刻就派遣兵马将之荡平。\n\n但基于现实情况,他还是需要将这个冲动给深深的压下来。\n\n这是打仗,不能意气用事!\n\n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才行,不能脑子一热就去打,不然吃亏的只能是自己。\n\n朱元璋这种打了大半辈子的人,对于这些了解的非常的清楚。\n\n朱棣闻言,深吸一口气道:“孩儿明白!”\n\n燕王妃的病,加上倭国那里的众多金银,以及韩成刚才所讲述的,倭国之人在中华大地上造的孽,让朱棣片刻都不想多等,只想立刻就将之给平了!\n\n但他也不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年轻。\n\n知道想要打赢一场仗,需要诸多的准备,诸多的物资,不可能说打就打。\n\n尤其是远涉重洋,跨海攻打倭国,更是需要无比的慎重。\n\n不然真的输掉了,那才真的是令人难受!\n\n所以他才能忍住心中的诸多感受,应下此事。\n\n“说起来,这倭国不仅仅是与后世的华夏有血海深愁,和我大明之间也一样是不愉快。\n\n咱之前灭掉北元之后,曾派遣使者前去周围各小国,去告知他们,他们的宗主国已经换人了,今后他们臣服和效忠的对象,是咱大明。\n\n周围的那些如高丽等小国,都纷纷表示臣服,并送上贡品。\n\n结果这倭国,却胆大包天,不仅仅不臣服,还将咱送去的使者给杀了!!”\n\n朱元璋说起这件事,身上气势可怕,心中愤懑异常。\n\n“这口气你忍了?”\n\n韩成望着朱元璋询问。\n\n这有些不太符合老朱的风格啊!\n\n但仔细想想的话,确实不曾记得朱元璋对倭国用过兵。\n\n再仔细想想,韩成想起了更多关于朱元璋对待倭国的事,心里有些古怪起来……\n\n“咱忍个屁!!!”\n\n朱元璋猛的一拍朱棣大腿道:“咱当时就下令,让人立刻造大船,准备前去攻打倭国,令其跪地俯首!”\n\n韩成道:“这……我记得这件事应该是洪武二年发生的吧?现在已经是洪武十五年了,过去了足足十三年。\n\n这十三年的时间,您还没有准备好?”\n\n听了韩成的话,朱元璋马上粗声粗气的道:“咱当时一声令下,龙江宝船厂开始全力建造大船,准备出海征伐倭国。\n\n但当时大明刚立国,北元残余势力极大,大明国内不稳,需要多方作战。\n\n当时诚意伯就劝咱,让咱不必这样着急动手,一切都要以大明为重。\n\n倭国做的事情确实过分,但那里距离大明毕竟远,威胁不大。\n\n当时应该全力以赴对付北元余孽,并迅速的恢复大明民生……\n\n他还告诉我,说当年忽必烈曾经两次准备攻打倭国,汇集了大量的船只,将士,动用了海量物资。\n\n结果两次都是还没有来到倭国,就遭遇了大风暴,无数人折损在了大海之中,葬身鱼腹。\n\n可谓是非常的惨。\n\n若是在陆路作战,咱倒是不怕,可这种连敌人的面都见不到,就损失了大量的兵马人手的仗,咱是真的不想打。\n\n况且,那倭国不过是小国而已,过于穷困,打下来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收获,只是赔本的买卖,得不偿失。\n\n多方考量之后,咱最终也逐渐熄灭了这样的心思……\n\n刘伯温的那张嘴你又不是不知道,很能说,死的蛤蟆都能说出尿来。\n\n又能掐会算的,他都这样说了,那咱肯定信。”\n\n朱元璋之前把死去的胡惟庸拉出来挡枪,现在又把死在胡惟庸之前的刘伯温,给拉出来背锅。\n\n听朱元璋说起诚意伯刘伯温,韩成就觉得很是遗憾。\n\n若是他穿越早上几年就好了。\n\n这样的话就能看看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个千古奇人。\n\n毕竟在传说之中,刘伯温的名声是真的大,什么斩龙脉,什么烧饼歌之类的。\n\n这些事情听听就让人神往。\n\n只可惜刘伯温已经去世好几年了。\n\n“陛下说这话,我是相信的。”\n\n听到韩成此言,朱元璋竟有种略微松一口气的感觉。\n\n“那是肯定,要不是刘基与咱说那些话,咱这个时候想要在倭国开采金银,直接就可以动手,还能随时泄愤。”\n\n朱元璋扬起脑袋如此说道。\n\n但在接下来韩成说出来的话,却让朱元璋那扬起来的头,低垂了下去。\n\n“倭寇不仅仅在后世之时,异常可恨,就算是在大明,也一样是如此。\n\n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在这个时候,就有倭寇扰乱大明海域,不仅仅会抢劫渔船,还会来到陆地上,残害我大明百姓。\n\n现在这种情况,还不算太严重,到了后来,就会变本加厉起来,甚至于达到了几十个倭寇就荼毒一县,甚至于更多地方的离谱之事……”\n\n“这倭寇当真该死!除倭!必须要除倭!倭寇不剿不行!倭国不灭也不行!!”\n\n朱元璋手握成了拳头。\n\n“后面咱有没有对倭寇动手,有没有直接挥师攻打倭国?\n\n我觉得依照咱的这脾气,这事情咱是真的忍不了。\n\n必然会对倭国动手!”\n\n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n\n想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在对待倭国之事上,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n\n“对!这等事情我听听都不能忍,就更加不要说我父皇了!\n\n我父皇肯定不会放过这倭国!”\n\n朱棣显得激动的声音响起,对于自己父皇,他是真的很有信心。\n\n这是一个脾气非常强硬的人,倭国如此跳,父皇肯定不会放过这些崽子。\n\n不仅仅是朱棣,朱标也同样是这样的想法。\n\n在问韩成的同时,望向他父皇的目光,也显得崇敬。\n\n朱元璋再感受到两个儿子望向自己的目光,尤其是感受到了标儿的目光之后,把头扬的更高了一些。\n\n准备听韩成接下来的话。\n\n他相信,在听了韩成的话之后,自己两个儿子,将会对自己更加的崇拜。\n\n韩成将老朱的神态收入眼中,心中感受变得古怪。\n\n他咳嗽一声,开口道:“没有,不仅仅没有,你还将倭国列为不征之国,写到了祖训之中,让后世的子孙也不要去去征讨倭国。”\n\n韩成这话一出口,顿时就将朱元璋,朱标,朱棣几人都给整懵了。\n\n什么情况?\n\n那倭国都做出这样多的过分事,自己没有出兵攻打倭国也就算了,怎么还将其列入到了不征之国的行列之中?\n\n还将之写入到了祖训里,不许子孙去征讨?\n\n这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事?\n\n自己咋能干出这样的事?!\n\n朱标朱棣二人,在呆愣之后,望向他爹朱元璋的眼神一下子就变。\n\n之前的崇敬全都消失不见,变成了吃惊和不可置信,还有一些意味深长的别样目光。\n\n这让想要在自己儿子们面前,好好的装一装,让儿子们看看自己英明神武的朱元璋,一下子就懵逼了,有些绷不住了。\n\n“韩成,你别给咱瞎扯,咱咋可能会做出这等事情来?”\n\n朱元璋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了。\n\n韩成摇头道:“我在这上面瞎扯什么,完全没有必要瞎扯的好吗?\n\n你是真的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并将之给写在了祖训之中,用来告诫后世子孙,给后世子孙指路。”\n\n朱元璋听到韩成的话,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n\n这真的是咱干出来的事?\n\n“确实是陛下做出来的,好像是你觉得这些小国距离大明远,不过是一些疥癣之疾,不足挂齿。\n\n不会对大明产生太大的威胁,不影响大明的统治。\n\n只需要这些人表面臣服就行。\n\n大明要将主要的防御目标放在北方,以及西方等地,防备那里的敌人。”\n\n原本朱元璋对于韩成所说的事,是不怎么相信的。\n\n但是现在,在听了韩成说出来理由,再结合着现实情况,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经验来看的话,韩成说的应该还就是真的。\n\n自己在后来,将这些番邦列为不征之国的可能性,是真的不小。\n\n而在确认了这事情,就是真的之后,朱元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n\n自己……真该死啊!\n\n咋就能弄个不征之国出来呢?\n\n就算是弄,那也不能把倭国弄进去啊!!\n\n若不是屋里的人太多,朱元璋都想抽自己两巴掌了。\n\n同时对于自己非要在这个时候,问韩成这个事情的行为,也感到异常的后悔。\n\n自己是怎么想的,才会在这个事情上刨根问底?\n\n“那个……咱那时候眼界没有开,不知道倭国竟然这样富裕。\n\n若是知道了,倭国那样富有,并知道了这些家伙们在之后做出来的事情,咱肯定会对倭国下手,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倭国给打下来!”\n\n朱元璋咳嗽了几声,让自己的面色变得正经起来,望着朱标和朱棣二人如此说道。\n\n“啊,对对对,父皇就是这样想的。”\n\n“啊,是是是……”\n\n朱标朱棣这两个做儿子的,还能说些什么?当然是只能连连点头了。\n\n明明自己这两个儿子,话说的非常正经,态度也非常的好,但不知道为何,朱元璋却有种想要抽老四的冲动。\n\n总觉得他们的这个态度有些敷衍。\n\n忍住自己那有些发痒的手,朱元璋强迫自己将目光从朱棣身上移开。\n\n把心思再一次的转移到倭国,以及倭国的那众多金矿,银矿上面。\n\n在想如何才能把倭国征服,把这些金山银山搬回来。\n\n之前说话的时候,挺慷慨激昂的,但这个时候真的去考虑问题了,朱元璋却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挺不好做的。\n\n当然,若是好做的话,当初派去倭国的使者被斩杀之后,他也不可能会在刘伯温的劝说之下,最终顺坡下驴,不在这个事情上多做计较。\n\n想要前去攻打倭国,那么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船只的问题。\n\n只有打造出足够多的船只,才能远跨重洋来到倭国那里,将倭国给征服。\n\n所以朱元璋道:“咱等一下就给龙江宝船厂下令,让龙江宝船厂再次开工,接着建造大海船!\n\n把船给造的足足的!过去干他娘的!!!”\n\n龙江宝船场?\n\n在听到朱元璋说出这个名字之后,韩成心里不由的为之一动。\n\n这龙江宝船厂,他还真的听过,并且印象还不小。\n\n最初听到龙江宝船厂的消息,并不是因为朱元璋,而是因为另外一个鼎鼎大名的人。\n\n这个人不是别的,正是永乐朝极为有名的存在,三宝太监郑和。\n\n郑和开着‘万吨航母’七下西洋的事,在后世极其出名。\n\n而郑和那远超当时所处时代的超级无敌大舰队,其中排的上号的大船,都是在龙江宝船厂建造出来的。\n\n其余不用多说,只需要看一下郑和下西洋时,所带领舰队的规模之大,以及船只之大,就可以看出来这龙江宝船厂造船技术之强。\n\n在这个时代,当真是独步天下!\n\n而且,永乐时代的龙江宝船厂,和这个时代的船厂比起来,多少还是有些退化了。\n\n在想起了这些之后,韩成对于龙江宝船厂现在的造船技术之过硬,又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知。\n\n造船的技术,甚至于就连航海的技术的,大明这个时候都是不缺的。\n\n缺的只是眼光问题,和习惯性问题。\n\n只要自己能够让大明的人,从海外带回来众多的利益,打开这个口子,让很多的人能从中受益,那么这个口子再想要闭上,可就没有那样容易了!\n\n在想起龙江宝船厂,以及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之后,韩成就随之想起到了更多。\n\n若郑和可以用的话,那对于洪武时期的海上行动,可就帮助太大了。\n\n韩成如此想着,就开始迅速的思索关于郑和的消息。\n\n一番思索之后,韩成神色多少显得有些不太自然。\n\n因为若是没有记错的话,郑和此时此时已经存在了,且名字还不叫郑和。\n\n而这和时候的他,并没有在南京这里,而是在西南!\n\n而根据后世的推测,郑和这个时候只怕已经被收复西南的傅友德,蓝玉等人所俘虏。\n\n能不能保住蛋蛋,还是两说。\n\n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对一些被俘虏的异族之人施行宫刑,算是一个传统。\n\n“陛下,我想起一人来,他此时正在西南。\n\n应该还是一个少年人。\n\n此人名叫马和,还请陛下让人赶紧去那边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这样一个人。\n\n有的话还请将之带回来,不要对其施行宫刑。”\n\n韩成望向朱元璋说出这话。\n\n虽然不知道这个年纪的郑和能不能在航海之中起到作用,但仅仅是他在历史上做出来的事情,就足够让韩成升起帮一帮他的念头。\n\n至少需要尽可能的把他的蛋蛋给保住。\n\n这样一个在历史上,做出那等事情的人,真不应该承受这样的事情。\n\n“马和?这人是谁?竟然值得你这样关注?\n\n听起来他在后来名声很是不小的样子。”\n\n韩成方才的神色变化,已经落入到了朱元璋的眼中。\n\n朱元璋本就好奇,韩成在这个时候想到了什么。\n\n现在听到韩成说起这马和,当下就趁势问了起来。\n\n韩成道:“这马和在大明历史上很出名,比许许多多的皇族都出名。”\n\n韩成一句话说出,就直接勾起了朱元璋几人的浓厚兴趣。\n\n“他在之后,曾经带领巨大的船队,浩浩荡荡的出海,前往西洋,一共去了七次,规模空前庞大。\n\n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n\n同时也给当时的大明,带来了不少的海外财富……”\n\n咱大明在后来,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人物?\n\n朱元璋听到韩成的话之后,显得惊讶,还有些高兴。\n\n但随后就反应过来。\n\n“咱不是施行海禁了吗?这咋后面的人,又派出这样大的船队外出了?\n\n这是咱哪个不肖子孙,把咱的禁令当做放屁了?!”\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