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这是仙家妙术!朱棣:父皇,韩成我俩谁才是你亲儿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第二零四章 这是仙家妙术!朱棣:父皇,韩成我俩谁才是你亲儿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还有一件事情要询问自己? 韩成听了朱元璋的话之后,多少有些意外。 今日老朱前来询问自己,大明勋贵没落的原因,结果得到了朱祁镇这样一个大惊喜,人都被气的直接昏迷了。 要不是朱标有眼色,关键时刻里将朱棣喊了过来,让朱元璋抽朱棣几鞭子用来出气。 只怕一个弄不好,朱元璋还会接二连三被气昏迷过去。 就这老朱还觉得不过瘾,还准备接着询问自己一些别的问题? 这一刻,韩成对朱元璋的敬仰之情,蹭蹭直往上蹿。 这真不愧是洪武大帝,这份心性,简直是杠杠的! 人都被刺激成那样了,竟然还能接着询问其余的事。 这一刻,除了敬仰之外,韩成都在想,要不要自己将朱祁镇这家伙,将被他诛杀的大明功臣的妻女,府邸赏赐给瓦剌人的事情说出来给老朱听听。 除此之外,还有一事,则是朱祁镇登基之后,对当初奉孙太后之命,在朱祁镇留学期间,多次前往瓦剌给苦学的朱祁镇送物资,并劝说安慰朱祁镇,给朱祁镇鼓劲打气的人,进行了‘厚报’。 之前见到朱元璋,以及朱标,朱棣三人,被朱祁镇一连串非人的操作,给弄得血压飙升,这两件事韩成没敢接着往外说。 怕朱元璋等人扛不住。 这会儿看看朱元璋的精神状态,韩成觉得自己之前,或许有些过于小瞧这位洪武大帝了。 老朱的抗压能力是真的强。 想想也对,毕竟历史上的朱元璋,可是经历了少年丧父丧母,中年丧孙,丧妻,晚年丧子的悲痛。 这些事情,寻常人经历一件,都必然会产生深刻影响。 造成极大创伤。 结果朱元璋却一个人经历了一个遍。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硬是活了一个大年纪,且还将许多国家大事,给做的很好。 在他的任期之内,无数贪官污吏被杀了一个人头滚滚。 那些在后来,一个比一个跳的文官士绅集团,被他给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在位的时候,不说没有贪腐,这事情哪怕是朱元璋动用诸多手段,都禁止不了,但绝对是大明贪腐最少的时候。 最为关键的是,他朝堂之上杀了一个人头滚滚的同时,大明却在迅速的恢复生机。 大明国力蒸蒸日上。 后世许许多多人,都说朱元璋嗜杀,并因此各种的黑朱元璋。 但朱元璋各种的杀,杀的大多是贪官污吏。 真正的百姓,杀了多少? 相反,他还设立登门鼓,允许和鼓励百姓告御状。 允许百姓绑着作奸犯科的官员进京。 一旦敲响登门鼓告状,他这个开国皇帝会亲自审理。 那些权贵阶层,黑朱元璋多少能让人理解。 毕竟朱元璋让他们过的不舒服。 但很多本身就是底层的人,却将屁股坐在权贵那边,拼命的去黑洪武大帝,这多少是让人觉得不能理解…… 这样的想法,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儿之后,韩成最终还是决定将朱祁镇做的这两件不当人的事,给隐瞒下去,不告诉朱元璋等人了。 不然,朱元璋能抗住,朱标朱棣二人只怕也扛不住。 在这其中,韩成尤为担心朱棣。 朱元璋扛不住了,可以小皮鞭抽朱棣,用来消减心中怒气,给自己减压。 朱标虽然也被朱祁镇的操作,给弄得心中难受。 但真的说起来,朱祁镇不是朱标的后世子孙。 所以他受到的冲击,还是要少于朱棣。 朱棣就比较惨了,朱祁镇乃是他的重孙子,而他又不能学老朱那样,揍自己的儿子来出气。 所以在韩成看来,最是容易出事。 因此,韩成一番犹豫,还是将这个念头给忍了下来。 开始询问老朱,有什么事情要询问自己。 “对于如何处理李善长,咱心中有些举棋不定。 所以就想要问问你,咱在历史上是如何处置李善长的。 如此也有一个参考。” 朱元璋到也没有多绕圈子,直接就将自己的目的,以及这样做的原因给说了出来。 竟是要询问李善长的事? 听到朱元璋的话,韩成多少有些意外。 但意外之后,韩成马上就也猜测出来了原因之所在。 哪怕是这一次,朱元璋处理吴祯,吴良等人的具体情况,没有说与韩成知道。 但韩成还是迅速反应过来。 这必然是因为这一次,处理吴良吴祯兄弟二人的事情时,牵扯到了李善长。 而且,还牵扯的不轻。 不然的话,按照原本历史,应该在洪武二十二年,为自己外甥丁斌求情,而惹怒朱元璋,最终被处理了的李善长,绝对不会被朱元璋在这个时候提及。 并专门询问自己,李善长在历史上的结局。 对于李善长,韩成自然是如雷贯耳。 毕竟这是号称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的存在。 位列大明开国六国公之首。 纵观李善长的一生,在朱元璋征伐并平定天才的过程之中,他的表现是真的出彩。 但随着大明建立,李善长就迅速的堕落了。 以他为首的淮西勋贵集团中的许多人,想法也都变了。 以往大明没有建立,还有外敌在的时候,众多人还能心往一处使,跟在朱元璋身后,对着敌人猛冲猛打。 但随着大明建立,很多可以说已经功成名就的勋贵们,想法迅速转变。 由之前的积极进取,变成了不思进取,贪图享乐。 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 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营建中都。 以李善长为首的众多淮西勋贵,在大明建立之后,无不想要朱老板将都城迁移到凤阳。 只要这件事情能够办成,那么他们这些人,就能彻底锤死浙东党。 本就在洪武朝,拥有崇高地位的他们,将会变得更加尊贵。 诸多利益得到稳固的同时,还能有不少的提升。 当初,紫禁城的选址,以及修建都是刘伯温主导的。 而素来要与刘伯温争长短的李善长,自然而然的,也就取得了负责营造中都的差事。 在得到这个差事之后,李善长,以及李善长背后的诸多淮西勋贵,那真是铆足劲的去干。 甚至于在不少事情上,直接自掏腰包。 为了更快,更好,更省的修建起中都,李善长完全不将诸多百姓当人看。 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修建中都而死。 这一方面是因为,李善长想要在这上面,将当初主持了营造应天的刘伯温给比下去。 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要尽早的,将迁都这事给确定下来。 免得夜长梦多。 经历了诸多事情,李善长可太清楚什么叫做夜长梦多了。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 李善长营建中都的种种恶行,被朱元璋所察觉。 朱元璋是火冒三丈,哪怕当时中都城都快要完工了,朱元璋也直接下令停工,并宣布不再迁都中都。 这一下,等于是将李善长的脸,给打的啪啪作响。 令他完全抬不起来头。 这是李善长和朱元璋之间,第一次起大的争执。 也是从这一次开始,朱元璋和李善长之间越走越远。 为了让朱元璋回心转意,接着营造中都,把丢失的面子找回来,让朱元璋见识到他们力量的强大。 于是,李善长开始带着人磨洋工,扯徐达北征的后腿。 因为当初中书省,以及行中书省存在的特殊性,导致李善长这个已经不做丞相的人,其实通过一些方式,手里依旧牢牢握着相权。 天下之间,诸多官员都听他的。 就连当时的丞相胡惟庸,也一样是一副门下走狗的模样。 再然后,李善长和朱元璋的这种掰腕子,以一场空印案而告终…… 胡惟庸也正是在这场空印案之中,通过一些操作,逐渐取代李善长,开始真正的掌权,并取得一些勋贵的信任…… 李善长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走了下坡路…… 心中迅速思索、回忆关于李善长的事。 片刻之后,整理了思路的韩成开口道:“历史上,李善长死于洪武二十三年。 主要是当年四月,京师有人犯事,李善长的外甥丁斌等人牵扯到其中。 于是,李善长出面为丁斌等人求情,让陛下你赦免丁斌等人。 陛下你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变得更愤怒,没有理会李善长为外甥的求情。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丁斌被治罪。 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过事,他供出李存义等人,过去与胡惟庸互相交往的情况……” 李存义是李善长的弟弟。 “陛下得知事情之后,就下令逮捕李存义等人。 一番审讯之后,事情又牵扯到了李善长的头上。 顺藤摸瓜之下,关于李善长牵扯到胡惟庸造反之事的证据,也来越多。 其实,洪武十八年的时候,就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 当时陛下你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 但李善长没有表示感谢,反而怀恨在心…… 诸多证言显示,李善长虽是皇亲国戚,知道有叛逆阴谋,却不揭发检举,而是徘徊观望,心怀两端,实在大逆不道。 而当时,正好有人说将要发生星变,会有灾祸发生。 而占卜的结果则是,灾祸应当降临在大臣身上。 于是,陛下便连同李善长的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都多少显得有些沉默。 尤其是朱元璋。 不论怎么说,李善长也是一路随着他,风风雨雨走过来的人。 虽然很快就走到了对立面上,但一直以来,都坚持斗而不破。 不曾真的对李善长下杀手。 现在从韩成这里得知,李善长果然没有病死,没有落一个善终。 心中感受多少有些复杂。 “李祺呢?我妹妹呢?他们两个人怎么样?” 稍稍的沉默之后,朱标显得有些紧张的声音响起,询问李祺还有他妹妹的事情。 李祺是韩国公李善长的儿子。 洪武九年,娶了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为妻。 这个临安公主虽然是朱元璋的长女,但不是马皇后所出,乃是朱元璋庶长女。 在身份地位上面,远比不上宁国公主身份地位尊贵。 从她们的封号上面就能看出来。 一个为临安,一个为宁国。 从朱标反应就能看出来,朱标是真的爱护自己的弟弟妹。 得知李善长全家的结局之后,第一时间就想着询问自己妹妹的命运。 经过朱标的询问,朱元璋这才想起这个女儿女婿。 不过朱元璋并不太担心,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性格。 不会真的对自己的女儿女婿下死手。 果然,韩成接下来的话,就证实了朱元璋的猜想。 “李祺因为驸马的身份免死,和公主一起,被迁往江浦生活。 其中,李祺在永乐元年去世,而临安公主则一直到永乐十九年才去世。 李祺之子李芳、李茂二人,因临安公主存在的缘故,未被牵累判罪。 李芳任留守中卫指挥,李茂任旗手卫镇抚。 不过二人,都被取消了世袭韩国公的权利……” 说起这事情,韩成自己心中也有了不少底。 朱元璋杀起贪官污吏来,是真的不手软。 不过对待自己的女儿女婿,还是能够法外开恩的。 李祺这个李善长的儿子,在李善长牵扯到了胡惟庸案里面,都能被他法外容情。 且这临安公主,还只是他的庶女。 这样算来的话,自己这个将要娶他嫡长女的人,那今后的安全,岂不是安全很有保障? 而且,算起来的话,朱元璋的女儿寿命还是不短的。 这临安公主一直活到来到永乐十九年,而历史上的宁国公主,一直到宣德九年才去世,活了七十一岁。 差点就将朱瞻基这个娘家侄孙给送走。 听到韩成这样说,朱标暗自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 自己妹妹,没有因此这事情而被斩。 虽在询问韩成之前,朱标基本上就能确定,依照自己父皇的性格,应该不会真的对妹妹动手,但心中还是有些担忧。 毕竟自己父皇脾气一旦上来,有些时候是真的控制不住。 听韩成说,自己父皇在今后,甚至于都能做出用剑投掷自己的事情来。 那么在这种情况,他还真的有些担心自己父皇会上头…… “韩成,你觉得咱该如何处理李善长?” 朱元璋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转头看向韩成出声询问。 听到朱元璋说出来的这话,韩成为之一愣。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就这个问题来询问自己。 等于说李善长这样一位人物的生死大权,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稍微愣神之后,韩成摇了摇头道:“这事情我也没有什么主意。 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李善长历史上的结局告知陛下。 至于李善长到底该如何处理,陛下心中自然有所考量。 对于政事这些,我并不擅长。 对于大明的具体情况,我也并不是很了解。” 韩成才不想掺和这些事,这事情出力不讨好,弄不好就会惹一身骚。 而且,韩成说的也是实话,他对于大明的具体情况,确实不是很了解。 绝对没有朱元璋了解的深刻。 他所具备的优势,是来自于未来的、远超这个时代的眼光,以及一个不知道都会刷出什么稀奇古怪东西的系统。 至于具体的政务这些,韩成不擅长,也不太想要去掺和。 “你小子,真是个滑头!” 朱元璋伸手对着韩成指了指。 “算了,既你不愿说,那咱就也不勉强你了。” 边上的朱棣将这一幕收在眼中,有些愣神,显得很不可思议。 这……真的是自己父皇? 自己父皇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好说话了? 自己父皇问事情,一向都是讨厌别人推来推去。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算是不发火骂人,那也不会给敢这样做的人,什么好脸色。 怎么现在韩成这样做了,自己父皇却连半点不悦的反应都没有? 要知道,就算是自己这个做儿子的,一般情况下都不敢如此。 而且,真的这样做了,父皇也绝对不会给自己什么好脸色。 结果现在轮到韩成,父皇竟然这样轻描淡写的就过去了? 虽然韩成身份很特殊,又是未来的二妹夫。 可就算是这样,您也不能这样区别对待啊! 父皇,到底谁才是您的亲儿子? “陛下,大哥,四哥,吃点这个降降火。” 韩成目光忽然扫视到墙角处的那个大缸。 想起里面还有不少,自己做的冰棍。 当下就快步走过去,将上面裹着的棉被给掀开,招呼朱元璋几人吃冰棍。 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之前都被所得到的朱祁镇的骚操作给弄的火大。 这会儿,来根冰棍降降温火还是不错的。 随着棉被掀开,一股冒着白烟的寒气升腾而起。 朱元璋几人都是伸头望去。 见到大缸内的东西之后,朱元璋显得很是惊讶。 并不是惊讶在这等天气里见到冰。 毕竟在很早很早之前,皇家,还有一些很有钱的大户人家,都会修建冰窖。 天寒地冻之时,从河里,或者是湖里弄冰块,储藏在冰窖里,等到夏天用来食用,或者是放置在房间里进行降温。 他所惊讶的是,为什么韩成这里会出现冰。 “冰? 你这里竟然有冰?咱咋不记得你这里有让人去弄冰?” 当然,还有一句话朱元璋没有说出来,那就是韩成就算是让寿宁宫里的人去弄冰,那也弄不来。 因为大明皇家内库里根本没有。 之所以如此,最为重要的还是朱元璋那抠门的性子在起作用。 朱元璋觉得,建造冰窖并弄冰进行储藏,实在是太费事,太费钱了。 当年他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夏天没有冰一样能过,没道理现在成为皇帝了,不用冰就过不了这夏天。 真的算起来,单论生活方面,朱元璋的日子甚至于差那些地主老财,土豪劣绅,高官显贵差远了。 “嘿嘿,这东西简单的很,这点小玩意,哪里还需要劳烦人去陛下内府支取? 动动手就能弄出来。” 韩成一边说,一边手脚麻利的,从水缸之中那被冻上的水盆里,取出三根冰棍,分别给老朱三人。 朱元璋几人倒也没有客气,接过来就吃。 朱元璋一向不吃外人食物、尤其是在从韩成这里得知,老二朱樉,历史上乃是被人下毒毒死的之后,对于入口的东西,就更加的小心谨慎了。 但到了韩成这里,却是个例外。 朱元璋连必要的让人试毒都没有,从韩成这里接过冰棍之后,就开始吃。 哪怕是韩成自己没有吃,只看着他们三个吃,朱元璋也一样是没有丝毫的停下。 倒不是说朱元璋戒备心不够,而是能够确认,韩成绝对不会害他。 “韩成,你咋不吃?” 朱标吃了两口冰棍之后问韩成。 这冰棍绝对是好东西,两口下去,只觉得一股冰凉一路来到了肚子里,那叫一个舒服。 被朱祁镇给气出来的滔天怒火,都消失了不少。 “我今天吃过一根了,这东西虽然吃起来很爽口,但不能多吃,吃多了对脾胃不好。 本来也不准备给你们吃,但见到你们实在是被朱祁镇那家伙气的火大。 就拿出来给你们消消气。” 原来是这样! 朱标明白了。 边上的朱棣,吃的是连连点头,觉得韩成说的很对,很贴心。 这冰棍冰冰凉凉的,吃下去之后,让人分觉得浑身舒畅。 被朱祁镇那狗东西弄出来的满心怒火,都因此消失了很多。 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韩成这个二妹夫人真好! 朱棣一边吃冰棍,一边满心的感激。 但很快,他就想到一个问题,吃冰棍的动作顿时停住。 “二……韩成,既然你这里有这样降火的好东西,为啥不早点拿出来给父皇吃? 这样的话,父皇岂不是就不用通过揍我来出气了?” 一听朱棣这话,正在吃冰的朱元璋还有朱标二人,都将目光投向了韩成。 对啊! 这样的好东西,韩成为啥之前不拿出来? 非要等到自己父皇,将老四揍了两顿,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这才拿出来? “那个……我说我之前的时候,将这东西给完忘记了,这时候才想起来你们信吗?” 韩成望着几人,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朱棣听了韩成解释,一时间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这样重要的事情,您都能给忘了? 然后让父皇揍了我两顿,你就想起来了? 您可真是我的亲妹夫啊! 故意的! 韩成肯定是故意故意的。 就是为了看父皇揍自己! 原本朱棣并不觉得,刚被父皇抽的几鞭子有多疼。 现在,却觉得背上的这些鞭痕,火辣辣疼的厉害。 正张嘴想要控诉一下,这个无良的妹夫。 却听到自己父皇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信,咱相信! 人一天不知道要迷糊几次。 出现手中拿着东西,然后还满院子去找这样东西的事情都有。” “确实,人偶尔将一些事情忘记了,再正常不过了。 韩成你能在这个时候想起来,还不算晚。” 朱标也望着韩成,表示理解。 正准备控诉一下韩成的朱棣,一肚子话,一下子就被憋在了那里。 朱棣:喵喵喵??? 你俩这是啥意思? 我还是不是你们的亲儿子,亲弟弟? 原来,爱真的会消失,会转移! “啊,对,父皇还有大哥说的对! 人忘记一些事情,实在是太正常了!” 朱棣忍住满心的难受和委屈,立刻保持跟上,保持阵型。 父皇和大哥都发话了,他还能怎么样? 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再去吃手中的冰棍,顿时觉得不香了。 就连这压制怒火的效果,都没有那样好了。 原本朱棣还觉得,有了冰棍之后,自己此番回去之后,就不动手揍自己儿子出气了。 但现在,他觉得心里的怒火,单是这冰棍已经没有什么用处,根本就压不住了。 还是回去揍高炽这儿子比较管用。 “韩成,这个冰你是咋弄出来的?” 朱标望着韩成询问,带着好奇。 他是真的好奇。 现在的气候,虽然远不比上夏天热,但整体上并不凉爽。 还远没有的到结冰的程度。 韩成是咋弄出来的冰? 听韩成话音,似乎这东西好像还很好弄一样。 朱元璋还有朱棣,都将耳朵竖起。 “要是不方便说的话,你就不用说了。” 朱标问完话之后,意识到了一些不妥,忙又出声进行补充。 “不是啥不得了的秘密,就是一些小手段儿而已。 弄点硝石到水里,水就会结冰了。 当然,硝石直接弄出来的冰是不能吃的。 需要如同我这样,弄个铜盆,铜盆里放干净的饮用水。” 韩成笑着摆摆手,就将制冰的手法说了出来。 竟然这样简单?? 听到韩成的话,几人都显得不可置信。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等天气里弄出冰来,那绝对是神奇的不能再神奇的手段。 结果就这样简单? “咱试试就知道了,刚好我这里还有一些硝石。” …… 没过多久,在围成一团的朱元璋,朱标,朱棣几人的注视下,盆子里的水,已经变成了冰。 朱元璋伸手摸摸,冰凉的触感传递而来。 这……真的是冰? 夏日制冰,竟然如此简单?!! 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都是极为吃惊。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韩成趁着这个机会,淡淡的来了这么一句。 不着痕迹的装了一手。 但心里却多少有些苦涩,默默的加了一句,可自己是一个文科生…… “原来这就是科学,科学竟然如此简单! 这事情几岁的幼童也会做嘛!” 揉了揉自己那因为过于吃惊,眼睛瞪大的时间太长,而显得酸涩的眼睛,再看看韩成那一副高人风范的样子,朱元璋直接就不认账了,开始言语打击韩成。 “是啊是啊!这东西也没有那样玄乎!” 朱棣连连点着自己的光头,赶紧跟上自己父皇的步伐。 韩成看看二人的反应,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你二人一个洪武大帝,一个未来的永乐大帝,咱能稍微要点脸不? …… “妹子!妹子!今天咱给你露一手仙家妙术!!!” 坤宁宫,朱元璋还没有看到马皇后,就已经是忍不住嚷嚷开了。 …… 燕王府,回去的朱棣,一把扯住了自己的胖儿子朱高炽……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