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我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了?朱棣急了:朱厚熜,你兔崽子等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第四二二章 我从明太宗变成明成祖了?朱棣急了:朱厚熜,你兔崽子等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朱棣被韩成的目光,给看的多少有些不明所以。 不知道这好好的说着关于嘉靖的事儿,怎么说了一阵后,二妹夫却望向自己,露出了如此奇怪的神情? 这让朱棣多少有些慌。 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了。 这……不会是这事儿,又和自己扯上关系了吧? 不应该啊! 按照原本的历史来看,这嘉靖皇帝朱厚熜,都是自己孙子朱瞻基的重孙子了。 就算是朱瞻基,以及后面的废物朱祁镇,以及朱见深,朱佑樘这些人活的年纪都不算太大。 可那也毕竟中间隔了好几代人。 差了很多年了。 这怎么着,也和自己扯不上什么关系吧? 怎么现在……二妹夫却这样看着自己 朱棣忍不住望着韩成询问了起来。 韩成想着关于嘉靖和朱棣之间的事儿,开口道: “那个……四哥,真的说起来的话,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四哥你之间,那是渊源颇深。 可不仅仅是你的后世子孙,他在后来做了一些事儿,也和你有很深的关系。” 听到韩成如此说,朱棣愣了一下。 不是……这竟然还真的是嘉靖皇帝朱厚熜这家伙,弄出了和自己有关的事? 这都中间都隔了这么多年,能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自己认为最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居然变成了真的? 边上的朱标,显然是知道事情真相的。 不过对此,他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事情的发展,看二妹夫怎么说。 “具体说起来的话,其实就是和嘉靖皇帝给他爹争名分,有很大的关系。” 韩成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这话。朱棣就显得更加的茫然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这怎么还扯到了朱厚熜这家伙给给他爹争名分的事儿? 他们只管争他们的,和自己这个去世了么多年的老祖宗,有什么关系? 就算是朱棣外粗内细,是一个内里很聪明的人。 可这个时候,也一样是被韩成所说的这些话,给整迷糊了。 不论怎么想,他都很难从这里面,得到一些什么联想。 “二妹夫,到底咋回事?” 他忍不住望着韩成,又一次询问起来。 韩成道:“四哥,你先别着急。 听我给你慢慢说来。 这个事,自然而然的,便能够揭晓。” 一听韩成这么说,朱棣心里面那叫一个难受。 这简直比他看话本时,看到精采的地方,却忽然间发现精彩部分被断掉,还要更加的难熬。 不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下来之后,他早就多少有些习惯了二妹夫在一些事情上的操作。 总是喜欢说一半留一半。 等到后面,再给你缓缓的展开。 或许,也有和二妹夫所说的,他在后世是写话本的有很大的关系。 就跟那说书先生一样,说书先生为了吸引着人,不让听众离去,往往都会在重要的时刻里,来个欲听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二妹现在说事情习惯性这么做,职业病了属于是。 “大礼仪之争,并没有因为杨廷和的退走,就彻底的结束。 那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但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杨廷和被小皇帝给摆了这么大的一道后,心中异常不服。 他杨廷和,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所以在杨廷和离去之后,很快便有杨廷和的门生故吏,门下走狗,接着和嘉靖皇帝对着干。 再次掀起大礼仪之争。 在这件事情上,非要分出个高下来。 礼部尚书汪俊,酝酿再一起集体谏诤。 适逢主事侯廷训据宗法,作《大礼辨》。 吏部尚书乔宇等人,遂据此率群臣近两百五十人,一同进言。 明确反对嘉靖,以兴献王为皇考。 嘉靖皇帝不悦,他的应对办法也简单,那就是下令,让更多的官员参与进议论中来。 不能只让这些人说话。 但是结果,却有些出人预料。 给事中张翀等三十二人,御史郑本公等三十一人。 以及邹守益等也都抗章力论。 状元唐皋也上疏说:“陛下宜考所后以别正统,隆所生以备尊称。” 表面上是在调停,实际上倾向于反对。 因为邹守益是王阳明的大弟子,唐皋是前朝状元,在朝中都属于影响较大的文臣。 这次的事儿,对于嘉靖皇帝来说,也是一个不算太小的打击。 毕竟他觉得,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他在文官之中,是有一些势力的。 可哪能想到,在遇到这样的事情时,还是会更多的人,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嘉靖因此恼羞成怒。 此次进言之人,均被斥责、罚俸甚至罢黜! 最后,汪俊等只好妥协:表示让兴献帝、兴国太后止各加一‘皇’字,以备尊称。 嘉靖三年,三月,嘉靖皇帝无奈之下,只能是勉强同意,称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 母亲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 尊封祖母邵氏,为寿安皇太后。 这次的事儿,虽然听起来似乎已经不错了结果。 嘉靖的亲爹被称尊为了皇考,亲娘可以被称为皇太后。 但是,‘本生’这两个字,往上面一添加,很多事情的意味,一下子就变了。 等于说是,只承认了嘉靖皇帝的亲生父母,是他的亲生父母。 但是从法理上来讲,依旧他这依旧是小宗入大宗。 他法理上的父母,还是孝宗朱佑樘,以及张太后。 嘉靖皇帝争了这几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却依旧没有最终达成最终的胜利。 整体上,还被那些文官们给压着了, 对于这些,嘉靖皇帝自然是心中不服。 不愿意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所以到了当年七月之时,来自于嘉靖皇帝的反击来了。 大礼议之争,也随之被推倒了高潮。 嘉靖突然诏谕礼部,十四日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为之哗然! 正逢早朝刚结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导众人:宪宗时,百官在文华门前哭请,争慈懿皇太后,下葬礼节,宪宗皇帝听从了, 这是本朝的旧事。 我可效仿! 杨廷和之子、状元杨慎也慷慨激昂道: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坚守节操大义而死,就在今日! 随后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人,就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 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 随后,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请嘉靖改变旨意。 嘉靖在文华殿,听闻门外哭声震天。 就命太监传谕,让这些大臣们退朝。 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 企图用这样的办法,迫使明嘉靖屈服。 杨慎等人撼门大哭,声震阙庭。 朱厚熜一番等待,见这些人还不走,彻底震怒。 直接令锦衣卫,逮捕为首者八人,下诏狱。 但是这样的举动并没有吓到这些文官。 反而令的更多的人,行为更加的激烈。 很多人冲至左顺门前,擂门大哭。 朱厚熜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讯, 四品以上官员八十六人停职待罪! 七月十六日,嘉靖皇帝为母亲上尊号为‘章圣慈仁皇太后’。 可以说是直接顶着群臣的压力,把事给做了。 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这些逮捕的大臣。 嘉靖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 廷杖直接打死的共十六人! 有了嘉靖皇帝的这番廷杖,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缄口。 因为他们发现这嘉靖皇帝,和其堂兄朱厚照完全不同。 朱厚照一般不会杀官员。 可朱厚熜会! 于是,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之争,以朱厚熜获胜告终。 随后,把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 上尊号为‘皇考恭穆献皇帝’。 把生母改称‘圣母章圣皇太后’。 又改称明孝宗敬皇帝为‘皇伯考’。 连着争了三年,嘉靖皇帝,终于是在法统名分上面,也成为了自己亲爹的儿子…… 大礼议之争,也又不仅仅只是争这个名分。 还是新皇登基之后,和原来的旧臣之间的一场激烈的交锋。 只不过这件事儿,被当成了战场而已。 大礼仪的胜利,也不仅仅只是这件事的胜利,同时也表明了嘉靖这个少年天子,进一步掌权,并且还摆脱了杨廷和等多人的钳制。 对于皇帝而言,是一场极大的胜利……” “好!好!干的漂亮! 它娘的,就该这么对他们! 一个个狗东西,蹬鼻子上脸,不知好歹,给脸不要脸。 身为臣子,却处处想着限制皇权,和皇帝争权,把皇帝驯服。 不思好好做事,尽把心思操到了这些歪门邪道上。” 嘉靖这孩子真不错,今后自己到了嘉靖时空,肯定要好好的奖励奖励他! 朱元璋听到了韩成诉说之后。忍不住的喝起彩来。 再不是之前那种,想要拎着鞭子把嘉靖给抽到松树上去的模样。 嘉靖皇帝,到了现在,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口中的好孩子。 只能说,朱元璋的反应,着实是太真实。 “厚照这孩子,要是有厚熜这孩子的诸这份心思就好了。 那孩子说到底,就是太善良了。 做事的能力很强,打仗的能力更是不差。 可自始至终,他都不太愿意和这些官员们彻底的撕破面皮。 更不想对他们下杀手。 只想要通过他的方式,进行抗争,钻空子做事。 可是,他却忘记了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贱皮子。 惯会得寸进尺! 只要不危及到他们的性命,这些许这些人,那一个个都它娘的嚣张跋扈的厉害。 明明他们,坐着诸多不要脸的勾搭。 全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做事。 却还它娘的,颠倒黑白,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 对于这些人,不痛下杀手,根本就吓不住他们!” 朱元璋说起这事儿,就为朱厚照感到异常的可惜。 这孩子是真可以,唯一的缺点就是心太软了。 要能把厚照和厚熜二人的性格,和能力结合一下,那事情就变得非常的完美了。 朱棣听着韩成的讲述,知道了这大礼仪之争,最终的结果后,也同样是露出笑容来。 对于这嘉靖皇帝朱厚璁这个后世子孙,也是挺满意的。 “杨廷和呢? 这家伙到了后面怎么样了? 可别说厚熜取在得了胜利之后,就没有再理会他。” 朱元璋又一次出声询问,。 想要看到杨廷和的悲惨下场。 朱元璋可以说,被杨廷和这个家伙的种种作为,给整的火冒三丈。 只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了! 韩成道:“这个倒是没有,朱厚熜不是那么大度的人。 到了嘉靖七年之时,所修的明伦大典成。 重定礼仪大臣之罪。 直接将其削之为民。 到了第二年,杨廷和很快便安一命呜呼了。 活了七十一岁。” “它娘的” 朱元璋闻言,愤愤的骂了一声:“当真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这狗东西竟也能活这么长时间? 他的寿命,给厚照或者见深该有多好? 能为我大明多做多少事?!” 骂骂咧咧之中,便已决定了。 等到后面,他要是能够随韩成,前往嘉靖时空,或者是正德时空,必然要让杨廷和这狗东西好看! 要是不将其千刀万剐了,他就不叫朱元璋! “二妹夫,这事情……有些不太对呀。 你也不是说,我还和那嘉靖皇帝有一些关系。 并且和他和大礼仪有关。 这怎么……听你说完了大礼仪,也没有听到有关我的事情?” 朱棣开口出声,望着韩成问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听到朱棣如此问,朱元璋也一下子反应过来。 显得有些奇怪。 对呀,怎么没有听到老四的事儿? 韩成是忘了说什么了吧? 他方才,可明明告诉老四,说了大礼仪之争,会涉及到老四的。 这怎么……杨廷和都被讲死了,大礼仪之争,都落下了帷幕。 也一样是没有听到关于老四的事儿? 韩成闻言道:“那个……四哥,我这就与你说, 不过你可得事先做好一定的准备。 等一下别被气到了。” 不听韩成这话还好,一听韩成这话,朱元璋还有朱棣二人,心里面的好奇,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 任他们怎么想,都是想不到,一个距离朱棣那么远的后世皇帝朱厚熜,那对他那相隔了很久的老祖宗,弄出什么事,才能够让韩成专门提出这么个醒。 按说两人之间相差了那么多年,就算是朱厚熜有心想要做些什么事儿,那也没有那么容易。 韩成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 “嘉靖十七年的时候,嘉靖皇帝经过了一番的深思熟虑后,又做出来了一件事。 依旧还是关于他爹的。 他有些不太满意,之前的哪些称号了。 准备把他爹追封为皇帝。 要尽可能的掩饰掉,他以小宗入大宗的痕迹。 自己变得更有合法性了。 于是就追封他爹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 简而言之,就是明睿宗。” 听到韩成的讲述后,朱元璋和朱棣二人对此到也并不太觉得有什么意外。 嘉靖成为皇帝后,把他爹追封为皇帝倒也正常。 毕竟朱元璋自己,就追封了很多。 登基之后,将自己的爹,自己的爷,高祖这些都给追封了皇帝位。 把他们的牌位,弄到太庙之中供奉。 嘉靖当了十几年的皇帝后,升起这么的心思,倒也是人之常情。 可也正是因为这是人之常情,这个时候朱棣和朱元璋二人,心里面就变得更加的疑惑了。 明明是正常的操作,可为什么韩成却在此之前说,要让自己做好心理准备? 莫非是这嘉靖,还做出来了另外的一些气死祖宗,不偿命的事儿? 韩成的声音继续响起:“本来这也不关四哥什么事,但是接下来的一些事。就牵连到了四哥。 给自己的爹追封了皇帝后,嘉靖皇帝对此还是不太满意。 心里面还是有着一些疙瘩。 这个疙瘩就是,他爹虽然被追封做皇帝。 但是牌位却没有入太庙。 终究还是有些遗憾。 本来这入太庙,他都当皇帝了,并且又在之前因为大礼仪的事,弄死了很多人。 把很多人都给罢官削职。 他想要做,此时朝中已经没有多少人,敢再过于阻拦。 也是一个比较好办的事儿。 可是,他却遇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事。 他爹入太庙,没有那么好入。 这个事就是,太庙里没有位置了。 太庙这边有九间房,一个房间里,供奉一个牌位。 岳父大人您在位时,追封您的高祖父,为明德祖。 享有永远不离开太庙的特权…… 等到明英宗的牌位进入太庙后,太庙就满了。 后面都宪宗、孝宗和武宗的牌位进入太庙时,朝廷为了腾出位置,就把岳父大人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牌位搬走。 嘉靖皇帝要把他爹明睿宗的牌位送入太庙。 按照之前的惯例,就得把一个祖宗皇帝的牌位移出太庙。 按照移除的顺序,岳父大人您的曾祖、祖父和父亲的牌位都移走了,这搬移牌位,就得轮到岳父大人您的了。 当然,岳父大人您是大明的开国皇帝,这事儿就算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做。” “所以,他就把老四的牌位从太庙之中移出去了?” 朱元璋闻言适时的开口询问。 而朱棣也在此时,望向了韩成。 虽然没有开口说话,却已经是胸膛为之起伏了。 虽然这些,是后世子孙做的事儿。 他现在也只是燕王,可二妹夫所说的这些,终究还是关系到了自己。 说是不关心那是不可能的。 若是寻常的事倒也好。 可现在二妹夫所说的这事,明显不是小事。 听到自己后世子孙,居然如此孝顺的,把自己的牌位从太庙之中给移了出去。 那朱棣的心情肯定好不了。 怪不得二妹夫要提醒说,要让自己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这它娘的,嘉靖这家伙还真孝顺! “没有,他怎么敢移四哥的牌位? 四哥可是他正儿八经的祖宗,并且还一手缔造了永乐盛世。 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 韩成连忙出声解释。 听到韩成这么说,朱棣那已经是硬了的拳头又松开了。 原来不是这样? 就说嘛!这家伙怎么能有这么大胆子,敢把自己牌位移出太庙? 当然,释然之后又变得更加疑惑了。 既然也不是这个,那还能是什么,能让二妹夫事先对自己提个醒? 韩成道:“嘉靖皇帝,围绕父亲牌位进太庙做了一些事。 经过了一番的挑选之后,他将在位不到一年的朱高炽的牌位,搬出太庙……” “它娘的!” 刚刚还有一下释然的朱棣,忍不住了骂了起来。 这狗东西,倒是做出了好事! 为了把他爹这个追封的皇帝牌位送进太庙。 竟把大明正统皇帝的牌位,都给从中移了出去。 而且移的还是自己胖儿子的牌位! 虽然朱棣挺不待见自己家的胖儿子,但别管怎么说,那都是自己的儿子。 也是嘉靖这个兔崽子正儿八经的祖宗。 可结果,这个狗屁东西,竟然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原来二妹夫所说的事情,居然是这个! 这确实是过分! 让人难以忍受? 不过朱棣虽然为之气愤,但整体上还能遭得住。 毕竟这事儿只是涉及到了他的胖儿子,并没有涉及到他自己。 二妹夫,把自己想的有些过于脆弱了。 这才哪到哪? 这事儿,完全不用二妹夫提醒,自己这边也一样能遭得住。 正如此想着,却听的韩成的声音继续响起:“他还干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把四哥你从明太宗,给改成了明成祖。 后世的人,再提起四哥你时,除了称呼你为永乐大帝之外,另外一个叫的响当当的名号,就是明成祖。” 韩成说完这话后,就闭口不言,准备看四舅哥朱棣的反应。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韩成很清楚,嘉靖的这手操作,对于朱棣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朱棣后半生,都在竭力的证明,他是从他爹手里接过的江山,而不是夺得他侄子的江山。 为此不惜从书面上,给他爹延寿四年。 把建文的四年,全部改成洪武年。 结果现在,嘉靖这个孝顺的子孙,把他的称号从明太宗改成了成祖。 这不是明晃晃的在说,朱棣就是造反得到位的吗?(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