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扫穴无遗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抗清第五十章 扫穴无遗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这次遭遇战由于满洲兵被明军的绿旗和辫子迷惑,结果在明军偷袭下伤亡惨重,根本没来得及组织反抗就溃散,遂使明军斩获颇丰。 可以说,明军是讨了大巧的! 也证明李国英当初的不要脸战术,用在清军自个身上也有奇效。 经田文清点,此战计斩满洲佐领以下65人,另俘4人。 明军自身伤亡则是三死四伤。 交换比已是顶天的那种。 命人将那些跳崖的妇孺尸体集中一处暂以冰雪覆盖后,王五就去提审俘虏。 不是不想让人挖坑埋葬这些可怜人,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地不同吴家垣子一带,多是山石,人力挖都挖不动。 况明军根本没有工具。 被俘的四名满洲兵都受了伤。 两个镶红旗真满,另两个则是随征的汉人阿哈。 照旧,王五先命杀一真鞑,是谓杀鸡儆猴。 在对待满洲与绿营俘虏的态度上,他明显采取“歧视”政策。 或者说是针对性。 即绿营兵被俘之后基本都加以释放,而满洲兵被俘后则是一个不留,统统处决。 原因在于绿营杀的越多清廷补充越多,故杀之无益,不如将这些丧了胆的俘虏放归。 哪怕这帮俘虏回去后依旧与明军为敌,可开战时面对打败过他们的明军肯定会有消极因素产生,再加上内心深处的畏惧,自然成为一群“菜鸡”般的存在。 那个湖广绿营的副将牛万程,就是王五眼中的“菜鸡头”。 同时,也是他养的“蛊虫”。 为了让这条“蛊虫”能够快速成长起来,王五甚至还主动帮其壮大实力,就是不断将被明军俘获的降军往牛部输送。 就是不知这条“蛊虫”将来能起到多大作用。 王五倒是没多少奢望,就是想撑不下去时能从牛万程这里“借”条路突出去。 反之,满洲兵必须要杀,绝不能手软! 因为,满洲兵死一个就少一个,除了去关外深山老林继续抓生女真外,清廷短期内根本无法弥补满洲兵的损失。 要知道清军入关二十年来,与明军、顺军、大西军、郑军征战多年,大小战役无数,作为核心根本的满洲兵几次成建制被明军消灭,损失相当大。 远的不说,近的就有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在镇江一战阵斩四千余真满洲兵,其后又在厦门击毙清安南将军达素指挥的真满三千余。 两战就足足打掉了满洲一个旗的实力。 尤其厦门之战因为清军损失太大,都流传出顺治于厦门被明军炮火击毙,达素吓得吞金自杀的流言。 不过顺治的确是于厦门之战后一个月驾崩。 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众说纷纭。 王五对顺治怎么死的不感兴趣,他喜欢算。 算的结果是他认为清廷现在能用的满洲八旗兵可能就五六万人。 并且满洲八旗不管是将领还是下面的旗丁,都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 这一点从晋王李定国“两蹶名王”后,清廷几乎不再出动满洲八旗与明军大规模作战这一事实可以证明。 接下来几年对明永历朝廷的攻伐主要是汉军和绿营,其中又以吴三桂部为主力。 清军统帅信郡王多尼所率的八旗兵不过是在后方督战压阵。 因此,王五分析这次清廷派靖西将军穆里玛、定西将军图海领一万京营满八旗入剿夔东,又调西安将军傅喀禅领5000西安驻防满洲兵同剿,除了想让满洲新生一代在战场上历练一下,可能更多的是想抢功。 就是不让以汉人组成的绿营在与明朝的最后一战中拔得头筹,因为那样会让大量汉人文武凭借军功获得清廷的高官厚爵,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这个可能性是极大的。 那个曹家包衣奴曾说现在不仅吴三桂本部实力雄厚,其部将王辅臣在甘肃平凉为提督,李本深在贵州为提督,吴之茂在四川为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吴部大将不是提督就是总兵。 这些吴三桂的亲信分据各处险要,手握重兵,已经让清廷如鲠在喉。 那这些吴的部将是怎么迁升各处的? 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有军功! 不过那个曹家包衣奴漏说了一人,此人就是正在西线围剿明军的四川提督郑蛟麟。 这人也是吴三桂的亲信。 不仅四川绿营有吴三桂的人,陕西、湖广同样有吴三桂的人,或有可能将来会响应吴三桂的人。 因此,为了防止汉人将领凭借军功坐大,清廷就不得不派出大量满洲兵前来夔东抢功。 否则,在绿营成功剿灭明军后,对于那些有功的汉人将领,他们是赏还是不赏呢?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对夔东的最后决战都不需要满洲兵参加,光四川、陕西、湖广三省的十几万绿营兵就绰绰有余了。 夔东明军若真有能力打破封锁突出去,也不至于被清军困在这片不毛之地长达十年。 如果王五仍就是从前的王五,他自然不会去想这些,也压根想不到。 眼界受限。 现在的王五,却是能凭借对未来的了解将清廷的小心思看得透透! 但这会他看得再透也没用,只迫切需知道杜敏的部署。 就是那个在老木崆指挥叛军围攻刘体纯的副都统。 按后世的话讲,这个正二品的副都统大概就是个军区副司令,或者说是个中将军长。 从一品的都统则是上将军区司令。 只有知道杜敏的军事部署,王五才能从中找找看有没有可趁之机。 这个自然就落在没有被杀的三名八旗俘虏身上了。 意外的是,在杀了一个真满后,余下那真满同两个汉人阿哈见状,竟是直接竹筒倒豆子交待了。 跟在马屎湾被俘的那帮满洲兵截然不同。 叫王五开了眼,真是一样米养百样人。 鞑子中也未必都是好汉。 名为康恩倍的满洲兵会说汉话,其交待他们压根就没去老木崆,而是一直在老木崆外围执行副都统大人的“扫穴任务”。 真正攻打明皖国公刘体纯的还是田横、万和两部降军,满洲兵压根没上场。 “扫穴?” 田文好奇询问什么是扫穴。 “就是...” 在明军大刀的威胁下,康恩倍老实交待说扫穴是上面交待下来的,就是除降者外,余人不问军民,不问男女,不问老幼,一律斩草除根。 “...使贼居处谷豆荞麦尽掠,鸡鸭牛羊杀尽,瓦屋茅舍尽毁,不活一人。” 说完,可能是知道这个“扫穴”太过人神共愤,康恩倍慌的不住拿脑袋朝地上碰,意思是他们也是执行军令,还请明军老爷们看在他老实交待的份上饶他一命。 另两个汉人阿哈见满洲主子都讨饶了,哪里还敢硬着,也跟着磕了起来。 瞎子万四气的就要举刀把三人砍了。 王五挥手止住,问那康恩倍杜敏现在何处。 康恩倍赶紧抬头道:“回老爷话,杜副都统现在慈竹笼。” “慈竹笼?” 这个地名王五有些熟悉,此地离老木崆约二十来里地,而他义兄王四就是慈竹笼守军的游击! 现慈竹笼被满洲兵占据,就是说他义兄王四凶多吉少了。 想到这里,再想在刘体纯本部任掌旗的义弟王六,王五心难免一沉。 有些痛。 视线中,那帮被明军解救的女人们正聚在一起朝这边张望。 片刻,王五问那康恩倍:“你可愿意为我带路?” 闻言,康恩倍一愣:“老爷要去哪?” “慈竹笼,” 王五目中平静如水,“我想会会你们那个杜副都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抗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