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西将军报捷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抗清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西将军报捷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武昌城。

半个月来,湖广总督张长庚着实叫民变闹的焦头烂额。

民变原因是西山用役以来各地官府太过严苛,以致官逼民反。

此中内情,身为总督的张长庚自是一肚子数。

但只要一日未剿平西山贼,无论是用兵还是用役亦或征粮,他都是不能容下面有半点松懈的。

哪怕百姓为此妻离子散,民夫十出五归。

代价是大了些,但只要官军能平了西山贼,天下便能就此太平,到时再宽政松律,民间自能得到恢复。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为了扑灭各地民变,也防民变于湖广酿成大乱影响西山用兵,在张长庚调度下督标两营相继派出陆续剿平多地民变。

乱民多为民夫,民夫能有多少战斗力?

官兵大力围剿下,如今只剩一股以公铉为首的乱民。

人数不少,地方报称近万。

具体多少,张长庚也无从详知。

不过这股乱民已搅乱大冶、兴国、通山等地,甚至波及邻省江西,因而作为湖广总督,张长庚必须予以严剿,否则江西方面必会上书弹劾他湖广“纵贼祸邻”。

民变规模再大一些的话,对武昌也会构成威胁。

故昨日张长庚发文武昌、黄冈二府,除汛兵守备外多募乡勇往讨公铉,另命在黄州剿贼的督标副将马公明率部入大冶平定民乱。

区区民乱,倒是无需行文前线调兵回剿。

民变以外,也有好消息传来。

京师陆续有塘报来,说明朝宗藩曾监国的鲁王朱以海于去年冬病死,另闽浙总督李率泰上报朝廷,称郑氏贼首郑经因无法在大陆立足,已与洪旭等率残余明朝军民自思明东渡台湾。

这表明“海贼”郑氏集团已经放弃抗清事业,只想偏安一方。

如此将大大减轻沿海地区军事压力。

郑氏集团海船甚多,沿海各省最怕的就是那郑经哪天也学他爹郑森“大船入江”,兵临江宁。

因此郑氏集团东渡,无论海防还是江防,都能让清廷松一口气。

导致郑经放弃金厦前往台湾的原因,除了金厦、南澳等弹丸之地无法为其解决数十万兵员、百姓及官员粮食物资供应外,就是随着其父郑森离世,大批郑氏集团的文官武将陆续向清廷投降。

去年被郑经杀害的郑泰之子郑缵绪同其叔郑鸣骏便率数百战舰,上万披甲士卒归降大清,导致郑氏集团实力进一步受损。

郑鸣骏、郑缵绪降清后立时配合清军,会同荷兰舰队猛攻金、厦,郑经几乎支撑不下去。

靖南王耿继茂、闽浙总督李率泰趁机遣人招抚。

谁料郑经对于清廷给出的归降条件倒是没有异议,就坚持一条——不削发!

而清廷则坚持郑经部必须剃发,如此和谈就同当年一样破裂。

“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郑氏父子明知天下大势已归我大清,人心更向我大清,偏是冥顽不灵,不肯顺势而为唉,只可惜了那几十万渡海军民。”

说这话的是正在总督衙门等侯批文的道台金冠三。

金大人是有感而发,因为觉得如今这发式非常方便,不仅易于打理,还不用天天洗头。

省事方便,何以郑家父子就迂脑子死犟的。

张长庚笑了笑,提笔将金冠三的几封公文给批了,尔后方道:“衣冠之争不过腐儒迂见,只那郑经不肯剃发也未必是想真保衣冠,多半是仗着有台湾可依,欲仿朝鲜、安南做我大清藩属。”

“制台怕是说到他郑经心中了。”

金冠三起身为总督大人斟茶。

“这郑经,我看不过一鼠目寸光小儿,没什么可虑的。”

说到这,张长庚有感而发,“前冬缅甸之变,君亡臣死,天下已无明室,止海上犹存郑逆一线,若郑逆审时度势拥鲁藩为帝,如此或能延明祚一些日子,西山贼人知晓此事也当能坚持,不致分崩离析,只郑经小儿不但不肯拥鲁,就连鲁藩的宗禄都给停了,当真是可笑至极

也是天助我大清,郑经小儿不是做大事的料子,此次东渡不过苟延残喘而矣,待西山用兵完毕,朝廷必遣水陆大军攻台,届时倒要看这小儿是剃发还是不剃发。”

言罢,露出一脸自信模样。

提到西山用兵,金冠三不由提起靖西大将军穆里玛往前线督兵的事。

其认为三省联军共同发动攻势,又有满洲大兵督阵,战事可能不会拖太久,快的话三四月份说不定就能见胜负了。

毕竟茅麓山不过半县之地,官军兵力又是明贼十数倍之多,封锁更是多达数年,那明贼早就强弩之末了。

话音刚落,门房就欢天喜地来报:“禀总督大人,靖西大将军遣满洲参领拉哈达报捷!”

“噢?!”

张长庚和金冠三先是一怔,继而均是大喜起身,前者迫不及待问门房:“可是西山大胜了!”

“大胜,大胜!”

门房脸上笑得跟一朵花似的,说拉哈达参领与报捷官兵已至西门。

西山用兵,省内闹民乱,为防贼入省城,武昌城每日只开一门供百姓、商贩出入。

今日开的是南门。

报捷的满洲大兵到的是西门。

“快,快备轿!”

闻听报捷满洲大兵已到西门,张长庚喜的立时通知备轿,亲自往城门听那唱报。

不是他这湖广总督拉下脸给穆里玛这个靖西将军捧场,实是制度使然。

待一众总督府人员簇拥总督大人的轿子至西门后,就见城外有上百名尖盔明甲的满洲大兵正在等侯。

为首是一参领。

报捷满兵也是知晓规矩,静静等侯,并无不耐。

“开门!”

张长庚令营兵开门,伴随城门开启声,城门赫然洞开。

不待外面报捷大兵入城,张长庚已是激动道:“还不速速唱报!”

不是真唱,而是扬声报的意思。

要从城门一路唱报到总督府,让全城人都知道,都为之欢喜。

“大将军报西山大捷,阵斩明贼上万,生擒贼总兵王甲、张甲、胡甲、赵甲等二十一员,获贼马若干匹,甲衣器械无数!”

唱报声中,一众满洲大兵骑着高头大马整齐有序进城,人人脸上皆是喜气洋洋。

未想刚进城,那唱报声突然嘎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咆哮般的吼声:“明军进城了,明军进城了!”

然后便有数十骑猛的甩鞭向城中冲去,另数十骑突然拔刀砍向那帮正在欢喜的守门兵身上。

张长庚尚未明白怎么回事,身子就是一轻,竟是整个人被一满洲大兵给夹到马上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抗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