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豆腐渣满城工程项目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抗清第17章 豆腐渣满城工程项目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如今湖广地区米价是一升15文左右,一斗米15升,差不多220文左右。

一两银市面上兑换铜钱的话大概千文左右。

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能买80斤左右的大米。

按购买力算的话,约等于王五前世的200块。

5万两白银折合成币的话,就是750万到1000万币。

相当于县级市的归州城中有钱人肯定比县里多,所以这笔钱对于城中士绅大户而言并不是多大的一笔数目,凑一凑肯定有。

一家吃力,十家百家就不吃力了。

家里没个几十万,你好意思叫大户的。

这次“集资”,王五强调有功名的得排在有钱前面。

因为这年头有功名的无非两种人。

一是前明的,二是满清的。

前明有功名的不思抗清反而甘愿当汉奸,不拿他们的银子拿谁的?

功名考的清廷的,那这钱就更应该出了。

因为从时间上算,最近的一次湖广乡试是三年前。

三年前,大明还没亡呢!

至少归州读书人应该晓得明军正在隔壁抗清。

所以,必须得收。

功名是什么?

就是编制。

也许后世有编制的和有钱人并不等同。

但这个时代,有功名和有钱人基本挂钩。

士绅士绅,有士才有绅。

没有功名带来的特权,就不会有地方豪强。

所谓士绅,不管城里还是乡下,都是地头蛇。

当然,为防出现个别特例,王五也特别叮嘱夏知州要搞“有实力的”。

多余的话就不解释了,都懂。

“不要害怕,钱你们照拿,借条本官也照写,回头有刁民若上告也是告本官,与你们无关。”

王五给归州城中的军政主官吃了颗定心丸,直接把事兜自個头上。

并暗示他敢在归州摊派集资,上面肯定有人。

汉军都统大人的上面又是谁呢?

“明白,明白,卑职明白!”

知州大人立即就去忙活了。

都统大人瞎耽搁时间,你早点说分我一笔啊。

城中士绅大户很快就接到通知到衙门开会。

夏国恩列出的名单上能够出席这次会议的有54家。

致仕官员就有5家,一个还是从礼部侍郎位子上退下来的,相当于部副退休。

两个是府州衙门退下来的,一个是主事下来,还有一个是山东知县任上退下来的。

另有十来个都是家中有人在外地做官的,官职不等,最大的官是在广东做知府。

余下的要么地多,要么铺子多,都是归州城数得着的人物。

为防止这帮士绅大户再把钱摊到平民百姓头上,搞什么豪绅的钱如数奉还,乡亲们三七分之类的鬼把戏,王五让徐霖带人列席会议以为威慑。

并嘱咐肯出钱的就放回去拿钱,不肯交钱的就扣在衙门。

不打也不骂,就这么扣着。

上茅房都不准。

倒看谁熬得过谁。

夏知州到底是有经验,出主意说真有头铁不肯交的便叫人去他家跟他家里人说。

把事情说的严重些,莫须有的罪名给扣上几个,把小事说大,看他家里人急不急。

一急,这银子就来了。

“通知家属是个好办法。”

王五大赞,衙门口还真是千年不变。

不过没遇到头铁的。

一群当兵的往那一站,又是八旗都统老爷指名借款,众士绅大户再是牢骚满腹也得乖乖把钱出了。

这年头谁敢得罪八旗老爷?

家里存银多的直接拿了,存银不多还得跟亲朋好友、生意伙伴周转一下。

王五这边不急,只要明天把钱凑齐就行。

千总汪泰来过来请示说都统大人上回缴了他们械后,提督董大人又给他们拨了批武器装备,是不是打包一并带走。

“捡些质量好些的我带走,余下归你,账嘛,你直接报全的就行。董大人要有什么不高兴,叫他找我好了。”

说话间,王五提笔在账本上给千总汪泰来名字后面勾了个红圈。

意记功一次。

夏知州没一会也来了,说是他觉得修河堤用不了那么多银子,因此想从修河款中挪五千两孝敬一下都统大人。

“九千两够修堤的?”

王五对水利建设不太懂,只觉一个州的河堤加固,九千两怕是打不住,别因了这点银子再叫百姓给受了灾。

夏知州轻咳一声:“大人难道不知道文官吃草,武官吃土?”

“文官吃草,武官吃土?”

王五头回听到这说法,不由好奇。

夏知州解释说所谓“吃草”就是负责河堤修建的文官利用采购治河物料(草)虚报工程用料套取经费;“吃土”则是负责筑堤打坝施工的武官虚报土石方以获得工程款。

常规贪污手段。

故而这次他们上报的一万四千两修河费用,七八千两就够了。

多出来的钱实际是他和汪泰来的“利润”。

将利润拿出大头来孝敬给王都统,也是他和汪千总的共同意思。

“伱们都吃草吃土了,还把银子孝敬本官说吧,莫非有什么事求着本官?”

王五觉得自己的技能属性要被归州这两个家伙给激活了。

夏国恩看了眼边上陪笑的汪泰来,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不听说朝廷要在荆州建满城么,到时满城整治修墙建堡,练兵场、马场,各衙门署领”

一番话听的王五也是目瞪口呆,没想到眼前两位竟然盯上了荆州满城工程。

当然,用他们话讲是他们小舅子在荆州那边搞土方工程,这不王都统不正好驻防荆州么,与其这价值上百万两的工程项目给别人做,不如给自己人做。

“自己人?”

王五眉头微挑。

“对,对,自己人!”

夏国恩和汪泰来不迭点头。

怎么就不是自己人了,他们可是给你都统大人写过悔过书和保证书的。

船沉了一块溺死。

王五认真考虑了下,欣然同意道:“工程项目我可以想办法帮你们小舅子争取,不过得偷工减料。”

闻言,夏国恩大喜过望,一脸信誓旦旦:“都统大人放心,满城是咱大清的千秋工程,也事关咱大清的万年国运,打死也不能偷工减料!”

汪千总也表示他小舅子敢偷工减料,不用都统大人发话,他这个当姐夫的亲手把小舅子皮剥了。

谁想都统大人却不高兴了:“不偷工减料你们挣什么钱?你们不挣钱,我怎么挣钱?”

“呃?”

知州和千总一脸不解。

“豆腐渣工程你们会做吧?”

王五这边来了兴致,荆州满城的建立和整修归张长庚负责,张长庚又归他负责,所以满城这个工程他没有理由不掺和一脚。

难不成真让人把满城的墙修得固若金汤不成?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抗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