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强买强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五章 强买强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朱高炽最看重的不是商人,没有理会张德辉,而是看向眼前的老工匠。 “万三,你做出来的蒸汽机,咱非常满意,就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以后叫做万三蒸汽机。” 听到贵人的抬举,老工匠吓得连连摆手,急道:“不可,万万不可,草民何德何能,敢贪贵人之功。” 人老成精,老工匠一辈子活明白了一个道理,低调才是正经。 高调的人活不长久。 “草民都是按照大公子的要求来做的,是大公子制造出来的利器啊。” 朱高炽不以为意。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各行各业里,都不如读书人的前程。 以至于聪明的人都去当官,工匠地位虽低,但实际上比农夫过的要富裕。 就犹如眼前的矿场主。 按道理商人地位才是最低,现实可不是,锦衣玉食,过着农夫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朱高炽没有要说服万三的想法,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有些事要慢慢来。 不过当看到张德辉身上的丝绸,朱高炽心中叹了叹。 他祖父朱元璋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大明的京城,制定了穿衣的规则。 北平远离南京,此处的影响还不大,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对于朱元璋的做法,朱高炽是认可的。 复衣冠如宋制,以恢复中原传统,正是重建文明的开端,收拢人心定天下。 美中不足的是朱元璋做的太严太细,又有些不美了。 想到这里,朱高炽更怕去应天府见祖父。 自己在北平打算发展商业,那可是与祖父的规定背道而驰。 元朝对百姓剥削严,长期战乱,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反而下滑的大朝代。 土地荒芜,到处是一片废墟, 元朝不重生产,改田为牧,导致北方水利年久失修,被破坏殆尽,又受战争破坏最重,多是无人之地。 明朝建立之初。 北方百姓稀少,田野荒芜的现象依然如故。 劳动力的奇缺,税收和户粮的锐减,已使明初的社会经济走上了近乎崩溃的边缘,也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因此朱元璋一切向农看,免税赋,除贪官,想尽办法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一句话概括。 朱元璋重农,自己想要农商并重。 以身体记忆中祖父的性格,朱高炽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必定会被祖父禁止,引来责罚。 朱元璋并没有错,但是奈何自己与众不同啊。 十四岁的朱高炽,仿佛真的回到了少年。 那时候他也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是电影里的主角,自带背景音乐,走在大马路上人人都在暗中盯着他看。 …… 蒸汽机制造出来了,然后呢? 卖呀。 卖了才有钱,然后继续研究。 制造出更先进的蒸汽机,再卖出更好的价格,形成良性的循环。 好不好卖? 当然,不好卖。 众人探究了这神奇的物件好半天,很快失去了兴趣,再怎么样也是个枯燥的机器。 哪怕是矿场主张德辉,夸张的语气,主要还是拍马屁。 矿工多便宜。 这东西看着费事,抽水又慢,算下来还赶不上人力,也就当个玩意乐呵乐呵。 张德辉满嘴夸,就是不提买。 因为他怕呀。 怕对方狮子大开口。 按道理他是生意人,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这才是正常的生意套路,可是那也得分人。 眼前的少年要是不懂行情漫天要价,他敢就地还钱? 敢不敢用脑袋去试一试? 不敢。 于是气氛渐渐冷场。 朱高炽没做过生意。 眼睛眨了眨,暗自告诫自己应该以德服人,不能以势压人。 老话常言,强迫的买卖不是买卖,对方没有快感,不符合市场经济,生意维持不了长久。 “万三蒸汽机你看了,觉得怎么样?” 听到自己的名字,老匠户万三满脸自豪。 “好。”张德辉满口应道。 “好在哪里?” “哪里都好。” 尴尬的谈话,朱高炽嘴角抽了抽。 去他娘的以德服人。 “机器你要不要买?” “学生一定买。”话到此处,张德华隐晦的抬高了自身身份,避免燕王公子以势压人,完全不讲道理。 现在的他不是身份低微的商人,是身份高贵的读书人。 他参加过科举,有举人的功名。 可惜。 他的手段耍错了对象,犹如抛了媚眼给瞎子,朱高炽丝毫没有留意到张德辉的用意。 “买多少台?” 张德辉心里升起遗憾,又不敢不接话,试探的问道:“一台卖价几何?” 愿意买就好,朱高炽不想担上强买强卖的恶名。 算了算成本,自己曾经提出会给万三的报酬,虽然他说不要,自己却不能失言。 工匠的地位不是一时半会能提高的。 三年一次的科举。 注定了读书人身份最高贵,各行各业都低人一等。 最重要的还是保证私人财产不受侵犯。 是财产不是生产资料。 两者区别很大。 朱高炽想了很多,最后有了主意。 自己的身份不是商人,不能以利为首要。 目的是推广蒸汽机,提高生产力了,利润是次要的,既然如此,价格就不能定太高。 自己少挣点,以量取胜。 “用蒸汽机抽水的动力,相当于五百個壮丁的力量,或者一百一十匹马的力量。” 古代有压水井,但是没有大量使用在矿井的地下水,正是因为动力的差别。 现在的蒸汽机虽然简陋,却对人力有了碾压的实力。 “传统的人力排水,导致大部分的矿井无法使用,只能开采浅层,让矿产产量不足。” 看来大公子做了不少的准备,张德辉维持笑脸,内心惊叹。 根据后世的说法。 纽可门蒸汽机在矿井的取水量,相当于两千五百二十人的工作量。 工业的血液是什么? 煤。 蒸汽机是工业之母,而煤是工业的血液。 大量廉价的便宜燃料,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使众多的商品价格,可以让普通百姓买的起,用得起。 发明要符合时代。 脱离时代的发明,不过是昙花一现。 “便宜点,卖你三百两银子一台蒸汽机,咱看了你矿场的规模,要不然买十台?” 张德辉吓了一跳。 洪武年间的白银还是很值钱的,世界的白银涌入大明还未成规模。 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两石大米,接近三百八十斤,三百两银子能买十一万四千斤大米,三千两就是一百万斤。 三百两银子,相当于七户屠夫一年的总收入。 城外坟头外的农房,一间能卖到五十两。 北平城里好点的院子,也才四百两银子一间。 三千两银子。 张德辉如何不心痛。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