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初代的藩王们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十五章 初代的藩王们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遍观古今。 以燕王的身份,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样,只宠爱妻子,从不在外面沾花惹草。 府里其余的女眷,是父皇安排的。 他命人好生安置众女,却又从来不沾惹。 夫妻同心,家庭和睦。 两人自从结婚以来,养育了四女三子。 “你坐下吧,可别累着了。”望着许久不见的妻子,燕王小心翼翼的拉着妻子的手。 燕王妃幸福的坐到夫君身侧。 自从到了北平府。 家就很难留得住夫君了。 巡视各地,常年出征,清查各库,监督官员。 就去年吧。 一年十二个月,连年节时夫君还在塞外。 燕王妃半是埋怨的笑道:“一回来就把玉英惹哭,哪里像当父亲的,传出去惹人笑。” “咱是真舍不得玉英啊。” 朱棣一声长叹。 别家怎么样他管不着,也不在乎。 “可是婚姻大事不得马虎,咱挑了又挑,翻来覆去,最后还是挑中了袁容这小子。” “他家门楣虽然不高,其父是功臣却过世的早,但是这小子之德才,我观之委实甚为喜爱。” 朱玉英红着眼,手帕挡在脸前,又仔细的听着父亲对自己未来夫君的描述。 “姐姐,你在偷听。”妹妹在一旁窃窃笑道。 “别打岔。” 朱玉英瞪了一眼。 “羞。” 最小的妹妹奶声奶气。 “你个没良心的,是谁天天带你玩,以后不带你了。” “我错了姐姐。” 最小的最聪明。 见风使舵立马转变了立场,帮助了大姐。 “那他长得可还行?才能虽重要,但咱家又不缺,总要找个看得过眼的女婿。”燕王妃终于问出了长女在意的问题。 对于妻子的看法,朱棣倒不认同。 人才哪里有嫌多的。 而且此人不但才能卓越,身份又不引人猜忌,委实是佳婿之选。 “放心吧,长得一张小白脸,也就比咱差一点。” “什么话。” “父亲好不要脸。” 朱高煦嘲笑道。 老天很公平。 朱高煦在军事才能上面,那是点满了技能,其他方面吗,有些拿不出手。 “嘿,你小子皮又痒了是吧。” 朱棣上前一把揪过老二。 朱高煦本来想跑,可他老子能对他不了解么,动作迅猛不给他反应的机会。 “娘救命。” 年余未见。 本来朱高煦很想念父亲,可刚见面就要挨打,立马回忆起了屁股的痛楚,不再想父亲了。 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挺好。 能欺负大哥,他又奈何不了自己;能领着弟弟耀武扬威,整個燕王府自己横着走;校场的师傅们都夸他,以后一定能当将军。 回到了现实,朱高煦知道只有娘能救自己,努力的向燕王妃伸出小手。 “伱一回来就闹得这般,一点体统也没。”燕王妃埋怨道。 “哈哈哈。” 朱棣刚松开朱高煦,朱高煦嗖的一下,窜出了老远。 “这小子。” 朱棣暗赞一声。 子女多了,父母不可能不比较。 长子嘛。 倒也一直没什么遗憾,没什么优点,但也没什么缺点。 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自己一生打出的事业,可以放心的把燕王府交给他,不会担心败坏家业。 直到老二的出世。 越是长大越是了不得。 就怕有对比。 其余的方面虽然不如老大沉稳,但只说骑射力气,可是把老大甩的看不见影子。 燕王多年征战,明白了一个道理。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很多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本是定海神针一样的人物,却会被刚上战场的年轻将领打败。 有些人。 他打仗的本领就是天生的。 这不是靠学习就能赶超别人的本事。 例如韩信。 同样的兵书。 他读了,有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之美谈。 而更多的家传渊博,从小接受指导的军中世家子弟,却不过是平庸之辈。 校场师傅们的汇报不提,朱棣对儿子们本就留心,很快发现了老二的与众不同。 燕王府是军藩。 镇守北境,开疆拓土。 是守着家业,还是扩大家业。 朱棣有时候很烦扰。 他是藩王。 真要是有心老二,有的是手段把家业交给老二。 可他还是父亲。 同样也心疼长子。 下人来报,长史求见。 燕王不敢慢怠。 他才刚回家,没有紧要的事,葛诚不会来找他。 果然。 到了客厅,见到了葛诚一脸的严肃。 “什么?” 听完解释,朱棣大怒。 谁他娘的敢断北平城的道路。 这是要起兵造反! “背后好像是大公子。” “他?” “他一个小子,无官无权,有这么大能耐?” 朱棣不可置信。 能断了北平城所有的道路,需要的人手可不少。 还需要胆子大的人。 胆子小谁敢做这种事? 今天能跟着他断了北平城的道路,明天就能跟着他造反了。 “呵呵。” 朱棣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自己十四岁的长子,竟然有这个能力,作为父亲,朱棣竟然觉得还不错。 “要不要让人帮一帮大公子?” 葛诚提议道。 矿工始终是矿工,不如军队出面的效率高。 “这件事咱不方便出面,还真只能靠老大自己,他要是截得住人,咱帮他兜着,要是截不住人,那他也怪不了别人。” “燕王说的对。” 葛诚放弃了帮助大公子。 秦王府长史的举动看上去很不讲究,也很傻,他自己可以找人仿制嘛。 不懂的人会纳闷,用得着抢人么。而明白人才晓得,此人真正的用意其实是个引子。 抽水的蒸汽机的确是个让人眼红的商品。 但此物是燕王府出产,不是寻常人家做出来的。 秦王府无法仿制。 传出去秦王府没理。 秦王虽然不讲道理,名声不好听,可那是面对的百姓。 燕王不出手反而是帮助大公子。 否则。 秦王哪天当面问起燕王。 “劳什子东西,值得老四亲自下场,竟然与下面的人计较起来了。” 就给了秦王理由。 明面上责罚下人,实际上就能借着这个由头,和燕王正式沟通起此物。 此物,的确有大利。 英国工业革命能成功,因为参与者不光是商人与工匠,同样还吸引了贵族。 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贵族之间的下场,讲究个吃相。 英国最开始的专利法,背后就是王权与贵族们之间妥协的产物。 否则当时没有权贵的背书,普通人能靠什么维护自己的利益。 明明可以直接抢,但是贵族之间仍然还是讲究个吃相。 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甚至可以不在乎利益。 和古代春秋打仗的行为类似。 明明打了胜仗,胜利者却向失败者让步,还出力帮助失败者东山再起。 同样。 秦王府明明可以直接仿造,却选择这种隐晦的方式,费九牛二虎之力,就为了能有个理由让秦王出面和燕王说话。 而燕王要做的就是不给秦王开口的理由。 初代的藩王们。 还有些放不下身段。 例如历史上。 宁王明明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军队交给燕王,以抵抗削藩之策,却在朱棣最危急的时候,仍然费劲了周章绕了好几个弯,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