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脱离掌控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一百一十八章 脱离掌控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拿着煤炭商会的章程,朱高炽回去了王府。\n\n在王府的拐角处,朱高炽带着随从们离开了正街,进入深长的偏巷,由东边大开的体仁门进入王府。\n\n王府四个门,只有体仁门和遵义门是全开,广智门常年封闭,正门也就是端礼门,除非有重大事情,平常只会开偏门。\n\n世子府离体仁门最近,朱高炽经过体仁门,从角门往南,经过游廊山石,一路通往世子府。\n\n世子府大门正前方,远处是王府的六局衙门,长史司也在里面,还有承奉司等各藩属衙门。\n\n看到藩属衙门,朱高炽想起了蒸汽机的事情。\n\n朱棣要用蒸汽机来弥补兄弟之间的感情,伤的是自己的利益,虽然对自己强调是交好而不是讨好。\n\n可事情谈到了哪一步,朱高炽不得而知。\n\n朱棣既然开了口,自己肯定是拒绝不了的。\n\n不能只把朱棣当做父亲,认为子凭父贵就万事大吉,世间没有这么简单的道理。\n\n更要把朱棣当做老板。\n\n朱高炽非常明白这个定位,平时不会轻易的开口,免得被拒绝,什么事都会力求稳妥。\n\n这么做,为自己带来了许多的好处。\n\n不过呢。\n\n朱棣毕竟还是燕王,需要顾虑的事情太多。\n\n人家看重自己是他的嫡长子,又有一番做事的决心,并且稳重不惹麻烦。\n\n所以才事事由自己去做,可不代表朱棣什么事都会妥协。\n\n蒸汽机的事情。\n\n可以让出去部分的利益,但是一定要在自己的管控之中,拿出部分的利润,获得掌控工业的机会。\n\n只是目前自己一点眉目也没有,想要有所应对也无从下手。\n\n府里私下派去的人,已经有了一两个月,应该回来了。\n\n想到这里,朱高炽往那边指了指。\n\n“问问去山西陕西的人,回来没有。”\n\n随从中的张全,知道小王爷说的是谁,立马离开队伍,小跑过去,亲自去打探。\n\n朱高炽回去等消息。\n\n世子府大门里门房的侍卫们,见到朱高炽,纷纷起身相迎,朱高炽点点头,径直的走了进去。\n\n不久。\n\n跟着张全回来的,还有一名陌生的官员。\n\n“大公子。”\n\n那官员拱手行礼。\n\n“请坐,奉茶。”朱高炽客气的说道。\n\n外间。\n\n两名小黄门捧着茶盘,在茶几上摆好了泡好了的茶水,精美的茶碗放在茶托上。\n\n那官员双手捧起茶托,一手捏开茶盖,露出缝隙挡住茶叶,轻轻的抿了一口,没有发出声音。\n\n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看上去很持重,身材没有发福,肤色有些略黑,应该是个务实的官。\n\n朱高炽打量了几眼,有些眼熟,却一直没有想起来此人的姓名,但肯定是见过的。\n\n“小王爷,在下是长史府的文书,姓金名忠,前番得王爷看重,亲自去山西陕西一趟,前几日刚回来。”\n\n金忠感觉到大公子在打量自己,主动开口介绍自己。\n\n原来如此。\n\n难怪自己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原来只是一名普通的文书,这就奇怪了。\n\n山西陕西之事关乎大事,从王府挑一名不出名的官员去办,倒是合理的。\n\n可文书的身份,又太低微了。\n\n既然官职低,那肯定和朱棣没什么交集。\n\n如果有交集,只要才能不是太差,也不会只是一名文书,此人年龄可不小了。\n\n不过此人的名字有些熟悉啊。\n\n朱高炽想了又想,只觉头疼,想不起来,开口笑道:“原来是金文书。”\n\n“父王能把山西陕西之事交付给你,可见对你的信任,咱叨扰金文书来一趟,是想了解一件事。”\n\n朱高炽没有兴趣知道其余的事情。\n\n蓝玉的事情,是历史已经发生过的,自己无力改变,也懒得参与,没什么值得自己出手的。\n\n时代不同。\n\n唐朝开国时有世家,大名鼎鼎的五门七望,连皇族都不看在眼里,认为血统配不上他们。\n\n在这种形势下,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一帮子出身普通的勋贵,有外部巨大的压力,自然紧密结合在皇族身边。\n\n他们也不会太过招摇,以免被世家嘲笑,或者落下把柄。\n\n到了明朝。\n\n在唐宋两朝时,世家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谁的血统也不高贵,追求高贵的都死了。\n\n所以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勋贵们,他们没有外部的压力,已经是权利最顶级的一批人。\n\n这种外部无压力的局面,让不少人滋生了骄纵,自满之心,甚至有野心。\n\n大家都是泥腿子,自己为何不能坐天下。\n\n总而言之。\n\n李世民身边的跟着他打天下的勋臣们,还有另外的势力存在,而且巨大和高贵,让他们最大程度的保持了初心。\n\n而朱元璋身边跟随他打天下的勋臣们,他们没有需要让自己继续严己恪守的压力。\n\n反倒是朱元璋不停的说教众人,让众人如何如何,遵守王化爱护百姓云云。\n\n总之。\n\n这些是历史原因,朱高炽懒得理会,当下自己只要在意工业和靖难之事。\n\n金忠愣了愣。\n\n他还以为小王爷会关心大事,没想到小王爷只在乎“小事”,触不及防没有第一时间开口回答。\n\n朱高炽没有催,耐心的等待。\n\n小王爷的思路,的确如同僚们所言,和常人不同,不能以常理度之,金忠重新整理了一番,才谨慎的开口。\n\n“在下离开北平前,王爷交代了诸事,其中有交好秦王晋王的事宜,也透露秦王的长史,以前打过蒸汽机的主意。”\n\n“本来的确是如此计划,主动提出合作制造蒸汽机的事,但是有些变化。”\n\n听到有变化,朱高炽皱眉。\n\n他怕的就是变化。\n\n难道秦王晋王想吃独食?\n\n“蒸汽机的事,秦王不怎么在意,反而开口说任由我们去陕西卖,他不插手。”\n\n“晋王听说了秦王的态度,没有深谈此事,有些类似秦王的意思。”\n\n不要蒸汽机,还把市场让给自己。\n\n这么大方?\n\n不信。\n\n根据历史的记载,可以看出秦王,晋王都不是大方的人。\n\n就算秦王看不到蒸汽机的利益,他那胃口巨大,胆子也大的长史,也会提醒秦王。\n\n朱高炽想不出来原因。\n\n不搞懂原因,他可不敢把商路铺去山西,陕西。\n\n免费的东西才最贵。\n\n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呢。\n\n这叫什么事。\n\n朱高炽口干舌燥,喝了一口茶,自己把山东的商事都叫停了,损失巨大。\n\n结果陕西,山西的情况又不明朗。\n\n“好,辛苦金文书了。”朱高炽起身送客。\n\n这件事要去找朱棣聊一聊。\n\n金忠见状只能起身,嘴角动了动,最后忍住了,恭敬的拱手告辞离去。\n\n四十岁的文书,朱棣怎么会用他呢。\n\n朱高炽看着金忠的背影。\n\n“张全。”\n\n外面的张全,听到里间的声音,连忙走了进来。\n\n“最近府里发生了什么事?”\n\n“没有呀。”\n\n张全莫名其妙。\n\n“那就奇了怪。”\n\n朱高炽越发纳闷,心里对张全也就不满起来。\n\n府里肯定是发生了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的。\n\n朱棣为何用一名文书。\n\n“你最近过得很惬意啊。”朱高炽瞅了眼张全,警示道。\n\n张全有些懵。\n\n自己哪里惹了小王爷不开心?\n\n“把府里的事情盯紧些,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告诉咱,事无巨细都要了然。”\n\n“是府里的老人了,心思要活泛些。”\n\n朱高炽警示道。\n\n以前自己年少,在王府没有话语权,张全自然也没什么地位,只是一名普通的长随而已。\n\n今非昔比。\n\n虽然自己身份没变,还不是世子,可权利截然不同,无论是王府中,还是王府各衙门,朱高炽都能叫的动。\n\n作为自己身边的第一人,张全无形的地位必定也提高了不少。\n\n张全跟了自己多年,论信任肯定是无疑的,朱高炽也信任张全,不过这家伙有些懈怠。\n\n不知道他有没有发现这个改变,并且从中主动承担起他该承担的事情来。\n\n如果他跟不上自己的需求,那自己只能重新从王府找个机敏人出来。\n\n不过在信任方面,还是张全最好。\n\n希望张全能进步。\n\n工厂外柜竞争最激烈,踊跃出来了人才,有些人非常不错,例如王仁,就值得培养。\n\n把蜂窝煤商会,自己就交给了他。\n\n商会做大了,有时候权利可不比官府要小,可以当做政治版图的一个补充。\n\n摊子越来越大,对方方面面的人才需求也大了。\n\n自己能有多少精力?\n\n什么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是不行的。\n\n王府更是重中之重,是自己政治诉求的中心,更需要有人帮忙自己看顾。\n\n张全在大公子小的时候,就跟随了大公子,自然发现了大公子的不快。\n\n心里咯噔一下,吓了一跳。\n\n“公子放心,我一定改,一定盯好府里。”\n\n“哼。”朱高炽没有宽慰。\n\n敲打是一种手段,有时候是需要的,能起到很好的作用。\n\n“你去打听下,金忠此人的来历。”\n\n不曾想。\n\n葛诚来了。\n\n他在公房见到了金忠,知道小王爷请见了他去世子府,不知道有什么事,跟着找了过来。\n\n“诚叔。”\n\n朱高炽亲自起身相迎。\n\n“金忠是去年才到府上,刚开始是府上的一名侍卫。”\n\n“啊?”\n\n朱高炽傻眼。\n\n这是唱的哪出戏?\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