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大喜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一百二十章 大喜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葛诚松了口气。\n\n不过并没有放弃,反而问的越发的细致,大有仿佛要在应天府模仿北平工业一样的气势。\n\n朱高炽有些纳闷。\n\n今天的葛城,面色有些憔悴,难道遇到了什么不顺的事?\n\n可最近王府很寻常,并没有遇到特别的问题。\n\n不对。\n\n金忠。\n\n这个人就出现的很突兀。\n\n出现在在王府短短一年而已,看样子已经获得了父王的认可,又和姚广孝走的近。\n\n姚广孝在朱棣的心中,朱高炽是知道的,地位越来越重,许多事都以姚广孝的想法为主。\n\n可也影响不到葛诚啊。\n\n就算父王如何看重姚广孝和金忠,以葛诚的地位和资历,金忠对葛诚也造成不了威胁。\n\n“这件事真不用过多顾虑。”应天府的生产模式,和北平的模式是不一样的。\n\n朱高炽自信说道。\n\n葛城竟然走神,仿佛在记住这些话。\n\n“诚叔。”\n\n“哦,大公子。”葛诚回过神来,连忙露出笑容。\n\n“和二伯,三伯的事情,目前进展顺利吗?”\n\n“这件事从头至尾都交给了金忠,王爷还没有招我去商谈此事,我也不知道。”\n\n朱高炽怔了怔。\n\n一直以来,王府的大小事都是葛诚亲自办理。\n\n而且这件事非同小可,朱棣竟然没有让葛诚掺和?\n\n王府里最近,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自己不知道的,得催催张全去打探。\n\n“王爷最近很忙,大公子如有什么事情要找王爷,最好寻个好机会。”\n\n看了眼大公子手里的册子,葛诚提醒道。\n\n然后要务在身为由告辞离去。\n\n看着葛诚的背影,朱高炽留在原地沉吟了片刻。\n\n和这帮人尖子打交道久了,对这个群体,自己有了部分的了解。\n\n这些人才讲究个不露声色。\n\n追求泰山压顶而不变色之胸襟,就算自己没有,也要让旁人以为他有。\n\n一个字形容,装。\n\n例如宰相肚里能撑船,绝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气量的。可为了装作有,很多人常常在大众面前故作大度。\n\n刚才葛诚的脸上,藏不住的有心事的模样。\n\n难道真有人会在应天府要搞蒸汽机,被葛诚知道了?\n\n不应该啊。\n\n古代的信息传播速度,何时变得这么快了。\n\n英国在工业革命早期阶段取得的巨大成就,之所以会成为一个特例。\n\n奥秘就在于众多新发明、新技术,都是与英国自身与众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品成本结构相配套而生的。\n\n而欧洲其他地区并不具有英国这样的有利条件。\n\n以至于同样的技术移植到英国境外以后就变得无利可图了。\n\n例如自己的焦炭炼制厂用的起蒸汽机,因为靠近西郊煤区,可以采买到价格低廉的煤块。\n\n以后蒸汽机试用到北平各行各业,都有这个优势。\n\n最能成功复制的,反倒是山西。\n\n山东都不行。\n\n山东千米以上的煤区太多,目前的蒸汽机,可没有这个马力,能把水抽到这个高度。\n\n要是山西模仿,朱高炽虽然担心,但也不惧怕。\n\n因为晋王是个短命鬼。\n\n……\n\n山西太原。\n\n“如果圣人要动手,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那帮人还被蒙在骨子里,在陕西不亦乐乎。”\n\n晋王朱闻言,脸色却没有变化。\n\n这在他看来,并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n\n二哥七月复国,可他没有实权,看上去是让武勋们代替王权,在陕西行事。\n\n可如果真如老四所言,父皇在陕西动手,说不得会恢复二哥的权利。\n\n应天府黄毛孺子,能当什么国?\n\n自己还有机会。\n\n前提是二哥仍然是个有名无实的空名王爷。\n\n自己和老四是亲兄弟,虽然这些年有些生疏,可自己从来没有怠慢过他。\n\n“此事没这么简单。”\n\n另外一人反驳道。\n\n“如果要在陕西动手,圣人早就应该恢复秦王的护卫,才是万全之策。”\n\n“可至今没有迹象,反而是武勋们在陕西获得了实权,继续拖下去,他们的实力更强了。”\n\n“有可能是担心恢复秦王的护卫,会打草惊蛇。”\n\n“此事干系重大,武勋们也不是好相与的,以圣人的手腕,不会放心交给外人,一定会让藩王参与。”\n\n这就走到了死胡同,众人苦思起来。\n\n“会不会。”有人迟疑,众人纷纷望过去,晋王也拭目以待。\n\n“陕西事了,然后命他们再来山西?”\n\n“来孤这里?”\n\n晋王诧异道,随后怒道:“他们敢。”\n\n山西一直被他当做自己的地盘,谁敢来犯。\n\n那人眼神含有其他的意思,晋王见状,逐渐沉下心来,仔细思考起来。\n\n突然,他有些明白了。\n\n“如果真是如此,对孤有大利。”\n\n那人满脸认同。\n\n“如果安排在山西,圣人一定会事前,把山西诸卫所兵权,全部交给王爷。”\n\n“恭喜王爷。”\n\n“何喜之有。”晋王谦虚了一番,故意道,“此事还未有定论,当不得真。”\n\n“还有四弟前番派使来服软,孤是他亲哥,大哥如今不在了,二哥又犯了事,孤要承担起做大哥的责任来。”\n\n“哪里需要他还舍利于孤,天下如何有这种道理。”\n\n晋王只觉得可笑。\n\n堂堂藩王,派来的使者,竟然还会把商事慎重的提出来,真是有失体统。\n\n只要自己能获得更大的权利,真要是获得全山西的兵权,那就是掌握了十几万大军。\n\n什么三司,一朝回到二十年前,整个山西都由自己说的算,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n\n“可是听说蒸汽机利润颇丰。”那人有些犹豫。\n\n晋王直接否了。\n\n在他看来,有些事比黄白之物更重要。\n\n四弟是有本事的人。\n\n他能主动向自己低头,说明他眼里还是有自己这个三哥的。\n\n北平也能拉出十几万大军,如果能把四弟拉拢到自己这边,到时候就能凑出三十万大军。\n\n父皇老了,连武勋们都压不住,还要靠他们做儿子的来出手。\n\n没多久。\n\n从应天府来了一封密信,是缇骑送来的,看过后,晋王大笑不已。\n\n这天起。\n\n晋王仿佛变了个人。\n\n以前抠抠搜搜的,什么都要巴拉到自己手里,突然变得极为大方,四处让利拉拢人。\n\n这封密信,北平也收到了。\n\n……\n\n北平府。\n\n天色渐寒,朱棣望着枯枝发呆。\n\n自从离开应天就藩北平,除去母后崩逝和“大祥”回过应天府,再就是四年前回过一次。\n\n不知道父皇可好。\n\n以前父皇办胡党,面对的局势,比蓝玉要复杂多了。\n\n可父皇雷厉风行,如何像如今,布局了几个月,还未开始动手,甚至发密信给自己。\n\n这回父皇不但做足许多功夫,还务求尽善尽美,不敢有丝毫的遗漏,说明了什么?\n\n父皇老了,还是他在担心。\n\n担心他拿不下蓝玉。\n\n蓝玉比起胡党案的那些开国功勋们,又算的了什么呢。\n\n“父王。”\n\n朱高炽进来,看到院中的朱棣。\n\n“你来了。”\n\n朱棣收回眼神。\n\n“你二伯,三伯都没有说要掺和商事,不过他们想什么,哼。”朱棣冷哼了一声,“他们想要的更多。”\n\n“那蒸汽机的事,儿子还去陕西,山西办吗?”\n\n看到朱棣的神色,朱高炽有些担心。\n\n不会又一场空吧。\n\n“北平诸事摊子铺的大,用钱也多,只靠蒸汽机厂,儿子手头有些紧。”\n\n朱高炽解释道。\n\n“山东本来是可以盈利部分的,不过因为父皇的要求,所以中断了商路。”\n\n“如果陕西,山西也不能成行,恐怕对工厂有些不利。”\n\n“你眼里好像只有工厂,对其余的事不太关心。”\n\n朱棣有些不满。\n\n长子格局小了点。\n\n朱高炽明白朱棣的意思,不过有些不以为然。\n\n他就算关心国事,目前又能做什么改变,根据历史,这段时间本来就没有发生不好的事。\n\n也就说有问题,但能解决。\n\n“有父王在,以父王的才能,自然能应对一切,儿子并不担心国事,反倒是把工业推动起来,提高北平的实力,才是最对父王最有利的事情。”\n\n朱棣听懂了话里头的意味,忍不住笑骂:“所谓因人施策,倒是用到了你老子身上。”\n\n“儿子不敢。”朱高炽低下头。\n\n“陕西,山西的事情先缓一缓,过两月,等明年年初形势明朗后,再顺势而动。”\n\n“至于你的难处嘛,北平全境随你布置,补上你损失的利益。”\n\n朱高炽连忙抬起头。\n\n这话说的可大了。\n\n北平府可只是北平。\n\n只是离北平越远,燕王府的影响力越小,反而是三司在管理,无论是卫所还是地方。\n\n“发生了什么事吗?”\n\n朱棣摇了摇头,并没有把密信的事情告诉长子。\n\n这件事关顾国家社稷安危,他谁也没有透漏,到时按照密信中的吩咐做即可。\n\n不过。\n\n北平府要重回自己的手里了。\n\n既然如此,自然为老大开方便之门。\n\n“你放心去做就好,不会遇到阻力的,官府上的事情,自有咱来打发掉。”\n\n朱棣敢这么说,那自己可就不客气了。\n\n朱高炽忍不住露出笑容。\n\n最近自己很顺啊。\n\n秦王说不要自己的东西,晋王也不要自己的东西。\n\n什么时候,蒸汽机变得这么丢份了。\n\n太好了。\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