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云铁矿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云铁矿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从北平到密云,近两百里路程。\n\n经过营州的时候,营州卫派了一队人马随行,等到了密云,密云卫同样派了一队人马随行。\n\n队伍从十余人,扩大了三倍,人数接近五十人。\n\n晚上。\n\n在卫所提供的房子,人们吃完饭洗漱了一番,一路奔波又四处走访,谁都精疲力尽。\n\n高珍用热水泡了脚,把盆子端起往屋外墙角一倒,在寒风中小跑了回来。\n\n另外一名掌柜,高长芳已经躺在了炕上休息。\n\n高珍还没有睡意。\n\n“你还不睡?”高长芳迷糊中,见到一个人影坐在炕头上,被吓了一跳,睡意被惊走了,半是埋怨的说道。\n\n高珍摇了摇头,把炕桌的油灯重新拨了下,屋子里的光线亮了些,手里还拿着一卷书。\n\n“说起来也怪,以前没有进工厂的时候,太阳一落山,我倒头就睡着了。”\n\n“后来进了工厂,可能是柜上的事情多,心里不落空,反而睡不着了,总要看下书熬一熬。”\n\n高长芳恍然。\n\n理解的点点头,不再埋怨,安慰道:“你们外柜上的确压力大。”\n\n“吵到你的瞌睡了。”高珍歉意的说道。\n\n高长芳没了睡意,披上羊皮袄子,裹着棉被坐了起来,“看的什么书?”\n\n“杂书罢了。”\n\n“《梦溪笔谈》,这书几十卷,你看的哪一卷?”\n\n“你也读过?”\n\n“读完了。”高长芳得意的笑道,然后补充说道:“有一回在小王爷的办公室,看到了这本书,我回头也就买来看了。”\n\n高珍愣了愣。\n\n看来不止他一个人在努力,不少人偷着进步呢。\n\n高长芳和高珍性格不同,毕竟一个久在工厂,一个常年在外奔波,性格能一样才稀奇。\n\n他更好奇王府的权势,对这些外面的事,更充满了兴趣。\n\n“不知道你发现没有。”\n\n“什么?”\n\n“北边不同啊。”\n\n“北平的北面是山区,人口稀少,目前的军户比例占多数,的确和南边不同。”\n\n高珍笑道。\n\n高长芳摇了摇头,小声说道:“我说我们王府在北边的威望,你没发现,咱们这一路的待遇?”\n\n原来如此,高珍知道高长芳指的是什么。\n\n小王爷在北平府做事,虽然各地的官府不阻拦,却也不会主动相迎,但是往北的这一路,谁都感受到了地方上的恭敬。\n\n“应该是卫所和官府的区别吧。”高珍迟疑,分析道:“北边卫所力量大,反而是北平南部,地势平坦,人口较为密集,民户居多,官府力量也大。”\n\n“你这么一说,倒是有几分道理。”\n\n高珍越说自己越明朗,最后深信不疑,确定的说道:“王爷多年领兵北征,北平各卫都是王爷的麾下。”\n\n“虽然战事停止后,各卫所返回原籍,恢复日常,但以往的关系还会保持下来。”\n\n“而且能哪天战事再起,这些卫所仍然重归于王爷的麾下,所以就算在平日,谁又敢不尊王爷的命令?”\n\n“原来如此。”高长芳明白了,然后佩服道:“还是你们在外面跑的人有见识,见多识广。”\n\n“都是猜测罢了,当不得真。”\n\n见天色已晚,高珍放下书籍,说了句睡吧,真的就倒头就睡了,留下睡意全无的高长芳傻眼。\n\n第二天。\n\n卫所公房服役的军户们,烧了水做了饭,提供给人们使用。\n\n朱高炽自然不在此地。\n\n昨晚被指挥使请回他的家中,早上告别后,指挥使的公子送了几里地。\n\n带着人来到卫所,一行人重新出发。\n\n密云。\n\n八山一水一分田。\n\n人口稀少,田亩不足,目前的人口,主要还是军户,属于北平府的军事要地。\n\n各地的卫所极为配合,大开方便之门,要人要给,要地给地。\n\n有两队士兵护卫,密云各地可以横着走。\n\n军士们也很好奇。\n\n密云这个鸟不拉屎的破地方,贵人来这里做什么。\n\n朱高炽没有解释,只对指挥使透露过,他要在这里开矿。\n\n至于朱棣和他们怎么事先打的招呼,他们的态度为何这么爽朗,朱高炽并没有怀疑。\n\n靖难之役,朱棣造反,不光燕山三卫很快追随,北平府各地的卫所,态度多倾向燕王府。\n\n不过北平府南边的卫所,的确让朱棣花费了些手段才收服在手中。\n\n保定,镇定不提,就连北平城的门户,南边与保定交界处的涿州三卫,也不像北边的卫所轻易控制到手。\n\n但是靠着朱棣常年的威信和手腕,北平府大多数卫所,最终还是倒向了朱棣。\n\n如此才为朱棣提供了足够多的精锐士兵,为日后以少胜多打下了底子。\n\n否则任由朱棣的军事才能如何卓越,如果手里没有精锐的士兵,也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n\n“经过对本地铁矿的了解,以及我们自己的工匠的探查,此地区的矿层巨大,延长一两里,甚至十余里,还有一处长达二十余里。”\n\n“有一家民铁,开采了数十年,至今还没有探到底处。”\n\n“根据当地的师傅介绍,铁矿的厚度有多层,矿层厚度常有近千尺。”\n\n万三说起铁矿,如数家珍。\n\n密云的准备工作,已经筹办了许久,各项事宜都有详细的资料,他们这回是来拍板的。\n\n万三说的这些消息,朱高炽早就知道了。\n\n密云的矿产资源,在后世经过勘探查明,铁矿之多,占北京地区总储量的百分之九十六以上。\n\n密云铁矿在后世也是闻名的。\n\n古代也有铁矿生产。\n\n但是规模小,以露天矿产居多。\n\n“煤矿的开采,难度比铁矿要大许多,而且煤矿有许多的危险性,以当下的技术,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n\n“所以中华重工不追求建立自己的矿井,选择和煤场主合作,至于铁矿,密云的铁矿,是一定要垄断在手中的。”\n\n“除了密云的铁矿资源丰富,最重要的是密云的铁矿容易开采,危险性可控。”\n\n“掌握了密云地区的铁矿,中华重工不会惧怕任何竞争,如虎添翼,所以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的。”\n\n不光是如此,密云铁矿是最容易开采的地区。\n\n也因为太容易开开采了,导致后世的人,叫上几个同伴,只需要几把镐头进山,就能挖出一车一车的铁矿。\n\n正是因为门槛低,犹如蚂蚁搬家,人人都进山挖矿,导致后世屡禁不止。\n\n这种稀有的“宝地”,朱高炽当然不能错过。\n\n“中华重工的冶铁厂,以大工厂生产方式,结合我朝最先进的冶铁技术,产量会达到惊人的地步。”\n\n“只靠民矿是满足不了的,而且密云的铁矿,咱是要垄断在手中的,以此自产自销,让冶铁厂的铁器的成本,控制到最低的程度,然后才能以最低价面向市场。”\n\n因为前几日和人们讲述过生产分配的道理,许多人明白小王爷的意思。\n\n一切为了工业让步。\n\n“可密云有好几家民矿,他们恐怕不会卖。”实诚的万三问出了老实的问题。\n\n贵人吃人。\n\n不过因为和小贵人接触日久,万三已经忘记了。\n\n马王宣控制住了笑容,不让自己发出笑声,倒是高长芳忍不住笑出声。\n\n“他们会送给咱的。”朱高炽宽慰了万三一句。\n\n送?\n\n凭啥啊?\n\n万三老脸有些懵,没有反应过来。\n\n“高长芳。”\n\n“在。”\n\n“筹办铁厂,以及铁矿的具体事务,由你负责,有没有问题?”\n\n“没有,小王爷放心。”\n\n高长芳事先已经知道,为此做足了准备。\n\n“商人是逐利的,但是我们不是纯粹的商人。”朱高炽扫了眼众人,众人都坐直了上半身。\n\n“中华重工在盈利,如果以商人的品性,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压榨工人。”\n\n“提高工人的工时,降低工人的工钱,耗干工人的潜力。”\n\n“特别是我们这种密集作业的大工厂,只此一项就能带来丰厚的利润。”\n\n“而咱不认可这种生产方式,对你们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既要保证利益,让工厂最大限度的盈利,又要照顾好工人的生活。”\n\n中华重工一直是这么做的。\n\n普工一个月都是一两银子的工钱,军户工更是每月一两五钱。\n\n还有具备手艺的人,会写字算术的人等等。\n\n“如果按照生产方式,以此带来的成本问题,如果有另外一家和我们一样的工厂,我们竞争不过别的人。”\n\n“所以我们要垄断,例如垄断密云的铁矿。虽然不开煤矿,却要垄断蜂窝煤的技术。”\n\n“垄断生产资料,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工人的利益,这个道理希望大家能明白,绝对不是为了一家之利,更不是为了咱的私欲。”\n\n对付密云民矿的手段,朱高炽不能让眼前的人们,产生不道德的想法。\n\n事情做得是以权逼人,但事情的本质,是为了民生的发展,让工业的好处,扩展到百姓层面,而不是停留在工厂主身上。\n\n这就是比西方工业革命后,更为先进的社会分配方式。\n\n一个人,要有私德。\n\n一个集团,要有公德。\n\n管理者有公德心,才能让中华重工现阶段以人为本的风气,继续保持发扬下去。\n\n感谢化石无恒的打赏。\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