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子是别人给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子是别人给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大公子。”\n\n袁容进了世子府,清楚的看到了大公子在王府的地位,眼睛里有些羡慕。\n\n就因为自己不是嫡子,他在自己家中,受了不少的委屈。\n\n“请坐。”\n\n朱高炽没想到袁容这么早就登门,扯了扯衣袖,出门前婢女手忙脚乱的。\n\n“好的,大公子。”袁容面露微笑。\n\n态度十分端正。\n\n对袁容的表现,朱高炽十分满意。\n\n之所以用他,不只是因为他和大姐的婚约,也不光是他有才,是因为他听话。\n\n历史上朱棣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干什么他就坚决不干什么,哪怕做了一半,收到朱棣的命令,立马就退的干净。\n\n靠着这个优点,他活跃了三朝。\n\n“有些地方,我的长随面子不够,需要你出面。”朱高炽详细的解释了一番。\n\n“下面的人敢违抗?”袁容拍马屁说道。\n\n朱高炽不信袁容不懂,但还是笑道。\n\n“权力权力,合起来就是上行下效,分开来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n\n“而且布政司才是地方官府的上司,王府对地方的管理名不正言不顺,何况是咱呢,明面上不抗拒,实际上推诿,也是人之常情。”\n\n袁容没有继续装傻,过犹不及的道理,他也懂。\n\n大公子既然找上他,他肯定要办好,不能让大公子失望,思索该怎么解决此事。\n\n朱高炽没有打扰袁容,喝了一口热茶。\n\n朱棣担心他钱上面的事,朱高炽却认为钱的事真不难,难的是政治上的问题。\n\n政治上的问题,朱棣都解决不了。\n\n穷人的钱目前挣不了,他还挣不了富人的钱不成。\n\n富人之所以不花钱,是因为他们早就花了钱,市面上没有更多的商品,值得他们再花钱。\n\n一个新式的蜂窝煤炉,款式看不上?那就制作精美些。\n\n多用些名贵的材料,让工匠们镂空,雕刻更多的精美图案,两三两银子的新式煤炉打动不了他们,二三十两的新式煤炉,自然能打动他们。\n\n本来就对生活有利,王府都在用,上行下效,各家谁会不用呢。\n\n等以后成本下去了,铁料木料的价钱都低廉后,一两银子百姓们用的起来吧。\n\n一两银子还不行,五钱银子用的上了吧。\n\n什么商品不都是从权贵到富人,富人到平民么,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如此。\n\n自来水管,喷水的池子……\n\n挣钱的路子朱高炽不缺,市场也有。\n\n不久后。\n\n中华重工蒸汽机工厂外柜管事蜂窝煤商会会长王仁,蜂窝煤作坊主蜂窝煤商会副会长郭松。\n\n这里可是燕王府。\n\n两人既紧张又兴奋。\n\n“这位是袁容,开国功勋之子,接下来会帮助你们,你们把目前遇到最困难的问题说说。”\n\n朱高炽可没那么多神神叨叨的故作高深。\n\n什么上位者保持神秘云云。\n\n他是燕王府嫡长子,这个名头就已经是最高深的手段,什么都不用做,大把的人抢着要效忠。\n\n袁容没有因为两人是白身就轻视二人,阻止了二人的跪礼,一脸的热情。\n\n既然小王爷看重二人,就算是白身也影响不了什么。\n\n狐假虎威也是威。\n\n王仁谢过了袁容,才开口说道:“租房问题不大,购煤问题也不大,难的是各地官府不收税。”\n\n这么好的机会,郭松也不会一言不发,谨慎的说道:“蜂窝煤利润不大,如果不能像柴薪一样的免税,就会很难进行下去。”\n\n朱高炽点点头,看向袁容笑道。\n\n“蜂窝煤和薪柴一样,涉及民生,理应免税,大力支持,不过蜂窝煤毕竟是新事物,很多地方官府还没有这个观点。”\n\n“北平城能同意免税,其余地方倒是不好解决,态度有些强势。”\n\n这就是卫所和官员的区别。\n\n王府的事,在卫所大开方便之门,到了地方上,官府只听布政司,按察司衙门的。\n\n毕竟地方官府直接受二司管理,肯定是听二司的。\n\n“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布政司不好拒绝王府的面子,地方官府离王府远,胆子倒是大些。”\n\n袁容笑着说道,明白了自己要应对的是什么问题。\n\n虽然态度轻松,可心里沉甸甸的。\n\n这个问题不好解决。\n\n别说他只是庶子,就算是自己大哥的身份,各地官府也不一定给面子,倒是小王爷亲自去地方一趟,才可能逼得官府退步。\n\n不过小王爷自己解决问题,还需要他干什么。\n\n“我试试吧,万一不成,小王爷可不要怪我。”\n\n“尽力。”\n\n朱高炽知道难处,没有为难袁容。\n\n“你们二人就听袁容的。”\n\n“是。”\n\n王仁,郭松连忙应道。\n\n出了世子府。\n\n袁容向二人说道:“近两百州府县,我们先从州府开始,然后县,有不同意的地方,也不要浪费时间,直接下一家。”\n\n最后强调说道:“先把能说服的地方先拿下,然后想办法回头解决剩下的地方。”\n\n先易后难,而且又能尽快的开工获得利润,不失为上策。\n\n两人心服口服。\n\n天气寒冷,并不能阻止想要往上爬的人。\n\n一行人从保定府开始逐一登门拜访当地的知府或县令。\n\n比起张全,袁容到底是开国功勋之子,又是为燕王府奔走,比起张全的面子大得多。\n\n至少没有官员拒绝见他,哪怕私下推诿,面还是要见得,不能得罪人不是。\n\n袁容很诚恳,真把这件事当做他的大事来办,诚心诚意的说服官员们。\n\n官员们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蜂窝煤的好处。\n\n每年为了解决城中百姓使用柴火的问题,都要组织民夫去砍柴,不光服役的百姓痛苦不堪,官府每年也要伤透脑筋。\n\n他们可不敢太过逼迫百姓,当今圣人对官员盯得紧,手段毒辣,哪个官员不畏惧。\n\n至于以服役逼迫百姓破家,行吞并田亩之事,至少大部分的官员目前是不敢的。\n\n如此就没有利,没有利的事情,而官府每年都要伤透脑筋,那就是件麻烦。\n\n蜂窝煤本身是好事,能解决城中百姓生火做饭取暖的问题,解决了官府的麻烦,可偏偏此物背后是燕王府。\n\n谁敢不在乎布政司的态度?人家握着官帽子。\n\n所以哪怕袁容费劲了力气,效果并不大,各地的官府当面不拒绝,可实际上却没有施行。\n\n问就是拖字诀。\n\n朱高炽得知后,只能去找朱棣。\n\n中护卫指挥使唐云也在。\n\n如果非要从三个卫的指挥使中,找出谁对朱棣最忠心耿耿,那无疑是唐云。\n\n往下放,从千户中来论,第一人就是丘福。\n\n如果不是丘福最后大意,导致战死的早,让朱高煦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那么等朱高煦造反的时候,形势还真不好说,至少不会轻易的失败。\n\n不过现在无论是唐云还是丘福,朱高炽都有信心二人会支持自己,二弟可以收起野心了。\n\n“你觉得你亲自出面去地方上,官府就会给你面子?”\n\n朱高炽听到朱棣的口气,有些小瞧自己。\n\n朱棣看了眼唐云,老将唐云人来成精,可不会参与他们两父子的事情,一言不发。\n\n“老大啊。”朱棣感叹道,长子在卫所的确有了些许威信,可是他不懂。\n\n“面子是别人给的,丢则是自己的丢的。”\n\n“咱都不敢说北平诸府,所有的地方官府都会给咱的面子,所以咱从来不轻易对地方事务表态。”\n\n“因为不表态,就不会被拒绝,不被拒绝,就不会丢面子,没有丢面子,外面的人就会对王府忌惮,不知道王府的面子有多大。”\n\n这话好有道理。\n\n朱高炽一时无语。\n\n朱棣见长子能听人劝,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你去了地方,官府要是给你面子还好,要是不给你面子,影响的是你的威信啊。”\n\n“你可以使唤人出面,例如让袁容为你跑腿,但是你一定不能亲自下场。”\n\n朱高炽明白了朱棣的行事之道。\n\n可是他有他的难处。\n\n“难道蜂窝煤商会的事,就真的无法解决了吗。”\n\n朱棣和唐云相视一笑。\n\n唐云主动劝道。\n\n“小王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何不等几天在看看,说不定形势就变了呢。”\n\n朱高炽眨了眨眼睛。\n\n他们肯定知道了自己不知道的消息,却不向自己透漏。\n\n自己不是输在不如他们聪明,而是输在自己对朝廷信息上的了解,不如他们二人。\n\n既然都说让自己等,朱高炽也只能等了。\n\n……\n\n北平布政司,衙门里没几个人,年关将近,衙门虽然还没到放假的时候,早就气氛松动。\n\n有些人早上还来点卯,然后偷溜回家,更多的人早上都不来了。\n\n经历司。\n\n“都事都没走,不太好吧。”几名资历轻的年轻小吏,有些不敢开溜。\n\n“别的衙门早就没人了。”\n\n有人鼓动道。\n\n“都事来衙门才几个月,自然要摆出姿态,新官上任三把火,都事三把火还没有烧呢,小心触霉头。”\n\n有人谨慎的提点道。\n\n这下子,连那名老资历都不敢再提开溜的事情了。\n\n经历司公房。\n\n苏观收到一封来朝廷的公文,打开一看,震惊的站了起来,满脸的不可置信。\n\n感谢书友3744打赏\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