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强夺兵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一百六十一章 强夺兵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天还是黑的。\n\n百户所的旗官们,已经汇聚到一起,加上点的所里的几名老兵,二三十人,三三两两的无精打采。\n\n土坡子上,百户望眼欲穿。\n\n“至少要一个时辰。”\n\n一名小旗官打趣道。\n\n百户呼了口气,虽然知道手下说的没错,可他还是忍不住心慌,没想到上头会点名他这里。\n\n“等会卫指挥使司的人来了,各个都跟老子打起精神,谁要是丢了人,别怪老子不客气。”\n\n百户骂道。\n\n虽然百户破口大骂,其余人却满脸不在乎。\n\n说起来是一个百户所,其实和村子没什么不同,朝夕相处二十余年经历两代人。\n\n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战场,是过命的交情。\n\n军中上下森严,不过在百户所里,保留了几许乡亲关系,并没有在军营时的严肃。\n\n百户见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也没有深究。\n\n真到了战场上,眼前的一帮旗官和精锐,多的不提,要靠他们保命呢。\n\n底层就是这么回事,比较粗暴。\n\n“几两银子的事,听说不光是小王爷,指挥使大人也会陪同,如此大动干戈,岂不是小题大做?”\n\n百户身边的心腹旗官,鄙视的说道。\n\n“你管上面怎么想,让你多挣点银子还不好。”另外一人笑骂道。\n\n“小王爷搞的军户经济合作社,我等军户自然是感激的,不过传出去不好听啊。”\n\n那小旗官板着手指头数道:“所里总共就三十六头猪仔,需要来巡视么?”\n\n“上面的想法,我们哪里懂,听着就是。”\n\n“头,有什么说法?”\n\n百户没有理会。\n\n见到百户的样子,那旗官连忙凑上来,“你肯定知道,快跟弟兄们说说。”\n\n其余的几人也露出好奇的眼神,纷纷围了过来。\n\n“妈的。”百户又骂了句,本来不想说,但是见兄弟们各个伸出头,也不好碍了他们的兴趣。\n\n“这他娘的是站队,谁真关心们家里的几头猪了,你们这群大老粗,跟所里婆娘们一样,天天问东问西。”\n\n“哦。”\n\n“原来如此。”\n\n人们恍然大悟。\n\n“可之前王爷不是来过么?”有人好奇的问道。\n\n卫所的生活太过单调。\n\n或者说乡村和军户中的精神世界很贫瘠,外界的一点变化,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n\n百户也不再掖着藏着,他本来也不懂,他和几位同僚百户,昨日同样缠着千户,千户不耐烦的透露给了他们。\n\n“王爷来去匆匆,那是上面的站队,我们地方上知道个屁,小王爷这次来,就是在下面透风,让所有的千户卫所以下都知道,以后要听王府的话。”\n\n“一个千户所有十个百户所,全跑一遍,小王爷岂不是跑断腿。”\n\n百户翻了个眼,懒得再搭理。\n\n说话间。\n\n东方的天空泛白,黑了一会儿,人们的视线越来越清晰。\n\n路上赶来了其余卫所的百户们。\n\n不久后,副千户也来了。\n\n“千户去了卫司衙门,迎接小王爷和指挥使,让我交代你们,不要惹出篓子。”\n\n“不敢。”\n\n众人纷纷说道。\n\n人们等啊等,等足了一个时辰,终于,土路上出现了一群人。\n\n“来了,他们来了。”\n\n有人喊道。\n\n朱高炽骑着马,身边有密云卫指挥使郭英,密云后卫指挥使的长子舍人等人。\n\n等候多时的人们,规规矩矩的上前行礼,没人乱说话。\n\n军户毕竟是军事组织,本身也是军队,所以秩序性强,单论规矩,就比民间要多不少。\n\n随行的有中华重工的人员,只是比起北平,中华重工的人在密云要收敛一些。\n\n军户们躲得远远地,不敢靠近。\n\n参加军户经济合作社的的十二户,身份全部是本地的旗官,所以上下都很放心,不怕出幺蛾子。\n\n每家猪圈三头猪,几个月来已经成了小猪,不再是猪崽。\n\n“小王爷的恩德,卫所的人们感激不尽,永世难忘。”百户讨好的说道。\n\n对王府的马屁,上面拍得,他也拍得。\n\n“哈哈哈。”\n\n朱高炽忍不住笑了起来。\n\n一回生两回熟,比起上一回密云,如今的他更加的有底气。\n\n“父王最在意军户们,北境有今日之安宁,全赖军户们勇猛作战,辛劳种地。”\n\n“对于军户,王府从来不会吝啬,对于功劳巨大的人,王府更不会亏待。”\n\n朱高炽说的很直白,和基层说话越粗俗越好。\n\n而且他也不是虚情假意。\n\n像密云地区,哪里还有什么汉人。\n\n明朝开国,收复北地,在此地设密云卫和密云后卫,两卫迁移来一万一千余军户。\n\n近六七万军户人口,可以说占了密云总人口的八成之多。\n\n这还是轻的。\n\n像隔壁的永宁卫,当地的人口全部是军户。\n\n至于辽东全境。\n\n当下只有军户没有民户,乃至前些年撤州县,因为没有民户可以管理。\n\n所以明初北境无论是恢复经济,还是重修水利,或者保卫国家,主要靠的是军户,而不是民户。\n\n郭英亲眼看到卫所里的猪圈,几头猪不值钱,但是事情哪里是这么简单呢。\n\n无论军户们心里怎么想,王府通过军户经济合作社,和下面打通了管理通道。\n\n王府可以略过卫司,直接传话到旗官一级。\n\n这个悄然的变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的优势,将会成倍的递增。\n\n等于王府接了地气。\n\n郭英暗自看了眼密云后卫的人,郑亨还是有些眼力见的,没有犯傻,最后还是把他的儿子派来了。\n\n暂时没有人不开眼,朱高炽也松了口气。\n\n刀子能不动,还是不动的好。\n\n不动刀子,气氛要好很多,比王府采取强硬的手段,起到的效果要高一层。\n\n密云卫和密云后卫如此识趣,王府和中华重工在密云的各项布置,也顺利的施行下去。\n\n例如军权。\n\n在重要的要道上设卡立营,例如石匣营,\n\n扼制密云南下之路。\n\n北方不少的城池关隘,因为游牧文明的特性,对他们是有害的,所以早就被拆除了。\n\n明朝立国二十余年,除了通过移民和军户,恢复北境的农业设施外,也耗费了无数的钱粮修建城池。\n\n石匣营所在的石匣城,是在此要道上,修筑的一座土城,到了未来的嘉靖朝,还会扩建为石城。\n\n一直到后世修建密云水库,这座古城才被遗弃掉。\n\n朱高炽坐在密云卫卫指挥使司提供的公房里,看着密云地区的地理舆图,石匣营的位置令人赏心悦目。\n\n石匣营的守兵不多,才几百人而已。\n\n但是属于密云卫,密云后卫服役的军营,加上王府的影响力,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n\n听话的人可以招入营地,不听话的人也可以招入营,等于王府间接实控了两卫。\n\n人心永远是不可靠的,只有实权才最重要。\n\n燕王府能在北平获得人心,前提是王府的权势,空有仁义之名,并成不了大事。\n\n有名,有财,有兵,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相辅相成。\n\n王府有名。\n\n中华重工有财。\n\n接下来就该图谋兵权。\n\n兵权有很多种,朱高炽想要的兵权,和蓝玉的兵权不同,他那种一封旨意下来,只能乖乖等死,不是朱高炽想要的。\n\n心里的兵权,是王府一声令下,十万带甲之士无所不从。\n\n这才叫握住了枪杆子。\n\n“石匣营是王府控制密云地区的重要一环,接下来就要看丘福你的手腕了。”\n\n朱高炽用火钳从煤炉底部掏了掏煤灰,动作很轻微,以免弄出灰尘,慢慢的扫入撮箕里。\n\n这些事不用他来做,偏偏以他的身份做这些事,会令人觉得钦佩,认为小王爷身上有人间烟火。\n\n又能打发时间,又能提高自己的名望,何乐而不为呢。\n\n自己又不是真的从小锦衣玉食的人,做这些事情非常的熟练,有种重温小时候的乐趣。\n\n“小王爷放心,谁敢不听话,有的是法子发落。”丘福自信的说道。\n\n丘福是老将。\n\n他说出的保证,朱高炽是信的,此人是靖难功臣前几的人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也不可能达成后世的成就。\n\n两人谈论了石匣营的布置,第二日就走马上任,郭英看在大公子的面子上亲自陪同。\n\n石匣土城不大,两条主干道,西北是伙房,马号;东北是公房;西南是营房;东南是各仓。\n\n有小王爷和指挥使护送上马,新官上任三把火,丘福很轻易的掌控了全营,没人敢抗拒。\n\n以前密云是边疆,后来在大漠设立开平卫和大宁卫,密云就成为了两地的后方。\n\n“石匣城中服役人数,王府希望能扩充到一千人。”\n\n朱高炽向密云卫和密云后卫说道。\n\n这个命令没有手续。\n\n郭英和郑亨脸上露出难色。\n\n他们二人没有收到北平都司的公文。\n\n朱高炽心平气和,没有因为两人的迟疑就气愤。\n\n终归还是要理解别人的难处,给别人一点时间来适应。\n\n“咱和父王不一样。”朱高炽看向二人,一脸的真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二位既然投靠王府,那就开门见山,不要觉得咱说话不好听。”\n\n“大公子请言。”二人连忙说道。\n\n朱高炽笑道:“王府要加强在密云的势力,而二位能不能不理北平都司,直接听命于王府,此举也可见分晓。”\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