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水塔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水塔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承运门阁楼,石栏旁。\n\n朱棣雕栏相望,可以看到整个燕王府,在石台走到楼角,身后跟着葛诚,金忠,还有一名太监。\n\n在楼角往东北方向,可以看到世子府建筑群的屋檐。\n\n“最近王府出手比较多,郭英此人不算出格,敲打一番,如果识趣的话,可以留住他。”\n\n金忠很平静。\n\n葛诚在金忠的左边,从阁楼出来后,一直没有话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n\n对身侧这位新人,葛诚内心复杂。\n\n短短一年的时光,从看门的侍卫到长史府右长史,窜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n\n虽然知道燕王提拔人才不问出身,唯才是举,但葛诚这个人的发迹,令很多人惊呆了。\n\n“的确如此。”朱棣认同金忠的提议。\n\n北平几个月来人心混乱,王府获得了大利,的确要适可而止,他本来还担心金忠。\n\n金忠,姚广孝,长子三个人有些激进。\n\n蓝玉大案发配辽东之提议,是王府最大的一次冒险,还有趁机提拔亲信。\n\n孙岩,丘福等人的外放,此举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n\n再大的案子,可一不可二,终归要平息。\n\n“最近二哥三哥的动作都平息了下来,王府接下来也要平息。”朱棣驻足,收回了远望的视线。\n\n“最大的收获,是晋王府,朝廷有些人,接下来应该会出手打压晋王,然后才会轮到秦王,最后是我们。”\n\n金忠自信的说道。\n\n晋王本来威信不强,趁着这个机会,一下子掌控了山西全境的兵权,反而比燕王要显眼。\n\n因为燕王的威信高,在北平本身就有根基,做的一些事情,本来是惹眼的。\n\n但是有了隔壁晋王的衬托,又不那么引人注目了。\n\n至于秦王。\n\n无论如何,太子死了,他就是最年长的藩王,从名器上来看,才是对皇太孙威胁最大的人。\n\n“太子一系要么先对付秦王,要么对付晋王,最后才轮到我们,能为我们获得至少五年的时间。”\n\n金忠把当下局面分析的条条是道,真不像个白身。\n\n但他虽然是白身,其实家学比白身要渊源多了。\n\n唯才是举。\n\n这个才,大多数是家道中落,没有身份沦为百姓的子弟。\n\n“无论五年还是十年,并没有什么区别。”\n\n葛诚打断了金忠。\n\n金忠看了眼葛诚,悄然退后一步没有反驳,这个态度令葛诚无话可说。\n\n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n\n朱棣没有理会两位左膀右臂的暗斗。\n\n至少两人还能为王府争取,如果是余逢辰,这个老古董,满眼只有圣人之道。\n\n难道王府就什么都不做么。\n\n朝臣们这么希望,恐怕父皇不会这么认为。\n\n前年自己还奉诏带领十余万大军出征,以及二哥同样如此,父王的计划,就是用他们这些可以信任的儿子们开疆拓土。\n\n前朝不就是如此么。\n\n只可惜读圣贤书的官员们不认可,更令人措手不及的,是正当壮年的大哥突然病逝。\n\n“老大从密云回来在忙些什么?”朱棣笼着手,一脸的冷静。\n\n那名太监上前一步,弯着腰低着头,“大公子最近忙着工业上的事情。”\n\n“工业。”\n\n朱棣自语了一句。\n\n外人说大公子重视商业,老大说这是工业,所以府里人跟着叫工业,其实他们都不懂。\n\n“你去跟老大交代,让他从各卫,包括王府侍卫中,看中了谁,就挑去做他的侍卫。”\n\n“天天外头跑,总要有人护卫的,光几名长随可不行。”\n\n王爷的话,几人都没有惊讶。\n\n世子的名器,需要圣人下旨,但是实际上,王爷已经给了大公子世子的待遇。\n\n朱棣往回走去,正如老大所言,王府的权势已经到了天花板,只能从工业上突破。\n\n而未来,只有父皇能决定王府的命运。\n\n父皇是会继续按照他以前的布局,以藩王为大明开疆拓土,还是被那些朝臣影响,忌惮藩王威胁皇权,谁也不知道。\n\n朱棣只觉得那些朝臣很烦。\n\n他们眼里就只看到藩王是威胁,为何就看不到藩王们这些年对国家的贡献呢。\n\n世子府。\n\n朱高炽看着手里的报告。\n\n关于厂区修建水塔事宜计划书。\n\n前面坐着小九,王本等人。\n\n世子府来往的人员中,中华重工的人越来越多,占比超过了三成。\n\n中华重工主厂区,密云分厂区,随着规模的扩大,各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n\n例如对用水的需求。\n\n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业用水,需要更高效的技术。\n\n焦炭炼制厂的订单越来越大,加上密云和北平通车后,密云冶铁厂成为了焦炭炼制厂最大的客户之一。\n\n十个焦炉火力全开,仍然供不应求,需要修建更多的焦炉。\n\n焦炉炼焦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用蒸汽机抽水,无论是效率还是便利性都得不偿失。\n\n“研发司收到的几份申请中,有用更大抽水力的蒸汽机,可经过尝试,始终突破不了,目前这项研究陷入瓶颈。”\n\n“另外一份申请,提供了新的思路,用现在抽水的高度,修建水塔,利用水的压力,通过管道流入需要的地方。”\n\n“这项思路令我也惊叹不已,仿佛打开了一个大门。”\n\n小九脸上没有嫉妒,话里话话,对这个想法充满了赞扬。\n\n研发司交给小九。\n\n他可能不是一个最好的管理者,但一定是对其余工匠最支持的人。\n\n宋朝的压水井。\n\n抽水高度最高理论深度为十米,实际中多为六米到九米。\n\n在纽可门蒸汽机之前,西方蒸汽利用诞生原理,从铜缸中活塞的上方通入蒸汽,让其做功推动活塞向下。\n\n等蒸汽做功完成后,部分冷凝成水,活塞上方部分形成真空,活塞在大气压作用下向上运动。\n\n当剩余空间很小时,残余水蒸汽被活塞顶出来。\n\n但是这个技术无法用来抽水。\n\n为了满足矿井的需求,在此技术之上,发明了萨弗里版蒸汽机,也就是纽可门蒸汽机的前身。\n\n将一个蛋型容器先充满蒸汽,然后关闭进汽阀,在容器外喷淋冷水使容器内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n\n打开进水阀,矿井底的水受大气压力作用经进水管,流到容器中;\n\n关闭进水阀,重开进汽阀,靠蒸汽压力将容器中的水经排水阀压出。\n\n待容器中的水被排空而充满蒸汽时,关闭进汽阀和排水阀,重新喷水使蒸汽冷凝。\n\n如此反复循环,用两个蛋形容器交替工作,可实现连续排水。\n\n萨弗里的蒸汽泵取代了用大量马匹,顺利将井下水抽了出来,这项伟大发明得到了广大矿主和矿工们的喜爱。\n\n于是萨弗里被矿工们亲切地称为矿工之友。\n\n但是萨弗里的蒸汽机抛弃了活塞技术,浪费了大量的蒸汽,部件太复杂,提水高度也只有六米。\n\n而工厂目前使用的蒸汽机,属于纽可门蒸汽机。\n\n纽可门蒸汽机,吸收了萨弗里蒸汽机快速冷凝的优点,帕平蒸汽泵中活塞装置的长处。\n\n通过烧煤产生蒸汽,顶起活塞,推动提水装置向下运动。\n\n当活塞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活塞气缸旁的水罐向活塞下方注冷水,水蒸汽冷凝形成真空。\n\n此时活塞在大气压的压力下向下运动,提水装置将水从低处提上来。\n\n实现了用蒸汽推动活塞做一上一下的直线运动,每分钟往返十六次,每往返一次可将九十斤水提高到五十米的高度。\n\n五十米高度已经是纽可门蒸汽机的极限。\n\n想要继续突破,需要解决活塞密封性不足,漏气现象严重,以及气缸充满水蒸汽后,依靠冷水进行冷凝,浪费了大量热量的问题。\n\n总之。\n\n解决了这两样问题,那就是瓦特蒸汽机了。\n\n“第一项想法,如果能达成,就有了技术更先进的蒸汽机,为此是值得投入的。”\n\n“第二项想法,能解决现在的问题,也是值得投入。”\n\n朱高炽抽出一张白纸,用细毛笔沾了墨水,在上面画了一张图,图上画了一个高塔。\n\n“目前蒸汽机抽水的高度为一百五十尺,如果修建这么高的水塔,可以满足整个厂区的用水问题。”\n\n朱高炽强调道:“无论是工业用水,还是生活用水,都不再是问题,还能节省大量的煤块。”\n\n纽可门蒸汽机最大的问题,只能用在煤场附近,因为纽可门蒸汽机用煤量巨大。\n\n以前一个焦炉就要使用一台蒸汽机,如果修建了一百五十尺高度的水塔,铺设水管,只需要一台蒸汽机就能解决。\n\n虽然这台蒸汽机用的是最大功效。\n\n“一百五十尺!”小九惊讶的合不拢嘴。\n\n几十个人高啊。\n\n“砖头,铁料,木料等,你们尽快商议一下,决定采取哪种结构才能适应。”\n\n以当下现有的技术,用冶铁厂的九炼铁,也就是高密度钢材,修建钢铁架是最合适的。\n\n而五炼铁是低密度钢材,虽然让性更高,可塑性强,但是,硬度不如九炼铁。\n\n不过朱高炽希望研发司多积累技术。\n\n如果采用砖石技术,那么传统的成本就太高了,那么会把水泥逼入人们的视线。\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