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告工人书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二百七十一章 告工人书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大兴县,东北台村。\n\n从北抵达,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直道,往南行走下去,道路两旁开始出现工厂。\n\n越往里面走,工厂的规模越大,分支的道路也越来越多。\n\n原来土地上的房屋不见了,当地有名的“铁渣桥”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直桥。\n\n厂区中,有许多的摊贩,而总部的宿舍区也是扩建了又扩建,提供工人们住宿。\n\n宿舍区的楼房修建的越来越高,最新的一栋房子,修建的高度超过了二十米。\n\n在建筑的上面,搭建了起重机,利用滑轮把地面上的建筑材料,运送到楼层上。\n\n外围新的建筑高,里面老的建筑反而高度低,走到这里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最高的建筑。\n\n总部核心区的钟塔。\n\n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厂区的道路上,时不时经过按照路线行驶的马车,人们可以免费乘坐。\n\n毕竟总部区占地规模太大了,而厂区内的马车,可以加快人们的行动速度,提高生产效率。\n\n在宿舍区的东边集市,还修建了二层的水泥建筑,招牌上写着中华重工大酒楼。\n\n大酒楼的消费水平很高,普通的工人一般是不会来此处消费的,多半是富裕的人用来接待。\n\n而现在大量的商人涌入总部厂区,财大气粗的商人们,让中华重工大酒楼供不应求。\n\n外柜的管事们,会请他们从外地赶来参会的重要合作伙伴吃饭,更多的是商人们请中华重工的管事们吃饭。\n\n蜂窝煤商会,军户经济合作社,煤矿行业协会等组织,一口气在中华重工大酒楼包下了包间一个月的使用时间。\n\n因为路途和消息传播速度等原因,许多商人提前来到了总部,还有不少的商人还在途中。\n\n提前来的商人们,当然有他们的算盘,靠着这个机会,和中华重工的管事们联络交情。\n\n中华重工大酒楼是最好的去处,可位置有限,导致北平城中的餐饮业生意火爆了起来。\n\n大量商人们,特别是大商会,不但东家来了,还会带着掌柜以及管事。\n\n这些人有钱,也愿意花钱,刺激了北平各行各业的活力,让不少商家多赚了不少的钱。\n\n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不能流通的钱,和废纸一样没有任何效用。\n\n而巧合的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从应天府工部来了几名官员,他们要考察蒸汽机工厂。\n\n为首的人叫做练子宁。\n\n“此人洪武十八年的科道榜眼,因为文章中强国富民之道深受重视,虽然在翰林修撰,但听说已经在工部观政,必定大用。”\n\n对于应天府来的人,要考察蒸汽机工厂,朱棣没有出面接待,而是交给了朱高炽。\n\n金忠打听到来人的跟脚,第一时间汇报给了朱高炽。\n\n朱高炽知道练子宁是谁。\n\n此人是建文忠臣,是位有气节的人,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权利,只需如常上朝不说话即可。\n\n在台阶有的情况下,仍然强出头当文武百官面辱骂朱棣,无论他的行为后世人如何看,但是此人是有他的志的,并且甘愿付出生命。\n\n对这种人,朱高炽很头疼,因为这种人不怕死。\n\n连死都不怕了,那么在世上,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屈服他呢?只有他心中的大义。\n\n“他的目的是什么?”朱高炽郁闷的问道。\n\n金忠摇了摇头。\n\n“此人守口如瓶,很难从他的身上得到有用的消息,不过通过与其余官员的接触,好像是要买蒸汽机。”\n\n“买蒸汽机需要他们亲自来一趟?”朱高炽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n\n金忠回复道:“姚广孝已经出面派人去应天府打探,但是不知道来不来得及。”\n\n虽然知道练子宁此人,可现在此人的行为,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没有可以借鉴的朱高炽,非常的不爽,有种事情脱出掌控的烦躁。\n\n“仔细盯着此人,有任何迹象都要最先告知我。”朱高炽谨慎的交代。\n\n在北平。\n\n练子宁一行人住在驿站,布政司的官员前来邀请了他,被他拒绝了,仍然留在驿站提供的客房。\n\n现在的练子宁品级还不高,还没有成为三品的官员。\n\n但是官员的升迁是有迹可循的。\n\n此人高中榜眼,名气又大,在天下最能养望的翰林院做事,出来起步就是别人的终点。\n\n所以别看现在的练子宁官位低,还只是一名御史。\n\n可御史本来就清贵,只要是官场上的人,都知道此人只要不出意外,正常的升迁情况下,迟早成为一方大佬。\n\n所以无论是布政司,还是驿站都不会慢待练子宁,哪怕是朱棣,虽然没有亲自接见,也让长史府的人以他的名义去探望了此人。\n\n起步就是一般人终点的练子宁,做事底气当然也与众不同,在北平城中,练子宁显得很随意。\n\n他对北平的很多事都感兴趣,比起其余从应天府来的官员,他更像无所事事。\n\n在西山的矿场上,他观看了矿井的日常工作,亲眼看了蒸汽机抽水的运作。\n\n还客气的询问了几名旷工。\n\n他们在矿场上工作了多久,每天的工钱是多少,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云云。\n\n问的人多了,总有些胆大的。\n\n有名年轻的工人很不满,“都是工人,我们不如别人。”那名工人脸上的嫉妒,令练子宁提起了兴趣。\n\n他在老百姓的面前,一点架子也没有,比工人们遇到的官员都要和气,获得了不少人的好感。\n\n所以练子宁又问了很多的问题,工人们回答的内容也越来越多。\n\n“中华重工好啊,可只对他们的工人好。”\n\n“中华重工毕竟只是商家,又不是你们的东家,还能管到你们不成。”练子宁好笑的说道。\n\n练子宁的话,让工人们有太多反驳的欲望。\n\n“中华重工不是商家,是王府呢。”\n\n“哦,这样啊。”练子宁“恍然大悟”,显得很孤陋寡闻,仿佛刚知道一样。\n\n北平有亲民的好官吗?应该是有的,可也不是每个老百姓都能遇到的。\n\n矿场的工人们,现在只遇到了练子宁,练子宁和老百姓拉家常的举动,让工人们很是感动。\n\n甚至有个人,竟然说道:“我们都是老百姓,中华重工却要分你我,难道不应该一视同仁。”\n\n“这话说的有水平啊,你读过书?”练子宁满脸的惊讶。\n\n那工人面红耳赤,兴奋道:“以前在社学读了两年书,因为家里穷,也就认得了些字,不算读过书。”\n\n练子宁夸道:“读书好啊,读书能明理,明了理,人才能像个人,你既然认得字,就应该比旁的人懂道理,知道读书的好处,砸锅卖铁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读书。”\n\n又问道:“你成亲了没有啊。”\n\n“还没有。”\n\n那工人不好意思的说道。\n\n“娶妻要娶贤,不要看重其他的方面,能有个好妻子,家庭才能兴旺。”\n\n练子宁和工人们说话,说的话,工人们都爱听。\n\n一直到练子宁走后,管事们才敢上来,工人们恋恋不舍的送别练子宁。\n\n这个时候,才有老成的工人,数落刚才的年轻人,怎么能乱说话呢,万一传了出去惹来了是非如何是好。\n\n那工人一言不发,虽然脸上有些后怕,可他不后悔和练子宁说的那些话。\n\n在“稳重”的人眼中,年轻工人的行为很“轻佻”,极容易为自己惹祸。\n\n可正是因为世界上有无数这样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抗争”的行为,世界才不断的进步不是吗。\n\n所有人都在从这些年轻人身上获得好处,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真应该高高在上的评价他们的行为吗。\n\n矿场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传到了朱高炽的耳朵中。\n\n朱高炽叹了口气。\n\n是的,世界充满了“阻碍”。\n\n如果换做别的人,会轻易放过这名年轻的工人吗?朱高炽不知道,但是他认可这名年轻人。\n\n虽然年轻人不满的对象是自己。\n\n“诚然,这名年轻人的抱怨是对的。”朱高炽当着众人的面,认可了这名年轻人。\n\n朱高炽有这个胸怀。\n\n因为他的确在为人民着想,毕竟他的人生观,成熟的教育体系下,活了半辈子,如果连这点道理都活不明白,那就是白吃了几年的干饭而已。\n\n练子宁的行为,触动了朱高炽。\n\n无论练子宁抱着什么目的,工人们认为中华重工就是王府的行为,并不会因为名义不同,工人们就看不出来。\n\n百姓们受限于信息的掌握,对许多事看不明白,但不代表百姓们是傻子。\n\n任哪位英雄豪杰,谁又不是从百姓们中走出来的呢。\n\n而朱高炽不怕工人们不能理解他,因为工人们受限于信息,只需要把道理跟他们说透,老百姓才是最能明事理的人。\n\n说干就干。\n\n朱高炽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应,没有什么套路,直面工人提出的问题,给出最真诚的回答。\n\n在全体商业大会召开的前夕,朱高炽亲笔写了一封告工人书,发表在最新一期的技术报。\n\n忘记定时发布了\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