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二百九十七章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幸亏通知的早,还来得及告诉你的好友们。”七妹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安慰起贺宽来。\n\n贺宽知道外面有很多人不理解自己,不过这些言语他不在乎。\n\n只要自己在意的人过得好,这些才是他在乎的。\n\n“你真的决定离开大剧院了吗?”贺宽感激的说道,对七妹的理解,让贺宽松了口气。\n\n七妹身上的麻烦都完结后,她就离开了大剧院。\n\n大剧院极力挽留,见七妹态度坚定,最后告诉七妹就当跟她放假了,等什么时候想回去,随时都可以。\n\n“你希望我回去吗?”七妹认真的问道。\n\n如果贺宽希望她返回舞台的样子,为了贺宽,七妹愿意回去北平大剧院。\n\n贺宽连忙摇了摇手,急忙解释,“我只是不愿意你是因为别的原因,所以放弃在大剧院的工作。”\n\n“你真的不喜欢回去大剧院,我是支持你的。”\n\n闻言,七妹露出好看的笑容。\n\n“我是为了你,也不只是为了你,我想留出更多的时间给我们这个家。”\n\n“我……我还想跟你生儿子,你在外面工作,我在家里做家事带孩子,培养好他。”\n\n七妹越说越低落。\n\n贺宽父母反对他们的婚事,大概也有七妹上一次的婚事,但没生过孩子的顾虑。\n\n不能生孩子,这是天大的事。\n\n七妹很害怕。\n\n贺宽握住了七妹的手,再多的言语,也不如他的行动能带来的安慰。\n\n“你工作的时候,一定记得有人在家里等你。”\n\n晚上。\n\n七妹躺在贺宽的胸膛上,依恋的说道。\n\n“你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n\n大漠有许多的无人区,越发增添了危险,因为去过一次,贺宽有深刻的认知。\n\n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n\n犹如开动的庞大机器,各个部件都在高速运转中,支撑着北平的工业化。\n\n它的作用不只是如此。\n\n四面八方的无形力量,犹如波浪展开,影响着无数的地方。\n\n贺宽和几名工作人员乘坐铁道马车北上,在无际的土地上,犹如蚂蚁般不显眼。\n\n军户合作社和大宁卫所的合作,不但让军户合作社的影响力在大宁广泛传播,也辐射到更远的地区。\n\n几名调研司的工作人员,借助这些便利,加上和卫所合作,有军方的渠道。\n\n己方力量合聚到了一处,让一份完整的报告放到了朱高炽的台面上。\n\n白天,朱高炽参加了宁王为他准备的宴会,晚上的时候,几名管事和一名百旗等候多时。\n\n朱高炽详细的看了报告。\n\n大宁外的部落有哪些,以及这些部落的所在地。\n\n这些信息对未来的意义不大,因为在明年的时候,报告上的部落,大多数会转移到别的地区。\n\n不出三年,名单上的部落,能迁移回来的可能不超过三成。\n\n有些部落为了躲避敌对部落,会迁移更远的地方;有些部落争夺草场失败,要么被吸收,要么被打散,或者迁移其余的地区。\n\n草原上不光是生产资料贫瘠,竞争也远远大于中原。\n\n“勃林帖木儿。”\n\n“哈刺兀海。”\n\n看着名单上的两个名字,朱高炽对调研司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这两人正是此次事件的主角。\n\n元廷旗号消亡。\n\n也预示草原上没有了完整的秩序。\n\n这两人的部落不算很大,但是他们用威逼利诱的手段,拉拢了不少人。\n\n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n\n不过朱高炽并没有放在心上。\n\n哪怕是历史中的朱棣,也轻易的解决了这两人,更何况现在的朱棣,他所能调动的资源,早已变化了不知多少倍。\n\n“你们这份报告很及时,我会奖励你们。”朱高炽夸奖道。\n\n“是属下本分。”\n\n“标下职责所在。”\n\n几人纷纷回应。\n\n他们的想法,和朱高炽根本不一样。\n\n王礼的事情解决了,但是中华重工使用的手段,引起了许多人的警惕。\n\n在原来的时候。\n\n地方上的话语权是被乡绅所掌控的。\n\n现在中华重工借助更大规模的舆论,让王礼毫无还手之力,虽然不代表中华重工取代了传统舆论权。\n\n但是通过这件事证明,在传统的舆论权上,出现了一种更密集,更高效,更直接的话语权手段。\n\n朱高炽从来没有怀疑大明的聪明人。\n\n这些人没见过所以不懂,但是见到了,必然就能认知到。\n\n古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n\n在清朝以前,中国社会是不抗拒对外来文化的吸收。\n\n唐朝的景教规模达到了巅峰。\n\n后来因为阿拉伯地区,近东地区和西方的宗教战争,让东西方中断了接触。\n\n宋朝也是包含万象,国内有许多外国人。\n\n到了明朝中期。\n\n西方人绕过了中部地区,通过大海抵达到东方,明中期的官员们,发现了一些好的技术。\n\n这些好的技术,在明中期已经开始被吸收。\n\n具体实物以鸟铳,佛郎机等为代表,是明中期在西方技术上制作出来的武器。\n\n还有不少的书籍,以及官员学习西方的一些知识。\n\n当然,文明交流是相互的,西方也获得了很多好处,无论是财富或者技术上。\n\n所以朱高炽不奇怪有官员要仿造北平模式,准备在应天府推广。\n\n也很肯定。\n\n中华重工这次露出的“獠牙”,会被许多聪明人敏锐的发现,并引起他们的重视。\n\n朱高炽不想惹麻烦,准确的形容,是不愿意生出不必要的事,平白耽搁了精力。\n\n所以眼前的这份细致报告,可以告诉朝廷,大宁的确有大规模敌人出现,需要真正派大军了。\n\n既然动兵,就绕不过朱棣。\n\n等朱棣统帅大军北上,许多事自然就不再重要,要为军事让步。\n\n朱高炽放下了手中的报告。\n\n他这次的出行,随着这份报告的诞生,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是朝廷和朱棣的事。\n\n不过他饶有兴趣的打量一名年轻人。\n\n贺宽感受到小王爷的视线,心里只觉得沉甸甸,倒没有觉得会有不好的事。\n\n小王爷的好名声,在北平已经超过了王爷。\n\n对于统治阶层来说,在民间有个好名声,能起到的作用大过人们的想象。\n\n“你叫贺宽,七妹的事我听说了,我还看过七妹的戏,七妹的确受苦了。”\n\n朱高炽心平气和的说道,没有一丝愤怒。\n\n“能有小王爷此言,相信七妹会很高兴。”贺宽的背挺得很直。\n\n朱高炽忍不住看了眼贺宽。\n\n对此人的评价,又改变了些许。\n\n工业社会让单个人,具备了在社会上独自生存的能力,经历过后世八十年代的人,对这方面会有很感触的认知。\n\n新时代的人,则无法理解,普通人能离开土地,找到一份工作,并维持自己的生活,和旧时代有多么大的,甚至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的变化。\n\n这种背景下。\n\n单个个人有了不同的追求,他们追求身上的“枷锁”变得更少一些,可以称之为独立精神。\n\n五年的时间里,朱高炽见了许多的工人。\n\n终于在这一天。\n\n朱高炽见到了贺宽。\n\n贺宽这种人虽然刚出现,可能整个中华重工都寥寥无几,但是工业化发展下去。\n\n贺宽这种人会越来越多,并成为社会的主流,最终让社会风气全面的改变。\n\n所以贺宽此人,代表了未来。\n\n“七妹的事,是社会生产力变革导致时代交替,新老时代必然的会发生的事。”\n\n朱高炽详细的向贺宽解释。\n\n“用对错来评断是非,甚至用此来当做治理标准,带来的只有恶劣的结局,让社会产生剧烈的矛盾冲突。”\n\n贺宽听懂了。\n\n小王爷是在告诉他,为何王府没有直接出面,用权利来解决这件事情。\n\n而贺宽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n\n他和七妹不过是普通人,惊动王府为他们出头,根本就没有这个念头。\n\n不过贺宽听懂了,所以他内心很沉重。\n\n他为七妹感到委屈。\n\n“这种问题难道就没有最好的解决办法吗?”\n\n“有。”\n\n朱高炽肯定的说道:“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升,这个速度越快,许多新的问题,也会悄然无息的消失。”\n\n“所以中华重工诸多目标中,其中一个目标是调节社会资源,也是有利保障人们具备德善的手段。”\n\n“贺宽,我非常欣赏你的作风,我称之为新时代的工人精神,希望你能继续保持,并奋斗下去,让更多的人加入,也让大明变得更加美好。”\n\n几人面面相觑。\n\n小王爷这话说的太过了吧。\n\n他们合作了一段时间,贺宽做事的确很负责,也不怕风险,敢于当先。\n\n但贺宽毕竟只是普通的管事而已,如何当得起小王爷这种高度的赞誉。\n\n贺宽也感到小王爷高看了自己。\n\n他觉得自己只是小人物,做的都是些小事情,与国家大事比起来不值一提。\n\n朱高炽拍了拍贺宽的肩膀。\n\n空有丰富物质而没有精神,那就是意大利,不但连农业国家都打不过,甚至部落联盟的国家都打不过。\n\n后世许多人对西方文艺复兴保持了面圣的心态,犹如信徒般的崇敬,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真的表现很差。\n\n朱高炽要让大明工业化,可不是让大明能变成下一个意大利。\n\n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缺了哪一样都不行。\n\n还差两百月票满一千,满一千月票可以抽奖,感觉会差口气,如果差太多我也不提了,现在就感觉很可惜,希望书友朋友们,帮忙投投月票,非常感谢,祝书友朋友们幸福满满,家人健康。\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