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开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开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达尔岱目瞪口呆。\n\n他原本以为战事已经完结了。\n\n以前大明就是这个路数,打击闹事的台吉,然后安抚不闹事的台吉,尽量保持和平手段。\n\n勃林帖木儿都死了,怎么又跳出个哈刺兀海?\n\n达尔岱认得哈刺兀海。\n\n哈刺兀海游牧的地区,在开平五百里之外,的确参加过勃林帖木儿的会盟。\n\n但是哈刺兀海没有带部落去大宁那边啊。\n\n看着开平铁道站到处悬挂的新横幅,新写的标语,达尔岱只觉得内心充满了寒意。\n\n勃林帖木儿不是小人物,参与他会盟的部落也不少。\n\n可勃林帖木儿败的太快了。\n\n那场战争的细节,随着时间的流逝,传播的越来越广,确认过后的达尔岱更加胆寒。\n\n整个交战过程中,可以说毫无还手之力,全程都被压着打。\n\n时代彻底变了。\n\n达尔岱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在开平铁道站贸易完,带着大笔的物资返回了部落。\n\n没多久,他的部落也来了中华重工的工作人员。\n\n现在的草原上。\n\n今年不是好年景,而朱棣在大宁外的大胜,打消了许多人图谋南下劫掠大明的想法。\n\n那么他们怎么办呢?\n\n没有办法。\n\n偌大的草原而人口稀少,有史以来都是如此,是他们的生育能力不如汉人吗?\n\n恐怕并不是。\n\n在后世生活富裕起来的时候,生育速度比汉人还要快。\n\n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低下的生产力,古代草原唯一抵抗天灾,让牧民活下来的办法只有南下。\n\n现在这条道路走不通。\n\n如果是历史的惯例,那么大批的牧民会淘汰掉。\n\n幸运的是,朱高炽并没有真的采取西方人的做法,他给了一条新的道路。\n\n给了那些无法活下去的牧民,加入北平工业的机会。\n\n但是需要获得台吉们的首肯。\n\n他们不是傻子,没有好处的事情不会去做。\n\n现在中华重工给了好处。\n\n牧民们加入矿场,他们的报酬统交给了台吉们。\n\n如果公平的台吉,愿意分润报酬给牧民,那么没有多的话可说。\n\n可如果台吉不公平,占了牧民们的报酬,那牧民们未来如何选择,也是牧民们自己的权力。\n\n朱高炽从来不会高估台吉们的道德水平,都说古代儒家道德不好,可古代没有儒家道德中原以外的地区,翻开本地零星的史料,只会让人感到非人哉。\n\n此时。\n\n有人进来汇报工作,满脸的欣喜。\n\n“沙布丁台吉同意以五千两银子的价格,让出他所在的草场。”调研司的工作人员激动的说道。\n\n“办得很不错。”\n\n朱高炽又收到一个好消息。\n\n后世。\n\n大草原上有三处矿产资源密集地区,对应现在陕西行都司境内,北平以北和奴儿干以西。\n\n陕西行都司是边疆军事地区,也是中华重工目前主要开发的地区。\n\n奴儿干人口不足,地势偏远,没有纳入近期计划。\n\n随着朱棣此次北征的胜利,以及火车的出现,和北平生产力的提升,也让能源价值提升。\n\n沙布丁台吉所在的牧区,也就是后世的锡林浩特地区。\n\n离现在的北平有一千二百里,离大宁有五百里。\n\n火车时速三十里每小时。\n\n一天的里程,理论最高可以达到七百二十里,也就是说不到两天的时间。\n\n朱高炽需要资金。\n\n无论是修建铁道,还是开设煤区,这两样都是大基建工程,其中的意义巨大。\n\n准确的说,这片地区归属于开平卫。\n\n晋朝时属于燕州所辖。\n\n到了元朝设为上都。\n\n明朝设立开平卫,南部地区是明军卫所,北部地区则是草原部落,也就是熟部。\n\n可是有个问题。\n\n如何开发此地呢。\n\n这里天气寒冷就是最大的阻碍,加上地理偏远,并不是好地方,从经济理论而言,并不是好投资。\n\n无论是当地的基建,还是大铁路工程,回报率并不高。\n\n但是社会资源分配就不同了。\n\n追求的生产力的提升,而不是资金。\n\n大掌柜周世丰、分区掌柜严中正、工程部马林、铁道工程部徐宁、粮票银行总行长陈恒、财务部部长蔡文……\n\n“总部需要设立一家集团公司,这家集团公司,将承建开平卫北部大开发,涉及基建工程,能源工程,铁道工程等,包括上下游产业链的开拓。”\n\n十几位高层管理者,不明思议的望着朱高炽。\n\n从自然经济角度来看,这些人无疑是能理解的,可社会资源分配手段,是一种不在自然经济范围内的高级理论。\n\n是违背自然经济理论,也就是违背人类原始认知的一种超纲模式。\n\n“中华重工发展的这五年里,虽然打着分配社会资源的口号,但实际上的做法,其实更大部分是偏重于自然经济发展理论。”\n\n“五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真正调控社会资源的根基,在开平北部的大开发工程,将成为实验田,打磨出全新的经济模式体系,然后推广全北平。”\n\n朱高炽详细的解释。\n\n众人听得很吃力,全部能理解的没有一个,最多也就勉力跟上思路,但是许多的疑问,连方向也没有摸清楚,让他们无从问起。\n\n朱高炽并没有做出众人都能理解的打算。\n\n中国模式。\n\n不是那么简单的。\n\n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来的全新社会生产模式,虽然其中有一些道德低下的人导致的问题,但这个模式并没有错。\n\n社会上也有好人和坏人,不能说因为有坏人,就一竿子打死所有的东西。\n\n“成立的这家集团公司,将由粮票银行贷款,计划投资五百万元粮票,分期分阶段完成。”\n\n“嘶!”\n\n……\n\n人们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目光。\n\n五百万元粮票啊。\n\n粮票银行总行长陈恒,忍不住看了财务部部长蔡文一眼,蔡文也正震惊的看着他。\n\n两人感到了惊恐。\n\n宝钞的前车之鉴,这超额发行的五百万元粮票流入市场,会导致多年来建立的粮票信誉体系一夜之间崩塌。\n\n“小王爷,我反对。”陈恒当场说道。\n\n“我支持陈行长。”\n\n蔡文随后出声。\n\n其余人低下头,态度表明了一切。\n\n他们虽然不是专业人士,可到了这个层次,许多事情要比常人了解的更多。\n\n在他们看来,陈恒和蔡文是对的。\n\n朱高炽没有生气。\n\n其实在场人的观点才是正常的。\n\n逻辑。\n\n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是能用自身的逻辑来理解的。\n\n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n\n纽克门蒸汽机发展到瓦特蒸汽机。\n\n人们是用常识来理解,并发展蒸汽机技术。\n\n例如气密性。\n\n在后世的科学发达情况下,许多的技术已经让人无法用常识来推导技术。\n\n但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气密性问题,人们就是想出了“加盖子”的办法。\n\n这个思路,就来自于原始认知的想法。\n\n普通人能用自身的逻辑来理解。\n\n例如在人们想要飞行的时候,想到了学鸟类一样安插翅膀,任何人都能理解。\n\n但是飞行技术越来月发达,越来越深奥,逐渐就超出了人们的逻辑认知。\n\n在经济自然发展理论之上的,更深奥的中国模式,自然就不是普通人的逻辑能理解的。\n\n所以在前十年,无数的西方经济学家唱衰中国,提出中国经济崩溃论。\n\n提出大量的西方经济发展的例子和理论,来举例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如何不对不对,仿佛下一步就会印证他们的说法。\n\n整整十年。\n\n国外国内有很大的声音,认为中国经济会崩溃。\n\n直到这个理论,变成了*****。\n\n说明了什么?\n\n这个模式的成功。\n\n并且威力之巨大,让人们感到了害怕。\n\n发展了数百年的国家,占据了世界上大片的土地,全方位优势的情况下,在中国模式发展进入第十一个年头,他们感到了害怕。\n\n这个模式有多厉害?\n\n不是自己说厉害才叫厉害,而是别人说厉害才叫厉害。\n\n别人害怕了。\n\n厉害不厉害?\n\n朱高炽要说服这些人,让他们不要用原始逻辑来理解自己提出的方式。\n\n“我知道你们有许多人心中想的是宝钞,其实两者是有差别的,五百万元的粮票,不会全部流入市场,而是下沉到基建之中。”\n\n“为什么我要说成立一家集团,而不是公司呢。”\n\n公司这个词,很早出现了这个概念。\n\n最早出自孔子《大同》中《列词传》:“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n\n庄子说:“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n\n其含义与现代公司大致相同,即公司是聚多人之财、共同运作之意。\n\n朱高炽最后解释道:“因为这个集团,就是用来兜底发行的粮票的。”\n\n集资,开发,卖出,获利。\n\n这是自然经济理论。\n\n发行,开发,使用,生产力增加。\n\n这是社会资源分配理论。\n\n当年唱衰中国经济发展,正是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者看不到中国模式利润所在。\n\n当然,事情道理没有这么简单,不是朱高炽向十几位高层管理者说的这么简陋。\n\n但是朱高炽要的是执行。\n\n这些人能贯彻他的理论就行。\n\n换句话说。\n\n朱高炽要在大明“开挂”了。\n\n在后世西方经济学者眼中,中国模式的确是“作弊”的,他们国家学不来,只能硬着头皮抵抗。\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