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三万客兵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三十二章 三万客兵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原来朱元璋下旨后,朱棣两个月就解决了敌人,已经带军返回了北平。\n\n现在因为朱高炽的原因,朱棣经过了山西,已经前往了陕西。\n\n河南的军队,经过集结后,终于开拔抵达了北平。\n\n“这是北平?”\n\n河南的军队从进入北平府境内起,惊叹就没有断过,越往北行军越是不可思议。\n\n“跟前些年的印象完全不同啊。”\n\n北平西边是山西,东北方向是辽东,东南方向是山东,南部则是河南。\n\n河南的周王,是朱元璋第五子。\n\n前五个儿子皆是马皇后所生。\n\n俗话说水涨船高。\n\n周王其实混的还不如秦王,毕竟秦王是老二,大明第一个藩王,哪怕犯了错,但是名分摆在这里。\n\n老五周王就不同了。\n\n当年因为想念老家擅自离开封地回凤阳,引起朱元璋大怒,下旨把周王迁去云南。\n\n虽然说是去云南当藩王,却没有任何兵权,实际就是下贬。\n\n后来朱元璋没有一撸到底,又调回应天府观察了两年,然后才又放回河南。\n\n但是回到河南的周王,加上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以扩边北塞的名义,从河南调走了三万四千军到大宁。\n\n周王彻底对仕途灰心,转而研究学问。\n\n其实周王年轻的时候就对医学感兴趣,组织一些学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随后着手方剂学巨著普剂方的编著工作。\n\n在流放的岁月中,朱对云南民间的疾苦了解增多。\n\n看到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不好,得病的人很多,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n\n于是他组织本府的良医李佰等编写了方便实用、家传应效的《袖珍方》一书。\n\n从回到河南起,他就全身心的研究,深知编著方书和救荒著作对于民众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并利用自己特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开封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n\n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作为研究工作的骨干;召集了一些技法高明的画工和其他方面的辅助人员,组成一个集体。\n\n大量收集各种图书资料,打下了“开封周邸图书甲他藩”的坚实基础。\n\n对几百种植物的研究,各类研究出的成果等成册。\n\n医药,农业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人的成果后来流入日本,引起了日本的轰动。\n\n包括英国学者也提出此人是伟大的开拓者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n\n美国学者.施温高认为《救荒本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并仍然是当时最好的研究救荒食用植物的专著。\n\n认为此人对救荒植物的关注,促成了中国今天拥有大量的栽培植物,它的数量很可能是欧洲的十倍和美国的二十倍。\n\n朱虽然在中国历史中不出名,但在世界科学界上却很有盛名,许多国外学者都评价过朱。\n\n此人和老朱家后来那位发明十二平均律的人一样,老朱家尽是出些“歪才”,这类人物有不少。\n\n只是教科书记载的少,所以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印象,导致许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数学,没有科学,啥都没有的那种,仿佛学术交流只有西方才有。\n\n总之。\n\n这个背景下,朱元璋也了解这个儿子的品性,算是不管他了,直接点了周世子的名,让他老子去与学问为伴。\n\n其实朱元璋又失算了。\n\n周世子和他老子一样,同样醉心于学问,畏惧权利斗争,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人物。\n\n他后来创办的诸多戏剧剧本流传于后世,在中国戏曲史上有重要价值。\n\n藩王和世子都是这种人物,河南的兵权又屡被调走,可想而知河南的军心情况。\n\n既没有山东卫所在“守”方面的坚韧,也没有其余北境卫所开拓的锋芒,属于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打辅助。\n\n周世子和河南的军士们,在北平府的直道上行军,军粮由当地官府提供。\n\n当地官府很大方,军粮给的足,让周世子和河南将士感动至极,就没见过这么大方的官府。\n\n谁家不是能躲则躲,能省则省。\n\n甚至有北平的百姓,在路边向行军的军队送食物送茶水,反倒是让周世子和河南将士不知所措。\n\n这是闹啥呢。\n\n“我咋感觉像做梦呢。”\n\n“呜~”\n\n远处的铁道,一辆蒸汽机火车快速的驶过,六节车厢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n\n吸引了士兵们的恐慌。\n\n“快看快看,光天化日有妖怪。”\n\n“那是蒸汽机吧?”\n\n“什么是蒸汽机?”\n\n“就是矿上用来抽水的。”\n\n……\n\n当踏上保定府。\n\n中华重工组织了工人们在道路上夹道欢迎。\n\n“热烈欢迎河南将士辛苦保卫北平,两地心连心共显手足情。”\n\n“蓝天骄子,人民卫士”\n\n高高的横幅由工人们举着胳膊,大大的字眼映入军士们的眼帘,许多士兵好奇的问识字的同袍。\n\n“上面都写的啥?”\n\n有人小声的回答。\n\n北平府百姓们的热情和隆重,让河南的军士们恍惚,以至于不知如何应对。\n\n三万名河南将士,人人感到了莫名的情绪。\n\n在入营休整的时候,许多的牛羊蔬菜送入了军营,以北平百姓的名义。\n\n士兵们吃着丰盛的食物,满嘴都是油水。\n\n这是打仗的时候才有的伙食。\n\n“难道北平打了败仗,需要我们顶上去?”\n\n“怎么可能,燕王如果打了败仗,天下早就知道了。”\n\n“说的也是,燕王怎么会打败仗。”\n\n作为五子之一的朱棣。\n\n自从他领兵出征以来,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传回国内的只有胜利的军报。\n\n每到一个地方,就有当地的老百姓们夹道欢迎。\n\n北平的富裕,让每个河南将士都感受到了。\n\n北平的热情,也让每个河南将士都感受到了。\n\n当抵达北平门户涿州时。\n\n在涿州三卫的营地里,双方将士互相进行了交流,在营地中才感到了熟悉。\n\n当晚,北平大剧院的戏班子来犒劳千里行军的河南将士。\n\n舞台用一流水平搭建。\n\n布景精美。\n\n北平大剧院有名的乐师亲自到场助威。\n\n紫荆关牺牲士兵的新戏,在舞台上开幕。\n\n校场上到处都是油灯。\n\n舞台上更是明亮犹如白昼。\n\n北平都司官员,以及涿州三卫指挥使,陪着周世子坐在中央的位置,周边都是席地而坐的军士们。\n\n乌压压的人头,犹如麦田一般数不清。\n\n周世子眼睛一亮。\n\n舞台戏剧的表演形式,让周世子脑海中的灵感一个接一个闪过。\n\n现在的周世子还年轻,远没有未来的眼界和能力。\n\n不过戏剧是周世子从小的爱好,正如他的老子,医药学是周王从小的爱好一样。\n\n周世子的眼睛盯着舞台一动不动。\n\n至于将士们。\n\n他们同样看得聚精会神。\n\n缺乏娱乐的人们,哪里经历过这种娱乐方式,更不提新戏中夸他们呢。\n\n在最艰难的岁月中。\n\n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们,仍然会被崇高的精神所感染,因为他们心里有希望。\n\n现在的河南将士,虽然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但也只是在温饱线上而已。\n\n他们心中的希望能燃起来多少,那么要看日后的北平如何发展。\n\n但崇高的精神。\n\n任何人都会被感动。\n\n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有需要和被需要的需求。\n\n哪怕物质再发达,科技再先进。\n\n人们可以几个月,甚至几年独自活在自己的房子里,但仍然需要使用工具与外界沟通。\n\n例如使用互联网与陌生人们沟通,需要通过屏幕来看外界。\n\n否则人是活不下去的。\n\n就像宋朝的岳家军,明朝的戚家军,同样的人,只要打造好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具备崇高的精神,成为伟大的军人。\n\n这一晚。\n\n许多的河南将士难以入眠。\n\n他们兴奋的谈着新戏。\n\n这个势头只要一直保持下去,物质的充沛,精神的富裕,环境的塑造。\n\n新的军魂也就诞生了。\n\n北平世子府。\n\n大宁都指挥同知房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张信,中华重工大掌柜周世丰。\n\n长史府葛诚,金忠。北平都司都指挥使陈亨……\n\n在朱棣离开北平后,朱高炽组织了最高级别的一次军务会议。\n\n在众人中,朱高炽视线落到了刘真身上。\n\n大宁诸卫主要人员来自北平,其次来自河南,然后才是其他地区的军户。\n\n“河南将士主要驻扎的地区在开平和大宁,既要有力保障河南将士的待遇,也要增强河南将士的军心。”\n\n“开平方面,由军户经济合作社,军工联合办牵头,组成一个专门的临时小组。”\n\n“大宁方面,刘真将军要给予支持。”\n\n肉都送到了嘴里,朱高炽当然要吞下去。\n\n刘真连忙抱拳。\n\n“小王爷放心,标下一定完成任务。”\n\n朱高炽没有再看刘真。\n\n这是他给刘真最后的机会。\n\n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后方有两个大麻烦。\n\n一个是大宁,一个是辽东。\n\n来自大宁方向平叛的军队里,刘真是核心将领之一。\n\n此人目前来看已经服帖了,但是有没有真心归顺,就看这回他如何笼络河南将士军心到王府这边。\n\n办成了,朱高炽就不再疑他。\n\n没办成,这个人就该消失。\n\n第二日。\n\n朱高炽亲自出城迎接朱有。\n\n朱有的年龄比朱高炽小一岁,在朱高炽面前很乖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n\n醉心于学问,朱高炽当然鼎力支持。\n\n此人活到六十一岁。\n\n看看。\n\n不参与政治斗争多好不是么。\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