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朱高炽向朱元璋摊牌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四十六章 朱高炽向朱元璋摊牌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北平大剧院早就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乐理,自然不会像周世子说的那么不堪。\n\n在外面研究的乐师,带回了第一架乐器。\n\n用特质瓷器当做发声器的触发部件,使用细铁软头击打,高十二调,中十二调,低十二调。\n\n下面是木架,上面上下三排悬挂固定编钟的新乐器。\n\n鼓、贲鼓、应、田、县鼓、钟、镛、南、钲、磬、缶、编磐、铃、陶铃、雅、祝、和、鸾、簧、哨、埙、言、箫、管、笙、琴、瑟、筑……\n\n各类铁制,瓷制等材料的乐器,或者保持原样,或者加以调整,甚至直接大改。\n\n瓷器乐器从秦朝就已经广为流传。\n\n周世子承认自己小觑了大剧院模式的先进性,大改之前高高在上的态度。\n\n兴奋的和乐器师傅们编制新的曲目,毕竟周世子也是热爱曲调的资深爱好人士。\n\n对戏曲的爱好,超过对权利的追逐。\n\n一点点小误会又算什么,根本不在意自己被打脸。\n\n新的乐器,新的音律。\n\n那些原乐谱自然就有些不足了,需要改进。\n\n大剧院在报纸上发了征求新乐谱的信息,希望民间神通广大的广大人士踊跃参与。\n\n北平的大地上。\n\n今年的收获同样满满。\n\n北平官府的开垦,大宁的开垦,开平的开垦,金州的开垦,化肥的增产,农具的增加……\n\n农业大丰收。\n\n报纸上甚至刊登了中华重工,祝贺北平农业大胜利的丰功伟绩的歌颂。\n\n在人均田亩增加,每亩产量增加,人均耕种效率增加,全方位的上升过程中。\n\n叶希贤愣愣的看着手里的报纸,怀疑自己眼花了。\n\n“北平的畜牧业以每年两倍的发展速度增加,马政得到喜人的成果。”\n\n如果报纸上说的是真话。\n\n叶希贤能理解。\n\n粮食增加了,百姓们也就养得起鸡鸭鹅等家禽,还能养得起猪养,耕牛也能增加。\n\n马政关乎国家大事,是北平重要的军事制度,有报纸上说的成果也说得通。\n\n可这建立在报纸上田亩数据的真实性。\n\n上报了这么多田亩,那是要向朝廷缴税的,朝廷的粮税定的不高,可北平的数字太吓人了。\n\n如果是一个月前,叶希贤不会相信,可现在他又不得不信。\n\n因为他真的见到了北平的变化。\n\n从看得见的巨大变化,到肉眼看不见的细微变化,叶希贤这段时间以来,看得异常仔细。\n\n越看越让他惊悚。\n\n他终于明白王礼为何隐晦的说,北平应该是朝廷注意的地方。\n\n太危险了。\n\n一切都太危险了。\n\n叶希贤看了件大麻烦。\n\n现在圣人还在还好,可圣人不在了呢。\n\n应天府削藩言论的风气已经越来越多,已经开始为下一阶段进行铺垫了。\n\n就像皇太孙一系的实力,这些年也在增长一样,是必然的趋势。\n\n而导致北平这些变化的,偏偏是燕王府。\n\n燕王府能接受削藩吗?\n\n叶希贤看来不可能,因为他发现,中华重工完全就是王府的产物,而中华重工又加强了王府对卫所的控制力。\n\n叶希贤终于坐不住了。\n\n等不到朝廷的旨意,他先去了布政司一趟,拜访了布政使颜钝。\n\n“北平将向何方?”\n\n叶希贤开门见山。\n\n颜钝安静了。\n\n可他又不得不回答,面对叶希贤的咄咄逼人,颜钝已经躲避不了,于是他笑了起来。\n\n“最新的报纸,相信叶兄已经看过了吧。”\n\n叶希贤点点头。\n\n“千里做官为了什么呢,北平有现在的样子,士兵们有德,百姓们有仁,官员们有事,皆因为家家粮仓满。”\n\n“北平未来走到何方,本藩台委实不知,但现在的北平,人人都很满意,正如社会报上的文章,百姓们希望一直奋斗下去,因为他们有希望。”\n\n叶希贤对颜钝的回复很失望,也松了口气。\n\n最后叶希贤离开了布政司。\n\n第三日。\n\n应天府的旨意终于抵达了北平。\n\n叶希贤督办高勉一案,让真相水落石出。\n\n北平炸了锅。\n\n燕王还在陕西。\n\n就算燕王现在返回北平,路上也需要时间。\n\n现在北平都看向了朱高炽。\n\n对这个结果,朱高炽其实有些错愕。\n\n葛诚向自己说过。\n\n北平的变化,葛诚一五一十的告诉过朱元璋,朱元璋从来没有发表过意见。\n\n不出声也是一种态度。\n\n朱高炽下意识觉得,朱元璋还是支持自己的。\n\n心中一直有这个隐隐的小兴奋和小得意。\n\n“在高勉一事上,我承认做的有些不够光明正大,事后也思考过,可没想到这件事会引发这么大的后果。”\n\n朱高炽有些焦躁。\n\n葛诚赶了回来,在世子府也很意外。\n\n他以为这件事拖了这么久,大概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怎么还给了叶希贤专权呢。\n\n真要是让叶希贤查,最后查到了小王爷头上,难道还真要督办小王爷不成?\n\n“这件事很蹊跷,感觉会不会是那帮人的手脚?”葛诚纳闷的分析。\n\n“那帮人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但是没有圣人的点头,这道旨意也发不出来。”\n\n金忠满脸的慎重。\n\n原来的叶希贤就很强硬,现在得到了圣人的圣旨,各个衙门都不敢不配合。\n\n“需要一个人来背锅,结束这件事吧。”\n\n“这个人的位置还不能低,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可以担下这件事,绝对不能牵扯到小王爷。”\n\n金忠坚定的说道。\n\n杀官。\n\n被人查了出来,后果绝对不小,杀头都是轻的。\n\n可堂堂按察使司的佥事,在前线被谋害,随意推出普通官员,这个结果无法获得外界的信服。\n\n这是把朱元璋当猪来瞒骗。\n\n“不至于此。”\n\n葛诚底气不足的笑道。\n\n他是锦衣卫。\n\n金忠能出面承担,说不定这件事就真的到此为止了,反倒是葛诚不能承担。\n\n他承担的后果太大了,整个燕王府反而要受到牵连。\n\n“其实这件事的根子在圣人,圣人到底是什么态度呢?”葛诚皱眉苦思。\n\n圣人的旨意,让他们措手不及。\n\n就无凭无据的推测,怎么就闹到这一步呢。\n\n“何况叶希贤虽然获得了圣旨,但是他还不一定能查出个头绪来,各卫所知道该怎么做,不会有人出卖王府。”\n\n两人交流着意见,想着应对的办法。\n\n只能靠卫所去顶,咬死不松口,在朱元璋的旨意下,恐怕压力会很大。\n\n以前叶希贤没有权利,现在的叶希贤有了权利。\n\n他甚至可以动刑。\n\n大刑之下谁能不开口。\n\n“我相信以现在的军心,哪怕真的到了受刑的那一步,那几名涉事的士兵也会咬住牙关的。”\n\n对这个信心,葛诚有七成的把握。\n\n朱高炽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最后金忠和葛诚都看向了朱高炽,等待他的决定。\n\n事情闹大了,朱高炽其实也很安全。\n\n下面有士兵为他顶,上面有长史府为他挡。\n\n朱高炽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做。\n\n相信就算朱棣回到北平,也会为他如此安排,总不能让燕世子担上杀人的污点。\n\n“当年,我想要在北平发展工业,因为那时还小,威望也低,所以做事小心翼翼。”\n\n“记得诚叔还敲打过我。”\n\n朱高炽笑道。\n\n葛诚有些不好意思,可再一次听到世子叫自己诚叔,这个很久没有听到的称呼,让葛诚心里暖洋洋的。\n\n“北平工业化发展到今日,是北平上下有目共睹的,任何威胁北平工业化发展的人和势力,都是需要被打击的对象。”\n\n朱高炽严厉了起来。\n\n“高勉之事我并不后悔,只能说手段上不够光明正大,不能让人心服口服。”\n\n“既然如此,那就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让那些人看看,什么叫工业化的组织力。”\n\n金忠和葛诚心中有了压力。\n\n小王爷要做什么?\n\n“长史府,军工联合办,军商联合办,军户经济合作社,矿业也会,蜂窝煤商会,北平建设商会,开平开发集团,中华重工,中华重工上下游产业链。”\n\n朱高炽平静的说道。\n\n“举办一场游行,发动工农兵群体,祝贺北平工业化胜利大游行,从物质到精神上,要做到把北平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起来。”\n\n“让人们看看人心,什么叫人心所向!”\n\n不到两年。\n\n计划不如变化。\n\n如果按照历史上,北平不会吸引这么多视线,但是一切都变了。\n\n工业化的北平藏不住。\n\n人们不是傻子。\n\n一个又一个的人会来探究,会来警惕,会来想办法打击北平。\n\n朱元璋又不是不知道北平的变化。\n\n朱高炽想要藏。\n\n所以用阴私手段除去了高勉。\n\n结果很显然,这个方法不但无用,反而引来更大的麻烦,对自己的形象也造成打击。\n\n既然如此,朱高炽决定摊牌了。\n\n当然不是造反。\n\n有朱元璋在。\n\n他造反不提能不能成功,甚至能不能造起来都是回事,就算真的拉起了队伍造反,对国家造成的伤害将是巨大无比的。\n\n他只是想要让人们了解,北平发展工业化不是王府能限制的。\n\n工业化发展,将是百姓们的选择。\n\n想要反对北平的工业化,面对的不是王府,而是北平的百姓们。\n\n王府可不是罪魁祸首,那帮人别搞错了对象。\n\n王府是无辜的。\n\n至于朱元璋的心意,朱高炽不想再猜,因为高勉之事让朱高炽醒悟,自己猜不透这位老人。\n\n这位老人面对工业化这个变革,他会采取什么态度,朱高炽没有历史依据不得而知。\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