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第一次的行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五十章 第一次的行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北平百味大酒楼。\n\n这座酒楼修建了五年,是名小徽商创办的酒楼,见证了中华重工的崛起之路。\n\n现在酒楼的老板,不但开了更多的酒楼,也投资了煤矿行业。\n\n他的资产比五年前扩张了二十倍不止。\n\n就算这么夸张的速度,这位酒楼的东家,在北平也只能算中上规模的商人。\n\n北平最红火的商人张薄,只用了一年就超过了他。\n\n东家很少出现在酒楼。\n\n几名穿着丝绸的朝鲜人,其中还有两名南方的商人,他们共同参与了投资。\n\n现在是他们加深交情的时候。\n\n在桌面上,有好几本书,还有不少的册子和手稿。\n\n“这是我们收集的好东西,准备贡献给图书馆。”一名朝鲜人得意的说道。\n\n“不错不错。”\n\n两名南方的商人好奇的看着手稿。\n\n手稿用的是奇怪的文字,下面有翻译的汉语。\n\n“该国居民大量的劳动和不断的工作,对它的收获和富庶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于他们连山谷和河流都不放过和剩下,而是按其收成,种植他们认为当地所能生产的种种东西:果园、小麦、大麦、稻米、亚麻及大麻的大片土地,还有很多其他的。”\n\n“所有这些劳动是很容易的,因为他们享有他们财产的极大自由,而且他们人数众多,以及具有耕种土地的人工技术。”\n\n“在整个这个大国,人们不容忍流氓和懒汉,而所有这些除他们要受到严惩外,会被认为是丑恶的。”\n\n“眼下也没有战争,在过去,这个国家的贵族们,认为战争有时给他们的百姓带来巨大损失。”\n\n“他们的国王仅满足于拥有他自己的国家,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竟然没有战火,不可思议的国度。”\n\n“此外,他们天生好吃喝,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劳动,是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得它可以正当地被称作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n\n几名朝鲜人眼神中有些羡慕。\n\n他们的国家能被人如此称赞该多好。\n\n肯定是这个无名人士孤陋寡闻,还没有去到他们朝鲜,他们朝鲜可是自古学习中华的,并不比中华差。\n\n两名商人则看得兴致勃勃。\n\n任何人见别人如此崇拜自己的国家,心里难免也会高兴的。\n\n“这个人不知道是谁啊。”\n\n“难道是唐朝,或者宋朝的海外人士。”\n\n“缺了许多篇章,头尾都没有找到,估计很难找到是出自谁的手中。”\n\n朝鲜人讨好说道。\n\n他们要靠着沾光做生意,自然不敢得罪。\n\n“要不要献给小王爷?”有商人大胆的说道。\n\n“这会不会太轻了,万一画蛇添足反而不美,我看还是照着流程捐给图书馆更为稳妥些。”\n\n几人商议着。\n\n那些朝鲜使团的官员,所代表的利益阶层,自然有更高渠道的合作方式。\n\n在使团中的一些小人物,有胆子大的,具备开拓心的,勇敢的踏出第一步。\n\n他们尝试和小商人合作。\n\n正所谓佘蛇有蛇路,鼠有鼠道。\n\n就像《平凡的世界》一书中,那些开放后却仍然不敢离开土地的人,才是普通人的写照。\n\n相反王满银这种,虽然最后一事无成,却勇敢的离开土地去社会闯荡的人,他的勇气超过普通人。\n\n而比起孙少安,此类胆子大而又脚踏实地,能结合当下,做出正确选择,更是优秀的人才。\n\n孙少平则是看清了道路,在物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境界,这种是高举薪火的人。\n\n正如伟人所言。\n\n天下是很大的,社会组织极其复杂。\n\n那么今日的北平。\n\n事物不停的变化,人们同样会变化,这是自然道理。\n\n正如明中期开始,乃至各种现代思想雏形的各类新学,那些“离经叛道”的言论,也是随着事务发展的提升,从而促进各种思想诞生。\n\n思想随着发展而变化的,哪怕是后世的人文风气,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是凭空而来的。\n\n北平城的朝鲜人,原来多是经过北平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买点商品带回国内挣点小利。\n\n现在北平的变化大,机会多。\n\n那么留下来的朝鲜人也就多了。\n\n他们想要在北平获得更多的东西。\n\n但是他们忘记了一个道理。\n\n他们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需要付出交换的东西。\n\n因此朱高炽并没有阻止这些大大小小的朝鲜人留在北平,在北平参与商贸得利。\n\n除了他们带来更多的资金,会越发盘活北平的经济外,他们会失去的更多。\n\n但是呢,这个失去,不是指他们个人利益的失去。\n\n突然。\n\n街道上传来沸沸扬扬的声音,越来越大。\n\n“怎么回事?”\n\n几人好奇的叫来伙计。\n\n伙计匆忙的进来,兴奋的叫道:“工人上街了,他们好像在庆祝,客官要不要去看看。”\n\n街道上。\n\n最先上街的是几家焦炭炼制厂的工人。\n\n不知道从哪个城门进来的,城门也没有阻拦。\n\n上千名穿着工衣的工人,拉着大大小小的横幅,上面写着祝贺北平大丰收的文字。\n\n新的事务,工人们很害羞。\n\n街道两旁的的人们好奇的观望。\n\n好像看得懂,又好像看不懂。\n\n“稀罕呀,难道是举办的什么活动?”\n\n“没啥意思。”\n\n工人们压着嗓子,不敢大声的喊口号,两旁的百姓们指指点点,脸上带着笑容。\n\n许多人当做看戏了。\n\n那几名商人来到人群中,看到了走过来的工人们。\n\n“没听说呀,你听说了吗。”\n\n“没有。”\n\n他们摇了摇头。\n\n实质上他们的层次太低,那些大商人有门路的,轻易可以见到朱高炽。\n\n而他们还需要考虑,甚至只敢通过图书馆来拉关系。\n\n不过没有人反感,反而觉得有点可惜,动静不够大,北平这些年的日子越来越好,人们是看得见的。\n\n就像先民丰收后会庆祝。\n\n北平的大丰收,人们也想要庆祝。\n\n工人们从西门进,绕着街道一直走,一直走到东门,再从东门返回北门。\n\n路边的摊贩们很好奇,不过工人们带来了热闹,摊贩们更希望卖出更多的东西。\n\n城中的孩童跟着队伍跑,很快被家里大人扯着耳朵带了回去。\n\n也有不少人跟着队伍,队伍的规模变得大了起来。\n\n官方没有人出来管。\n\n整个北平城,任由工人们游行。\n\n但是人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许多人意犹未尽。\n\n“北平有今日的局面,的确应当庆祝。”\n\n“庆祝好啊,热热闹闹的。”\n\n有人摇了摇头。\n\n“也没个宣传,也没个锣鼓,连炮竹都没放,一点也不热闹。”\n\n“人倒是不少。”\n\n“总感觉少了点味。”有人心里堵得慌,本来很感兴趣的,但这就完了?太遗憾了吧。\n\n大兴县。\n\n中华重工总部厂区。\n\n横幅的海洋。\n\n十几米高的架子上一幅幅的悬挂下来,显得是那么有力量,数千人聚集在这里。\n\n当朱高炽从队伍中走了进来。\n\n“哗啦啦。”\n\n热烈的掌声自发的响起。\n\n朱高炽走到台上,望着台下的工人们,工人们脸上的表情很兴奋,充满了激动。\n\n所有时代的人都在变化。\n\n因为世界在永恒的变化着。\n\n这个变化会变得更好,也可能变得更坏。\n\n那么朱高炽可以自信的说。\n\n他让这个时代变得更好,人们更有希望。\n\n“我创立中华重工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盈利,在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追求提高百姓们的生活待遇。”\n\n“在人们富裕的同时,不忘记先民精神。”\n\n“正所谓德智仁与勇并存,在富裕的同时,人要充满了高昂的精神,这样才算是真正的进步。”\n\n总部厂区不止几千名工人。\n\n这里的工人主要是班头,管事等。\n\n“为什么要发展工业,以及发展工业的道路是不是正确的,不是别来人决定的,而是你们决定的。”\n\n“我认为你们是时代的先锋,兼有社会责任感,并且要强烈具备的社会责任感。”\n\n朱高炽发表着讲话。\n\n其实明初的人们也是有自卑和敏感的。\n\n从宋以后。\n\n这个民族就有了自卑。\n\n特别是在晚晴的时代,人们的自卑达到了巅峰,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们,自卑到了极点,认为东方文明一切都是落后的。\n\n他们从晚晴的社会来认知,巨大的差异,他们所具备的浅薄知识下,觉得先民所有的文化和成果都是吹出来的。\n\n另外一派则极力吹嘘东方文明。\n\n充满了两个极端,这股风气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n\n直到中国富强了起来。\n\n而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他看得比普通人要长远。\n\n他坚持认为东方文明是强大的,同时也认为西方现在是强大的,需要学习西方。\n\n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同时,仍然要保留中国方式,为民族留下内核,追求的中国的强大和复兴。\n\n一个复兴,说明了一切。\n\n伟人说:枝节不可少,当是有大本源。\n\n这才是正确的道路。\n\n也是朱高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的原因。\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