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朱高炽不如叶希贤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五十二章 朱高炽不如叶希贤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这个国家的人极其的聪明,他们甚至想出了一种绝妙的主意。”\n\n“在相当一个安静的日子里,平地上一个人使劲力气呼叫所能听到的距离,被称为里。”\n\n“十六个这样的里,就是一铺,而十个铺叫做站,是一天能行走最长的路程。”\n\n“他们的一些村子,大到只缺一个州的名字。”\n\n“他们的街道铺的很好。”\n\n……\n\n“因此你可以认为这个国家应该被称作大国,堪与全世界已知的、最佳的、最大的国家相匹敌。”\n\n北平城。\n\n明初发展了三十年的城池,工业化发展的第五年,采用中国社会资源分配模式集中发展。\n\n如今进入到一揽子大基建工程经济计划过程中。\n\n后世,日本学习西方模式,保持自身文化,用了不到四十年,从农业国家跻身为亚洲第一大国。\n\n如果说明中期是同时期西方人口中的理想国。\n\n那么明初应该是同时期西方人口中的天上国。\n\n这座古老的城市。\n\n正在无形的脱变。\n\n中国文明加中国模式。\n\n“燕王世子之才无可置疑。”\n\n布政司。\n\n颜钝喝着茶,冷静的说道。\n\n他的前面。\n\n坐着按察使司按察使墨麟。\n\n“但是燕王世子不懂政治。”墨麟接着说道。\n\n“人有所长,必有所短。”\n\n颜钝没有否认。\n\n在应对叶希贤一事上,颜钝认为燕王世子做的远不如墨麟。\n\n须知叶希贤严查的第一站是按察使司。\n\n而叶希贤在按察使司无功而返,也没有闹出如今在开平,密云两地的动静。\n\n“只怕如此下去,事情越闹越大。”颜钝露出忧虑。\n\n北平目前的局面,看上去是因为高勉一案,实际上是燕王府和应天府皇太孙一系的较量。\n\n颜钝很担忧。\n\n因为目前的局势,越来越像当年的陕西。\n\n这么闹下去,输家只有王府。\n\n“叶希贤在密云和开平大开杀戒,刺激矛盾,恐怕两地会发生不好的事情。”\n\n“这正是叶希贤想要的。”\n\n“真要是闹到那个地步,叶希贤并不怕死,反而王府会首当其冲,必定被夺权。”\n\n布政司,按察使司,都司。\n\n政,法,军。\n\n都司自然不用说,上上下下许多王府的人。\n\n布政司和按察使司不同。\n\n这些是流官。\n\n虽然都司官员也是流官,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n\n也造就了布政司和按察司不可能像都司一样,唯王府马首是瞻,这是不可能的。\n\n朱元璋制定的规章制度,不会允许这种情况。\n\n否则当年也不会改制,把王府相府改为长史府,让地方权利回到衙门。\n\n“唉。”\n\n颜钝突然幽叹一声。\n\n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他实在不知如何化解双方的冲突,涉及到立场之争。\n\n“如果燕王在北平就好了,相信以他的政治手腕,不至于发生如今的事情。”\n\n“可惜,燕王离开北平,正好是世子促成的。”\n\n墨麟无奈的摇了摇头。\n\n工业化的厉害。\n\n旧文人并不会视而不见。\n\n当太平军消灭了南方的满城,南方的乡绅势力就开始办工厂,办学校,修铁道。\n\n新文人也是旧文人脱变出来的群体。\n\n所以练子宁回去应天府后,第一时间想要兴办工厂,学习北平的发展。\n\n颜钝是个实干的官员,不算皇太孙一系,更不算投靠王府的官员。\n\n反倒是墨麟。\n\n此人倒和王府走的近些。\n\n就算是如此,颜钝也是不希望北平乱起来的。\n\n但是。\n\n事物的发展,有时候并不如人所预料。\n\n从北平夏收前,一直到夏收后,开始进入秋天,除了叶希贤在北平的动作,北平的发展并没有被影响。\n\n朱高炽所提出的职业兵计划,已经启动了两个月。\n\n开平铁道站。\n\n是附近最大的火车站。\n\n在火车站十里外,是一处新兵营。\n\n三万职业兵的营地,依托于铁道,构建全新的作战模式。\n\n因为营房还在修建,所以此处搭建了一处处的帐篷,成为暂时性的营地。\n\n职业兵的来源,主要依托于卫所兵。\n\n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n\n从数十卫中,调派有才能的军官,主要来自石匣营和金州卫,其余来自燕山三卫,以及精锐卫所。\n\n因此虽然军营才成立,但是军队并不是新兵,只素质方面就强过了普通卫所。\n\n士兵分三级三等。\n\n最低级每年十八两的军饷。\n\n十八两。\n\n在明末时期,因为大帆船贸易,无数的白银流入大明,加上大明的物资发展。\n\n那时候成立最精锐的营兵,每年也是十八两。\n\n同样的十八两,两者的价值截然不同。\n\n其余不提。\n\n就这份军饷,整个大明没有军队比得上。\n\n一名士兵。\n\n靠十八两银子的军饷,他的家庭可以在北平过上良好的生活,妻子不用劳作,孩子高兴上学,还可以补贴家族。\n\n当然。\n\n这里的军规很严厉。\n\n人们要时刻保持军容,要做好战斗牺牲的准备,高强度的训练日程,不过每个月有六天假期,全年年假另外有二十天。\n\n“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n\n食堂的大门口。\n\n三千人的军营,分为五个小营。\n\n每个小营有单独的食堂和训练场地。\n\n每个小队三十人为排,整齐的在太阳下列队,在开饭之前,每支队伍唱着军歌。\n\n在军歌声中,依次进入食堂。\n\n哨官在别的屋子吃饭。\n\n队长们在一桌,士兵们每什一桌。\n\n老三和同袍们站在桌子前。\n\n一个月来的训练,让老三很痛苦。\n\n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还能这么高强度的操练。\n\n整日什么念头都没了。\n\n就想着睡觉。\n\n“开饭。”\n\n一名队长等人齐后,下命道。\n\n“唰。”\n\n食堂传来坐下的声音。\n\n今日营中的午饭是肥肉炖粉条,白菜,豆腐,大米饭,骨头汤,爆炒肺片。\n\n士兵们胃口大极了。\n\n每个人越来越壮实,脸上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充满了红润。\n\n他们说话的中气之足,会让听到人觉得大声。\n\n吃饭的时候很安静。\n\n这里其实惩罚并不严厉,但是规矩太多了。\n\n就比如这吃饭。\n\n虽然伙食比以往好多了,完全不能相比,可以前不少人习惯了吃饭的时候侃大山。\n\n现在很多人憋着,老老实实的吃饭。\n\n被惩罚多了,自然也就不敢违背。\n\n吃饭后。\n\n士兵们会有一个时辰的午休时间,有的人会在中午的时候去洗衣服,也有人会选择晚上。\n\n幸亏天气凉快了些。\n\n如果还是前两个月的盛夏,地面上的帐篷里根本无法住人。\n\n此时。\n\n因为帐篷中的炎热,不少人睡不着,什长也没有做出多余的要求。\n\n“其实现在辛苦些,是因为刚刚成军,等熬过这段时间,以后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强度。”\n\n什长故意说道。\n\n强度的确太大了,就连什长们也有许多人受不了。\n\n虽然都做好了准备,可实际的操练强度,仍然让许多人无法想象,完全和以往不同。\n\n这种操练方式,放在卫所中是施行不了的。\n\n但是新军不同。\n\n全部由精壮构成,加上丰富的伙食,以及极高的待遇,还有这些年军户风气的变化。\n\n种种根基才勉力让新军没有崩溃。\n\n听到什长的话,其余的士兵们兴奋了起来,“真的吗?我就说这么操练,谁也受不了啊。”\n\n“现在高强度的操练,是为了让你们形成本能,就像那使用鸟铳,多么危乱的时刻,也能有条不紊的装填。”\n\n“等熬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宽松些,训练其他的体能。”\n\n什长笑着安慰士兵们。\n\n“李坚。”\n\n什长指了指一名帐篷里最年轻的士兵,十八岁的年龄,入营要求的最低年龄。\n\n老三听到自己的名字,抬头看向什长。\n\n“你跟我出来下。”\n\n什长点点头。\n\n帐篷外。\n\n找了出人少的地方,什长拍了拍老三的肩膀。\n\n“你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军事条例背的也最好,所以我准备让你当我的伍长。”\n\n一什十人,什长一名。\n\n一什两伍。\n\n一伍五人,伍长一名。\n\n老三意外的看着什长,有些感激,但也感到担忧,“什长,我怕我做不好。”\n\n“伍长而已,有什么做不好的,我看好你,好好干。”\n\n什长鼓励道。\n\n大家都不是新兵。\n\n唯独老三是新兵,在什长眼里,老三操练努力,军事条例也背得好,又听话又不抱怨。\n\n他不用老三用谁。\n\n“营兵的发展,是小王爷提出来的,营兵的待遇众所周知,以后必然是主力部队。”\n\n“现在营兵初创,虽然定下了三万的额员,其实才建了三营,我们是最早的一批。”\n\n“不要怕吃苦,更不要畏惧担责,只要不掉队,别说一个伍长,未来哨官都不是事。”\n\n什长大大咧咧的说道。\n\n老三可没有什长这么大的野心,他能当伍长都觉得很紧张,生怕自己做不好。\n\n就这样。\n\n老三在新军营中,渡过了两个月。\n\n两个月的时间里。\n\n老三变得黑了,个头长高了,身体粗壮了,说话有力了,一杆鸟铳装填速度达到了一分钟两发。\n\n有老三勤练的原因,也有因为定装火药的便利,节省了一个步奏。\n\n但是。\n\n这一天。\n\n军队突然接到了开拔通知。\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