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谁能经得住这种诱惑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五十八章 谁能经得住这种诱惑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朱棣回到了北平。\n\n原来随周世子北上三万余的军士,绝大多数选择了留下,因为当初的旨意是:发河南都指挥使司属卫马步官军三万四千余人,往塞北筑城屯田。\n\n现在城不用筑了,但是这些士兵加入了屯田。\n\n地方上的人说,卫所现在不用承担苦役。\n\n以往卫所还需要组织人力做许多事,例如修修补补军备,当年河南又一次采买了十几万斤的铁料,下发各卫制作兵器。\n\n更大的诱惑是,那些人说他们的家属来到北平后,可以分到田亩,申请多少就有多少,只有两个条件,不能荒田不能转卖。\n\n只要不违背以上两点,田亩可以传给下一代,一代一代的传下去。\n\n在第一年。\n\n地方上还会提供粮种,提供耕牛农具等,三年还清即可,就算遇到意外也不会催逼。\n\n这么大的诱惑,河南军士们实在是经受不住。\n\n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n\n绝大多数人没有准备回去了。\n\n这饼太大太实在,他们回不去了。\n\n没有人不喜欢画大饼。\n\n只要这个大饼是真的。\n\n北平的社会人文提升的这么快,除了优秀的内核,就是人们信任希望,知道他们的未来不是虚假的。\n\n什么都能假,唯独老百姓的脸色不能作假。\n\n明中期被西方称为街道干净,人们注重吃喝,各种节日,富庶先进的理想国。\n\n清中期被西方称为街道脏乱,人们瘦骨嶙嶙,麻木不仁,贫穷落后的愚昧国。\n\n所以老百姓的脸色做不得假。\n\n周世子有些舍不得离开北平城。\n\n除了大剧院,还有北平街道的繁华,以及遇到的人们脸上的笑容,民间社会风气的优良。\n\n不过周世子终于还是离开了。\n\n“我回去后,就把父王研究百草的笔记让人仿写,然后送来北平。”\n\n朱高炽奉朱棣之命,送周世子二十里路。\n\n听到周世子的话,朱高炽笑着说道:“五叔研究百草,对百姓有大利,功在千秋。”\n\n周世子很高兴。\n\n“父王听到你的评价,一定会高兴的。”\n\n周世子又担忧的说道:“那件事闹得很厉害,你要小心啊。”\n\n“没事,天塌下来有高个子扛着。”\n\n朱高炽不以为意。\n\n朱元璋不会对朱棣下手。\n\n亲情是一方面,社稷更是一方面。\n\n现在大明的开国功勋凋零,藩王本来是接替功勋的力量,但目前只有朱棣扛起大旗。\n\n年长的藩王没有如朱元璋意的,年少的藩王们还需要成长时间。\n\n作为成熟的君王,朱元璋不会动朱棣。\n\n这件官司还在打。\n\n后世打官司都耗时耗力,何况今日大明的交通情况,由朱棣扛着,朱元璋不会轻易下决定的。\n\n时间也不够这件官司打完。\n\n说不定还在半路上,二十一个月的时间就耗完了。\n\n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风险的几率不大。\n\n周世子终于回去了河南。\n\n他很快就让人送来了周王带团队多年研究的百草成果,各种植物的功效作用等。\n\n朱高炽叫来了研发司。\n\n“成立一家医药研发司。”\n\n“恐怕很难哦。”小九直言相告。\n\n大夫的问题。\n\n后世的医生都少,需要省略各种医疗空间来接待更多的患者,何况是古代。\n\n大夫们平日就忙,哪里顾得上来研发司。\n\n一句话。\n\n社会离不开医生,大明更离不开数量稀少的大夫。\n\n“成立医药研发司,现阶段的目的,主要还是以追踪为主。”\n\n“追踪?”\n\n小九好奇的问道。\n\n“民间的方子太多了,滥竽充数的不少,新成立的医药研发司不需要有经验的大夫。”\n\n“这些人专门去民间走访追踪那些被治疗的人,吃的什么方子,效果怎么样。”\n\n“例如风寒,吃的方子感觉有没有变好,多久才彻底根治等等,各方面的数据都记录下来。”\n\n朱高炽详细的向小九介绍,如何引导现阶段的医药研发司。\n\n闻言,小九想了想,觉得这是个漫长而又费力费财的过程,提醒说:“短时间内很难出结果,而且对中华重工带来不了利益。”\n\n小九怕朱高炽误会,连忙解释说:“并不是说这件事不好,但是根据办厂宗旨,除非在重要事项上,否则以盈利为标准。”\n\n小九说的盈利意义和字面盈利不同。\n\n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犹如打造的一个内循环。\n\n但企业也是要盈利的。\n\n这个盈利要求,保障了杜绝盲目生产和资源浪费等隐患。\n\n不能盈利的工厂,需要详细的说明书。\n\n例如农具一厂。\n\n生产的商品销售出去,这个过程会带来盈利。\n\n但是如果没有盈利的时候,就要了解原因,是市场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或者内部分配问题,更或者其他问题。\n\n市场问题,属于中华重工要开发的。\n\n现阶段,农具行业市场没有问题,随着北平经济的提升,和田亩的增加,人工的高涨,对农具有大量的需求。\n\n“医药研究当下阶段,的确看不到实际的利益,但是工业化社会不同,人在生产的过程中,就是一种盈利的方式。”\n\n“别的不提,孩童们的夭折率太高了,这都是浪费了资源。”\n\n朱高炽说的很残酷。\n\n其实心意是好的,但他要把道理讲透彻。\n\n“一个孩子从出生到童年,属于耗费资源的阶段,等加入社会生产,就到了社会收回成本,随着生产的时间越久,社会的盈利越高。”\n\n“而且在耗费资源的阶段,又促进了市场需求,扩大了市场规模。”\n\n“哪怕把夭折率降低一两成,对于工业化社会都会带来大利,现阶段的投入与之相比不算什么。”\n\n其实工业化社会与农业化社会,本质就是工业化上限高。\n\n农业化社会最有效利用的只有农业资源。\n\n而工业化社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无所不包,是农业资源的千倍万倍不止。\n\n小九听明白了十之七八,回头划分了部分沾点边的人手筹办了医药研发司。\n\n医药研发司的工作人员,目前的工作很简单。\n\n首先从周王的百草记录开始入手,和民间患者问诊治疗方面着手。\n\n他们去医馆,去药铺。\n\n每天就是询问的过程。\n\n把这些调查的记录,详细的统计起来,一本本的册子开始堆满了一个房间,然后又是新的房间。\n\n……\n\n开平新军营。\n\n伍长李坚和一批轮休假的军士一同离开军营,他们在开平铁道站购买火车票。\n\n李坚买了一张快票,使用军牌只需要半价。\n\n一年十八两银子的军饷。\n\n在军队没有什么花销,吃有食堂,穿有军服,除了自己购买一些日常用品,他基本花不到什么钱。\n\n几个月下来,李坚就像变了个人。\n\n大哥二哥一家在工厂上班,并不知道老三今日回家。\n\n“我有六天假,后天再去看大哥二哥。”\n\n李坚说道。\n\n老汉这才打消了去城里喊老大老二回家的想法。\n\n晚饭。\n\n李坚发现父亲没有吃几口饭,好奇的问了句,旁边的妇人抱怨道,“你爹牙痛的厉害,已经好几日了。”\n\n“怎么不去找大夫看看。”李坚不满的问道。\n\n“你爹是头倔驴。”\n\n“牙疼而已,死不了人,忍忍就好了。”老汉酒也喝不下了,闷闷不乐的说道。\n\n到了第二天一早。\n\n李坚笑着对父亲说道:“爹,要么你跟我一起去城里看看大夫,顺便去看看大哥二哥,要么我自己去城里请大夫来。”\n\n请大夫到乡下,这笔费用老汉不敢想象,气的老汉要打李坚。\n\n李坚让父亲打了几下,然后才跑到院子外。\n\n“那我去城里请大夫了?”\n\n老汉无可奈何,只能跟着幺儿去了城中。\n\n既然还要去看大哥二哥,最后一家人出门,从菜园子里挖了两袋子的蔬菜。\n\n进入城中后,在一处医馆门口,妇人在门外看着两袋子的蔬菜,李坚领着老汉进去。\n\n不久。\n\n大夫开了一个方子,竹叶椒根用水煎糊膏状涂抹。\n\n“这药怎么这么贵。”\n\n一行人去了药铺抓药,听到价格后,老汉叫了起来,嚷嚷着不买了。\n\n药铺的学徒笑着解释:“这方子的效果好,不但能治虫牙痛,客官你嘴中有毒气,能一并消了。”\n\n“不过其中用的药咱们北平没有,需要从山东去采购,而且山东也少,南方种植的才多。”\n\n“如此下来,这药如何不贵呢。”\n\n“就没便宜点的。”\n\n“爹,别说了,是我让大夫用最好最快的药。”李坚阻止了父亲,掏出粮票。\n\n粮票已经是北平的通行货币,学徒抓了药包好,嘱咐一番让老汉如何敷药。\n\n刚出门口遇到了两个奇怪的人。\n\n他们拿着纸笔客气的问他们是不是看病的人,有什么病,抓了什么药,住在哪里等。\n\n李坚看两人穿着工衣,如实告知。\n\n听到李坚一家不住在城里,两人露出失望的眼神,笑着告辞离去。\n\n“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真是奇了怪,竟然还有专门统计这个的,人吃饱了闲得慌。”\n\n老汉心中无法理解。\n\n李坚倒是有些明白,并支持这种行为。\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