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时代之光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六十五章 时代之光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密云工人子弟学校。\n\n朱高炽视察了这里。\n\n“这里的学校虽然不如大兴那边的学校办的气势磅礴,但甚在扎实,相信要不了几年,大兴那边就要有压力了。”\n\n朱高炽笑呵呵的夸奖道。\n\n他虽然要顾虑全局,当下的资源偏重军事,但是下面的人如果有心,螺蛳壳里做道场,也是能做出点成绩出来的。\n\n这里一点点计划外成绩,那里一点点计划外的成绩,汇聚起来就能成为汪洋大海。\n\n面对小王爷一次又一次的盛赞,严中正已经不知道如何回答了。\n\n在他看来。\n\n自己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n\n“小王爷下发的公文,既要提升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牢抓精神文明建设,属下是非常认同的。”\n\n“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就会麻木不仁,哪怕富裕起来也只会活的空虚。”\n\n“相反,当一个人具备内核,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哪怕他面对生活上的困难,也不会被轻易打倒。”\n\n学校的食堂。\n\n朱高炽坐在下方,他亲自要求严中正坐在他的身旁,听完严中正的话,朱高炽非常认可。\n\n二战之后的美国,有一段非常富裕的时期。\n\n这段时期。\n\n美国人过得的肆无忌惮,整个社会充满了享受和放纵。\n\n但是这很危险。\n\n可又在许多落后国家津津乐道,被称为自由社会,那些慕洋者大书特书极力崇拜。\n\n但是美国上层社会并不傻。\n\n他们使劲了力气让美国摆脱了这个时期,用了二十年时间尽力脱离放纵年代。\n\n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州厌倦这种风气,人们也不是傻子。\n\n在绝大多数州,抗拒这种文化。\n\n而后来的美国。\n\n不少人的生活是很严谨的,特别是对待婚姻,很负责任,恪守对婚姻和家庭的承诺。\n\n“回到家里去。”\n\n九十年代提出的口号,就是对待那个放纵年代的拒绝。\n\n而慕洋者仍然还在把美国放纵年代的东西称之为自由的象征,是社会要学习的文化。\n\n你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你不能把人家淘汰的落后时期的文化,说成是社会应该要成为的样子。\n\n正因为了解世界历史,以及深知各种理论,朱高炽对严中正能领会自己的意思感到非常的高兴。\n\n一个民族光富裕可不行。\n\n没有精神内核支撑,富裕不过是空中楼阁。\n\n“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n\n“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n\n“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n\n十几名孩子穿着演出服,在台上唱起了新的黄梅腔,稚嫩的声音唱的并不完美,可观众席上人人忍不住微笑。\n\n黄梅腔早于唐朝时期。\n\n经过宋朝民歌的发展,朗朗上口调子轻快,在明朝时期盛行,是能吸引人耳朵的歌调。\n\n朱高炽转过了头,视线看向演出台。\n\n十几名孩子脸上有笑容。\n\n“这些孩子都是各个班文艺表现好的学生,由学生们自己报名,经常筹办的学校活动中登台表演,获得内外一致好评。”\n\n朱高炽点点头。\n\n他认为这没有错。\n\n不光是大人们有表现的欲望,孩子们也想要表现。\n\n这是人性。\n\n人有被认可的需求。\n\n西方富裕发达了几百年,在物质基础上诞生出来许多新思想,其中在人性需要被认可一事上做的非常不错。\n\n欧美的人们比起发展中的中国,会更加轻易的认可国人。\n\n在舞台上,或者随便某个地方,哪怕一段不算出众的表演和什么举动,其余的人们也会给予鼓励和欢呼声。\n\n甚至看来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那些欧美的旁观者都会热烈的为当事人欢呼。\n\n当一个人容易被外界认可,那么这个人就充满了精神和自信。\n\n反之。\n\n当一个人不容易获得外界的认可,这个人就容易诞生各种负面的情绪,自卑敏感等等。\n\n一个强大的民族,必然是方方面面都强大的。\n\n经历了几百年的清朝,中国这片土地上已经失去了自信。\n\n但是朱高炽相信。\n\n只要继续保持发展下去,人们永远保持先民的抗争精神,与一切不公做奋斗。\n\n需知,在全世界都还在讲究世家贵族风范的时候,先民早已经把贵族阀门消灭了。\n\n恢复先民奋斗精神,那么必将迎来民族伟大复兴。\n\n朱高炽觉得让学生们多些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件事严中正做的很好。\n\n只是呢,表现的机会不能被垄断,不是谁谁谁家的孩子才可以上。\n\n他相信严中正的话。\n\n既然严中正说公平的选拔,那朱高炽就相信如此。\n\n舞台上的孩子们。\n\n他们穿着精美的演出服,脸上红通通的一片,充满了健康的肤色,看上去又活跃又精神。\n\n当他们演出完,排队站到一起,整齐的向台下弯腰。\n\n朱高炽见状。\n\n连忙率先鼓掌,用力拍着双手。\n\n整个食堂发出了热烈的掌声。\n\n孩子们高兴的蹦蹦跳跳的下了舞台。\n\n“下一个节目,是三年级学生为大家带来的表演,名字叫工农兵的继承者。”\n\n听到这个节目名字,朱高炽来了兴趣。\n\n没多久。\n\n二十几名穿着工服,常服,兵服的孩子们,扛着锄头,榔头,长枪等道具上台。\n\n排好了队形。\n\n一旁的敲打吹奏乐器的大孩子们,先开始了伴奏。\n\n一段激昂的音乐敲打在人们的心中。\n\n“工农兵心最善。”\n\n“嘿。”\n\n“工业路上打先锋!”\n\n一名女童唱道。\n\n其余的孩子举着手里的道具在舞台上走动。\n\n他们跟着唱了一遍。\n\n“高举王旗去奋斗。”\n\n“发展一切工业化。”\n\n“我们学习挑未来。”\n\n“奋斗步伐永不停。”\n\n朱高炽眼睛忍不住湿润了,不好意思的擦了擦眼泪。\n\n可能年龄大了容易伤感。\n\n其实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n\n等着靖难。\n\n等着当太子。\n\n他这辈子并不会亏。\n\n但是他知道。\n\n像他一样热爱这个民族的人有很多很多。\n\n正是因为这些不可计数的热爱这个伟大民族的人,才让这个民族永远伟大。\n\n自己可能不是圣人,七情六欲并不比别人少。\n\n有欲望,有高兴,有生气,有愤怒。\n\n但无论如何,对自己民族的爱,朱高炽认为自己已经融入到了骨子里,哪怕穿越也改变不了。\n\n所以他见不得这些。\n\n见了他就忍不住流泪。\n\n这个时代的人们无法理解。\n\n因为他们不知道未来的民族,承受了多大的悲痛和多久的屈辱。\n\n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每一步犹如走在悬崖上。\n\n外部的敌人,内部的蛀虫。\n\n这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是多么的艰难,需要多少奋斗之士飞蛾扑火般的加入。\n\n他们身边会有无数的嘲笑者,但这并无法动摇他们的坚定。\n\n朱高炽很感谢自己来到了大明。\n\n给了他一个机会。\n\n别人不理解为何他这么喜爱严中正,因为严中正做的一切太让朱高炽满意了。\n\n这是现阶段第一位没有在他的指导下,做出了超过他预期成绩的人。\n\n哪怕只通过学校。\n\n朱高炽已经认可了严中正。\n\n他相信密云地区,未来一定会出现大批的薪火者,构建民族的脊梁,让大明强盛辉煌。\n\n上午参观了文艺表演。\n\n下午朱高炽走访了教室。\n\n和别的学校不同,密云工人子弟学校有统一的校服,学校提供的服装,不从老百姓中收取钱。\n\n“有的孩子穿的精美,有的孩子穿着补丁。”\n\n严中正解释。\n\n“密云有不少外来的人员刚加入矿区,这些人的家底不丰,还赶不上老工人。”\n\n“那些穿着补丁的孩子脸上有自卑,所以属下才制定了这个规定,有学校报班校服。”\n\n严中正不得不解释。\n\n总部延缓了建校计划,但是密云区却没有,在条令下发前,钻了个空子。\n\n以已经筹办为由,让两所新校的建造未受影响。\n\n学校的高标准伙食,以及这些演出,还有各种的活动,乃至校服,都是一笔笔的开销。\n\n合起来就很大了,所以严中正的报表赶不上别人。\n\n作为大掌柜,严中正知道现在中华重工的实际情况,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赚取了无法计算的利益。\n\n是的。\n\n中华重工每项大工程的调动会有民间无法想象的资金周转。\n\n但是中华重工其实并没有盈利。\n\n在以人为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下,中华重工的结余其实非常危险。\n\n各项大基建都在持续把中华重工的盈利流出去。\n\n特别是加强军队化建设的方针下。\n\n目前让中华重工保持良好运作的主要原因是粮票。\n\n粮票已经超发了不少。\n\n也正因为各种大基建项目的兜底,让粮票没有全面的涌入市场,否则粮票信用体系会立马崩坏。\n\n这是严中正看不懂的运作方式。\n\n朱高炽不以为意。\n\n现在的北平市场刚刚复兴,大基建刺激经济,带动社会发展的路子还能走很久。\n\n而大明有广阔的土地,没有外部的打压和竞争,反而是大明的供养池。\n\n只要牢牢掌握工业化所需要的能源,保障农业的稳定,这个发展模式短期内并不会出现问题。\n\n“校服的主意非常不错,通知下去,所有学校都要学习密云。”\n\n“学校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鼓励孩子们的自信。”\n\n“只有自信的孩子们,未来才能担当起社会的重任。”\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