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融进祖国的江河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融进祖国的江河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北平的水利设施已经修建到远离水源,原来的荒地因为使用蒸汽机作为抽水站的灌溉沟渠,变成了片片的良田。\n\n众多的沟渠,把远处的河水扩大了使用面积,让耕地面积随之增加。\n\n戴德彝在布政司碰了壁。\n\n他要调叶希贤上回办案的卷宗,布政司的官员告诉戴德彝,那些卷宗失火烧掉了。\n\n这就代表戴德彝需要从头查起。\n\n而按察使司的官员们避之不及,每个人见到戴德彝扭头就走,绝不和他多言。\n\n是的。\n\n戴德彝有应天府的卫所兵保护,没人动的了他。\n\n再小的军事力量那也是军事。\n\n需要发生军事冲突,这就不是轻易可以找理由解释的,实打实的造反。\n\n但是没人配合他,戴德彝反而不如叶希贤当初的顺利。\n\n他现在连一点头绪也没有。\n\n北平就像铁通一样的稳固,没有个他查的口子。\n\n“燕王已经离开了北平,又是什么力量促使北平这么稳定呢。”戴德彝不得而知。\n\n在他的想法里,或者说应天府官员的认知中,失去了燕王的北平,必定会慌乱。\n\n当年的陕西就是这般。\n\n权力巨大的秦王,等他一离开陕西,他在陕西多年打造的权势就迅速崩溃。\n\n戴德彝是个坚定的人,没有因为困难而退步。\n\n“从我来北平前,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戴德彝看向眼前的张琏。\n\n现在的张琏,早已没有几年前在工部观政的意气奋发。\n\n这位刚步入三十岁的中年官员,本该有大好前程,并且是北平按察司的副使。\n\n本是政治上升起的新星。\n\n张琏很憔悴,他知道戴德彝一定会来找他。\n\n因为他是皇太孙一系的人。\n\n高勉找过他,叶希贤找过他,现在轮到了戴德彝,自然也会来找他。\n\n可他已经厌烦了。\n\n当初高勉瞧不上自己,认为自己缺少大义的精神。\n\n后来叶希贤只是向自己打听了高勉的情况,也没有瞧上他。\n\n张琏很愤怒,可他又很气馁。\n\n他恨叶希贤没有带上他去查案,又幸运叶希贤没有带上他。\n\n为了心中大义而死,他的确退缩了。\n\n现在的他人不是人,鬼不是鬼,谁都瞧不起他。\n\n他只想活着而已。\n\n他是年轻的御史,年轻的按察使司副使,有大好的前程,哪怕按部就班的下去,他也必定会走到最前面的一批位置。\n\n犹还记得几年前,在应天府的码头上,商人们恭维着他,那时候的他是何等的有志向。\n\n一切都变了。\n\n张琏自饮自醉,丝毫不在意自己在戴德彝面前的形象,他哪里还有什么形象呢。\n\n“戴德彝。”张琏毫无礼仪的叫着别人的名字,醉醺醺的问道:“我就想活着而已,就这么可耻吗?”\n\n戴德彝安静了下来。\n\n他看着眼前这位当年的新科进士,犹还记得他出彩的场面。\n\n一个人活到了如此地步,戴德彝忍不住的摇头。\n\n“猪圈里的猪。”\n\n“我吗?”\n\n“猪活的幸福,他们只知道吃,没有任何想法,可你是人,你不是猪。”\n\n戴德彝淡然的说道:“既然是人,那么就该有想法。”\n\n“我只想活着。”\n\n“这是猪的想法,猪也只想活着。”\n\n“人应该是更高级的,因为人有高级的思想。”\n\n“难道我只想活着就有罪?”\n\n“不。”\n\n“你没有罪,可以只想活着,但是你也没必要被旁人尊重,既然你不在乎旁人的尊重,又何必苦恼呢。”\n\n听到戴德彝的话,张琏更加愤怒。\n\n凭什么就不能被人尊重。\n\n他寒窗苦读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前途,凭什么人们敢不尊重他。\n\n戴德彝没有再理会张琏。\n\n就像高勉,叶希贤等人一样,忽视了张琏。\n\n最后戴德彝留下了一句话。\n\n“我看过了一些北平的旧报,其中有段文章我觉得说得很好。”\n\n“人需要物质,离不开物质,但是人不能只靠物质活着,当满足了物质,人们就需要精神追求。”\n\n“这是人性的使然,人们需要被社会认同,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同感来达到自我满足的精神。”\n\n“你现在过得痛苦,无非是人们不认同你,这就是矛盾的所在。”\n\n“你现在的地位,寻常人之间的认同需求满足不了你,但偏偏你现在的地位,需要志来填充。”\n\n“有志向的人,并且坚持道的人,才能引得别人的尊重,你没有志向,没有德,那么别人为何要尊重你,认可你呢。”\n\n“死并不可怕,怕的是等到死的那天,才发现自己这辈子走错了路。”\n\n戴德彝离开了,留下了嚎啕大哭的张琏。\n\n……\n\n“在茫茫的人海里。”\n\n重音在舞台上响起。\n\n舞台上演唱的中年男人,用着低沉的声音,准确的配合各色乐器伴奏的节点上。\n\n“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n\n下一位男演唱家,用高音接着唱起,“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n\n男演唱家的脖子上青筋浮现。\n\n他不只是在演唱。\n\n他的眼神里满是斗志。\n\n他用着全身的力量在演唱,把这首歌的力量,传达给观众席上所有的人。\n\n江淮之富,江淮之奢靡。\n\n有无数的美妙音乐。\n\n但是朱高炽并不喜欢听,只是他并不拒绝,不过呢,在北平,工人阶级的崛起,人们更喜欢新歌风。\n\n市场决定了一切。\n\n江淮的富裕阶层们,他们喜欢听靡靡之音。\n\n而北平的工人们,他们喜欢听鼓舞人心的歌曲。\n\n在新歌的歌声里,工人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促成了北平的风气,让新歌分迅速传播。\n\n天津歌剧院。\n\n朱高炽坐在观众席上,有工厂的工人,有卫所的军人,还有天津的一些商人。\n\n人们安静的坐在观众席上,陶醉于歌声中。\n\n那默默奉献的歌词,通过魔力般的声音,敲打在人们的心间,没有人反感。\n\n在物质文明满足后,必然会追求精神文明。\n\n直白点说发财立品。\n\n工人们爱护自己的工厂,爱戴现在的生活,他们乐于奉献,愿意奉献,为了更美好的生活。\n\n这就叫崇高精神的力量。\n\n“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这段结尾的高声中,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n\n朱高炽用力的鼓掌。\n\n他也需要寻找力量,需要有力量来支撑他。\n\n在这已经没有历史可以借鉴的局面下,需要靠着自己来闯出一条道路。\n\n一条为了人民富强的大道。\n\n能力越大责任越大。\n\n现在的朱高炽,做任何决定都需慎之又慎,甚至到了不敢出手的地步。\n\n对外,他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对内,他要慎之又慎。\n\n因为他就是这样的性格。\n\n他的残忍只能对外部使用,却无法对内部使用,因为每个人的道德水平不一样。\n\n而朱高炽,他的道德就是内圣外王。\n\n“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生命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n\n观众席上。\n\n工人们率先站了起来,他们忍不住跟着歌唱。\n\n军人们站了起来,他们跟着高歌。\n\n商人们也站了起来,他们用力的鼓掌。\n\n这就是精神文明的力量。\n\n这是人的内核。\n\n人人奉献,因为他们知道,生活会更美好。\n\n中华重工坚持的以人为本目标从来不变,工人们相信自己的奉献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n\n一个愿意奉献的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n\n朱高炽沉醉在歌声中,感受着坚定力量的支持,心中的犹豫突然间消失了。\n\n现在的他,无所畏惧。\n\n因为他的背后站着工人阶级。\n\n……\n\n涿州新军三营被学生们慰问后,等学生们离开军营后的第二日,他们就开拔出营前往密云地区。\n\n这些都是统一安排的。\n\n天津的朱高炽仍然留在天津,没有人知道小王爷为何停留在天津,不明白小王爷的用意。\n\n朱能离开了他的身边,去往了密云。\n\n北平工业化发展到今日,朱高炽并不觉得对付小小的哈刺兀海需要他亲自关注。\n\n虽然哈刺兀海的名声因为他的原因,在草原上如日中升,许多人眼中已经是庞然大物。\n\n海量的物资,通过火车轻而易举的送到密云,送到开平。\n\n从北平传来了一则消息,有名御史来到了北平,根据他的口风,估摸又是要查案。\n\n“这些不怕死的人啊,真是没有办法。”朱高炽苦笑。\n\n“要不要。”\n\n张全做了个杀的动作。\n\n“不要杀了。”朱高炽平静道。\n\n已经够了。\n\n这些能为自己心中的志而付出性命的人,构建了民族的脊梁,当这些人被杀光了,民族的脊梁也就塌了,就会有了奴性。\n\n“回去吧。”\n\n朱高炽终于离开了天津,带着王府卫队回到了北平,正式接管了北平的军政大权。\n\n“全力发展北平工业化目标不变。”\n\n“打造陕西,山西,北平,辽东,大宁五省工业区,互通有无,扩大市场规模,促进社会生产力。”\n\n“修建开平北部,大宁北部铁道基建工程,放开商团部分限制,成立草原开发建设商团。”\n\n朱高炽决定先发展以对万变,既为了全与朱棣的父子之情,也为了大明山河。\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