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昭告天下的新军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三百七十八章 昭告天下的新军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朱能说只要三营,但是根据目前得知的最新消息,哈刺兀海聚拢了至少三万兵力。”\n\n开平的舆图悬挂在墙壁上。\n\n北平都司指挥使陈亨提出了担忧。\n\n熟部的存在有利有弊。\n\n他们能从熟部得知哈刺兀海的消息,哈刺兀海同样也能从熟部打探到他们的消息。\n\n这是熟部自身立场导致的。\n\n哈刺兀海赢了,他们不会损失什么,大明赢了,他们同样不会损失什么。\n\n反而因为两者的冲突,他们的地位还突出了些,谁赢他们帮谁。\n\n朱高炽思前想后,允许了这种现象的存在。\n\n“那么朱能能否打赢这场战争?”\n\n朱高炽直接询问最关心的事情。\n\n什么发展成果都是虚的。\n\n只有经过战争的考验才是实的。\n\n能打胜仗什么都好说。\n\n而不能打胜仗,哪怕文明与科技程度吊打全世界,那也只能是跟宋朝一样的下场。\n\n“八成。”陈亨给了个准话。\n\n他知道自己不应该说的这么武断,但是他想要给小王爷信心。\n\n这是王爷不在北平,小王爷第一次组织的战争,关乎小王爷的威信和北平的局势。\n\n现在拳头已经伸出去了,就不要顾忌太多,反而想得太多得不偿失。\n\n听到陈亨的话,朱高炽不再过问。\n\n朱能的才能是值得信任的。\n\n新军的战斗力是全北平各方面集结起来的结晶。\n\n如果这都不能胜,那朱高炽就乖乖的放下一切主导权。\n\n“燕山三卫的精锐,以及许多卫所的精锐,多数调去了新军,所以我坚信新军一定能胜。”\n\n唐云老将继续说道,“一万余新军,必定能打败数倍的敌人。”\n\n见他们都这么说,朱高炽再无二话。\n\n“如果朱能带领的新军三营万一失败,那么第二道防线依托开平诸卫,主力则调动石匣营,抽调燕山三卫北上。”\n\n陈亨在舆图前补充介绍。\n\n虽然所有人都对新军有信心,但是未算胜,先算败。\n\n如果新军失败,如何保护北平,是需要拿出来商讨的,北平都司陈亨,还有唐云等人皆在。\n\n朱高炽盯着舆图。\n\n一万打三万。\n\n其实北平可以凑出更多的军队,但是这不符合他的目的。\n\n现在是考验新军的时刻。\n\n有诸多老将在,这个时候都不敢拿出来使用,何时才能拿出来?\n\n只有证明了新军的模式是对的,朱高炽才能坚定不移的推动新军道路走下去。\n\n淘汰多余的军户,解放人们的生产力,才符合工业化的需求。\n\n见小王爷不说话,唐云以为朱高炽还在担忧,他的内心能理解。\n\n毕竟是第一次。\n\n“朱能有句话说得好,人太多了,容易把人吓走,敌人可是聪明的很,见没有胜算的时候,可不会乖乖的打硬仗。”\n\n“他们分开了,我进他退,我退他进,这才是最让人头痛的局面,就算胜了也无法全胜。”\n\n“陈指挥的布置很完善,哪怕新军失败,也能保开平的安全,小王爷不必过分忧虑。”\n\n朱高炽收回了视线,看向周世丰。\n\n“北平商业有没有受到影响?”\n\n“虽然目前的局面,商团都还保持了稳定,但还是有不少的声音的,如果闹得动静太大,会不会打破这个平衡?”\n\n朱棣的离去,多少动摇了些许人心,加上对战争的未知。\n\n说来说去,北平需要一场大胜。\n\n只要有一场大胜,那许多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人们的心就会安定下来。\n\n“告诉商团,此次大胜后,漠北草原上将放开限制,施行商家利益至上原则。”\n\n这句话什么意思呢。\n\n不再有最低工资标准,不再有假期限制,不再有安全生产标准限制等等诸多限制。\n\n周世丰反而犹豫了起来,“会不会造成对北平商业模式的不公平竞争?”\n\n商人并不怕提高工人工资,也不怕多给工人放假,用大量资金来维护生产标准等等,商人们也能接受。\n\n但是前提是有个公平的环境。\n\n总不能他这边用两倍的成本来生产,而另外的地方只用一倍的成本来生产。\n\n不解决这个问题,商人们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想尽各种办法压榨成本。\n\n“总部厂区出个章程,塞北的订单要和塞南与内地的订单分开,通过上下游从产业链,杜绝不公平竞争现象。”\n\n朱高炽说道。\n\n在当下大明塞外的划分中,塞北就是后世蒙古国,俄罗斯境内,以及哈萨克斯坦境内等地区。\n\n塞南则是内蒙古。\n\n塞南和内地用统一的订单,塞北将会使用另外的订单。\n\n“塞北的矿产资源有价值,可以打包卖给商团,中华重工不插手他们的管理方式,但是在销路上,有归入中华重工体系和上下游产业链的监管”\n\n“在塞北的铁路修建权,运营权,同样可以由商团承包,至于是二十年或者三十年,由调研司制定章程。”\n\n“相信这份大礼,足够让他们安心。”\n\n周世丰连连点头。\n\n金州模式的厉害和利益,让有些和中华重工长久合作的资深商团羡慕不已。\n\n如果金州模式不是北平内部消化的话,没有商团可以竞争的过金州模式。\n\n唯独中华重工的分配模式,才比金州模式底蕴更丰厚些。\n\n……\n\n开平北部。\n\n傍晚。\n\n营地肃杀之气熏天,到处是明亮的篝火。\n\n九千名军人席地而坐,围成方形,高台建立在中间,朱能穿戴盔甲立在台上。\n\n朱高炽让朱能带领大军,并不只是因为朱能在历史中的名声。\n\n这些年来。\n\n朱能管理军籍工人,从铁道工程启动的时候,他已经加入了中华重工体系。\n\n下面的军人,许多人都认得朱能。\n\n朱能负责军籍工人的操练之事,他的威望也足够支撑他带领大军。\n\n朱能在中华重工学习了很多知识。\n\n他自身就是舍人出身,上过战场受过伤。\n\n无论是旧式军队的战法,还是新式军队摸索的战术,朱能无疑是两者最精通的人。\n\n可能有指挥旧式军事才能超过朱能的人,但在如何使用新军上,加上对旧式军队的了解,朱能无疑是北平第一人。\n\n朱能成长了很多,在中华重工是个比较温和的人,没有像不认识他的士兵想象中的严厉。\n\n他面色平和,原地转了一圈,看了每处的士兵。\n\n“你们是精兵。”\n\n“北平最精锐的军队。”\n\n“此次上战场以寡敌众,如果你们牺牲了,抚恤金为五十四两银子。”\n\n“原来当卫所兵的时候,因为有田和免税,所以抚恤金更低,虽然现在提高了非常多,但总有个数字。”\n\n“五十四两。”\n\n“这五十四两银子,是我们的买命钱。”\n\n五十四两银子到底多不多?\n\n对于当下的北平。\n\n“说实在话。”\n\n“这五十四两银子的抚恤金,也不过是当下北平工人们几年的工钱,商行之间的一次宴会花销,就远远超过这五十四两银子。”\n\n士兵们精神抖擞,本来士气高昂,突然听到朱能说的这些话,不知不觉间更加的安静。\n\n他们不知道朱能要说什么,好奇的看着朱能。\n\n“在北平有贪官啊。”\n\n“包括我们中华重工内部,甚至军工联合办,也有中饱私囊的人。”\n\n“他们伸一次手就有许多个五十四两银子。”\n\n“可就这五十四两银子,你们多少人的父母,妻儿,兄弟在家中担心流泪。”\n\n朱能大声的说道。\n\n“是我们的命只值五十四两银子吗?”\n\n士兵们坐在荒地上。\n\n他们鸦雀无声的看着台上的朱能,他们的将军。\n\n“不是。”\n\n朱能激动的举起右手,狠狠的挥下。\n\n“我们军人的生命同样是无价的,多少钱也买不起。”\n\n“我们打仗是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地方上的百姓,为了大明而打仗。”\n\n“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百姓,为了我们的大明。”\n\n朱能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吼道:“此战必胜!”\n\n“必胜!”\n\n“必胜!”\n\n士兵们脸上的困惑再也没有了,都明白了朱能的心思,他们也愿意付出。\n\n这是军魂。\n\n跟岳家军戚家军一样打造出来的军魂。\n\n是北平全社会多年来堆积出来的。\n\n晚上。\n\n北平最贵的酒,每个士兵都能倒上一杯,士兵们纷纷互相碰杯。\n\n“为了大明。”\n\n“为了大明。”\n\n士兵们拥抱在一起,笑着一饮而尽。\n\n他们长久以来的吃苦,高强度的操练,吃喝睡都在一起,一起受罚一起比赛一起活动,让他们更加的团结起来。\n\n他们简短的话语,脸上并没有露出忐忑。\n\n起码在人前,他们表现的无所畏惧。\n\n第二日一早。\n\n他们开拔离营。\n\n数万敌骑得知只有不到一万的马步军,主动选择不避开这支军队,而是一窝蜂的包围了过来。\n\n在开平北部地区以北的五十里外。\n\n这支南下准备劫掠的狼群,与大明的忠诚卫士相遇。\n\n重炮。\n\n车轮炮。\n\n新式碗口炮。\n\n手榴弹。\n\n车厢阵。\n\n鸟铳。\n\n三眼火铳。\n\n刺刀。\n\n精锐战马。\n\n这场战争在对方没有选择游击战,而是野战的局面下,实在是没有什么看头,仿佛寻常的军火射击演习。\n\n对面凑出来的几百名最精锐,压箱底的宝贝重骑兵,还没有冲倒阵前就已经血肉横飞。\n\n错误的选择下,他们迎来了最惨痛的失败。\n\n最后联军剩余的万余人崩溃四散,逃回了塞北各自的部落,彻底失去了对抗的勇气。\n\n这一战。\n\n新军的威名传天下。\n\n自身战死一百五十八人,伤两百二十六人。\n\n杀敌四千余,伤敌三千余,俘虏和缴获马匹牛羊刀枪弓矢未算。\n\n这场战争昭告了天下。\n\n不要和这支军队在空旷的野外选择硬碰硬。\n\n同时。\n\n传开的战报。\n\n让许多的人不敢相信。\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