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君权民授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四百零三章 君权民授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北平,开平,大宁。\n\n洪武三十年,三地百姓合计近四百万,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地方乡村却没有变化。\n\n相反。\n\n有些地区的乡村人口不增反减,特别是卫所最严重,大量的人口进入了城市。\n\n一名穿着普通长衫的中年人,身边跟着两名随从,仿佛普通的做生意的人。\n\n在河间府景县的火车站下火车,这个站台并不大,但是属于终点站。\n\n几人匆匆南下。\n\n傍晚时分,他们抵达了陵县,进入了山东境内。\n\n在进城的那一刻。\n\n中年人忍不住回头观望,仿佛想要再看一眼北平。\n\n“老爷,为何要逃离北平?”\n\n从家乡招募的随从,终于忍不住问道。\n\n中年人忍不住摸了摸怀里,那颗硬物,落寞的说道:“我读圣贤书,千里做官只为民。”\n\n“老爷是个好官。”家乡人肯定道。\n\n“可我能力有限啊。”中年人长叹一声。\n\n北平世子实质上造反,只缺喊出来而已,面对这种形势,中年人不知道怎么办。\n\n“老爷的调令即将下来,小王爷也没有要拘束老爷的意思,为何不等调令下来的那天呢。”\n\n中年人摇了摇头。\n\n小王爷要造反。\n\n他猜测出来的消息,在小王爷接管大宁所用的手段,已经确认无疑,但是他没有向家乡人说过,也没有向别的人透露过。\n\n但是与情与理。\n\n他无法接受有人造反夺权。\n\n今日小王爷兵马强壮,如造反夺天下,那他日别人兵马强壮,也能造反夺天下。\n\n世道崩坏。\n\n这与圣人之道不符。\n\n政权。\n\n不以兵马强壮者居之,而是以秩序为重,才是国家根基,更是百姓之福。\n\n但是呢。\n\n小王爷引导的工业发展之道路,中年人又看在眼里,实在是于国于民有利的道路。\n\n如此的矛盾,让中年人痛苦不已。\n\n他既无法接受燕世子以兵马强者造反天下,又接受燕世子的工业发展之道路。\n\n这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令他不知道如何选择,最终决定避世。\n\n逃避。\n\n他把官印交给了陵县的县令,县令大惊。\n\n“你是何人?”\n\n“我是愚人。”\n\n中年人落寞而笑,自行出门离去。\n\n县令望着手里的北平布政司布政使官印,眼神又复杂又茫然,竟任由眼前的人离去。\n\n不过出了意外。\n\n“请问是颜藩台吗。”\n\n几名壮汉在漕运码头拦住了中年人。\n\n“你们是?”\n\n颜钝心中一沉。\n\n难道是北平的追兵。\n\n一名汉子客气的上前,掏出了腰牌往颜钝眼前一亮,竟然是锦衣卫。\n\n“你们怎么知道我会在这里?”\n\n“实不相瞒,从北平起,我们兄弟三人就跟着颜藩台,一直跟到此处。”\n\n颜钝咋舌。\n\n“你们在北平多久了?”\n\n“四年前奉上命驻北平。”\n\n“人多不多?”\n\n那汉子笑了笑,没有继续回答颜钝,一行人南下。\n\n那名县令刚要派人去省府,突然闯进来了两人,同样亮明了腰牌,拿走了县令手中的北平布政司官印。\n\n此时。\n\n朱高炽得知颜钝悄然离开了北平,深感不妙,不敢继续在大宁耽误,第二日一早去见了宁王。\n\n“宁王叔。”\n\n“好侄儿,你要如何安置你王叔?”年轻的宁王,看着眼前只小自己几个月的晚辈,脸色变化了一阵,最后露出了笑容。\n\n几十名精兵严阵以待,整个屋子被搜了一遍又一遍。\n\n宁王眼睛挑了挑,但什么话也没有说。\n\n他又不蠢。\n\n无论未来如何,现在自己就是阶下囚,还是顺着点别人的好。\n\n这朱高炽竟敢如此对待大宁,可见其胆子有多大。\n\n有没有杀王叔的胆子,宁王不想去赌。\n\n“宁王叔放心,侄儿前来是请宁王叔一家,去北平暂住些许日子,一切待遇从优。”\n\n“好,好。”\n\n宁王答应的痛快。\n\n朱高炽看了眼宁王,此人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省了自己不少功夫,也避免了双方之间的难看。\n\n说走就走。\n\n宁王一家被军人看守,被关在了一节列车上,他们的行李,会由宁王府的人随后打包送去北平。\n\n朱高煦接管宁王长史府,与北平行都司房宽,石匣营丘福,还有一众亲信将领,最快的时间消化大宁地区军事力量。\n\n布置了各方面的安排,朱高炽在人们的欢送下,只在大宁呆了三日,就匆匆的回去了北平。\n\n原本的计划是要在大宁呆上五日以上的时间,充分的召见各地的将领。\n\n结果因为颜钝之事,打乱了朱高炽的阵脚。\n\n果然。\n\n随着颜钝的消息传开。\n\n北平的布政司,按察使司,以及各府地方,大量的官员挂印离去。\n\n官员。\n\n你可以骂他,可以打他,可以侮辱他。\n\n但是无论如何。\n\n官员就是中枢在地方上的延伸。\n\n没有官员,这个组织就消失了,那么所有的政令,包括地方上收税,组织民力等等事情都无法运转。\n\n一个国家。\n\n离不开老百姓,也离不开官员,无论什么时代,和什么样的称谓。\n\n最先出事的是离北平有千里之远的大名府。\n\n大名府东至山东东昌府一百八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卫辉府二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广平府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广平府清河县二百十里,北至北平一千一百六十里,至南京一千六百五十里。\n\n燕王的藩地是北平,不是北平行省。\n\n名义上。\n\n大名府归制于北平布政司,和王府是没有隶属关系的。\n\n在原来的时候,因为颜钝的原因,朱高炽在大名府发展工业化道路没有丝毫阻碍。\n\n并且因为控制了大名府的兵权,可以说是顺风顺水。\n\n但是人心就是人心。\n\n官员的人心,并不是那么单纯。\n\n他们接触的层次广泛,懂的消息更多。\n\n朱高炽派军攻打大宁。\n\n如此震撼的消息,地方上的百姓们,大多数并不知道,仍然在日常的生活。\n\n包括工厂也是如此。\n\n但是官员们知道,小王爷造反了。\n\n这些外地调来的官员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大名府知府要求地方民兵入城。\n\n如果按照传统的效率。\n\n大名府的军情,因为一千多里的距离,加上大名知府的封控,恐怕需要几日,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传达北平。\n\n而北平集结兵力,准备粮草,急行军的模式下,大概也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兵临城下。\n\n但是朱高炽第二日就收到了消息。\n\n“大名府火车站还在谁的手中?”\n\n“在我们的手中。”\n\n“大名府知府从地方召集了五百民兵,本来想要接管火车站,但是被车站保卫队拒绝了。”\n\n“大名府新军四营呢?”\n\n“同样拒绝了对方的调令,并且派兵支援了火车站,同时派兵进城,抢占了北门,与地方民兵对持。”\n\n“有没有发生流血冲突?”\n\n“没有,那些民兵很克制。”\n\n“令。”\n\n“新军四营立即从军营开拔,全军入大名府城,接管全城城防,但是不要扰民,要保障地方上的秩序。”\n\n朱高炽果断的说道。\n\n无论如何。\n\n北平当下和大明内地的商贸和物资流通,目前并没有受到影响,仍然在交流中。\n\n这是对北平最有利的经济形势,朱高炽可不会主动打断。\n\n如此的现象,能保持多久就要保持多久。\n\n缺点就是人员流动。\n\n颜钝能轻易离开北平,就是这个原因。\n\n“先是颜藩台的逃离,现在是大名府的叛乱,恐怕要不了多久,骚动会越来越多。”\n\n金忠担忧道。\n\n“还有现在春耕,属下担心会不会影响今年的春耕,关乎粮食产量,实在是不敢慢待。”\n\n朱高炽眉头紧皱。\n\n思想不统一。\n\n军队的思想统一了,但是民间和军队不一样。\n\n“开会。”\n\n“开一场大会。”\n\n“召开北平全体政治大会。”\n\n朱高炽想到。\n\n金忠好奇的看向朱高炽,不明白开这场会的意义所在。\n\n小王爷倒是喜欢开会。\n\n经常开各种会,并且成为了流程。\n\n例如全体商业大会。\n\n为了全体政治大会的顺利召开,朱高炽先召开了一场内部重要会议。\n\n长史府,北平布政司,按察使司,都司,中华重工,各有重要人物参与。\n\n“名器看起来很虚无,但是名器又不可忽视。”\n\n“北平如今的局面,是为了保卫北平的工业发展道路,理应全体人民参与。”\n\n“为了充分号召全体人民加入,保卫北平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果实,因此将召开第一届北平全体政治大会。”\n\n“官员,军人,百姓,工人,读书人,地方乡绅都要参与,通过北平全体政治大会统一思想。”\n\n朱高炽向众人讲解自己的思路。\n\n西方传统的政治。\n\n是君权神授。\n\n东方传统的政治。\n\n是君权天授。\n\n都是自上而下的,神圣不可动摇。\n\n现在。\n\n朱高炽要对抗天,自身又没有名器,需要新的名器,那就是北平全体政治大会。\n\n本质上,同样是统一思想。\n\n让北平各个阶层认可朱高炽,那就是君权民授,同样的神圣不可动摇。\n\n这在东方是有根基的。\n\n符合孟子之道。\n\n“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n\n儒家真正的君权天授,这个天就是指民,本身是君权民授,而不是生字理解。\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