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原来鸽派是自己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四百七十二章 原来鸽派是自己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北平。\n\n玉田县。\n\n自古以来就有冀东粮仓之称,北部是燕山余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区,也是最早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区。\n\n“哼哼。”\n\n草丛里传出来的动静,让远处的汉子一动不动。\n\n汉子骑在马上,远远的盯着草丛。\n\n以前这片林子并不大。\n\n随着片井制度的兴起,林子外面的荒地变得多了起来,已经泛黄的干枯在地面上。\n\n汉子从身后取出弓箭,对准了草丛。\n\n不久。\n\n一头野猪从草丛里钻了出来,汉子一口气拉弓射箭,“嗖”的一声,箭矢射中了野猪。\n\n野猪受伤后,发现了袭击它的人类,嚎叫着冲过去。\n\n汉子不慌不忙,熟练的抖了抖缰绳,骑着马离开,拉开与野猪的距离。\n\n野猪追不上,逐渐停了下来,在原地还在犹豫,是否继续追下去,看来已经没有了耐心。\n\n汉子瞅准了时机,又拉弓射箭,这回的箭矢射中了野猪的头部。\n\n野猪的头部是最坚硬的部位,而箭矢却插入了野猪的脑袋,可想而知箭矢的力量有多大。\n\n野猪受了重伤,往汉子的方向追了几步,流下了鲜血,最后又摇晃的逃跑。\n\n此时。\n\n汉子又不慌不忙的跟上去,一直吊在野猪的身后,等野猪耗尽力气。\n\n熟练掌握工具的人面前,野猪空有一身蛮力却无法发挥作用,最后倒在了地面上。\n\n汉子拖回了野猪。\n\n两旁是空田,露出了黑褐色的泥土,泥土中长满了杂草,等到明年春的时候,农户们才会进行犁地。\n\n汉子把野猪从马背上取下来,让马儿去吃点草。\n\n他则坐在田埂上,望着一望无际的平原。\n\n是什么时候起,一切都变了呢。\n\n农活有多苦。\n\n农活样样苦。\n\n在明年开春的时候,为了除残余的杂草,全家老小齐上阵,一天的活干下来,人人都躺着一动不动。\n\n现在谁也不这么干了。\n\n家家都会去买农药。\n\n现在的人们宁愿多花点钱购买农药,人又得到了轻松,除草效率也快。\n\n那是人变懒了吗。\n\n汉子盯着田亩。\n\n“唉。”\n\n良久。\n\n汉子叹了口气,带着他的“猎物”重新上路,如此的好汉,竟然成为了农夫。\n\n不久,汉子回到了自己的片井。\n\n很快遇到了熟人。\n\n“又去打猎了?”\n\n熟人看到汉子马背上的猎物,非常熟络的上前摸了摸死透的野猪。\n\n“是公猪啊。”\n\n汉子点点头:“没看到母猪和小猪,明天继续去找。”\n\n熟人找了找野猪身上的伤口,最后看到了野猪脑门的大洞。\n\n“你射重箭的力气,在以往那是卫所中精锐的精锐。”\n\n汉子笑了笑:“现在流行火器,我这射箭的本领,已经算不得什么了”\n\n“以前也有火器,只是这几年的火器变化大。”\n\n熟人感叹道:“听说又有新的火铳,连火绳都不需要,只要扣下扳机就能发射铅弹。”\n\n“俺在军中的兄长信中说,铳管里面还钻了线条一样的纹路,发射出的铅弹又远又准。”\n\n汉子情不自禁摸了摸自己心爱的弓。\n\n他因为不愿意使用火器,所以离开了军队,回到了老家种地,一家人分到了百亩田。\n\n不想深入这个话题,汉子叹道:“才半年的功夫,野猪就多了起来,一不留神就破坏庄稼。”\n\n“没办法的事。”\n\n那人笑道。\n\n附近的人越来越稀少,人变少了,动物开始变多,土地上的绿色也变多了。\n\n两人边说边回了村。\n\n村中有八户人家,家家建起了新房子,都在农业发展粮票银行,贷了专门为军户提供的房屋修建贷款。\n\n工人也有工人专门的房屋购买贷款,不过要在工业促进粮票银行申请。\n\n汉子的猎物,并没有让村里人大惊小怪,只当做饭后的话题。\n\n各家吃饭。\n\n以前天气暖和的时候,各家端着自家的饭碗,会聚到大槐树下一起吃饭。\n\n现在天气寒冷了,人们就回到了家中。\n\n不久。\n\n一些汉子们来到了一户人家中。\n\n还有跟来的孩子们,被主人赶了出去外面去外。\n\n片井长手中拿着一份报纸,上面的日期还是半个月前的,和市面上的报纸不同,他手里拿的是军报。\n\n八名汉子围坐在一起。\n\n中间的茶几上,有妇人端上来的茶盘,每个人自己倒了一杯热茶,还有盘干果。\n\n“亦力把里发生了一件袭击事件,在一处修建铁道的工地上,遭受了未知势力的袭击。”\n\n“虽然附近的新军及时赶来,但仍然造成了三十余名工人的伤亡,对工地的工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n\n片井长是以前卫所里的旗官。\n\n旗官不一定是片井长,片井长也不一定是旗官。\n\n他念着手里的军报。\n\n“什么人敢冒犯我们?”\n\n第一次听到这则消息,人们露出诧异的眼神。\n\n“过去了这么久,新的军报应该已经刊登出凶手是谁吧。”\n\n“老王,你要经常去卫司衙门啊,不能每次都看半个月前的军报。”有人不满的说道。\n\n片井长掏出新的军报。\n\n“有些奇怪,新一期的军报,下来的很快呀。”片井长没有解释。\n\n卫司衙门的军报,本来就比较慢。\n\n“上面有说凶手是谁吗?”\n\n“没有。”\n\n“上面说为了工业发展的建设,都司衙门对于在亦力把里的军事报复行动,还未有决定。”\n\n“这像什么话,都被人家打上门了,还能当缩头乌龟不成。”\n\n众人非常的不满。\n\n片井长略过这段文章,开始念起别的文章。\n\n“北平武官军事学堂,经过一年的摸索,在明年会增加军户子弟培训学校。”\n\n“军户子弟培训学校,以短期培训为主,每年三个月为一期,报名条件为军户子弟。”\n\n“呵呵。”\n\n“看来上面对于我们的孩子上学少不满啊。”\n\n“上学是好事。”\n\n“少了一个劳动力算什么好事,长大了去新军,学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什么用。”\n\n随着学校的兴起,并不是每家都愿意把孩子送去学校。\n\n而已经成为农场模式的军户们,他们的子弟,有许多同样不愿意去上学。\n\n哪怕在后世,不少的孩子也是不愿意上学的。\n\n只是因为法律规定的强迫上学,让孩子们只能去上学。\n\n许多军户认为。\n\n能认知一些字,可以算点账,已经足够了。\n\n学校的那些什么户外课,乐理课,更高深的数理课等等,不少大人们觉得并没有用。\n\n读书哪里需要读九年,最多读个两三年就够了。\n\n“这军户子弟培训学校,我看就是上面没有办法的办法,像你们这些不强迫孩子去学校的人太多了。”\n\n片井长不满道。\n\n每次读军报的聚会,在众人的闲聊中,很快就渡过去了。\n\n各人回各家。\n\n片井长的婆娘收拾着桌面。\n\n片井长睡不着。\n\n他点燃煤油灯,把纸张铺开在桌面,准备向都司衙门写信,军报上关于亦力把里的事情,他内心无法平静。\n\n“打。”\n\n“一定要打。”\n\n“没有人可以欺负我们。”\n\n片井长直白的写到。\n\n“如果都司衙门不愿意动用新军,我们军户可以自己带着干粮去亦力把里。”\n\n这间橘黄灯光的房间里。\n\n片井长越写越激动。\n\n弱小者被欺负了,最后往往忍气吞声。\n\n普通人被欺负了,会尽力应对。\n\n强者被欺负了,定然要报复回去。\n\n而霸者被欺负了,自然十倍还之。\n\n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工业化社会的北平,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在大明普遍开了花,而不是极少数人才能具备。\n\n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n\n这句话看起来很普通。\n\n但是结合当时的国情,才可以看出伟人的精神高度,是内心多么强大的人。\n\n许多人。\n\n在被人冒犯的时候。\n\n不但不会想着如何成功的报复,却是想着自己哪里做错了,能找出无数的理由。\n\n因为自己做错了,所以被人冒犯。\n\n本质上就是怯弱。\n\n害怕选择抗争会让自己付出的代价。\n\n没有人想到。\n\n商人们的无心之举,却闹出了巨大的动静。\n\n各地的卫司衙门,乃至北平的都司衙门,收到了不可计数的军户们的书信。\n\n北平,大宁,开平,辽东四地,就有高达数十万的军户。\n\n北平都司衙门,受到了至少上千封的书信。\n\n对于都市衙门在亦力把里事件的应对上,多数的军户们认为都司衙门处理的太过软弱。\n\n“真没想到。”\n\n都司衙门的陈亨惊叹不已。\n\n在他看来,大片井制度,加上片井宣读军报的提倡,这些并没有被“原子化”的军户们,反而在思想上得到了松动。\n\n他们不但对军事上保留了热情,还能发挥出更大的主动性,这都是以往陈亨没有见到过的事情。\n\n陈亨带着这些下面的书信找到了朱高炽。\n\n朱高炽选择了中和。\n\n陈亨劝道:“小王爷,民心难违啊。”\n\n“你们都司的军报敢说没有小动作?”\n\n陈亨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只不过抓紧了派发的速度而已,别的什么都没有做。”\n\n朱高炽无奈的摇了摇头。\n\n本来以为自己是鹰派。\n\n突然间才发现自己竟然成为了鸽派,朱高炽有些不知如何形容现在的心情。\n\n或者。\n\n自己有些小瞧了军工联合体。\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