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拖拉机的原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四百八十八章 拖拉机的原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轰轰……”\n\n平原一望无际的田地里,因为大片井制度的施行,田亩的田埂变少了。\n\n一台蒸汽机停在田埂上,发出轰鸣的声音。\n\n随着传动部件的转动,两条长长的绳子一直牵引数十步的距离,想要拉动巨大的犁头机器。\n\n随着蒸汽机的效率,犁头机器的确被拉动了。\n\n几名技术人员考察着,看着工人们操作蒸汽机,还有几十名妇孺青壮。\n\n这片片井的八户人家都赶来看稀奇。\n\n“操作不灵活,效率没有大提升,加上成本太高。”万联商行的东家满脸的遗憾。\n\n“总算有了突破,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市场的。”\n\n“大片井地区有购买价值。”\n\n“申请了专利没有?”\n\n“已经申请了,但是听说有别的商行也在申请这类的专利,具体什么情况不太了解。”\n\n此时,两名军户走了过来,好奇的问道:“你们这台机器打算卖多少钱?”\n\n见到军户有兴趣,其余人露出了微笑。\n\n“目前只是实验品,还没有投产,所以市场价还没有确定,你们觉得这机器对你们有没有帮助?”\n\n军户回头望了望,那比传统犁具要大数倍的犁头,然后点了点头。\n\n“有些稀罕,操作太麻烦了。”\n\n“觉得多少钱合适?”东家一并问道。\n\n“十元钱吧,还要看机器容不容易坏。”军户努力的想到。\n\n商人笑了笑没有接话。\n\n十元钱可卖不起,当然他也不会对军户的话深信不疑,买家肯定是希望越便宜越好。\n\n“对了,你们这机器是一定要上农业发展粮票银行的扶持目录的,否则可没人会去买。”\n\n军户好心的提醒。\n\n商人拱手谢过。\n\n上了农业发展粮票银行扶持目录的工程或者机器,就会获得大量的补助。\n\n包括军户买农机可以获得无息贷款,已经成为军户们主要购买机器的方式。\n\n有不要利息的贷款,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好处,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n\n商人肯定不会疏漏,但是为人圆滑,承了军户的情,双方都开心不是么。\n\n“轰轰……”\n\n田埂的蒸汽机还在轰鸣,技术人员讨论着改进的方向,商人和农户们聊天,了解军户片井地区如今的行情。\n\n只有蒸汽机不断的运转。\n\n这台小小的蒸汽机,效率有四匹马力,是蒸汽机工厂第三代核心技术上的延伸产品。\n\n随着蒸汽机工厂所有专利的开放,以及市场的松绑,有许多商人投资了这个行业。\n\n……\n\n技术司小九来到了世子府。\n\n朱高炽忙中抽空见了小九,听取技术司最近的汇报。\n\n“不光是中华重工受到了商家的冲击,包括我们技术司也是如此,商人们出高价,甚至出股份,吸引了很多的技术人员外流。”\n\n小九面对这种情况不知道如何解决,其余的人也给不出主意,只能来向小王爷求救。\n\n根据师傅的指点,小王爷拍板了,以后就算有反复,小九也不会再有干干系\n\n小九没有想那么远,但是师傅的话还是要听的。\n\n“具体怎么回事呢?”朱高炽问道。\n\n对于技术人员,朱高炽一向给予最宽和的谅解,因为技术和生产不一样。\n\n前者是未知,后者是已知。\n\n“有不少的技术人员,他们不再向技术司申请资金和物资研究,而是接受外部商行的投资。”\n\n“现在技术司有管事提出,这些接受外部商行,帮助别人研究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开革出去。”\n\n朱高炽问道:“那你觉得该怎么办?”\n\n小九犹豫了一番,按照师傅的意思,自己应该听小王爷的,不过小九还是忍不住说道。\n\n“他们并没有使用中华重工的资金和物资,研究的技术是别人家的,按道理并没有什么不对。”\n\n“唯独他们还是挂名技术司,领取技术司的工钱,所以开革的理由并无不妥。”\n\n“所以你觉得应该开革?”朱高炽笑道。\n\n小九摇了摇头。\n\n“小王爷最重视技术人才,连许多外省的人都给予了补贴,而且我也觉得没必要在小方面为难别人。”\n\n小九还是违背了师傅的指点,主动说道:“技术司不应该只为中华重工服务。”\n\n“说得好。”\n\n朱高炽大笑。\n\n有些技术人员为什么愿意与商行合作,而不是与技术司合作呢。\n\n难道能说技术人员没有奉献精神?\n\n说他们忘恩负义?\n\n朱高炽从来就没有要把技术人员绑架,限制的念头,更没有觉得技术人员想要发财有什么不妥。\n\n这才是真正的自然发展道理。\n\n无产者想要变为有产者,有产者想要更高的诉求。\n\n“技术司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让那些有想法的技术人员,为他们创造研究的条件,和给予需要的帮助。”\n\n“认清楚技术司的初衷。”朱高炽交代了小九。\n\n小九明白了小王爷的意思,愉快的离开世子府,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n\n那就是什么都不做。\n\n技术司的技术人员与中华重工合作,研究出来的技术,获得奖金以及内部的级别。\n\n技术司的技术人员与外部商行合作,研究出来的技术,无论是技术人员获得商行丰厚的资金,还是股本也好,都没有问题。\n\n中华重工面临的挑战,绝对是全方位的。\n\n引领北平工业化发展七年的庞然大物,在朱高炽的松绑下,要么追赶上工业化发展的脚步,要么被淘汰。\n\n绝对不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至于社会资源分配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是非要中华重工才能做成的。\n\n如果以现在的体量和天然的政治优势,都无法维持住市场份额,说明已经成为障碍。\n\n见完了小九,朱高炽才去见了陈亨,金忠,郭铭等人。\n\n众人在大厅等候。\n\n“我们这么多人,比不上一个技术人员。”陈亨笑哈哈的说道。\n\n“小王爷最看重技术人员,一向如此的。”\n\n金忠跟着笑道。\n\n“小王爷,到。”门外,有侍卫喊道。\n\n“哗。”\n\n众人连忙起身迎接。\n\n“坐。”\n\n朱高炽踩着羊毛编制的花纹地毯,坐到了大方椅上,大方椅的后褥被压了下去。\n\n一旁的竖几上,有人拿起茶盘里茶杯,往里面倒入茶叶,然后灌入热水。\n\n使用蜂窝煤的地道,让大厅里很暖和,驱赶了开春的寒意。\n\n大厅有巨大的吊灯。\n\n大厅的圆柱雕刻了精美的花纹,刷了亮色的红漆,配上大红帘,落地大窗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威严而又富丽堂皇。\n\n众人寒暄一番后。\n\n工作人员退了出去,关上了高大的大门。\n\n两名穿着工字装的文书坐在角落记录。\n\n“小王爷的南下路程,将乘坐火车,由王府卫队,石匣营,金州营,大兴新军二营护送,在长江乘坐渡轮,最后抵达京城。”\n\n金忠说道。\n\n“路途的各项安排工作已经启动,这是行程安排。”\n\n朱高炽接过来,看了眼就放到了旁边的竖几上。\n\n看了眼在场人们的眼神,朱高炽笑道:“看来无论南北都有许多人盼望我南下啊。”\n\n随着朱高炽的话语,气氛沉重了起来。\n\n有许多话只有小王爷可以说,别人不能说,否则就是离间皇家亲情,这就是政治。\n\n“北平的禁军是绝对要调走的,否则我不会南下。”朱高炽当众说道。\n\n这话传出去对朱高炽的影响不好。\n\n无论是北平还是京城,朱高炽是否不要几十万禁军的军心了。\n\n“禁军是大明的重要力量,对于加强禁军的建设,也将坚定不移的推动下去,维护军户的利益。”\n\n朱高炽话锋一转,笑道:“北平的新军,一部分调去了京城,一部分跟我南下,剩下一部分又去了山东。”\n\n“既然如此,北平就不要留下军队嘛,大家都安逸。”\n\n北平当然不是不留军队。\n\n但是随着大量主力的离开,留下的只能维持地方的稳定,应对不了战争。\n\n整编的十几营禁军,虽然只有少部分才配给了新式装备,其余还在等军工厂区生产。\n\n但是近四万禁军可不是空手来的北平,朱高炽心里不安。\n\n陈亨等人也没有在劝。\n\n小王爷谨慎,已经人尽皆知。\n\n陈亨就是一方面的代表,认为小王爷谨慎的过头,已经到了没有道理的地步。\n\n燕王是圣人现存最大的嫡长子,加上燕王的威望和才能,以及北平模式的胜利。\n\n圣人有易储之心的事情,已经是十拿九稳的事情。\n\n加上种种的事情发生,圣人怎么可能反悔,毫无道理嘛。\n\n但是陈亨知道自己说的太多了,为了不让小王爷反感,于是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n\n众人等着朱高炽的计划。\n\n朱高炽沉吟。\n\n历史上,今年的六月,朱元璋就病逝了。\n\n其实去年就可以入京。\n\n但是他一拖再拖。\n\n为什么。\n\n因为京城有朱棣在,那么自己在北平,两父子一南一北,拖的时间越久,好处才越多。\n\n如果不是顾虑朱元璋的身体,朱高炽甚至会继续拖下去。\n\n拖到朱棣的地位在京城稳如泰山。\n\n为了稳定大明局势,那么就要考虑朱元璋的身体,在他生前的几个月,加强朱棣的威望,也就是朱棣储君的地位。\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