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竟然会有如此谨慎的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四百九十章 竟然会有如此谨慎的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无数的旗帜下,竖立最高的是世子旗。\n\n李坚满脸的汗水。\n\n他和他的所在队伍,士兵们穿着军服,自生火铳立在身旁,刺刀超过了肩膀。\n\n每个人的帽子下的眼光,都望向了远方。\n\n他们听不到远方世子在讲什么,但是每个人一动不动,保持严肃的军姿。\n\n天空中的太阳,并不能让地面温度升高。\n\n北平行省二月的天气仍然寒冷。\n\n刚经过操演的士兵们,每个人热气腾腾。\n\n“哗哗。”\n\n犹如汪洋的军阵鸦雀无声,只有旗帜被风吹动的声音,让寂静的空间有了动静。\n\n“密云石匣营。”的营旗。\n\n“密云石匣营骑兵营。”\n\n“密云石匣营步兵甲字营。”\n\n“金州营。”\n\n……\n\n张信、杨文、孙岩、郑亨、刘真、周兴、庄德、张玉……\n\n北平系将领,辽东系将领,大宁系将领,各地将领,禁军将领好几十员。\n\n陈亨与金忠碰到了一起,拉住了对方。\n\n“还是你了解小王爷心意啊。”\n\n陈亨一脸的感慨。\n\n金忠也不禁露出笑容。\n\n“小王爷也是,他要是觉得护送他南下的军队少,就直接说嘛,说了好多莫名其妙的话。”\n\n听到陈亨的抱怨,金忠笑了笑。\n\n上位者自然不能什么话都说出来。\n\n他们下面这些亲信,不就是要主动去做么。\n\n小王爷南下的事情确认了,人人都松了口气,等着今天各军解散,也就开始了,\n\n不少军队结束后就要南下。\n\n山东与河南的准备工作已经启动。\n\n朱高炽还没有出现,除了现场有要务的将领,其余的将领在此处等待小王爷。\n\n庄德躲得远远的,在辽东系将领最外面。\n\n躲来躲去,还是被周兴看到了。\n\n“你最近在躲我呀。”\n\n周兴拉住庄德。\n\n“你不怪我了?”庄德问道。\n\n“当然怪。”\n\n周兴理直气壮的说道。\n\n“当初郭史时候让我们不要掺和,是谁说要忠心朝廷的?”周兴不爽的瞧着庄德。\n\n庄德无奈的摸了摸后脑勺。\n\n他是再也不上这个的当。\n\n老朱家的事情,他们这些外人就不该参与,不光同僚们不爽,也让自己里外不是人。\n\n周兴当年向王府负荆请罪。\n\n负荆请罪可不是坏事。\n\n将相和呀。\n\n这么好的机会,当初要是周兴巴结上王府,那如今王府对周兴的信任又是新的高度。\n\n结果因为庄德等人的劝阻,周兴并没有抓牢这个机会。\n\n虽然如今还是在王府旗号下做事,但是意义还是不同的,错过了最好的机会。\n\n只是老朱家会玩,他们下面的人成了笑话。\n\n“这件事是我鲁莽了。”\n\n庄德正式向周兴道歉。\n\n“见外了不是。”周兴笑了笑,并没有怪罪庄德。\n\n如今啊。\n\n人们都要抱团。\n\n北平系当然是最爽的,其次是大宁系,最后是辽东系,至于其余外省的将领,论起亲疏总归是差了一层。\n\n“反正以王府今日的局面,以后啊,用心办事吧。”庄德叹道。\n\n辽东将领有不少人抱怨庄德。\n\n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周兴这般大度的,不少人认为庄德耽误了辽东系将领的前程。\n\n周兴点了点头。\n\n“小王爷到。”\n\n外面有人唱到。\n\n众将停止了交谈,纷纷迎了上去。\n\n朱高炽走了进来,和众人一一见过。\n\n“赵安。”\n\n“小王爷。”\n\n朱高炽拍了拍眼前将领的肩膀。\n\n因为其兄的牵连,被谪戍至甘州卫充军,属于去年从西北提拔起来将领。\n\n这位历史上被称为西疆良将的人才,作战勇猛,有谋略,是值得培养的将领。\n\n培养自己的人才是必须的。\n\n可是从北平一地扩充到十一行省一地区,吸收外部的人才同样是必须的。\n\n能不能获得人心,同样代表了这些地区是否稳定的标志。\n\n一个体系能不能让外部人才归心,是这个体系是否先进的表现,朱高炽绝对不会因为当年的纷争,就会拒绝拉拢外系将领。\n\n例如李世民。\n\n多少原本属于他敌对势力的将领,不但后来被李世民吸收,还被他重用。\n\n无法吸引外部人才加入的体系,绝对是有问题的。\n\n哪怕后世新中国的建设,有不可计数的人才加入,都是不可否认的贡献。\n\n朱高炽要打破山头主义。\n\n虽然这件事并不容易,但是万事有度,山头主义太强,对大明长期的发展不利。\n\n那么外省的将领,只要是有才能的,朱高炽更要提拔起来。\n\n像赵安这种已经被历史证明了有才能的将领,试错成本已经有了保障,如何能不重用呢。\n\n“新军的强大毋庸置疑,但是各位的功劳更是关键,好马配好鞍,大明需要各位。”\n\n朱高炽笑呵呵说道,众人纷纷露出笑脸。\n\n不久。\n\n朱高炽站到台上。\n\n下面的军士们密密麻麻,人们都看向小王爷,朱高炽看不到尾,也知道自己说的话无法让后面的人听见。\n\n前方是军队的基层武官,穿着严整的军服,配备武官刀。\n\n“礼!”\n\n“唰……”\n\n十万将士行军礼。\n\n朱高炽同样举了举手。\n\n“礼毕!”\n\n“刷……”\n\n朱高炽念着手里的稿子,一部分是文书房的文书写的,一部分是他自己改的。\n\n“奉皇爷爷旨意,本世子不日南下。”\n\n“父王即将被任命为太子,本世子抵达南京之日,即是封为皇太孙之时。”\n\n朱高炽当众说道。\n\n周围的将领们喜悦不已,神情激动。\n\n朱高炽照常念道。\n\n北方总体局面已经平定下来,新军就扩张了二十万,加上北平,大宁各地的后备力量。\n\n虽然京城还没有公布,但是朱高炽认为可以透漏,对于拉拢各方人心有了好处。\n\n至于南方的反对力量,只要保持如今的局面,一直发展下去,并不算大难题。\n\n“北平的模式,将在全大明推开。”\n\n“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以人为本,保障人们生活环境和工作待遇。”\n\n“同时军队的建设将会坚定不移的推动下去,提高军户的社会地位和保障待遇,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n\n“打造一支战则必胜的强军,为大明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也保障大明发展的成果。”\n\n朱高炽向军队吹风。\n\n北平军队的改革并不会受限于北平。\n\n而提高军户的地位和待遇,同样不会受限于北平。\n\n新军士兵士气高昂,军纪严明,作风优良,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推动出来的。\n\n“哗啦啦。”\n\n前排的军士们拼命的鼓掌,后面的士兵虽然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但是跟着鼓掌。\n\n随着朱高炽的讲话,士兵们发起了热烈的掌声。\n\n第二日。\n\n各支军队开拔。\n\n……\n\n滁州。\n\n“将军,收到了兵部的紧急公文。”\n\n谢贵端着茶,从下面人手里领过来,打开一看。\n\n“噗。”\n\n口里的茶喷了出来。\n\n“这他娘的是来攻打咱京城的吧。”\n\n众人一惊。\n\n谢贵把兵部的公文让给下面官员看。\n\n众人看后纷纷无语。\n\n“好哇。”有名幕僚喃喃道:“十万大军南下,难道和圣人谈崩了。”\n\n“谁知道呢。”\n\n从北平行省出发的军队,抵达了河南与应天府交界处,山东与应天府交界处。\n\n两地的官府很快把消息传回了京城。\n\n京城人人震动。\n\n这是要做什么。\n\n兵部下发公文,让各地严阵以待,等待圣人的旨意。\n\n“河南和山东本来有几万新军,加上这陆续又调来的军队,以新军的战斗力,如果朝廷不抓紧防备,恐怕京城有危。”\n\n“不是一直说圣人有易储之心。”\n\n“我看啊,这是燕王父子逼迫圣人呢。”\n\n听着官衙人们的商议,谢贵心烦意乱。\n\n十几万新军压在头上。\n\n别说京城不敢动,他谢贵都不敢动。\n\n滁州虽然是守卫京城门户的要地,但滁州也才万余兵力,如何是十几万新军的对手。\n\n“如此大军的调动,所需粮草不菲,加上调动的民夫,怎么事先一点风声也没有。”\n\n“忘了河南与山东的铁道了。”\n\n经过旁人的提点,那人才恍然大悟,惊叹道:“这铁道的利处是大,可军队的调动也太轻易了。”\n\n“以前是粮草先行,有风吹草动都能发现,如今防备不了啊,以后对军队的动静如何得知。”\n\n众人你一言我一言,就是没有拿出可用的主意。\n\n谢贵烦闷的走了出去。\n\n一切还是看圣人的态度,可圣人并没有应对的举动。\n\n“方孝孺他们离开了滁州没有?”\n\n“已经离开了。”\n\n谢贵听到心腹的回答,这才心里安逸了些。\n\n之前他有些盘算的心思,不是不敢做,可他万万没想到燕世子这么小心翼翼,竟然敢带领十万大军南下。\n\n有了这十万大军,就如一层金身。\n\n谢贵可不想和燕世子同归于尽。\n\n“燕世子虽然年轻,可实在是太谨慎了,闻所未闻。”\n\n“咱们怎么办?”\n\n心腹将领也很无语,他知道自己头上将军的谋划。\n\n“派人去见燕世子。”\n\n谢贵吩咐道。\n\n下面的心腹不知所以,好奇的看着自家的将军。\n\n“我这里有份名单,你送给燕世子。”\n\n谢贵从怀中掏出一册。\n\n心腹懂了。\n\n将军是要投靠燕世子,出卖皇太孙一系。\n\n谢贵有信心获得燕世子的信任。\n\n他奉旨驻守滁州,保卫京城门户,更是值得燕王拉拢的人,靠着自己的手段,谢贵相信新朝有自己的位置。\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