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征途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征途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洪武三十一年十月,鬼力赤以小人行径,下毒杀害大明所封哈密王安克帖木儿,以三万骑兵大举入侵哈密,连屠十八城。”\n\n“我大明严令鬼力赤离开哈密,还哈密以和平,鬼力赤不识天国威严,螳臂挡车,拒绝我大明之善意。”\n\n“今洪武三十二年八月,我大明太子殿下亲征,吊民伐罪,势必消灭鬼力赤,还天下太平。”\n\n……\n\n随着各报的头条,引发了社会的轰动。\n\n百姓们这才知道哈密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有人在欺负他们。\n\n在报纸后,还有引人深思的文章。\n\n“观中华文明之核心。”\n\n“世界上有三种思想,一种是人的生命是天神赐予的,人的生命意义在于听从天神的旨意。”\n\n“第二种是天竺的思想,生命是轮回,是神创造的,生命结束后,会有另外一段新的生命,因此人们看重于下一世的命运如何,这一辈子是为下一辈子做准备。”\n\n“第三种即是我儒道思想。”\n\n“生命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神创造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如夫妇合气,子自生矣。’”\n\n“因此生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前后相续。”\n\n“个体生命只是整个社会的其中一段,个体的生命有生,就必有死,而人类的整体生命则会通过下一代延续下去。”\n\n“正所谓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子女的身体,是父母身体的延续,也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n\n“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又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n\n“正是我中华文明之伟大存在的根基,为后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是当代人的使命和责任,犹如上一代为我们的付出。”\n\n“享受上一代留给我们的生命,则有义务为下一代奋斗,这就是天伦。”\n\n“今日太子出征不服,平叛作乱,并有五万健儿相随,正符天伦道义,当受后世千秋万代子孙之敬仰。”\n\n北平文学家刘通的文章,响彻了大江南北。\n\n人人称赞。\n\n“如此好文,当浮一大白。”\n\n朱元璋差点要破戒。\n\n金州的大夫交代他不能再喝酒,已经戒酒三年,看到了报纸上的文章,激动地朱元璋想要喝酒。\n\n朱高炽立马劝阻住了。\n\n常年喝酒的老人,不能立马戒酒,常年不喝酒的老人,也不能一下子喝太多酒。\n\n朱棣刚离开应天府,别后脚朱元璋出了问题。\n\n朱元璋自制力很强,很快放弃了喝酒的念头,看着手里的报纸爱不释手。\n\n朱高炽也很喜欢这篇文章。\n\n记得后世,有外国人感叹,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n\n其实宏观来看的确如此。\n\n在两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思考,如何往统治者头上戴上笼头,把无边大的权力约束起来。\n\n靠战争是行不通的。\n\n因为新的胜利者同样会变成恶龙。\n\n因此有了道德标准的诞生,乃至君主的一言一行都要被礼法所约束。\n\n再也不是最初,君主可以随心所欲的时期。\n\n就像后世有些人夸赞,说西方皇权如何如何被约束,以证明社会的进步,可中国的皇权不是一直在被约束之中么。\n\n又例如自由。\n\n许多不学无术的人,喜欢通过字眼来了解意思。\n\n犹如朱元璋说元以宽失天下。\n\n竟然就有文章写到,朱元璋自己都说了,元朝是因为宽仁而失去的天下。\n\n可谓滑天下之大稽。\n\n同样。\n\n在中国的小地方,选择躺平的人只会被别人嘴上说说,就算这样他们都受不了,认为国外宽松。\n\n他们却不知道,国外的小地方更严,可不只是嘴上说说。\n\n你门前的花花草草不好好修葺,不弄得美观漂亮,你的国外小地方的邻居是会报警的。\n\n条条框框限制至多,连你租房都要许多要求。\n\n自由从来不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生于当下的社会,有权力必然也有义务。\n\n朱高炽同样看着手里的报纸,上面写的就非常明白。\n\n享受着社会给予的环境,那么维护环境就是必然的义务。\n\n“这位叫做刘通的大贤者,不是普通的儒生。”朱元璋非常认可对方的理念。\n\n朱高炽笑着说道:“上一代栽树,乘凉的人们,就有义务为下一代们继续栽树,而不是只顾自己的享受,而不顾下一代们的死活。”\n\n这种观念,是传统的社会论理,朱元璋被人说成小农思想,自然更加支持。\n\n“对。”\n\n“老子创办下的基业,后世子孙当然要发扬光大。”\n\n朱高炽明白朱元璋的想法。\n\n正如中华文明的繁荣,大量的古人活在了后世所看的文字之中。\n\n这就是生命的永存。\n\n那么用一种自私,又或者玄而又玄的说法。\n\n让安逸活着的社会,需要一代代人来维持它的存在,可你却只顾自己的享受,不顾它的死活,那么它又何必让你继续安逸呢。\n\n你让它陷入了失去延续的危险,它为何又不能给予你最残酷的报复呢。\n\n正所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n\n强大的武力,需要有相匹配的精神文明,才能真正的强盛辉煌,而不是一味的破坏。\n\n正如后世学者们的评价。\n\n游牧对中亚的征服,使得中亚深受其害,欧洲受益良多,甚至可以说推动了欧洲迈向近代化的根基。\n\n朱高炽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痛快,而是万世的基业,自然考量的是文明的建设,而不是文明的破坏。\n\n否则以如今的武力,他只需要支持军队一路向外打就行了。\n\n但是向外打的过程,如何建设大明,发扬中华文明,才是不败的道路。\n\n此时。\n\n一支支的军队,收到兵部的调令,使用铁道系统前往嘉峪关,或两三日,或三五日。\n\n与前番的北平不同,这次调动的对象遍布大明各地。\n\n最终有高达两万的骑兵抵达了嘉峪关,然后是三万的步兵,加上近十万的军户。\n\n在嘉峪关内,堆积了如山的物资。\n\n豆料稻麦,火石火药,铅子炮弹,绳索麻袋,数百种的物资,分类储备在各仓。\n\n朱棣乘坐火车抵达甘州。\n\n朱能带着一众将领,早已在甘州火车站台等候。\n\n“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n\n当朱棣出现在车厢门口,他的老部下们激动地狂喊。\n\n以前是燕王,现在是太子,未来是大明的皇帝。\n\n身份的加成,让朱棣的气势霸气侧漏,人心激动,恨不得站到朱棣身前向他效忠。\n\n朱棣一脸的笑容。\n\n在京城三年了,再不离开京城,自己都要忘记了如何打仗,忘记了金戈铁马的荣光。\n\n“咱来了。”\n\n朱棣轻轻的说道:“扫平一切不服。”\n\n如此狂妄的话语,没有人觉得太子的嚣张,相反,人们更受鼓舞,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将军。\n\n“大明必胜!”\n\n“大明必胜!”\n\n“大明必胜!”\n\n甘州站台。\n\n数千将士举臂高呼,呼声震天。\n\n离鬼力赤入侵哈密近一年。\n\n这一年里,安定卫已经被鬼力赤拿下,残余的势力龟缩到了柴达木沙漠,靠着嘉峪关时不时的接应才艰难的存活。\n\n舆图前。\n\n将领们激烈的争执,有人说长驱直入,直接拿下哈密,擒下鬼力赤,一战定乾坤。\n\n最后。\n\n人们看向了朱棣,等着太子的决定。\n\n朱棣摸了摸下巴。\n\n没有让人们等太久。\n\n“推过去。”\n\n“推过去?”\n\n众人露出了傻笑。\n\n五万骑步大军,沿着哈密的铁道线,带领十万军户,一边修复铁道,一边前进。\n\n铁道的根基是打造好的,修复比建造轻易。\n\n不疾不徐。\n\n最先收复骟马城。\n\n这也是互市的地方,交易给大明的马匹,公马都是骟了的,这也是大明不太在乎马市的原因。\n\n大明又不是没有养马的地方,并不缺少马匹。\n\n从骟马城到古墩子,然后一直到瓜洲。\n\n瓜洲的鬼力赤大军出现了。\n\n明军没有意外。\n\n两支军队在瓜洲开战。\n\n首先是大明的骑兵,犹如三堵墙一般的向对方发起了冲锋,穿着骑甲,先是丢手榴弹,然后靠近后放三眼火铳。\n\n老三样的战术,没有什么变化。\n\n可无解。\n\n火光闪耀下,对方的数千骑兵,正面交战的情况下毫无还手之力。\n\n在手榴弹的轰炸,与三眼火铳的密集短程铅弹打击下,伤亡满地,当即溃败。\n\n这一战也灭亡了鬼力赤在哈密以南的势力。\n\n朱棣没有因为胜利的局势改变脚步,就如他说的平推下去,整个明军都在按照他的节奏行军。\n\n瓜洲收复。\n\n敦煌收复。\n\n龟缩柴达木沙漠的势力赶来敦煌拜见朱棣,不久后联军开拔哈密。\n\n第二场大战发生在哈密。\n\n属于攻城战。\n\n还是老三样。\n\n大炮轰完步兵轰,步兵轰完大炮继续轰。\n\n一日克哈密。\n\n鬼力赤从哈密城门图为,被早已等待的明军骑兵团团围困,最后困杀于哈密以北五十里之外的无名之地。\n\n从嘉峪关出,到收复哈密消灭鬼力赤,只用了二十二日。\n\n整个哈密惊呆了。\n\n消息传到了亦力把里,吓得黑的儿火者等人连忙派使者到哈密,祝贺大明的胜利。\n\n朱棣望着哈密的西边。\n\n“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呢。”朱棣有些为难。\n\n儿子不让他打太远。\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