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让圣人发生意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让圣人发生意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对开疆扩土的意愿是很强大的,只不过有治理的初衷,在杀伐上弱了许多。\n\n在太子朱标未病逝前,朱元璋已经在陕西行都司布置了好几年,又是迁移军户恢复生产,又是派老将拉拢当地势力。\n\n西征的准备工作做了许多,可太子朱标的突然病逝,打断了朱元璋的布局。\n\n从太子朱标病逝的那天起,朱元璋的布局开始以国内为主。\n\n到了朱棣。\n\n朱棣为了证明自己,开疆拓土的心愿是很大的。\n\n五征大漠,南占安南,七下西洋。\n\n可惜大环境不同。\n\n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的三百年里,是蒙古在世界统治进入崩溃的时期,大明虽然最早从蒙古的统治中光复,可中亚西亚,乃至大漠,还有无边无际的蒙古势力。\n\n人们虽然败于朱棣,可仍然能从中亚和西亚获得补血,接连的复活,降而复叛,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理。\n\n最终还是靠着朝贡贸易的体系,以及十五六世纪,蒙古势力已经败亡,才开始真正的向大明称臣纳贡。\n\n例如俺达汗。\n\n从俺达汗向大明称臣的那天,无论他真心有多少,可随着他手下数百名的台吉一起向大明称臣,代表了有些事情一去不复返。\n\n俺达汗再也无法团结他的手下们,一起对抗大明了。\n\n最后他的子孙想要迁移去青海理佛,需要事先向大明皇帝奏请,获得了大明皇帝的同意,才能迁移去青海。\n\n这也是为什么清朝打败了蒙古的大汗,就能稳定大漠,而明初永乐皇帝却不行的原因。\n\n不是因为康熙比朱棣强大,而是因为世界的格局不同,并且当时还有罗刹国从西而来。\n\n从世界舞台上彻底的衰败下来,又有残酷的强敌从西追来,二选一已经是最后的选择。\n\n就像元末明初,奴儿干的部族选择归顺大明而不是朝鲜,同样的道理,大漠上的部族只会选择归顺中原。\n\n中原才是天朝。\n\n人们心里的惯性思维。\n\n但正如世界的格局,蒙古虽然在世界舞台上开始衰败,可有些地区仍然在扩张。\n\n金帐汗国不提,帖木儿帝国虽然不属于蒙古汗国,可也算得上是关系复杂。\n\n朱高炽有些担心朱元璋和朱棣起了一样的心思。\n\n“皇爷爷当初说要出动五十万军户,孙儿虽然不同意出动五十万军户,但会移民五十万人口。”\n\n指了指舆图。\n\n朱高炽介绍道,“哈密以沙洲,瓜洲一带为人口主要迁移区,移民十万人口,然后是哈密城一带,移民五万人口,合计十五万人口。”\n\n然后又指向亦力把里。\n\n“从哈密城一带通过‘走廊’进入亦力把里,以土鲁番、别失八里、委鲁母为东边的人口密集区,迁移二十万人口。”\n\n“父王可以到亦力把里,但是不能超过此地,把亦力把里西部地区留给黑的儿火者。”\n\n朱元璋果然不太愿意。\n\n明明能吞下整个亦力把里,为何让妥协呢。\n\n“哈密有两大出人口密集区,那么亦力把里,咱看啊,至少有三处呢。”\n\n朱元璋画了三个圈。\n\n第一个圈是刚才朱高炽说的地区,第二圈是以亦力把里为核心的地区,第三个圈就是俺的干地区。\n\n正好含括了亦力把里南北两大片沙漠夹住的中间平原地区,河流与绿地,基本上都在这三块区域。\n\n适合农耕和放牧的地区,彻底掌握在大明的手中。\n\n留下的无边无际的沙漠和荒漠,人们无法长期生存的地带,天然的防御形势。\n\n看见朱元璋不愿意把俺的干留给黑的儿火者,朱高炽哭笑不得。\n\n朱元璋见朱高炽的神情,摇头道:“你觉得你把俺的干留给人家是好意,人家领情才行。”\n\n“咱要是黑的儿火者,咱就回头跟咱大明打一架,如何能轻易让出亦力把里城一带。”\n\n“他应该不敢。”\n\n朱高炽说道。\n\n察合台汗国是反元先锋,后来开始施行与元朝修好的政策,但是从十四世纪初期,察合台汗国进入了动荡期。\n\n乃至十四世纪中叶,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与西察合台汗国。\n\n帖木儿出生在西察合台汗国。\n\n西察合台汗国已经成为了帖木儿的领地,而东察合台汗国包括现在的亦力把里。\n\n东察合台汗国战乱不断,百年来的战火,已经燃尽了这片土地的元气。\n\n黑的儿火者虽然是东察合台汗国的继承者,可面对当下的形势,选择了交好大明,想要借助大明的威望,恢复东察合台汗国的统一。\n\n他的这个期望,在历史上并没有达成,一直到十七世纪初期,亡于瓦剌准噶尔部。\n\n然后就是清朝与准噶尔部的大战,胜利后在当地施行大屠杀,不久从内地迁移数十万汉民。\n\n如今的黑的儿火者,并没有实力对抗大明。\n\n从他轻易的离开别失八里,就已经证明了他的想法,并不会固守土地。\n\n但是亦力把里和大漠的环境不同。\n\n亦力把里的大沙漠,大山脉,让亦力把里虽然广宽无比,疆域辽阔,可不具备像大漠那般的战略大空间。\n\n相反。\n\n因为大沙漠和大山脉,只有极少数的几条通道和出口,把亦力把里的出路堵的很死。\n\n亦力把里包括后世的新疆,以及中亚的领土。\n\n从东部到中部地区,两旁是大沙漠和大山脉,只需要控制后世的伊犁河谷就行。\n\n但是出了伊犁河谷,中亚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开始渐好,大沙漠和大山脉并不是无法活人,能养活少数的人口。\n\n也就是后世的阿富汗,为什么能坚持的原因,大沙漠和大山脉,反而成为了游击屏障。\n\n朱高炽画了一条线。\n\n“我们的实际治理范围,截止到亦力把里一带,最远以热海为分界线。”\n\n众人纷纷看去,朱元璋也盯着舆图。\n\n热海是后世的伊塞克湖。\n\n伊塞克湖在后世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境内。\n\n以热海为分界线,出了伊犁河谷,外面的地带开阔了起来,有草原,荒漠,山脉,盆地,地形复杂。\n\n简而言之,不再是控制走廊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地区。\n\n“西部地区交给黑的儿火者管理,属于我大明的领土,先把哈密与亦力把里的生产力恢复,让当地百姓心向大明。”\n\n皇太孙的策略偏向于保守。\n\n金忠很赞同。\n\n其余的官员也对皇太孙刮目相看,如今以大明的实力,不顾局势一味的扩张,是很多统治者的通病。\n\n朱元璋见孙儿坚持他的主意,没有多问。\n\n孙儿想的都是顺利的事情,可朱元璋认为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黑的儿火者真愿意接受吗?\n\n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离开了文华殿。\n\n众臣按照朱高炽的规划,各行其事,从军户和民户两方面,征集移民的对象。\n\n……\n\n武昌。\n\n楚王府。\n\n朱桢带着侍卫们,从远处看着武昌冶铁中心总部的大工地,看不见的尽头,让朱桢心里沉甸甸的。\n\n“听说北边的藩王们,虽然放归了藩王府,可是权力却没有恢复,甚至连王府的卫队都解散了。”\n\n楚王长史府的官员说道。\n\n朱桢回过头,没有看刚才说话的官员。\n\n这位从秦王府南逃,被他收留的长史,看在已故二哥的情面上,朱桢并没有亏待对方。\n\n顾应时并不怕楚王翻脸。\n\n秦王长史府,随着老秦王去世后,开始了内斗,可随着北平新军的入侵,他们什么都没有了。\n\n谁也不想失去权力,顾应时甚至有新秦王的密信,不过他没有拿出来,现在还不到时候。\n\n眼前最大的希望就是楚王。\n\n作为圣人的第六个儿子,楚王不但就藩的早,并且多次带领大军出征。\n\n无论是领兵的才能,还是手里的军力,是目前其余藩王最大的一支。\n\n中华重工的触角深入到了武昌。\n\n和当年陕西的局势岂不是一模一样。\n\n等中华重工在武昌站稳了脚跟的时候,就是楚王落得和秦王、晋王、宁王、齐王、辽王、周王六王一样的结局。\n\n“你的心思太多了。”\n\n朱桢冷冷的说道。\n\n楚王虽然才三十余岁,但是在洪武十四年就开始带兵,平定蛮夷,征伐云南,活捉阿鲁秃,征讨西蛮,剿灭洞夷……\n\n征伐二十年,战功赫赫。\n\n如果以平叛和征伐的时间以及带领大军的次数等等来看,楚王的功绩不比朱棣差。\n\n甚至在有些方面,比燕王朱棣都要强悍一些。\n\n大明西部,西南,南部,中部地区的稳定,基本上少不了楚王的身影。\n\n要知道元朝虽然消亡了,但是如今才是十四世纪,未进入十五世纪。\n\n亚洲除了东亚,仍然属于蒙古的时代。\n\n国内同样还有蒙古留下来的势力,并不是愿意乖乖的归顺大明,一样的有野心。\n\n汉人当了百年的下等人。\n\n对汉人威望造成的打击是巨大的,许多势力有信心,觉得他们自己也行。\n\n顾应时被楚王呵斥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内心窃喜。\n\n越是接触楚王,顾应时越是觉得来对了。\n\n如此的权势,楚王甘心失去吗。\n\n必然是不甘心的。\n\n燕王远在数千里之外,监国的只是燕王的儿子,只要圣人有个意外,如何不能成事呢。\n\n以强而亡的例子又不是没有,顾应时有许多的谋划可以针对,如今思考着圣人。\n\n该怎么才能发生意外呢。\n\n需要人配合。\n\n顾应时想到了一个人。\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