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五百五十七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我有一计策,可应对明军。” 安南大臣黄晦卿,在王宫内献策。 此时。 安南已经人心慌乱。 谁也没有想到,北部依托山脉修建的山城要地,没有发挥应当起的作用。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边地,从西北到东北,尽入明军之手,安南仓促的依托各江布置新的防线。 当明军击败黎氏大军的消息传开,归化州、宣化府、太原府、谅山府、靖安州的万宁县、新安县等地,或望风而降,或主动归顺。 安南的北部地区,直接失去了一半的国土。 军事上,黎贼父子还未遭受毁灭性的的失败,而政治上,大量的华族乡绅抛弃了黎贼父子。 当黎贼父子的军力离开后,各地立马背叛,让黎季犛许多的手段无法发挥。 黎季犛收到张辅传来的战书。 “予奉天子命将兵八十万来讨尔罪,尔如能战,则率众于嘉林以待;不能战,可自赴辕门以听处分。” 如此的激将法,黎季犛并不会上当,可现在的形势,逼迫他不得不认真思考。 要不要与明军决战,否则长期拖下去,竟然对他这个地头蛇不利。 “请黄公解惑。” 黎季犛客气的说道。 黄晦卿笑道:“明军势不可挡,无法力敌,又以如今的形势,安南无法抗拒,不如求和。” “放屁。” 黎汉苍破口大骂。 他一点也不信任黄晦卿,此人也是心向大明的华族大臣之一,如果不是此人一向低调,早就被他们父子清算掉。 现在见到他们父子遇挫,黎汉苍根本不信黄晦卿会好心为他们父子出主意。 “住口。” 黎季犛冷冷的瞅了眼小儿子,安南国的现国王黎季犛,立马低下了头,不敢违逆父亲。 “得罪了。”黎季犛连忙向黄晦卿拱手道歉。 黄晦卿仿佛没有看见,面上并不在意。 不过黄晦卿说道:“明军所占领的土地,自当归他们治理,我们可以与他们划江而治,割让大片的土地,以昭显我们的悔过之心,从而获得上朝的谅解。” 黎汉苍急了,这明显不是好的计策。 明军在江北站稳了脚跟的那天,就是安南覆灭的那天。 一向英明的父王,怎么像看不出来似的。 黎季犛接受了黄晦卿的建议,委任他为割地使,去出使明军求和。 “父王。” 等大臣们走后,黎汉苍懊恼的叫道。 黎季犛招了招手。 “为父准备北上,调集所有的兵力,趁明军麻痹的时候,发动大决战。” 黎季犛眯起了眼睛,“张辅小儿不是约老夫决战么,老夫如他的意。” 他当然知道黄晦卿的图谋,所以采取将计就计,废物利用罢了。 “我和你大哥不在都城,你要牢牢的守好,施行戒严,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出入都城。” 黎汉苍大喜。 父王总是能出人意料,连自己都被蒙在鼓里,此次华族乡绅们也不知情。 他的计划是好的,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 金州海军与天津海军,联合国内水师,出动了大小十二艘蒸汽机轮船,一百余艘大船,两百余艘中型船只,其余各色船只九百余艘,合计出动八万人。 浙江汇合主力船只后,沿途补给,最后一站是琼州府的昌化县,与安南隔海相望。 当休整完毕后,浩浩荡荡开往了安南,直扑安南现在的都城清化府。 洪武三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东南亚最大规模的水上战争,爆发于南海,安南水师大小七百余艘船只仓促应战。 “轰隆隆。” 炮舰排成一排,近两百门大小火炮,掀起了无数的浪花,安南战船遭受了炮弹的打击。 战船上的水兵们到处躲避,却找不到掩体,任何地方都没有安全性可言。 外面的安南战船,不少的脱离战斗,选择了逃跑,还有的集结加速,想要与大明水师接战。 炮舰继续发射,其余战船掩护,更多的战船同样离开了阵型,追击安南溃散的战船。 正如计划所要求的,不放过一艘安南的船只,全歼安南的海上力量,让安南失去战略主动权,疲于应对,减轻陆军的压力。 有史以来。 这片海域上,第一次发生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以及如此多的战船数量。 甚至波及到了两艘不知情经过的商船。 明军有网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内有两到四人,装备二三支鸟枪。 二三百艘船蜂聚蚁附,穿梭于双方。 还有鸟船,属于开浪船船型,体型较小,船身比较低矮,船头尖细,设有四桨一橹,行驶快速,船内可容三五十人。 专门用来追击溃散的敌船,延缓和骚扰对方,为大船赢得时间。 作战计划周密,船只类型健全的大明水师,从一开始就奔着吞下所有安南战船的目的来的。 许多的安南溃船,见已经无法逃离,纷纷选择了投降。 经过了两日一夜的奋斗。 安南七百余艘的战船,最终只有数十艘在夜色的庇护下逃出生天,沉没百余艘,重伤百余艘,轻伤两百余艘,投降三百余艘。 如今别说前线,连都城都已经不安全了,处在大明水军的兵锋威胁之下。 当捷报传回了广西,朱棣高兴的拍起手来。 “胜利不意外,但能胜的如此干净利落,水师立下了大功。”朱能被运回了后方,经过精心治疗,算是抢回了一条命。 如今在院中晒太阳,脸色还有些苍白。 听闻捷报后,连忙向太子道喜,并直言水师的功劳有多重要。 “现在已经胜券在握,无论是决战,又或者徐徐图之,任由我大明选择。” 兵部官员也笑道。 随着天气的好转,大军的伤病率也大大降低,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让人痛快不已。 随后,供应安南明军的补给,开始由海运为主,大大减轻了民力和物资的消耗。 补给船只从广西出发,抵达靖安州。 而大明的战船分成数支,分别袭扰安南沿海一带,乃至都城清化府也没有放过。 虽然没有收复一城,但是得到了大量本地乡绅的联络,就等明军的到来,立马举旗归顺。 甚至黎氏父子的老家清化府,缘觉县也有乡绅偷偷联系上岸的大明水师。 此次。 黎季犛真的决定求和了,割地使也真的要割地,希望能换来大明的饶恕。 明军士气如虹,而安南方面,无数的坏消息散播在军营内,士气非常的低落。 各色各样的谣言,仿佛安南大势已去,甚至连黎季犛病逝的谣言都广为流传。 安南军中出现了大量的逃兵,黎元澄派了人专门捉拿逃兵,发现一个砍头示众,决不轻饶。 黎元澄努力保持着局面,可其他地方已经没有了战心。 安南军自三江府沱江南岸伞圆山,循富良江南岸东下至宁江,又于富良江北岸,循海潮江、由希江、麻牢江,直至盘滩困枚山,沿江设立营栅。 于多邦隘增筑土城,城栅相连亘九百余里,尽发江北诸计州民二百余万守之,驱老幼妇女以助声势。 缘江置椿,尽取国中船舰列于椿内,诸江海口俱下捍木,以防大明水师攻击,对外号称水陆屯守士兵七百余万。 安南军沿江布防,打的计划是拖住明军打持久战。 等气候湿热、瘴疠兴起的时候再进行反击。 以往中原出兵进攻安南,多是因此师老无功而回。 朱棣知道这些情况后,也特地下达敕谕,要求张辅等人必在明年春前击灭黎氏。 张辅带领军将们巡视各江,很快发现了安南守军士气低下,没有战心。 “如今江面连安南军的巡逻船只都看不见,可见他们的士气,不可浪费时机。” 张辅大笑道。 十月初二,沐晟带领的云南军,击败了安南左圣翊军将胡射,夺得池木丸江岸、白鹤江椿,进驻洮江北岸,与多邦城形成对垒。 多邦城下沙滩平阔,可以展开军队进攻。 得知捷报后,张辅派军将陈旭前往洮江,与沐晟军同造浮桥。 初七晚上,沐晟军从天幕江州北岸攻击安南军,但是安南军将陈挺带领的军队军纪甚严,竟然没有溃败。 反倒是土兵溃败了不少,引起了沐晟的督战队。 初九晚上,沐晟根据陈旭等人的计策,选择了派军袭击隔壁的木丸州。 此处的安南军主将阮公瑰沉湎于女色,没有防备,船只被烧,全军尽没。 自此,整个防线,再也没有了安南军敢与明军野战。 明军此役的胜利极大震慑了多邦城外围的安南势力,安南其余水军龟缩不出,明军浮桥得以顺利建造。 十月初九。 张辅率大军从箇招市江口出发,留都督高士文守备辎重船只。 十一日,张辅与沐晟军会合。 “安南在江边多立栅,所以地势很狭窄,我们难以展开大军,不适合作战。” “唯有多邦城外滩可以容军,不过,多邦城高峻,城下设有两重壕沟,壕内密密地插着竹签,壕外又有陷马坑,且坑内也布满了竹木签,除此之外,城上守军还备有大量铳箭滚木,可谓易守难攻。”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