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世间安得万全法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五百六十七章 世间安得万全法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工业计划部归入了工部,原来的军户经济合作社,完成了历史的任务,开始退出视野。 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大掌柜魏毅,调去了工业计划部,如今负责经济调控部。 走访了各地,带回来新的报告。 “属下回到京城,看到遍布大街小巷的酒楼,食铺,茶铺等等,随着工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富庶,我大明的社会资源分配,诞生了庞大的工人阶级,同样达到了兴盛。” 魏毅笑道。 朱高炽点点头。 和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社会不同。 大明的工人阶级,不属于被剥削,因此具备了消费能力,比朱高炽想要打造的大片井制度的军户们,对商品的购买欲望更高。 “可惜啊,大片井制度,偏离了我的初衷。” 朱高炽惋惜道。 魏毅知道京城最近发生的事情,他也在各地看到过片井区的现象。 根据皇太孙殿下的计划,军户们的购买能力,本应该高于工人。 因为军户们都是“地主”。 只能说传统的思维,仍然在人们的脑海里占据上风,这一代人无法改变他们的行为。 土地上的保守传统,依托于土地的农民们,他们更喜欢把多余的物资用来繁衍人口,繁衍人口没有问题,可是太能生了,超过了大明当下的扩张速度。 “这是农民和工人,不同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所造就的区别,恐怕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扭转的。” 魏毅提醒道。 农业稳定,代表着农民们的生活稳定。 稳定保障了一切。 所以根据这股现象,朱高炽改进了卫所,有了片井制度。 代代相传的军事本领,配合大片井制度,将是大明最优秀和稳定的兵源。 残酷的现实是太过文明的子弟,兵源素质上反而不如保持传统的良家子弟。 除非科技达到了新的高度。 朱高炽觉得自己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 可哪怕科技达到了新的高度,有一定文化的良家子士兵,在前线上的作用,也比文化水平太高的子弟要好。 宋朝和西方都已经证明了。 “的确需要调整,不过我相信,一切都会解决的。”朱高炽自信的说道。 只要不停的发展,就能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唯独不发展。 最后就会走向死亡。 中华文明的历程不被打断,发展就不会停止,只不过朱高炽要保持良性循环。 任何倒退的行为,对于大明的百姓都是一场灾难。 谨防地主阶级的反攻,还要防范新兴势力突破自己的控制。 魏毅提交了他的报告。 “大明有了近八千万人口。还不算土司以及安南人口。” “在以人为本的模式下,带来庞大的市场,仿佛巨大的深渊。周边所有的农业国家,部落地区,落后生产力得到的原始原料,都能在大明销售一空。” 在当下的时代的确如此,朱高炽想到。 根据他的要求,这些商业行为没有被禁止。 大明花出去粮票和金银,带回来原料,对于大明是有利的。 而不是获得白银,销售出去商品,没有形成互补的经济循环,带来的并不是好处。 只是。 大明缺铜和银。 粮票推广海外贸易,又并不是一帆风顺。 发展过程中,永远会不断诞生新的问题,对于这个理论,朱高炽有了更高的认知。 “中华重工体系和产业链,在民生行业的倒退,以及民间商行在海外的发展脚步。” “有了突破中华重工挟制的迹象,海外同样有大明所有的资源,包括能源等行业。” 魏毅严肃的说道。 他是反对皇太孙殿下的政策的。 放任中华重工体系与民间商行的竞争,加上各项措施,导致了民间商行的优势并不比中华重工差。 反而灵活的民间商行们,在民生行业上,开始逐步的蚕食。 最为代表的就是纺织行业体系。 已经是民间商行控制的市场,没有了中华重工上下游产业的身影。 “广东商人开办的蒸汽机轮船厂,虽然产量不如三大船厂,但是订单供不应求。” “受到利益的刺激,越来越多的民间商行开始成立自己的船厂。” “这是一股新兴的势力,比传统的势力更加的庞大和集中,属下认为应该禁止,让中华重工体系接管一切。” “如何能感到威胁就禁止人家呢。” 朱高炽笑道。 中国模式本身就是两条腿走路。 包括后世也是大力提倡并且支持民间经济。 民间经济有他的优势,提供了比中华重工多数倍的就业岗位。 “感受到了威胁,理应是想着如何去治理,而不是一禁了事。”朱高炽说道。 魏毅实在无法理解皇太孙的想法。 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才是自己人啊。 朱高炽明白魏毅的想法。 魏毅又何尝不是代表了中华重工呢,可朱高炽代表的是老百姓,不是任何势力。 魏毅不懂啊。 有些事,朱高炽不会说,说出来了,会伤人心,所以下面的人,自行领悟是他们自己的事。 中华重工并不是纯洁无暇,同样是股势力,并且随着时间的发酵,将是股左右国家的势力。 比起民间商行,才是更难以管理的势力。 控制矿产资源,为国为民提供生产力就好,让国家掌握经济命脉,挟制民间商行恶的一面。 不正是后世所做的么。 朱高炽哪怕不懂,跟着学就可以了。 反倒是控制了方方面面社会经济的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产业链,那时候,恐怕朱高炽都无法轻易控制。 相反。 民间商行再如何扩张,它的威力和势力,也不会如不受控制增长的中华重工的巨大。 魏毅失望的离开。 看着魏毅的身影,朱高炽明白,自己最近扶持民间商行的行为,引起了中华重工内部的一些不满声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无论任何事,无非是利益之争。 “这就是你说的资本的野望吗。” 朱元璋的声音传了出来。 朱高炽起身。 朱元璋的身影从里间出现,老脸上满是沉思。 “是的,皇爷爷。” “很早的时候,我们把权利限制住了,贵族们代代的降级,就是巨大的胜利。”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就是资本势力的崛起,那么根据商人自身的财产,最高收取百分之五十的遗产税,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否则资本将会超过国家,凌驾于国家的头上。” 后世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 最高收取百分之五十的遗产税。 这些并不关普通百姓的事情,他们的遗产税,可能连最低的标准都达不到。 遗产税,针对资本的社会资源再分配。 中华重工和资本不能融合。两者分开的时候,朱高炽可以约束任何一份。 这就是朱高炽也要控制中华重工的原因。 要解决国内人口增长问题,提前商业海外开拓是必要的手段,否则国家长期的支出,却带来不了收益,是无法坚持的。 总不能指望海外移民初期,土地诞生的粮食吧,粮食只能是保证人口增长的口粮,带来不了利益。 因为大明的粮食,并不会出口周边国家和地区,为别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人口增长。 在如今的时代,是很愚蠢的行为。 事物的相连性。 解决大片井制度诞生的问题,就需要扩张土地,扩张新的土地,前期带不来利益。 掠夺财富是掠夺财富,生产土地则是需要投资的。 而生产过程又需要稳定的环境。 总不能移民开荒的时候,土著们一次又一次的偷袭,带来大量的伤亡。 西方早期流放罪犯到新大陆,根据他们后世的统计,早期新的居民点的存活期,多数不超过两年。 残酷的现实。 西方并不是躺平得到的新大陆,新大陆的土著们,也并不是没有抵抗。 那么放任商团先行,由他们吸取他们想要的利益,为后期的军队出动带去条件。 然后扫平地方后,由大明提供财力与物资和粮食,组织移民海外开拓。 那么商团们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实力高涨,资本的集中必然会高效垄断社会资源。 这对老百姓是非常不利的。 和早期权贵实力不受控制一样的道理,老百姓越来越多的成为权贵的家奴。 同样,老百姓也会成为资本的剥削对象。 根据后世已经成熟的现代化社会表现,解决方式就是社会资源再分配,手段是遗产税。 犹如贵族代代降级一般的道理。 前者是权力,后者是资本。 “唉。” 朱元璋明白了朱高炽的想法,忍不住叹了口气。 “历来的贤达们,每到土地兼并严重,国家经济破产的时候,总会根据前朝的经验,想要制定出一套万世不变的政策,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可是世间从哪得万全法呢。” 朱高炽笑着说道。 朱元璋知道是孙子提醒自己。 朱元璋曾经希望能找到一套万世不变的法门,让百姓们各司其职,永远的保持社会稳定。 如今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想法错了。 “让老百姓获得安宁,为何就这么难呢。” “因为社会的本质就是竞争。” 朱高炽不以为意,正如伟人说的那句名言,揭开了事物的本质,斗是社会永远不变的。 求月票,感谢亲爱的书友们,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