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定海神针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定海神针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如果与帖木儿开战,几十万的军民调动,必须要依靠西域行省为大后方,委鲁母只能成为中转站,我们才大有可为。” 蒋贵兴奋的说道。 大明太大了。 大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和别的地区不一样。 草原和大漠也很大。 可大明是有城池和人口的,而不是荒漠和无人区,又或者大片的土地上,只生活了很少的人口。 从一个村庄到一个村庄,一个县城到一个县城,一个州府到一个州府,大明之大,文明之辉煌,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了。” “最苦的是塞南行省,根本捞不到仗打,每年两次的大拉练,空费力气而已,捞不到战功。” “辽东行省也不行了,那里也捞不到战机,这两年国家的精力放在西南,多少将领靠着收复交趾之功,我们连根毛都没有。” 任礼满口的抱怨。 名字虽然带个礼,可说起话来,却是几人中最粗口的。 “以后大致就是这样了,哪边有战事,哪边就能捞到战功,我们比不起京营啊。” 京营的待遇和边军的待遇是一样的。 但是边军的将士们,都热衷于参加京营的选拔,成为京城的将士。 “只有在京营的将士们,才不会错过任何一方的战功,我们却只能守着一方,前程如何比得上对方呢。” 前番朝廷的勋爵颁发,京营将士就拿走了一半,其余各地分一半。 “必然的。” “总不能南方有了战事,把我们这里的将士,途径万里的调去南方吧?虽然有了火车的便利,可水土不服就能要人命。” “而且南方与北方环境大为不同,作战方式也不同。” “那京营为何可以?” “京营的士兵来自大江南北,居中调度,适应了呗。” 几人你一言我一言。 张辅奉旨来到西域,当地的将士们闻到了战争的味道,不但没有畏惧,反而各个摩拳擦掌。 新一代的将领们,嗷嗷叫的想要拿到军功。 张辅带来了六千兵。 分别由刘真和火真带领,安置好军队,营房中,刘真和火真来到张辅处。 白日里,张辅和当地的官员武将见过面,打了招呼。 “当地的军心高涨啊。” 刘真笑道。 不少的将领来和他打招呼,询问关于战事的情况,是不是要打仗了。 都是军中的儿郎,自己的同袍,军事上的准备,瞒不过他们的眼睛,各个都想要独占鳌头,所以刘真忍不住感慨。 “比起圣人制定的勋贵体系,皇太孙殿下重新改革的勋贵体系,让京城很多勋贵不太满意,可没想到地方上,却人人翘首以盼。” “那当然了。” “老勋贵们吃饱了,胃口也大,小鱼小虾无法让他们产生兴趣,可边地的将领们不同,他们是饿狼,什么都能吃。” 火真爽朗的说道。 他带着的两千蒙古骑士,没有参加收复交趾的战争,同样什么也没有捞到。 “我得向皇太孙殿下写封信。” 张辅平静的说道。 “怎么了?这么快。”刘真一脸的纳闷,他们才刚到西域行省而已,怎么就有事情上奏了呢。 “边地的将士求战心切是好事,可过之不及,不加以管制的话,说不定有胆子大的,敢亲启战端,伤害大明的利益。” “张帅多心了,当下没有人敢如此吧。”刘真笑道。 “你们不懂啊。” 张辅叹了口气。 西北的战事,皇太孙和朝廷是不希望发生的,他们也只是来提前防备。 皇太孙再次派了使团,已经说明了皇太孙的心意,以安抚帖木儿为主,而不是逼迫对方翻脸。 如果消息传开,又或者西北的将领们知道实情,恐怕多数人都失望。 正如火真所言。 太多的将领没有吃饱。 皇太孙殿下改制的勋贵,权利虽然小了不少,可也是实打实的勋贵体系,最低的男爵也能保障三代人的爵位,百年的传承。 人总是想要奋斗的。 百姓希望发财做官,将领们同样希望成为勋贵。 大明的武力强盛,催发了将士们的野望。 可朝廷治理的方向,还是希望开拓东南,而不是西北,总不能被地方将领牵着走,又或者破坏大明的国策,让大明临时改变计划。 此时。 贵州。 大山连着大山。 “阿祖,你要去京城了吗。” 院内。 女童跟在老人的身后,老人穿着短衫,左手提着鱼篓,右手提着渔网,仿佛一名普通的渔夫,身后却跟随两名精壮的汉子。 “是啊,你在家乖乖的,等阿爷从京城回来,给你带好玩的回来。” “阿祖。” “你带我一起去嘛。” “哈哈哈。” “不行啊。” 老人笑道。 身后的汉子们看着家里的小姐向爷爷撒娇,也忍不住露出笑脸。 “将军。” “将军。” “父亲。” 进屋后,几名大人围了过来,其中一人看了眼小女孩,小女孩才嘟着嘴,不开心的离开,知道父亲要和爷爷商量大事。 “太子殿下突然召父亲回京城述职,难道有人弹劾父亲吗?” 老人的儿子担忧道。 父亲坐镇贵州二十年,是不是朝廷猜忌起父亲了,中年人一脸的担忧。 “顾公不能离开。” “大家都服气顾公,朝廷不能识人不明,我建议我们联名向朝廷上疏,求朝廷留下顾公。” “对。” 两名土司打扮的人说道。 “胡闹。” 老人突然喝了一声。 无论是汉官还是土官,皆安静了下来,可见老人的威望。 “我是朝廷的官,无论去哪里,自当遵从朝廷调度,尔等如何能自专,多年来的教导,难道你们都没有听进心里去。” 众人无言。 “顾公,你对我们贵州的恩情,永世难忘啊。” 土司满脸的不舍,感动的说道。 人非无情。 老人也动容起来。 贵州太穷了。 在籍的人口才十几万而已,把贵州设行省,朝廷的争议很大,最后还是皇太孙殿下拍板,把贵州升格为行省,享受到了朝廷的各项资源。 贵州比云南在籍人口都少,云南还有二十六万呢。 “朝廷这些年来变化很大,老夫也需要去一趟朝廷,禀告贵州的事宜,贵州太穷了,而隔壁云南都开始了大发展,想要让百姓们富裕起来,朝廷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众人无话可说,这才放弃了劝慰。 诚然。 正如老人所言,贵州的确太穷了,在籍人口也才十几万,不少还是内地迁移来的。 实际上就那么几座城池。 偌大的贵州,仍然属于蛮荒地区,人口稀少,生产力落后。 过了几日。 贵州的百姓得知顾成老将军要离开贵州,纷纷来到了顾府,请求顾成老将军不要离开,希望顾成老将军继续留在贵州,治理贵州。 “王命不可违。” 老人老当益壮,一早骑马离开了家,走出了贵州 可谓是十万大山,翻山越岭,异常的辛苦。 从贵州进入了新成立的湖南行省,仿佛两个世界一般,湖南行省虽然才两百多万人口,可也是十几倍于贵州,已经联通了火车。 “这就是火车吗。” 老人感叹道。 在当地官员的亲自陪送下,老人在站台登上了蒸汽机火车。 “呜呜呜~” 火车响动。 “咔嚓咔嚓。” 前半截拉货,后半截运人,人货合运。 “大明的变化真大。” 越往北,经过的城池越多,乡村越密集起来,到处充满了文明的气息,老人发现了大明的繁荣富强,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顾老,我们在大山里,差点忘记了外头。” 几名后生目瞪口呆。 “是啊,所以让你们多出来走一走,涨涨见识。” 北平的社会报。 刊登了贵州总兵官顾成入京的消息,报纸上长篇记载了这位老将军的丰功伟绩。 “贵州,大明最低调的行省,常常被人疏漏。” “我大明顾成老将军,从洪武六年开始入贵州,平定土司,分封三州六个长官司。” “稳定贵州,保障当地和平长达二十年,让贵州各土司顺利的归于布政司和按察司的治理,成为了大明的内地,顾成老将军对国家和民族有大功。” “如果宋晟老将军是我大明在西北地区的定海神针,稳定了大明的西北,保障了人心所向,那么顾成老将军,就是贵州的擎天柱。” 老人刚入京城。 京城的火车站,赶来了大量迎接老人的百姓和文武官员。 “顾老将军,您辛苦啦。” 学生们举着旗帜高呼。 顾成在火车上看到了站台的场景,一开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火车工作人员的解释,才知道是来迎接自己的。 “老夫何德何能,敢领如此殊荣焉。” “皇太孙殿下亲口说的,并且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老将军的功绩,整个京城的百姓,都在为老将军您欢呼呢,欢迎您的到来。” 老人从来没有面对过如此的场景,有些不安和错愕,内心里却忍不住的升起了欣慰。 得知顾成老将军到了。 朱高炽第一时间接见了此人,还有朱棣一起。 顾成在贵州二十年,并不兴杀伐,更不仗着武力强大而恃强凌弱。 历史上,靖难之役此人被朱棣俘虏。 永乐元年,朱棣放归此人回到贵州,重新镇守贵州。 当地的土民听到消息,欢趋出拜,叛者皆归,境内靖宁,当地百姓都为他设立生祠。 这样的人才,朱高炽要大用。 “贵州能有今日的安稳和发展,离不开顾成老将军的功劳。”朱高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臣愧不敢当。” 顾成属于那种内战外行,外战内行的将领。 与叛乱的土司们打仗的时候,从来没有败绩,唯独败在了朱棣的手中,还被朱棣俘虏,但是朱高炽很喜欢顾成这样的将领。 朱高炽亲自上前拉起顾成的手,看得朱棣眉眼直挑。 儿子这样的举动,可是拉拢了不少人的心,套路厉害的很。 果然。 顾成虽然第一次见到朱高炽,可被朱高炽如此的隆重礼遇,感动的无以复加。 朱高炽却是真心诚意。 云南、贵州等地区,并不是天然的就和中原一心的。 像顾成这样的将领,多年的精心付出,以教化为主,为当地带去文明和生产力,并且迁移了大量的人口去当地,鼓励地方的大生产。 亲自去过西南和西北的人,能清楚的感受到当地的区别。 其实西北也是一样的,有宋晟这样的老将领,同样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治理。 可是经过清朝数百年的挑拨离间,激化当地矛盾。 不光是西北地区,广东地区同样如此。 汉族都被分化成客家与土家,两派杀的水火不容,成为了世代的死敌,更不提西北地区,发生了人间最大的惨事,让人不敢细讲。 这就是治理和羁糜的区别。 后世常把清朝的羁糜手段,戴带了大明头上,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连事实都看不清,有心人随便说几句,被看到后,则人云亦云罢了。 拨清楚历史,正本清源,才能昂头挺胸,甩开思想禁锢,大踏步的前进发展。 “顾老将军可愿意挪动?” “朝廷让老臣去哪里,老臣就去哪里。” 顾成毫不犹豫的说道。 朱高炽拍手大笑。 他需要顾成这样能文武并治,善于教化地方的武将,而不是只知道屠戮的将领。 东南亚,需要的是顾成。 能施威,且能施德。 威德并用,方是王道。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