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两个难点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文明科学系统第16章 两个难点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要想成为星际文明,核心就是能量技术的突破,高速发动机,生物寿命是这三大方面,其中以能量技术最为重要,只有能量技术突破了,才有足够的资源去研究剩下的技术。” “可控核聚变,当前面对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对等离子湍流现象的无法预测,温度不够高,磁场不够强大,后面两个问题其实又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那就是材料。 人类当前的技术足矣创造出数亿温度的环境,但容纳这样温度的环境却是一个困难。 这已经超越任何一种材料的承受极限,只能使用磁场束缚,那么从工程的角度去看,就是需要更强大的磁场对等离子体进行束缚。 而更大的磁场又需要更大的电流,导体在电流通过的发热现象必须需要使用超导材料才能完成,要是能有常温超导材料,那这两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除了这三个问题,还有就是磁场控制不够精准,磁面撕裂,磁场和等离子体相互干扰的这些现象也一直在困扰,不过这些问题实际上还是对等离子体湍流了解不够,导致装置的设计优化不足产生的。” “最终可控核聚变目前遇到的技术壁障归纳起来,其实就是对等离子体湍流现象的不可预测,常温超导材料技术迟迟无法突破导致。” 林梦闭关研究哥猜去了,压缩芯片烧录设计完成,李雅珊请了长假在和中兴交涉,早哥在负责全球专利的注册。 陆毅在图书馆中泡了一个多月,翻看了一本本资料,查找了一篇篇文献,最终对可控核聚变当前遇到的困难有了一个清晰了解。 “难,困难至极!”陆毅合上书本,眉头深深蹙起。 超导现象被发现一百多年,研究了几十年,现在依旧要泡在液氮中在零下一百多度才能产生超导现象,每提高1度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新材料,困难至极。 而看似简单,可以直接从数据层面去分析的等离子体湍流现象那也不简单。 高温等离子体在当前技术下不可观测,这已经是事实。 我们都知道探测其实就是发送一道光束或者一道粒子束,然后收集光束粒子束的反弹碰撞数据,最终分析数据的过程。 而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体现,核聚变的等离子体数千万乃至上亿数亿的温度,百分之九十九的粒子进入这样的等离子体中直接就发生性质改变最终失去效用,亦或者被微观运动极其剧烈的等离子体冲散无法完成最终的数据采集。 不能探测,也就没有基础数据,没有数据,又谈何分析归纳等离子体湍流的现象? “林梦那边说工具钥匙找到眉目了,李雅珊那里和中兴联通也初步达成共识,早哥那边的全球专利申请也进入专利保密阶段,看来我需要一位等离子体专家。” ...... “陆陆,这里就是张教授的办公室,我跟他说了大概情况了。” 一位身穿短裙年轻貌美硕士学姐带着陆毅来到一位教授的办公室面前,在明白自己需要一位等离子体专家帮忙解惑一些问题后,陆毅第一时间联系之前被搭讪认识的一位学姐。 借助自己的帅系网,找到中大一位对等离子体有比较深造诣的张教授。 “教授挺好说话的,但比较讨厌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待会儿陆陆记得态度礼貌端正点。” 站在办公室外面,学姐声音温柔的对陆毅交代了一些教授的性格喜好,避免陆毅不注意惹恼了教授。 “多谢学姐,那我进去了。”陆毅耐心听完,已经帅气动人的他微笑一下,示意自己要进去了。 在背后温柔的加油目光下,陆毅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后,推门走了进去。 “张教授,您好。” “坐。” 50多岁看起来还很气色红润的张教授从桌子上的文献上抬起头,问道:“你就是琳琳那丫头说的陆同学?” 听得出来,带陆毅过来的学姐和教授关系还是挺好的。 “是的,学生有一些关于等离子体的问题一直弄不明白,想要像教授您请教。”陆毅点点头,把自己的目的简单说了出来。 “那你怎么找上我了?” 张教授上下打量了陆毅,有了些兴致,只不过这一份兴致在陆毅眼中却是闪烁着浓浓八卦色彩。 “我向学姐她们打听了中大在等离子体方面的情况,得知教授您是在这方面研究最深经验最足的专家,所以就想找您请教下。” 陆毅隐晦拍了个马屁,上天给了他一张马屁效果+100的脸,很早他就学会怎么利用自己这个先天优点。 果然,面对陆毅的话,张教授脸上神情更加舒缓下来,露出一丝笑容笑道:“是什么问题,看看我能不能解答。” “我想请教下对等离子体湍流的混沌不可测现象,现阶段国际上对高温等离子体的数据都是推论预测,获得数据并不是很精准,我想问一下有没有方法提高对等离子体观测?” “等离子体湍流?你打算往热核聚变实验堆发展?” 张教授愣了下,一开始他以为陆毅是有一些等离子体在磁场方面的问题不懂,因为这个问题是学生的重灾区,没想一开口就是这个终极混沌问题。 陆毅的专业和年级他已经知道,现在听到等离子体湍流,张教授很快就联想到可控核聚变上面。 这样的学生他见过很多,很多学物理的学生听到可控核聚变,都会不由自主被这个代表了人类未来,代表了文明未来的浩瀚工程所吸引,但这个项目不是一般人能够参与的。 “你上个学年绩点多少?”张教授没有回答,反而问题陆毅的学分绩点。 “83.5.” “我不建议你往核聚变核心方向发展。” 张教授摇摇头,物理和数学一样都很考验天赋,陆毅83.5的绩点证明了他的天赋虽然还行,但也只是一般,耗在可控核聚变上很难有所成就。 “教授您误会了。” 陆毅苦笑道:“我没打算自己研究这个,只不过赚了点小钱想要在这上面投资,利用数学模型归纳等离子体湍流的流体数据,为托克马克和仿星器的制造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赚了点小钱想要投资?赚了多少?” 张教授感觉脑袋有些跟不上陆毅的思维,一名物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不可能不知道研究这个需要耗费多大资源,这孩子是失心疯嫌钱多了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文明科学系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文明科学系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文明科学系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文明科学系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