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燕国求和(六更,为宗师陈应万赏加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魏武神第290章燕国求和(六更,为宗师陈应万赏加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第290章燕国求和 “还有一个私人请求,希望郗使君能应允!”冉明正想采取名人效应,把报纸一炮打红。可惜,他在仕林间的名望还是太低,仕林中的泰斗,他一个人也请不动! 论名望郗超和王坦之齐名,都是江东青年才俊中的翘楚!现在正好郗超有求于他,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如果是超力所能及之事,定然乐意效劳!”郗超眼睛中闪过一丝精芒,很有兴趣的打量着冉明所制的红木太师椅。发出赞叹声:“这太师椅,可真是好东西啊!” 冉明可不是初入社会的雏鸟。 郗超的意思,他岂不明白! 冉明笑道:“这太师椅日前共运来三套,一套在此,一套打算进献给陛下。还剩下一套,若郗使君不嫌弃,就送至郗使君府上!” “超也只是随便说说,如此太客气了!”得到冉明的承诺,郗超脸上露出难以捉摸的表情,笑道:“不知胶东王的私事到底是何事?等等,超先猜上一猜如何?” “难道是因为胶东王得到了吴郡陆氏?想要超从中说合?”郗超又自言自语的摇摇头道:“以殿下的为人,自然不会怕区区吴郡陆氏报复!” “难道是看上了哪家的小娘子,让超为冰人?”郗超说这句话也是有依据的,主要是他在冉明的府邸上看到了谢奕的女儿。 冉明一听,这个郗超果然不简单,知道的事情还是不少的。 冉明道:“郗使君,明想办一个报馆,想请郗使君写一篇文章。” 郗超一听这话,也没有在拿捏冉明,要知道冉明可不是普通的王子,本身也是一个文武全才,当初冉明在东山别院,舌战江南众才俊的事情,已经传到建康,现在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作为一个本身具有显赫才名的七绝,向他求文,从侧面看,也是对郗超才学的认可。 郗超脸上露出和悦的笑容,道:“不知七绝公子要超写什么文章?” 冉明道:“是关于刘越石的文章!” 刘琨是魏国尚书令刘群的父亲,本人也是一个大名士,政治家、爱国将领,金谷园二十四友之一,名气非常大。如果他还活着,谢安都得靠边站! 郗超道:“什么时候需要?” 冉明道:“自然是越快越好!” 郗超素以急智称著,他略一深思,接着就道:“取笔墨来!” 冉明让取来笔墨纸砚,郗超随即笔走龙蛇,冉明在一边看着。郗超的书法已经大成,可以说在青年一辈的才俊中,他的字,至少独树一帜。 就在这时,门外一个门房禀告道:“公子,望月楼送来了公子订的菜肴!” 冉明随即一愣,他为了避嫌,甚至从来不去望月楼,而望月楼不请自来,肯定是有紧急的消息。冉明命人将食盒送到厅内,冉明亲自接过,将里面的四盘精致的菜肴放在八仙桌上! 时间很快,郗超一篇四百余字,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写好了! 虽然只有四百余字,可以说将刘琨的一生,尽数概括进去了。 冉明又举杯感谢郗超,郗超也兴致勃勃,二人又喝了近半个时辰,郗超这才踉跄地走了! 等郗超走后,冉明打量着这个食盒,仔细检查起来,可是并没有发现什么暗格之类的东西,也没有找到他需要的情报。 就在这个时候,冉明无意间看到了食盒的内衬,通常人们为了图吉利,都会把食盒衬,装成红绸,或者是绯红色的布帛。但是望月楼送来的食盒却是白色的内衬!冉明脸上露出心喜之色,随手撕下这白色的绫子,离开宴会厅! 回到书房内,冉明让杜聪打来一盆清水,然后,冉明把白色的绫子放进水中。不一会儿,原来洁白无瑕的绫子,上面开始出现字符! 杜聪看到这一幕,惊讶得几乎连下巴快张掉了! 冉明快速的阅读起来。 这份情报显示,燕国内乱已经结束,最终慕容恪、慕容垂一方获得胜利,慕容恪自领晋王,慕容恪封赵王,而燕国皇帝慕容雋这个在历史上逼得东晋司马氏去帝号称王,改晋国为“大岛夷国”前秦苻坚亦去帝号,改称大秦天王的燕国景昭皇帝。 如今被慕容恪软禁在单于台! 历史上前燕景昭皇帝可是一个牛叉到极点的牛人,趁冉闵立国,内部不稳之际,倾国之兵南下,在位期间灭冉魏、平段龛,统一北方,后迁都邺城,欲集结一百五十万大军,灭晋、秦、统一天下。 然而此时,却成了慕容恪的阶下囚! 慕容恪扶持慕容雋的长子慕容晔称帝号,改元景兴。定都龙城! 情报显示,慕容恪取得燕国控制权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战争,他捐弃前嫌,准许慕容评一系的干将慕容臧、王会、韩崇等人称降! 所谓的称降,就是名义上投降,实际上是自成体系,事实上的军政独立!随着慕容臧、王会、韩崇等人燕国全面内乱终于平息。 在这个时候,慕容恪又提出了他摄政之后的第二件政治举措,命尚书左仆射悦绾普查户口,以轻徭役,薄弱税赋为中心思想的政治改革! 新官上任三把火,慕容恪的第三把火就是改善与魏国的关系,为了巩固魏燕之间的关系,慕容恪遣使以丞相皇甫真为首,以割让幽州右北平郡、渔阳郡、上谷郡、辽西四郡为魏国国土,携带牛八千头,骏马两万匹,羊六万只为聘礼,作为迎娶冉明养女冉静文的聘礼。 慕容恪的此举也非常无奈,冉闵这么大的女儿,唯一的女儿是阴氏所生,如今魏国的长公主才半岁多一点。 儿子到是一大堆。 太子冉智如今天没有孩子。唯一适合联姻的,就是冉明的养女! 慕容恪的打算其实也算非常高明,不费一兵一座,平白得到十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任何人不免会动心。 慕容恪需要的就是一个时间修整,恢复元气。内乱结束之后,慕容恪手底下仅剩不足五万军队,就算加上慕容评一系的军队,燕军仍不满八万人马。 这八万人马听上去不少,不过其中包括了燕国慕容各部中十五岁至五十岁之间的所有男子。而且这些士卒经过长达将近一年半的内斗,早已精疲力竭了。 现在决定燕国生死存亡的恰恰是燕国最大的死敌魏国。既使冉闵不倾国之兵之兵来攻,仅仅让一大将,无论董润、张温还是张艾,又或者那个声明不显的胶东相王猛。足以让燕国无力招架! 慕容恪作为五胡十六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第一时间内就做好了选择。割地对汉人来说是一种耻辱,对于鲜卑人来说,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物竟天择,强者为尊,适者生存。鲜卑人信奉的就是拳头主义,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 况且这些地方两年前都是魏国的领地。由于慕容雋率军西征,加上王猛反击,燕国内乱,前后两年多几乎没有停止战乱,这些地方几乎成了无人区,四郡所剩存的汉人不足两万户。 可惜,慕容恪的对手是冉闵。历史上冉闵以不足万人的魏军对战慕容恪率领十四万燕军铁骑,虽然最终冉闵战败,但是慕容恪在这一战中也被打残了,五千重甲连环马,全军覆没,三十多员千夫长(相当于现在的团级军官)死在魏军的疯狂反击之下。 就连慕容恪的心腹谋士高开也因伤重不治而亡。 不管历史书上如何吹捧慕容氏,打败冉闵,慕容恪部十四万大军不得不退回中山修整,就连围攻邺城的战争都没有参加。这对宿命中的对手,因为冉明的横空出现,位置顺便调了个,现在是冉闵强势,慕容恪弱势。 冉闵既不是政治上的白痴,也不是那种好高骛远的自大知之人,面对慕容氏一族俯首称臣,冉闵并没有被糖衣炮弹击倒! 冉闵在历史上遭受诸多非议,事实上他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推崇以战养战的战略大师。若不是心中太过迂腐,认为汉人不打汉人的原则底线,他在历史上根本不会失败。作为后世人的冉明,自然清楚,那些出卖祖宗的汉奸,其实远比异胡更加可恨。冉明经过劝说,改变的冉闵的观点。于是冉闵身上唯一的致命缺点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 冉闵的以战养战,不仅让参加战争的魏军将士得到足够的利益,还让魏国百姓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生产资料。同样,也给士族门阀广阔的土地兼并空间。因为战争,需要大量的消耗铠甲、兵器、粮草和其他东西,让商贾也有利可图。 可以说,冉闵采取了以战养战,通过战争,把魏国的士、农、工、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都明白,对外战争,可以得到足够的利益! 这次慕容恪向魏国示好,却没有起到慕容恪想要的结果。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魏武神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魏武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魏武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魏武神》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