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现遗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漓江师公秘闻第一百一十一章 发现遗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解,解药……” 王钟有气无力,眼睛一闭就要昏过去了。 “呵呵,好,你别急,我来给你拿。” 那颗泥巴捏的丸子一直都攥在我手里,不过这次为了糊住他,我打开箱子拿了一个空瓷瓶,装着样子往手上倒东西。 脸上出现一抹肉疼之色。 “这药可贵了,你马上一口就给吞下去,不要犹豫,不要嚼。” 说着,我把泥巴丸递给了他。 他把泥巴丸放在手心上看了看。 “这,这东西怎么长得这么像黄泥?”他仔细打量了一下。 我瞪着他骂道:“你不吃?不吃还给我。” 我心中暗笑,呵呵,还真让你猜中了,那可不就是黄泥么。 王钟看我这么说,隐隐有几分反悔的意思,哪里还敢犹豫,直接一口就吞了下去。 “呵呵,好。”我扭头看着师父。 刘汝香嘴角微微扬起。 我也算是帮师父报了之前被偷袭的仇。 现在抓住了王钟,接下来该怎么处置呢? 刘汝香想了想,开口道:“王钟,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把你给绑起来拴在树上,等我们任务结束之后再给你带出山。第二,你简单包扎一下屁股,然后跟我们走。” 这是一个让人两难的问题。 屁股上被箭矢扎进去一根小指头那么深,现在还在流血,如果要走路,那屁股上的肌肉动一下就会疼一下。可如果不走嘛,那可能就不是疼的问题了。 鬼知道这几个人什么时候能来救他,如果来得迟了,或者他在这里被野兽攻击,要么活活饿死、渴死,要么被野兽撕扯成碎片。 “师公,求您行行好,放我一条生路。” 刘汝香面无表情。 “你这种人,不值得相信。” 我从包里摸出来消炎药和红药水扔给他。 还是要控制一下伤势的,不然到时候没出山就伤口感染死了那可就坏事了。 至于止痛药嘛,没给,这种人不值得,就该多痛一痛,不然不长记性。 王钟最后还是选择了跟着我们一起走。 为了不让他好受,我们几个人还把身上的一些物资交给他,让他背着。 我们一行人继续出发。 接下来,首要的目的就是寻找那神秘的树上宝藏,其次便是寻找到那剩下的五个失踪工人的最后两个。 当时五个工人失踪,王钟、胡猛、陈文才、韦庆节、张干发。 山里后面还有几个因为宝藏折返而回来的人,至于这些人在哪里,没有人知道。 现在刘汝香已经找到了王钟、胡猛、还有那个被王钟杀死的陈文才,按照出发前的规定,可以足足多拿好几十万的奖励。 刘汝香问起王钟,那剩下两个人,韦庆节和张干发在哪里? 他也不知道,而是充满仇恨地说着:“这两个人之前和我多有摩擦,而且他们都没有闹撞客,只是贪图财宝钻进山里,失踪找不到人而已。” 我心里不断猜疑着,总觉得好像在某些隐蔽的地方藏匿着杀机。 之前还没上山的时候,遭遇到弩箭袭击的时候,那些人不会就是那两个人吧? 看着地图,按照之前从胡猛口中问出来的消息。在一个不是很高的山上,有一个山坳,树的位置就在那个山坳里。而在那个山的对面,则有一个稍矮一些的山,这个山上长满了松树。 刘汝香暗自思索着。 松树生命很长,一般来说只要没人砍伐,活个大几百到一两千年都没有问题。 那片松树林现在肯定还在。 刘汝香开始问他,关于这周围的大山上各种植被树木的问题。 说到那样的一个矮山,王钟居然还真有印象。 “我记得在东边,东边有一个山上有很多松树,那个山上石头也多。” 王钟现在肯定不会骗我们,他在这一片山里面待了好几天,也熟络得很。 我们对照地图制定好出发路线,立刻朝着目标的松树山出发。 半个多小时候过去,终于来到了松树山的位置。 这里,已经接近红水山野生动物园的边缘地带了。 我们没有上山,只是在山底下观察了一遍,确定好我们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就往西北方向出发。 天色漆黑,我们看不见山的样子,只能借着月色隐隐看到轮廓。 一路上,王明音和那个剩下的保安队员也多少都知道了那个神秘宝藏在哪儿——树上。 几百年过去了,会不会宝藏已经被谁悄悄拿走了?这也说不定。 “会不会是他们在山上搭建了一个树屋,然后把东西放在树屋里面?” 王钟刚一提出这个问题,刘汝香就迅速给否定了。 她说,如果我做一个造反的贼,抢来金银珠宝和财富,一定会放在一个非常隐蔽的位置,并且其他人很难拿走。树屋的目标太过庞大,远远望去就能看见树干上夹着一个小房子,谁能不起疑心? “那么我估计,这个树一定很大,这些造反的义军把树的顶部给挖空,然后把财宝放在里面,这样从外面也看不出来特殊之处。” 我想着,一行人都不由得对这神秘的宝藏起了兴趣,纷纷加快脚步。 到了那座山脚下,转悠了一会儿,大家隐约能看清山的轮廓了。 山整体不高,但形势却非常的险峻。 非常像是一个放在地上的饺子。 谁能想到,如此寂静的一片山林,便是几百年前的明朝末年八寨起义,覃公旺等部的安营地盘?虎据山林,以抗明廷。” 大家都感慨一番,然后朝着山上走去。 很快,我们一行人就发现了异样。 我们找到了一个山坳,并且我们可以确认,这就是胡猛他们所说的山坳。 这片林子里几乎没有一棵大树,最粗的也不过一人合抱之粗,远远不像那些已经诞生了数百年的参天巨木。 我们在地上发现了很多坚硬的土块。 刘汝香缓缓解释:“古代没有钢筋和水泥,最常用的建筑方法便是夯土。 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开始将黄土放在木板中夯实,或是做成砖,或者是直接做成城墙,强度都不低。”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漓江师公秘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漓江师公秘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漓江师公秘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漓江师公秘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