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你就是姚梦娜的学长?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第27章 你就是姚梦娜的学长?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常浩南想了想自己和姚梦娜的两次接触,感觉对方好像都有点呆呆的样子…… 不过他也不准备在这种小事上反驳刚刚才认识的师兄。 “嗯……确实,她学东西还挺快的。” 好在关于姚梦娜的话题很快告一段落。 “师弟这是在测试什么涡轮叶片的性能么?”方振看着正在低头记录数据的常浩南。 “不是,只是个普通风扇叶片而已,但是用到了一些航发的设计思路,算是锻炼一下自己吧。”常浩南实话实说。 虽然一开始他只是因为想要赚一笔钱才接的这个活,但是在昨天下午,他开始试着采用叶片弯/掠设计控制流动分离,并且对几个不同的设计进行模拟之后,确实对叶轮内流动分离控制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解。 “师兄这么晚来也是要做实验?”常浩南用比刚才熟练得多的动作更换了一片开孔更大的30%节流板。 “那倒不是,我白天在这用低速翼型风洞的时候落下一本书,过来取一下。”方振说着扬了扬手里一本有关DAMP语言的书。 “咦?”常浩南瞬间捕捉到了那本书的封面,几乎是下意识地问道:“你们效率蛮高的嘛,已经开始对MSC.NASTRAN做二次开发了?” “嗯?”方振觉得自己这十几分钟时间用到的疑问语气词比过去一个月都多:“你怎么知道我们在做这个?” 常浩南挠了挠头。 “呃……上次见姚师姐的时候,她跟我说你们在用CFD/CSD耦合法做平直翼颤振分析,但是效率很低,我当时建议她用偶极子格网法试试,不过要用DAMP语言对软件做二次开发,没想到你们竟然已经着手在做了。” 然而对面拿着书的方振表现得比常浩南更加吃惊:“你是说这个方法是你告诉姚博的?” “是啊。”常浩南点点头,然后把那天跟姚梦娜说的知识点重新和方振说了一遍。 一时间,整个实验室只剩下气流通过风筒产生的呼呼声。 方振张了好几次嘴,但千言万语卡在嘴边,反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终于,在大概半分钟后,方振艰难地问出了第一个问题:“所以你就是姚博的那个学长?” “什么东西?” 这下轮到常浩南一脸懵逼了。 “没什么……”方振憋笑憋得相当辛苦:“不如这样,师弟你尽快进组熟悉环境吧,我明天去办公室给你清出一个阳光最好的靠窗位置来。” “嗯,也可以。”常浩南本来准备考试周休息几天,顺便调整一下作息,但既然对方发出邀请,那多一点适应时间也好:“那我先跟杜老师说一下,等考试周两门考试结束之后就进组。。” “没问题,杜老师肯定同意的。”方振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掩盖不住。 为了不让常浩南看到自己的表情,他赶紧微微转过头,正好看到了旁边桌子上那几个并不起眼的风扇。 这个时候,对第一个原型风扇叶型的实验已经顺利完成了。 常浩南小心翼翼地换上了第二个风扇,也就是第一版改进设计。 重新启动电源之后,即便这里并不是检测噪音的半消声室,但仅靠人耳也能听出跟前一个的差别。 噪音明显小了一些。 “你这个风扇的设计……有点东西啊。”方振凑过去盯着那几个风扇,严格来说是四个采用弯掠设计叶片的风扇看了好久。“我能拿起来么?” 作为一个在实验室摸爬滚打了6年的研究生,他深知样品这种东西没有别人许可绝对不能乱碰。 “注意别摔了就行。” 常浩南也不怕被看出来什么,要是方振能凭一双眼睛就分析出他的设计和计算方法,那早就成为国家的保护对象了。 “这是……前弯前掠的叶片设计?” 方振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在工程设计领域,弯和掠是两种不同的定义。 实际上,流动控制几乎是航空发动机设计,或者说叶轮机械设计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 通过改变叶栅流道的几何形状控制流动的思路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就有了。 只不过长期以来都比较依赖经验和直觉,缺少足够的理论工具进行指导而已,因此方振对此有所了解并不奇怪。 而常浩南想要做的,则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弯和掠两种叶片积迭形式进行系统性研究,从而对之后其它形式的叶片设计进行方向指导! 当然,现在只能说是个开始而已。 “嗯,我准备测试一下不同的弯掠效果在叶轮上工作的效率,当然这只是个风扇,气体流速不会很大。” 常浩南说话的功夫手上也没闲着,麻利地换了一张新的坐标纸,继续在上面绘图。 “你……”方振本来是想说你一个做毕设的本科生研究这种课题实在太早了,不如先从比较实际的问题做起。 但他很快回想起两年前姚梦娜刚刚进组时所展现出的天分和学习能力。 而眼前这个本科生……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实,但方振已经基本相信了那个颤振模拟思路就是出自常浩南。 也就是说可能比姚梦娜还要厉害一些…… 因此他最终决定闭嘴。 “不是很懂你们这些妖孽……”方振摇摇头在心中暗想道。 “师兄你刚刚要说什么来着?”常浩南回过头,看着只说了一个主语就在原地发愣的方振问道。 “啊,我是想说你这个课题毕设来得及做完么?” 本科毕业设计说是有一学年时间,但一般来说,排除寒假回家以及刚开始入门的时间,实际也就四五个月,一般都是搞一些短平快的东西。 “这不是我的毕设。” 常浩南的毕设其实已经算是做完了。 “啊?” 方振更难绷了。 就算是当年的姚梦娜,也是老老实实在实验室里花了五个多月才拿出的毕设成果。 毕竟再怎么天才,有些操作或者经验性质的东西也还是需要时间来磨的。 刚才进门的时候方振看到了常浩南操作设备的动作,并不算熟练,于是下意识把后者归类为理论功底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的类型。 但是转念一想,能有一个专长于理论和模拟方面的人也不错,可以省下实验室其他人很多精力。 唯一可惜的就是目前国内在这个领域基础很薄弱,甚至连资料都不多,出成果的周期恐怕要很长。 不过没关系,本科毕业论文既不存档也不发表。 因此方振甚至已经想好了,可以把自己一些还没发表的成果拿出来先给常浩南用上。 到时候他对自己这个大师兄的好感肯定蹭蹭上涨,然后…… 然后就可以把自己论文里面需要模拟的部分都交给他了! 计划通! “那我就先回去了,师弟你做完实验走的时候别忘了锁门。”方振把手中的风扇轻轻放回原位,带着不错的心情离开了实验室。 他准备给姚梦娜带去一个巨大的“惊喜”。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