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赏不配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第二十四章 赏不配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确定了自己之后的行事方向,得到了严凌对自己的赞赏,一瞬间严铿只感觉自己的肩头都轻了许多,就连朱祁镇,也察觉到了自己这个师父的精神状态极好。\n\n他们正凭借着张辅上交的功臣列表,讨论对征麓川大军的赏赐。\n\n英国公张辅,这当然是没有说的,平麓川他是首功,得到了丰厚的奖赏,还赐予了三公之一,太保的头衔。\n\n接下来是一个叫王骥的将领,他在原本的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此人以文入武,以兵部尚书之身亲自领兵,北征瓦剌,南平麓川,功劳赫赫,是明朝三个因军功封爵的文官之一。\n\n在这个历史上,他没有了征服瓦剌的大功,然而平麓川的功劳却少不了他,以此受封靖远伯。\n\n下一个,出乎众人的意料,竟然是严峻。\n\n官员们的内心立刻犯起了嘀咕。\n\n第一次上战场、功臣位列第三、陈国公之子,这三个元素合起来,一切仿佛已经昭然若示。\n\n然而言官们的念头刚起来,便被强自压了下去,嘴巴更是闭得牢牢的。\n\n现在可不比当初了,这么些年过去,严铿在朝中的威望已经很高,也培养起了相当一批亲信,又有皇帝信任,很不好惹。\n\n再想想上一个得罪他的言官……\n\n言官们抖了抖,更加不敢说话了。\n\n不过内心,也是对严峻多了几分瞧不起,不过是一个战场镀金的纨绔子弟而已,就连张辅,也连带着被言官们在内心看低了。\n\n就在他们内心想法无数时,宦官却是大声念出了严峻的功勋:\n\n“三千营把司严峻,作战勇猛,首战潞江,冲锋在前,大破敌阵,首战之功,当在于峻!此后又于上江、腾冲、木笼山等地多次独自领兵数万,屡败贼众,实为平麓川之第三功!”\n\n宦官尖细的声音在朝堂里回荡,下边的臣子们静悄悄的,许多人的眼睛中露出了震惊的神色。\n\n竟然,真的有功劳!\n\n这么详细的战功,那定然不是虚报的了,全军上下几万双眼睛都看着呢!\n\n这个严峻,之前所有的官员们对他唯一的印象,还是在永乐年的时候,带领三千营平叛,受到了皇帝的嘉奖,在三千营五个司里面捞了个把司,之后便一直没有音讯了。\n\n没想到这一次,一鸣惊人!该说,不愧是靖平王的后代,陈国公的种吗?\n\n众多文臣们的眼神,很快又由惊讶,变为了艳羡。\n\n这般功劳,自然是要厚赏的。\n\n这严家一脉,还真是天佑,三代贤明,自靖平王开始便始终在大明的朝堂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今这严峻,想来也要和他爷爷、父亲一样,迈上大明的巅峰!\n\n“严把司首次征战立下如此功劳,不愧是陈国公后代,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麓川的平定,虽是英国公指挥得当,但也有三军用命,更有严把司率军征战之功,否则麓川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平息?”\n\n立刻便有人站出来说道。\n\n说话的是是户部的右侍郎,他就是依附于严铿的官吏之一,此时自然要拍大哥的马屁。麓川之役竟然硬生生被他说得好像没有严峻就难以胜利一般。\n\n“臣建议,封严把司前军都督府左都督,赐以白金丝绸,再加以三孤之衔,以彰显陛下对严把司的恩赏!”\n\n此言一出,众官倒吸一口冷气。\n\n这个赏赐过了,太过了。\n\n前军都督府左都督,这可是个正一品的官衔,执掌湖广、福建、江西、广东的军队,那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三孤更不用说,是仅次于三公的。\n\n虽然现在文官势力在壮大,之前的仁宣二帝也明显在扶持文官,但是也还远没有到原本历史上那种文贵武贱的地步。\n\n武将正一品,那就是正一品,可以说四十三岁的严峻直接一跃达到了一个臣子可以做到的巅峰。\n\n严峻的功劳是大,但是这么封却是极其离谱。\n\n对方很明显地在讨好严铿。\n\n然而他这个建议虽然夸张,却依然得到了群臣的附和。\n\n“臣附议!”\n\n“数战之功,严把司应得此赏!”\n\n“臣也持此见!”\n\n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n\n都是归附严铿的臣子们。\n\n小朱祁镇的脸上也露出了喜色。\n\n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意识到,如果严峻真的按照他说的这么封了,那严氏父子的权势将要达到大明朝的绝巅,到那个时候,张太皇太后都压不住,皇权都要动摇。\n\n他只是在为自己老师儿子的成就而高兴。\n\n正统皇帝张口,便要同意,然而这个时候,却有人站了出来。\n\n“严把司虽有功劳,这样赏赐,却也过了。”\n\n什么人,竟然敢跟严氏一党唱反调,和权倾朝野的严首辅对着干?\n\n许多人的心里瞬间冒出了这样的念头。\n\n转头望去,他们不由地张大了嘴巴。\n\n因为说这话的人,就是严铿,严首辅他自己!\n\n厚赏,还不愿意了?有那么一瞬间,大家觉得这个老人是不是老糊涂了。\n\n然而严铿才不管他们怎么想,只是慢慢说道:\n\n“严把司此次出征,虽然立下了一些功勋,但是这都多亏了英国公指挥绝佳,王尚书领兵有方,大明将士浴血而战,他本人不过是顺势而为,如此赏赐,根本当不起!”\n\n“陛下,老臣建议,赐中军都督府五军断事官之职,便已足够!”\n\n这下子,别说群臣了,就连三杨都惊呆了。\n\n无他,这个赏赐太低了!\n\n五军断事官,在原本历史上,在建文中期新政时被革除,但是这一回建文三年初建文帝就没了,因此自然还保留了下来。\n\n这个职位掌管五军刑狱,也就是说,全国所有的军队案件都归属他管辖,听起来好像很威风,这权力似乎很大。\n\n但是,要知道,五军断事官不过是正五品而已,你要他处置那些比他官职更大的武将,可能么?\n\n真要是碰上三四品以上的武臣犯事,五军断事官根本没资格,最后还是要送交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会审的,不可能轮得到他们。\n\n也就是说,他们只有本事审判一些中低的官,这个权力要是对于普通的小军官而言,当然也是很大的,但是对于刚刚立下大功的严峻,根本不算什么!\n\n很明显的功大于赏,赏不配功!\n\n而杨士奇眼睛一转,立刻便明白了严峻的意思。\n\n他这是想低调!看来这位陈国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这棵大树已经快要遮蔽天下了,他在收缩自己的枝干。\n\n这确实是严铿的意思。\n\n要是严峻再身居高位,那就违背了自己的初衷。\n\n至于官位,等到朱祁镇亲政,难道他还会亏待恩师之子吗?更何况严峻还有着之前立下的大功!\n\n不过除了三杨这样的老狐狸,很多官员都认为,严铿这是在避嫌。\n\n就连朱祁镇也是这么觉得的,消息传到内廷,更是让张太皇太后也眼睛一亮。\n\n真是高风亮节!\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