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元墨白的根底(三更万字到)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124.元墨白的根底(三更万字到)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消息传来,几乎控制不住的大肆扩散,整个龙虎山上下,为之沸腾。 天师剑遗失两年多时间,莫非可以重归天师府了? 相较于失踪多年的天师印,天师剑失踪两年多时间,自然不算长。 但对龙虎山上下传人来说,不论李姓外姓,都感觉度日如年,备受煎熬。 如今终于有了希望,大家自然欣喜不已。 但众人还没高兴多久,立刻便迎来一盆凉水当头浇下。 东海大洋上,天师剑现而复隐,重归大海,再次不见踪影。 唐晓棠差之毫厘,同这件天师府至宝擦身而过。 若非正好有大妖出没,她便得偿所愿了。 某位史上第一道童因此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可哪怕她之后将那大妖碎尸万段,终究还是和天师剑错过。 唐晓棠也是发了狠,更进一步深入大洋,不达目的不罢休。 因为环境因素阻隔,她近日同天师府的联系甚至为之中断。 “古籍记载,东海深处有大墟,又称归墟,乃天地终焉归处尽头,很是危险。” 王归元叹气:“唐师妹虽然天赋高实力强,但还是不能小觑天地之威啊,尤其现在这个大环境,更复杂更危险了。” 雷俊默默颔首。 小师姐明显是上头了。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能希望她吉人天相,逢凶化吉。 外间风雨更急,天师府里尚有一片净土。 新一届授箓大典,成功召开,圆满落幕。 典礼结束后,吕锦段、岳西陵等纯阳宫修士,也包括其他宾客,陆续离山踏上返程。 雷俊师兄弟协助师父元墨白做一些善后工作,等一切告一段落后,他们重归往日的生活节奏。 于雷俊而言,接下来的日子里,便继续认真修行。 净灵岩虽然已经消耗掉,但青霄神雷煞和九地阴风煞这阴阳二煞仍源源不断为雷俊提供助力。 不仅不拖慢他日常修行的进度,更有所增益和提高。 于是接下来,雷俊的主要课题是两件事。 其一,在第二张元符后,不断积累和精炼法力,开始逐步构建自己的第三张元符。 其二,他在第二张元符上,也开始镌刻自己的各种法术要诀。 早先只得一张元符时,本命三术一法都镌刻其上,然后围绕三术一法,再构建其他法术诀窍的框架。 这样一来,在只有一张符的元符初阶境界,便先获得完备战斗力。 现在多一张元符后,就不需要全挤在一起,可以改为两张符共同分担。 如此,可令每一种法术尤其是本命三术一法,法力更加凝练,更加灵动,随心所欲。 等将来元符境界圆满,四符齐全的情况下,最理想状态就是本命三术一法分别列在一张元符上作为主导。 届时每一种法术的灵动程度和单一威力,都会达到最大化。 雷俊再有阴阳双煞辅助的情况下,法术威力就能更上一层楼了。 修行不知时间过,山中不知岁月长。 沉浸在自身修行中的雷俊,只专心致志修炼,不觉时光飞快流逝。 四季交转。 很快,便又是一年时间过去。 打破雷俊这种平稳生活状态的人是师父元墨白。 “元贞师侄有消息传回,蜀南竹海那边的真阴之地,渐渐要成熟了。” 元墨白言道:“具体时间尚未确定,她无心守在原地等候,为占据先机,通知我们这边自行选择日子,先去当地,静待真正成熟之日到来。” 雷俊沉稳点头:“辛苦大师姐了,弟子最近便动身出发。” 思路和当初发现水髓阴鱼时情况类似。 灵物天生天养,如果被其他人捷足先登,雷俊没地方喊冤。 不过当年有师父元墨白带他同去,而如今元墨白执掌万法宗坛,不到万不得已,断不会离开龙虎山山门。 所以雷道长这趟只能自己动身出发前往。 希望在蜀南竹海那边,能成功找到和真阳奇花配对的真阴灵物。 如此,真一法坛、真阳奇花再加上这件真阴灵物,三合一之下,有望助推雷俊把自己的根骨在灵体基础上再做提升。 “嗯,重云你这次自己过去,多加小心。” 元墨白轻轻摇头:“可惜,晓棠师侄眼下仍未回山。” 早先深入东海远洋的唐晓棠,在断了几个月音讯后,终于又重新和山里联系上。 好消息是,她人没事,还越活越精神了。 坏消息是,她仍然没能找到天师剑。 最新的情报,唐晓棠一路向北,已经找到北方冰海方向去了。 ……她已经明显上头。 只要人没事,元墨白等人也不好对她做更多要求。 相较之下,另有些人的情况就非常糟糕了。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可以发生很多事。 例如…… 当今天子,差点驾崩。 就差一点。 如果不是皇族高手救驾及时,一旁还有纯阳宫黄老真人和其他各方强者,当今天子怕是真要龙驭归天,崩在西域。 秋季时,人、妖双方最顶尖强者集结,在陇外大漠爆发惊天动地的总决战。 大战持续多时,打得山河变色,天崩地裂。 最终结果,也无比惨烈。 众多盖世大妖身陨,不必多提。 人族方面,陇外萧家几乎完全打残,不仅当代族主身陨,族中高手更死伤众多。 损失之惨痛,比当初经历连续内乱的天师府还要严重,足以改写萧氏一族未来命运。 同唐廷皇室休戚与共的上官一族族主,身陨。 唐皇张启隆本人重伤。 后续支援参战的荆襄方氏一族和晋州叶氏一族,两族族主皆告重伤。 参战的道门圣地纯阳宫,佛门圣地菩提寺、金刚寺,荆襄方族,晋州叶族皆有高手死伤。 唐廷、世家、宗门,尽数损失惨重,人族修道界元气大伤。 好在,结果勉强可算是一场惨胜,将西域大妖拒于大唐之外,斩杀无数。 西边,当可保长时间太平。 只是损失之惨重,也让无数人痛彻心扉。 此番巨变,打乱了不少人的计划。 ……也可能让不少人生出新的谋划与想法。 “我听说,北面那位人老成精么?” 楚昆有些好奇:“这次,当真搏命了?” 他出身苏州楚族,五姓七望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彼此间常通声息。 楚昆少年时听家中长辈谈论天下群雄,都曾言及北方晋州那位老家主,非简单人物。 在大家眼中,青州叶族那位国丈,或许还有些许细微可能,肯为大唐拼命。 晋州叶族那个老狐狸,绝无可能。 “重光,对老前辈,留些口德。”元墨白看着自己的小弟子,微微摇头。 楚昆立马应道:“是弟子孟浪了,请师父恕罪。” 元墨白言道:“叶老居士作何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当前得到的消息,便是如此。” 雷俊则挑了挑眉梢:“陇外萧族可以不谈,江州林族、荆襄方族和晋州叶族姑且也都算他们暂时偃旗息鼓,目前还剩青州叶族、苏州楚族和幽州林族……” 唐皇张启隆重伤。 一直倚为股肱的勋贵之首,上官一族族主身陨。 唐廷帝室的实力,受损非常严重。 还能否继续鼎定山河? 元墨白言道:“大唐帝室,毕竟坐拥天下,立国多年,其中底蕴,同样不容小觑。” 雷俊点头。 皇族张氏,虽说历史没有五姓七望悠久,但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其实才是如今大唐修道界第一家族。 “虽然早听说长公主殿下天资高绝,但此前毕竟少出手于人前。” 元墨白赞叹:“这次西域大战,她终于出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楚昆若有所思:“当今陛下的亲妹,长公主殿下么,弟子以前听小姑……呃,听楚斋主提过一句,当时也称赞不已呢。” 雷俊言道:“还是希望当今陛下自己能挺住。” 否则后患难言。 当今皇后,乃青州叶族嫡女,唯一的皇子正是其所出,偏偏又年龄尚幼。 当然,不管接下来天下大势如何,都还不至于落到换天师府弟子去坐龙庭那么荒谬。 只是大势变化下,一切也与龙虎山息息相关。 天师府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我辈道门中人行事,不过顺势而为,随缘而动罢了。” 元墨白微笑:“虽说要以存续本派道统为第一要务,但始终离不开‘尽人事,安天命,不愧于心’这十个字。” 王归元近期再次闭关,只得雷俊、楚昆两人在元墨白近前,这时都应道:“师父教诲,弟子谨记于心。” 元墨白吩咐楚昆先回去休息。 他看着留在面前的雷俊,略微沉吟片刻后,开口说道: “重云,你此行前往蜀南,可能会遇上蜀山传人,有些事,为师需要交待你一二,伱当有所准备。” 雷俊默默听着。 他想起当年一起去云霄山脉时,元墨白曾经临时离开。 事后方知,自家师父与人约战。 约战的对象,正是道家另一脉传承圣地蜀山派的高手。 只是元墨白一直没有提过具体原因。 此外,自家师父对出自蜀山派的法器,似乎也比较熟悉…… “首先有一事讲明,为师便出身巴蜀之地。”元墨白言道。 这又是个反常的事情。 一如当年罗浩然和雷俊闲聊时,曾经提到自己险些搬家去关陇地区。 如果去了,他多半会向往拜入终南山纯阳宫门下。 各大圣地宗门,各大世家望族,大都有自己的固有势力范围,等闲轻易不会越界。 信州龙虎山天师府和江州林族,便是因为地缘太近,摩擦冲突频繁,恩怨越积越深,千年以降,终成死敌。 这种情况下,出身巴蜀的人,往往也大多比较向往道家炼器一脉传承。 蜀山派,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 但元墨白却成了漏网之鱼。 “应该说,为师昔年是逃出巴蜀之地。” 元墨白娓娓道来,语气仍平和,不觉尴尬:“至于原因,为师无心中闯下大祸,开罪了蜀山派的一位长老,故此巴蜀再无为师立足之地。” 他目现追忆之色:“蒙恩师收留,并为我担下这份因果,悉心传我道法,我方才能有之后的日子。” 元墨白说到这里,笑笑:“至于同蜀山派之间的恩怨,其实也算是解开了,只是大家还有个争高下的念想,所以不时切磋较量一下。” 说是大家,但依元墨白平日里性情推测,更可能是蜀山那边还窝着半口气。 道门不同传承间,关系本就微妙。 元墨白同对方的恩怨看起来不再那么尖锐,但对方多少仍存了争个高下,念头通达的念想。 “蜀山派各位道兄,不至于难为你一个小辈,不过,你需留心另外一件事……” 元墨白表情认真了几分:“蜀山内部……同样不太平,莫要置身其中,徒添烦恼。” 雷俊闻言恍然,接着有些唏嘘。 元墨白的意思很明显。 虽然不一定是天师府这样的李外之争,但蜀山派可能也有内乱的苗头…… “这可实在是……”雷俊摇摇头。 元墨白重新面露微笑:“为师修书几封,你带在身上,届时亲自交给几位蜀山派长老即可。” 雷俊应诺,少顷,从元墨白那里得了几张符纸,随身携带好,从师父那里告辞出来。 这次没有师兄王归元送行,雷俊自己大致准备一二,便即离山出行,一路向西,前往蜀南竹海。 云舟、云车目标较大,雷俊弃之不用,自己行动更灵活方便。 不过路途遥远,让他禁不住考虑,是不是该搞个坐骑? 他善于抓工夫,一边修行,一边赶路,什么时间都不耽搁,虽是长途跋涉,但并不枯燥。 路上还算顺利,雷俊腾云飞越崇山峻岭,渐渐进入巴蜀范围。 不过,刚过巫山不久,便有一道剑光,忽然在面前闪现。 一个身着粗布麻衣,头发只简单用根木簪束起的青年道士,迎上前来。 这青年道士初时态度还算友好,当先打个道家稽首:“不知是龙虎山哪位道兄?蜀山纪川有礼了。” 说着说着,他看着雷俊感觉眼熟。 回想起自己曾经见过的某幅画像,青年道士表情渐渐变了。 雷俊看在眼里,面上不动声色:“纪道友请了,贫道雷俊……” 话未说完,对面纪川便打断道:“我已经想起来了,你是那头山貔妖的徒弟之一!” 雷俊:“?” PS:今日第三更,三更万字到,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咱们明天继续一起努力。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